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6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8/1605

  张散笑得乳狮都抱不住了:“连颜色都懒得换?哈哈哈哈……”
  苏油说道:“抓起来一问,人家早就安排妥当了:之前在河北就有一只卖给了文相公,然后东京城那只卖给了王太尉,杭州城的这一只,准备卖给钱侯爷,接下来准备搭乘蕃舶,出海骗蕃人去也!”
  张散乐得不行:“那这两公母傻了,蕃人的钱,不用骗都好赚得很!”
  回到甲板之上,苏油看着两边的弩炮:“这东西还在用啊?”
  张散说道:“霹雳炮对付水寨,港口,那是一等一的厉害,不过对付现在的几百料小船,有些杀鸡用牛刀了。动能太大,常常炮弹砸透了船身,都还没有来得及爆炸。”
  苏油哭笑不得:“原来如此。”
  张散说道:“现在也是,最好用的是弹簧延时引信,瓷弹尾部加上勾针,攻击敌人的船帆。”
  “瓷弹装上猛火油,在船帆上炸开后,剩下的就简单了。”
  说到这里,张散想起一件事情:“倒是几枚黄铜的炮弹壳,填上一半的装药,剩下一半灌成铁砂,这种复装弹药,清扫敌舰甲板甚为得力。”
  苏油手扶脑门:“这种东西太简单了,这就是一代子母铳,炮管连膛线都不用。等工业基地起来,你要这个分分钟给你搞定。”
  两人有说有笑地来到船长室,好几位商贾模样的人已经等在这里了,点头哈腰一脸的媚笑。
  张散这才反应过来:“见着少爷一时高兴,忘了下令卸货,都赶紧去吧。”
  苏油笑道:“今日就特事特办,跟市舶司的人说我在这里,让他们手脚麻利点。”
  几位商贾又是作揖又是感激,屁颠屁颠地去了。
  苏油这才坐下来,看到船长室大桌上的一部字典,问道:“四角号码,还算得用?”
  张散拱手喜道:“此物堪称法宝,用于指挥舰队,简直如有神助!”
  四角号码查字法是后世一种常见的检字方法,取码直观方便。
  在四角号码查字法中保留了横、竖、撇、捺这些基本笔画,并称之为单笔,同时增加了一些称之为复笔的构字单位,它们是多个基本笔画的组合,如两笔交叉的“乂”、“十”,“八”,“人”等。
  在四角号码中,单笔和复笔共定义了十个,分别用零到九这十个数字表示。
  查字的时候,取汉字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四个角的单笔或复笔的笔形,这样共有四码,一个汉字便可以用四个数字表达出来。
  大宋的字太多,四角号码只能标注一万个,但是足够海事使用了。
  真要满足学士院那帮子用,怕是四角之外,还得加上“附笔”,五个数字才能满足需要。
  汉字变数字后,可以很方便地转化为旗语和灯语,有了望远镜的帮助,就能够完成各舰之间的联络通信了。
  这样就摆脱了简单粗糙的旗鼓指挥系统,让舰队可以变化出更加复杂的阵型,打出更加精准的配合。
  对于水战战力的提升,可以说是一个倍效器。
  苏油如今已经不用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提供一个思路,底下自然有人去办理。
  不过这字典还真不是他让底下人弄出来的,翻着大本子:“杭州的钱家书坊弄出来的?”
  张散笑了:“这是钱侯爷的大手笔,钱家百年文教,底子深厚得很。”
  钱俶纳土之后,子孙便以文教立身,当之无愧的两浙第一世家。
  别说现在,就算到了千年以后,浙江钱氏也一样鼎鼎有名。
  钱家现在有个超级巨大的藏书楼,管理员是钱氏子孙钱和,这个藏书楼,苏油也在打主意。
  如今大宋藏书的世家不少,主要集中在未经战乱的福建,两浙,蜀中,比如虔州柏林温氏书楼,福州莆田方家的白杜万卷楼,江陵田家的博古堂,蜀中的程舍人藏书楼,都是万卷以上的收藏量。
  钱家的藏书楼叫杰楼,上面还有苏东坡亲自题词的匾额——钱氏书藏。
  相比这些家族,苏油的可贞堂只能算是小朋友。
  四角号码,就是钱和弄出来的,利用知荆南的业余时间弄出来的。
  业……余……时……间……
第七百二十九章
祢衡
  第七百二十九章祢衡
  苏油有些无语,钱家学霸们不容小觑,四角号码说起来简单,选字,编订规则还是有难度的,自己一个《麈尘录》还有一条没一条的记着,人家这边轻松就整出来了。
  拍了拍厚厚的字典:“钱家人就这么乐意?”
  张散笑道:“要跟着咱四通屁股后边抄近道,船舶间的通讯,对我们来说可有可无,对他们来说却是重中之重。”
  苏油想想还真是这个理:“他们不是有司南吗?”
  张散解释道:“司南是跑近海用的,所谓’神龙怪蜃之所宅,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
  “又所谓‘南海之外,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焉。’”
  “与司南配套的航线记录,叫《罗经针簿》。以温州往真腊的航线为例,自温州出洋,以丁未针为指引,历闽广海外诸州港口,过七洲洋,经交趾洋,到占城。又自占城顺风,半月可到真蒲。”
  “抵达真蒲后,改行坤申针,过昆仑洋入港,港凡数十,惟第四港可入,其余悉以沙浅,故不通巨舟。”
  “如今有了经纬牵星术,就无需那么麻烦了。而且罗经有个巨大的缺点,就是使用罗经的海船,必须是全木结构,不能有金铜之属,否则罗经的指示会紊乱。”
  “因此要想用上铁骨铁爪钉的大海船,就只能跟着我们走,所以人家才对通讯这么上心,说白了,都是钱闹的。”
  苏油也乐了:“这都十年了,第一批钱家的新航海人也该出来了吧?”
  张散说道:“人家现在也不在乎那个,一个海险保全,都够他们吃肥的了。”
  海事保险,还是当年苏油应对蜀中船只出三峡搞出来的风险缓释措施。钱家人财大气粗底子厚,与四通商号海运司合作成立了海事保全司,照猫画虎地用到了海事上。
  参买了保险的船舶,就有资格跟着四通的海船出行,抄近道不说,还多了武装保驾护航,如今在东南,已经形成了一种流行趋势。
  苏油嘬着牙花子:“难怪钱侯爷他们开口闭口就能帮我从占城拉稻子,原来人家玩上金融了,果真是财大气粗啊!”
  张散笑道:“那是,谁都不傻!”
  两人说话之间,水手们已经掀开了甲板,动用了木头龙门和滑轮组,将底舱的铜锭一枚枚提了出来。
  日本的铜锭质量相当高,因为里边含有大量的杂质。
  没说错,这些杂质大大地提升了铜料的价值——因为它们,是银,还有金。
  苏油也没打算教日本人这个乖,反正就当铜收进来。
  这个铜可是做铜器的极品材料,后世宣德炉之所以那么出名,就是因为宣德炉所用的铜料,有金、银等贵重材料加入其中。
  比起偷奸耍滑的大理白铜,黄铜,这样的铜料质量又上了一等,如今的密度计轻松就能判定真假,在市场上备受追捧。
  四通商号就玩玩日本铜和黄白铜器或者铜钱之间的差价,都赚得盆满钵满。
  在码头上呆了一天,苏油和张散,平真草一起回衙门。
  张麒和绿箬早就在院里等着了,兄弟俩见面分外亲热,先就来了个熊抱。
  张麒乐得不行:“三哥都改穿员外行头了,可惜李公麟把你画成了一个暴发户!”
  张散怒了:“多少钱?让他重新画一幅!”
  苏油翻着白眼:“还说不是暴发户脾气,人家就没有把你画错。”
  “李伯时与王相公,大苏,王驸马都是平辈论交的好朋友,当今的艺术领袖。居京师至今五年,不游权贵之门,以访名园荫林为乐。”
  “那一幅《六骏图》,都是求了好久才求得人家动笔,就你这态度,想让人家看一眼都难。”
  张散就笑了:“那就让真草拜他为师,我家真草的绘艺也是一绝。”
  这时候门口骑来两匹马,却是邵伯温与平正盛。
  平正盛跳下马来:“少保,一路平安,特来缴令。姐姐,姐夫,你们也到了。”
  邵伯温也下了马:“老师,一抓一个准啊。盐政的糜烂程度,触目惊心。”
  苏油说道:“还是下情不达,缺乏监督的缘故,秦观那种风花雪月的性子,只能当《潮报》的主编,当不了总编。”
  “总编人选,必须要与民发声,敢于监督官府权贵的不法作为才行!”
  邵伯温拱手道:“老师心目中,是不是已经有人选了?”
  苏油点头:“是,就是不知人家愿不愿意屈就。”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8/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