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6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7/1605

  首级一路往东,似乎是像要与他的身体会合似的,最终飞到了武藏国的鸟越附近落了下来,然后消失无踪了。
  传闻越发的激烈,尤其是平氏辖地内百姓们的反应,让如今的平氏一族都感到恐惧。
  听自家女婿说起小少爷的诸多神奇,于是平家家主派出未来的继承人,平正盛童鞋,先期过海来请教。
  苏油笑道:“应对这些,首先就是修立人事。”
  “对以前领袖的怀念,大概率可以翻译成对现有状态的不满,因此你们平家,应该从获得人心上多下功夫。”
  “至于镇魇,法事之类,不是不可以,但是不是主要的。京中大相国寺,天师府,应对这种事情是拿手,不过如果人事不跟上,做再多也没用。”
  “好在时日方长,三哥与你们的贸易,给平家辖地内的百姓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不过如今看来,收益还不够,还没有落到百姓们头上去。”
  “民心即天心,民意即天意,因势利导就可以了。”
  平真草又是施礼:“日本小国,三教人才菲薄,还请叔叔伸出援手。”
  苏油点头:“我如今已是外臣,只能帮你们奏报上去。不过高丽使者的请求,朝廷是同意了的,如果日本愿意改行汉制,从三教教化,想来没有阻挠的道理。”
  平真草欣喜道:“那真草先多谢叔叔了。”
  苏油笑了:“嫂嫂可真是礼多,一家人关起门说话,不用这么客气。”
  张散笑道:“便是如此,少爷我跟你说,他们传得沸沸滔滔的那些说法,我是不信的。传言有一栋阁楼,是桔梗前殒命之所,凡是住进去的,必得凶神索命。”
  “我就不信,贪图那里风景绝佳,时常在上边看书,也没见如何嘛!”
  苏油摇头:“没用,这样不但不会破解传说,很快自己都会成传说了。”
  张散哈哈大笑:“真如少爷所料,如今京下又起了传言,说将门之母为大蛇。而我是海中另一大族鲲族转世,故而将门的怨魂也奈何我不得。”
  苏油看着张散,认真地道:“三哥,你在那边,一切都要小心。”
  张散点头:“我领会得。”
  苏油这才站起身来:“走吧,给我介绍介绍这艘宝船。”
  大船上下一共三层舱室,甲板下面,就是炮舱。
  弩炮因为弩臂的关系,过于占据地方,被移到了甲板上层。
  而霹雳炮经过多年改进,如今已然定型,船体两侧,一边是十门铮亮的海战型霹雳炮。
  如今张散的大名,在南北洋声威赫赫,霹雳炮几乎都派不上用场,甲板上的弩炮足以对付普通海寇。
  张散抚摸着霹雳炮:“海试还在择日进行,景润的家伙,造出的东西越来越精良了。”
  苏油翻着白眼:“早把你那些鸡零狗碎献出来,景润也不至于掉那么多头发!”
  说起这个苏油就好笑,司天监新式度量衡出来之后,陈昭明制造了一系列的精密仪器,其中就有六分仪。
  然后苏小妹惦记三哥,第一时间将地图,六分仪,经纬仪,各种机械工具打了好大一包,给张散送来。
  张散觉得这妹夫挺知趣的,这才将多年实践后的一些保养火炮的土办法,无数次教训积累的经验,写成了册子送给陈昭明。
  陈昭明看过之后气得不行,拉着苏油要评理,自己竟然走了那么多弯路钻进牛角尖出不来,一门心思想从理论技术上解决问题,原来张三哥这天杀的早就有了应对措施,他就是藏着不说!
  苏油也赶紧写信给张散,三哥我们不能这么皮,这关系到大宋军器的进步,前方试验场的每一点经验,都必须及时告知,这事情上开不得玩笑!小心陈昭明不给你批炮管弹药!
  如今的海用型霹雳炮,因为液压锻锤的引入和热处理方法的持续进步,锻造炮管的耐久度再次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半年更换一次,已经能够满足海上试验所需。
  而淘汰下来的那些炮管,赵顼让军器监收入了内藏库,陆战炮精度要求不如海炮那么高,一样能用。
  张散说道:“就是弹药转运,太麻烦了。”
  苏油说道:“以后就好办了,两浙路也要设立胄案,地方我已经选好了,很快就有产出。”
  近代化工业,离不开三酸两碱,如今的两浙路,具有天然的优势。
  三酸基地,在江宁府和太平州的交界处,如今叫秣陵,是一个镇子,也就是后世的马鞍山。
  而沿着秣陵逆长江而上,就是如今大宋最大的铜矿基地——池州铜陵。
  两碱的基地,自然就是沿海产盐区。
  如此一来,工业基地,就只能安排在三酸,两碱,铜铁,粮食都能方便抵达的地方——自然就是如今的上海务,后世的上海市。
  而金融基地,只能在杭州的转运司治所,好在离杭州百里的牛头山长兴镇就有煤,供给如今的杭州,搞点五小工业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些都是后期计划,张散一路介绍着大船,一路带领苏油考察。
  炮舱下面是船员舱室,都是非常简陋的吊床。
  张散介绍:“如今旗舰上有两百之众,都是多面好手,纵帆船的好处就是别看船这么大,操舟之人只需要十六人即可。其余的都是武装战斗人员,这些人,放出去当一个夔州型的船长,那是绰绰有余。”
第七百二十八章
字典
  第七百二十八章字典
  “水手舱后方是武库,底下是底舱,主要是货物,走,我带少爷你看看旗舰的底舱去。”
  底舱很空旷,张散解释道:“这次出航,我们还是走的北路。”
  “中国铁器,在日本能够换到同等重量的精铜,铜料沉重,因此底仓显得很空。”
  打开一道舱板,露出下面的铜锭:“这里是一千料。”
  苏油倒是对舱体结构更感兴趣:“这两侧怎么多了一排铆钉?”
  张散说道:“这是杭州船坞的新式设计,舱外有梗水木,位于舟侧,即便是空载,也在水下,水面上是看不到的。”
  “有了它,航行时更加抗浪,开火的时候也会减小摇晃,更加稳定。”
  苏油明白了,这就是减摇龙骨。
  又检查了舟中的仓储,张散指着一间舱室介绍道:“这里的火腿,清一色都是猪右前蹄。”
  苏油问道:“为何?后腿不行?”
  张散解释道:“猪前蹄比后蹄嫩,更加可口,而且猪睡觉的时候一般都是左躺,右蹄凌空,因此右前蹄又较左前蹄更好。”
  苏油哈哈大笑:“还真是挑剔!”
  张散也笑:“咱少爷带出来的人,嘴上不挑剔怎么行!那不是羞辱门风吗?”
  两人又是一阵狂笑,笑过之后,张散又指着一系列舱室:“少爷你看,这里还有我们杭州型特有的装置——水柜。”
  “水柜以铜皮包裹密封,平日里可以给船员提供淡水,同时还能调节底舱配重。”
  “有了它,杭州型能比其余海船跑得更远,离岸时间更长。”
  苏油点头:“进步实在是不小。”
  张散笑得像个偷到鸡的狐狸:“蕃舶最怕的是坏血症,不过我们不存在这个问题。有水果罐头,果脯,茶粉,还有足够的淡水发豆芽……日子比蕃舶上的水手,那是好上天了。”
  两人看完底舱,一路转回,突然一个毛茸茸的东西跑了出来,围着两人竖着尾巴喵喵直叫。
  竟然是一只漂亮的小花猫,毛很长,有点像后世的波斯猫,毛色却是棕黄色。
  张散将它抱起来:“它叫乳狮,是一位贩售青金石的蕃商孝敬的,说是加兹尼种,船上水手们的最爱,抓老鼠的好手。”
  说完蹲下身子,将乳狮抱起,乳狮跟个大爷一样懒洋洋地瘫在张散的手臂上,好奇地打量着苏油。
  苏油伸出手指逗了逗乳狮:“想不到船上也有这个,如今百姓和宫里挺爱养猫的,我一来杭州,就破了一个跟猫有关的案子。”
  张散笑了:“那指定是精贵猫。”
  苏油摇头:“汴京城中有一个小民叫孙三,每日里带熟肉回家,说家里有只名贵的猫,通体红色,叫乾红种。”
  “后来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了。”
  “一天,这只猫儿突然挣断绳索跑了出来,果然乾红深色,尾足毛须尽然,见到的老百姓无不叹羡。”
  “其妻急抱而回,孙三回家后知道此事,将妻子痛揍了一顿。”
  “事情传入宫里,王中正知道后,花了三百贯强行买到,高兴得不行,准备调驯安贴,然后送入宫里。”
  “结果毛色越养越淡,半个月后,全成白猫。再走访孙氏,已经不见了,原来这猫是染的!”
  张散也觉得滑稽:“哈哈哈……三百贯也不算小数目,不过骗钱骗到王太尉头上,也算是大能耐!后来抓着了吗?”
  苏油笑道:“他们也算好死不死,我刚来杭州,就听说一户人家,小夫妻俩养了一只猫,叫乾红种,平日里难得一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7/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