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1605

  《说字》解‘仁’,从二从人。
  妄揣圣人之意,盖将他心比己心。
  今诸人但知年岁,泯记生时,四柱俱全者,唯油一身。
  故忝愚昧,以油之时,记为诸君诞辰。
  殊年而同日,异姓而一帷。奋相鼓励,手自衣食。期以羸弱之躯,矫然自立于人间者,吾辈所志也。
  昔者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闻之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斯贤斯教,敢不后蹈?油实疏聩,然亦此心。
  于今而后,油得兄姊弟妹五十又四人,其幸何如哉!
  念妄而行痴,辞捐而意切。故焚香泣告,乞诉祖宗宥之。“
  待到站起转过身来,苏油已经泪流满面,脸上却带着笑容:“今天不光是我的生日,以后,也是大家的生日。从今日起,我们就是同日而生的兄弟姐妹,我们不再孤单!”
  这篇文章众人还不太能处处明白,不过大体意思都能懂,闻言尽皆泪下。
  苏小妹已经哭成了泪人一般,扑进苏油怀里死死抱住:“哥哥!”
  李拴住抹着眼泪,从怀里取过一个盒子,走到苏油身前躬身,声音有些哽咽:“少爷,这是大家的一点心意,少爷你,你务必收下。”
  苏油接过来,打开盒子,里边是一个黄金铸造的腰带扣环。
  扣环造型很简单,用的失蜡法,表面如一个圆盘,中间是一朵莲花,边上四个字:“君子攸宁。”
  苏油笑了,说道:“真是好礼物,我必须收下。这是用淘得的沙金熔炼的?”
  李拴住笑道:“如今我们有屋住,有衣穿,有饭吃,都是少爷所赐。现在不差钱了,我们几个大的就和弟弟妹妹们商量了一番,用所得的沙金,给少爷打造一件礼物。”
  苏油笑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不过张大哥那里怕是要吃味喽。”
  李拴住抠着脑门:“哎呀……呵呵呵,那等他生日,我们给他也铸一枚。”
  石薇也在一边抹眼泪,苏油将她拉过来问道:“薇儿,你明白我禀告祖宗那篇文章?”
  薇儿哭的哗啦哗啦的:“不明白,但是见到你跟哥哥姐姐都在哭,薇儿就忍不住也想哭!”
  苏油拿袖子给她擦眼泪:“别哭了,哥哥姐姐们都是高兴的,今天是我们大家的生日,怎么能不吃顿好的?!老规矩,所有人都有,一起动手!”
  八公也在门口看,见苏油领着石薇进入库房鼓捣去了,赶紧抹了把眼角,拉过苏小妹:“小妹,刚刚那篇文章你可记得了?”
  苏小妹点头:“记得了,小油哥哥他真把我们当亲兄妹。”
  说完裣衽对八公施了一礼:“八公,今后你就是大家的亲人长辈,我们一定好好孝顺您!”
  八公赶紧将苏小妹扶起:“乖妹崽你快起来,刚刚那篇文章赶紧记下来,到时候让明允看看。别的八公不知道,不过能把人说哭的文章,定然是好文章!”
  进入库房,苏油从架子上取下几个精巧的机械模型。
  模型很多,是苏油命石通做的,都是一些动力传递机构,还是可以拆解那种,石薇有时候也拿这个当玩具玩。
  取了几个传动轴出来,出来领着娃子们绑上铜丝,改造成了打蛋器。
  家里的蛋多得不要不要的,但是苏油前世只会做一种蛋糕——戚风蛋糕。
  戚风蛋糕做法不复杂,蛋清蛋黄加糖和素油分开打泡,用竹铲调蛋黄糊,筛面粉,调蛋白,随后入模具放进烤箱烤制。
  蛋白不用完,留一部分调上红曲粉,做成红白两色的奶油。
  蛋糕用铜盆做模子,烤好后端出来翻过来,敷上奶油,用竹筒套成唧筒,挤上花色。
  这个是张藻他们陶煤组的长项,教会孩子们做蛋糕后,苏油也任他们放手施为。
  娃子们首先就抢搅蛋器,这个可以当成玩具来玩。
  苏油自己则钻进书房画图纸去了。
  等到石薇前来叫他的时候,嘴角一圈都是奶油的痕迹:“小油哥哥,我们都做好了!又香又软又甜!太好吃了!”
  苏油拿铅笔杆轻轻刮了一下她的鼻子:“只可惜没有羊奶牛奶,不然还会更好吃。”
  出得门来,娃子们还挺能整,做了一个五层的蛋糕塔出来。眼巴巴地等着他出来切蛋糕。
  苏油按年纪从小到大依次分配,又用盘子将剩下的分盛:“一会儿再做一些,给村里有老人和孩子的人家送去,就说今天我们过生日,这生辰糕跟大家一起分享!另留一个完整的供到祠堂,等明日子瞻子由他们来。”
第一百一十七章
堂哥
  第一百一十七章堂哥
  今晚要早点睡觉,连着两天三夜的热闹,好玩归好玩,其实人有点顶不住了。
  于是就有了“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倒头困个饱”的俗话。
  不过不能白困,于是需要给一个理由早点睡觉,所以就有了“老鼠嫁女”的故事。
  今晚老鼠要嫁女儿,因此大家要早点熄灯入睡,才好不打扰老鼠们嫁女的喜事。
  八公还让石薇还往屋角洒上些米粒或糕饼屑儿,作为嫁女之礼,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
  这是个悖论,明明是仇敌,嫁女还要给贺礼,让苏油莫名其妙地想起了辽国和大宋的关系。
  初四日一早起来,早早出门迎接,今日有人上门来。
  不多时,村边的石板小路上来了一行人,一匹高骡,两头驴,还有两顶小轿子。
  驴子上两人是孩子们的大先生和小先生,骡子上的,自然就是老先生了。
  苏油迎上:“小子苏油,见过明允堂哥。”
  苏洵今年已经四十四岁,身着绛色襕衫,头戴乌纱头巾,相貌清癯,颇是耐看。
  苏家人北人血统,比一般蜀人土著来得高大,这堂哥想来年轻时候也是美男子伟丈夫,能入程文应法眼。
  苏油隐隐觉得,苏洵有点像三绺长须飘拂的鲁迅先生。
  嗯,匕首投枪,你们样子像不像先不管,文章是很像的。
  苏洵下得骡来,拍了拍苏油的肩膀:“不矫不枉,至诚至性,能触动人心的文字,方是好文字。”
  苏油没搞明白:“啊?什么意思?”
  苏轼在旁边笑道:“八公将你的《告祖文》连夜送到眉山城,明润啊明润,有了这一诗一文,你可算是走到文章正途上来了。”
  苏洵性格和苏辙反而相近,不苟言笑,不过微微点头:“还大有琢磨之处,文意也过于直浅,但胜在直抒胸臆,有感而发。一年来看过的文章里边,立意数它上乘。别的嘛,呵呵呵……”
  能得大文豪·发行版立意上乘四字评语外加一个呵呵呵,苏油已经大感荣幸了,老老实实躬身施礼:“多谢明允堂哥品评,今后还求堂哥耳提面命,苏油……很好学的。”
  苏洵不由得莞尔,面上就崩不住了,嘴角抽了两下:“说你好话的人很多,我姑妄听之吧,具体怎么样,有机会看到。”
  说完不再理会他,去和八公见礼去了。
  苏油这边也才敢和苏轼苏洵叙话。
  苏轼撩起轿帘,将程夫人,八娘接来出来。
  程夫人笑道:“小油,又见面了。”
  苏油作揖拱手:“小油见过嫂嫂。”
  八娘笑道:“小油,好久不见。学业长进了啊。”
  苏油赶紧摆手:“不敢不敢。”
  程夫人笑道:“当仁不让,吾何辞哉!小油的文章,章句只引了《孟子》《论语》,乃儒家入门之书。然惟其如此,更加难能可贵。能背这两本书的人,大宋不知凡几,但是能明白‘仁者爱人’,并身体力行的,我看也没几个。”
  八娘问道:“母亲,将心比心,是夫子的本意吗?”
  程夫人笑道:“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推己及人,仁在其中。小油解得没错。这也是他任性天生,自己参悟到这个道理,当真了不起。”
  说完弯腰凑近苏油耳朵边:“你堂哥昨日看了,欣喜莫名,直道苏家后继有人,能悟圣人之道而直行。胸襟气象,比同岁时的子瞻子由更见开阔。今天早早地就收拾出发,就是为了见你。”
  “你这可把子瞻子由都比下去了。刚刚他那番言语,是怕你骄傲自满,小油莫往心里去。”
  苏油老老实实躬身施礼:“哥哥嫂嫂用心良苦,苏油定然铭于五内。”
  苏轼一句话破坏了现在端肃的画面:“哎呀一家人就别这么客气来客气去了,我那小婶婶呢?赶紧让她出来见见我爹!”
  一行人进到堂屋坐下,苏洵便叫苏油将日常所学所记取来,然后开始考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