李逵的逆袭之路(校对)第1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1/913

  “没人一口气能吃下这么大一片田产。”高孝立自傲道:“在颍州,只要我高孝立看中的东西,没有人敢和我抢。就算是贾道全训练了不少庄丁,最后这些人也都是替我做嫁衣而已。明日之后,颍州地界上,就少了贾道全这一号人。”
  一起卖,当然没几个人买得起,但是拆开了卖呢?
  地价比往常低很多,难免就有人动心。
  李逵坐不住了,对历千斤道:“你去叫李云进来。”
  看着历千斤如同饭堂里跑腿的小厮般,殷勤的离开,高孝立脸上挂不住了,他有种自家的小妾给野汉子铺床的难受劲,还是当着他的面,这让他有种说不出的屈辱。
第192章
不对,这厮要跑!
  情急之下,高孝立也派了不少人出去打探消息,已经有出门打探消息的人陆续回来,带来的消息让高孝立目瞪口呆。
  胖乎乎的高孝立却对手下带来的消息异常愤怒,别看他胖,但行动起来一点也不迟缓,反而有种蹴鞠用的毬,突然被弹射出去的迅捷。高孝立一把薅住了经界所小吏的衣襟,大怒道:“什么,刘老泉竟然敢买贾道全的地?”
  小吏被吓得脸色苍白,他姓郑,平日里在外也是有头有脸之人,但在高孝立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出。因为他本来就是高家的奴仆:“老爷,李家,方家,其他几家都买下了不少的田地。”
  “为何不来禀告?”高孝立怒吼着,咆哮着。
  郑经界无奈道:“老爷,手下的人手都被耗在了地上。”经界所买卖土地,自然要丈量,走访土地主人的邻居等等。经界所才几个人,突然间冒出来如此多的土地交易量,就连郑经界自己都跑在地头,事情多到让他都忘记了自家老爷的嘱咐。
  当然,如此大的交易量,经界所的人跑腿得到的好处也是一笔巨款。吃完买家,吃卖家,每人至少在三天内,得到了上百贯的好处,恐怕这也是郑经界忘记给自家老爷报告的原因之一。
  这下子想起来老爷的嘱咐,吓得说话都快哭腔了。
  买地没什么稀奇的,但是在高孝立已经放话出去,谁也不准买贾道全的地的当口,还有人敢不给高孝立面子,这才是让他愤怒的原因。而且手下办事不力,也让他在外人面前折了面子,有点下不来台。而自己的威望似乎在利益面前,也被摧残的支离破碎,恐怕是他愤怒的另外一个原因了。
  他还是颍州说一不二的乡绅之首吗?
  可是在巨大的利益之下,大户们根本就没有考虑高孝立的怒火,反而一口吃下了贾道全抛出去的地契。甚至每个人都想着吃独食,根本就没有给高孝立通气的举动。以至于,足足三天时间,高孝立有种被蒙在鼓里,啥也不知道的憨傻。他有种被所有人孤立的愤怒,却无处去说。
  有完全没有任何限制问题的地契,也有交易受到限制的地契。
  之所以说交易受到限制,主要还是源于大宋的律法,土地买卖,会给予卖主一段时间的反悔时间。需要亲戚邻居的同意,画押,要不然土地交易就不合法。
  虽说大宋不反对土地兼并,也不怎么限制土地兼并。但朝廷也不是什么也不做,其实也做了不少事,用来减少土地买卖给王朝基石带来的冲击。但是这些限制,在大多数时候,并没有起到足够的作用。当然,麻烦还是不少的,至少买卖土地的手续就麻烦到让人绝望。
  李逵如今在高家庄,几乎可以和高老爷平起平坐,当然不是说他可以随意出入后宅。
  而是他有和高孝立平等说话的资格,他站起来,走到高孝立边上,轻轻拍了俩下高孝立的手,后者才不甘心的松开了经界所小吏的衣襟,获得了一个感激的眼神。大宋的底层官吏生活都很艰难,尤其像是经界所的官吏,经常会面对在地方权势无边的权贵。更何况对方还是高孝立亲自安排在经界所的手下,就更不敢反抗了。
  高孝立家世超然,有一个在宫里说一不二的老姑奶奶,太皇太后高氏。但其他财主也不差,谁家没个进士老爷的亲戚,在朝为官?
  有的甚至是儿子,兄长,在外做官。
  这让经界所无品无级的小吏总是有种在大人物之间的怒火之中,小心生存的艰难。
  “郑经界,砧基簿带来了吗?”
  好不容易缓了一口气的郑经界,感激的看向了李逵,心说:“到底是学士家出来的,做人多体面?”
  心中腹诽高孝立不已,还说什么皇亲国戚呢?
  唉,皇亲国戚岂不都是高孝立这样的人吗?
  郑经界急忙哈腰道:“回二爷,都带来了。”
  “过后,我会让州衙门给你发一份文书,调阅砧基簿。”李逵没有欺负人的习惯,也不能这么说,他喜欢那种头铁的,怎么也打不坏的那款。可郑经界恐怕不在其中,甚至李逵担忧,一拳出去,眼前的半大老头捂着胸口躺地上翻白眼……诈死!
  无端端的惹下大麻烦。
  再说了,他也不是无缘无故就和人过去的那种人,脾气暴躁的想发火就发火,稍微不称心就拔出拳头来用武力说话。
  郑经界对于李逵能够如此通情达理,感动的无以复加,带着哭腔道:“谢二爷体谅小人!”
  高孝立在边上冷哼不已,他怎么就听不出来郑经界语气中的夹枪带棒?可是他也想明白了,自己什么身份,郑经界是什么身份?
  他难道还会和一个无品无级的小吏纠缠下去,平端的跌了身份。
  很快,一摞摞的交易纪录被搬进来了,李逵坐下之后开始看起来,不时还会抬头问郑经界:“这两日就贾道全一人买卖土地地契吗?是否还有其他人的交易记录?”
  “有,还有仓监刘老爷,孙老爷的交易记录。”
  “把他们俩人的交易记录都挑出来,我要看看!”
  没办法,贾道全的交易记录实在太多,也太杂乱。如果高孝立真的是用常平仓的隐秘来威胁贾道全,那么很可能其他两个仓监也要坐不住。
  反正,所有的损失都不可能让贾道全一个人背负。
  刘安,孙卓也是既得利益者,既然贾道全要出血,少不了刘安和孙卓也要被放血。
  “这是孙老爷的,他将名下的祖产给卖了。”
  郑经界将一份交易记录指给李逵看后,回忆道:“小人记得当时孙老爷似乎还去牙行,将家中奴仆的契约都卖掉了。”
  “不对劲啊!”
  李逵深吸一口气,祖产不同于其他产业。在宗族观念浓重的大宋,敢卖族产的败家子,基本上不会被家族所容忍。卖族产,对于大宋大部分人来说只有一条路可走,远走他乡。
  高俅就是这样的情况,他因为年少无知,加上父母留给他的产业实在不值得败,稍不留神就败的无隐无踪,之后不得不卖身苏家,成为奴仆。要不是苏轼为人厚道,契约结束之后,一直将高俅留在身边,高俅也就是个奴仆的身份。
  这都是题外话了,高俅的情况已经说明了一个问题。
  买卖族产,家族里所有人就会针对他,且容不下他。
  这是每一个大宋人的底线,没有人敢轻易触动这条红线,除非走投无路了。
  孙卓的做法,确实让人费解。但是李逵也知道,孙卓这家伙欠债了不少钱,难不成是债主追债?
  大宋的官府对于债主的权力是鼎力支持的,一旦有人想要躲避债务,当老赖,对不起,官办。孙卓难不成遇到了追债的情况,无奈之下,才做出此举?
  “二爷,刘老爷将部分田产过户到了他兄弟的名下。”郑经界指着几条记录道:“因为是兄弟之间的往来,没有中人,保人参加,只是到经界所修改主人之后,就可以生效。”
  “他没有卖地给其他人?”李逵道。
  “没有。”郑经界果断摇头道。
  “他们兄弟关系如何?”李逵问。
  “小人不知。”郑经界很纳闷,高孝立,高老爷对这几个人感兴趣,他不意外。高孝立其实一直都盯着这三个人,郑经界的职位,都是高孝立运作出来的。是高孝立安排在经界所的一枚棋子。
  所以,高孝立面对郑经界的时候,态度就像是和对自己家宅子里的奴仆一样,因为对方的身份差不多就是奴仆。只不过这个奴仆稍微高级一点,在外有正经的差事而已。
  他这么做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一来,方便自己的土地购买,地契的交易。要是别人想要交易土地,少不了往来奔波,但高孝立不需要,只要写张条子,甚至派个奴仆去经界所知会一声,就能轻轻松松把事情给办了。
  二来,他一直盯着贾道全等人的交易记录。
  尤其是最近一两年,高老爷对贾道全的兴趣让他这个经办人都非常吃惊。难不成贾道全得罪了自家老爷?
  不像啊!
  因为高孝立问话的时候,并没有情绪。相比贾道全的隐忍,高孝立就活的简单很多,也从来不隐藏自己的喜好。
  他每次问道贾道全的时候,都是那种猫抓老鼠般的玩味,但总是不下手。
  一点点的看着贾道全从一个小财主,变成整个颍州也数得着的大财主。也没有见自家老爷下手。突然间,高孝立的反应有点让郑经界吃不准,自家老爷不会是因为迫于州衙的压力,才选择了合作?
  或者另有原因?
  孙卓和刘安两人的交易,看不出什么端倪来,李逵却蹙眉久久不说话,过了很长一会儿,才看向了高孝立。
  高孝立急了,顿时拍着胸脯不表示:“要是手里真有要命的东西,还能留着他们到现在?关键那人已经死了,我庄子里的手下救下之后,不久就死了。要是留着,贾道全这些年能活的如此安逸?”
  高老爷的表现让郑经界吓了一哆嗦,别人不知道,他难道也不清楚自己老爷是什么秉性?他说什么也不相信,老爷会对一个当他儿子都不嫌大的人,拍胸脯保证,就差抬手起誓了。
  郑经界觉得有必要替自家老爷解释一番,也开口道:“二爷,您放心,小人担保我家老爷绝对不是那种眼里能揉进沙子的人。”
  高孝立品了品,有点怪异。
  这个老郑,虽然在帮他说话,可语气怎么就那么不对劲呢?他这是夸人呢,还是憋着坏的骂人?总觉得听着不像是好话。
  算了,他也不去和手下人去纠缠,反而自顾自的解释起来:“人杰,你不知道,贾道全这个人能隐忍,出了名的厉害。这些年,真要是他有把柄在我手里,我也不能坐视他一点点的把架势拉起来。光庄丁,他都训练好几百。这厮要干什么?真要是让他成了气候,岂不是颍州地面上,多了一个说话的声音?”
  李逵想了想,不做怀疑。大户虽然聚集在一起,共进退。但同时,大户也分三六九等,高孝立这样的大户,有国戚的身份在,自然不愿意身边多一个能够威胁他地位和声望的人出现。
  而贾道全的崛起,确实会给他带来威信上的损失。
  高孝立见李逵不说话,有点心急道:“我手里的把柄,只能吓唬吓唬他,真要是他不管不顾,最后准露相。这些年,我之所以没有吓唬他,是完全没有机会。”
  “算了,还是看一看,贾道全的交易记录吧!”李逵叹气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1/9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