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5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5/1605

  吕惠卿即将丁忧结束,回到了王安石身边。作为王安石的智囊,他远离朝堂两年,终于摸清楚了苏油的基本盘是什么。
  如今,要以市易法为投名状,对苏油动手,作为重回朝中,重掌改革派第二把交椅的投名状!
  所以苏油根本不用多想,不管是不是吕惠卿干的,这锅都必须扣在了他的背上。
  或者换一种说法,敌对政治势力的最大受益人,必定就是最应该重点对付的对象。
  中书的反应也很快,想来是做足了准备。
  三月,群牧使李肃之知永兴军,原秦州知州李师中判陕西路转运使。
  这是对苏油的严厉警告,你娃最近有些跳啊,还是权利过大造成的,分一分吧!
  苏油不禁觉得有些好笑,我是那种爱把权的人吗?
  这一步棋王安石也走得非常漂亮,李肃之和李师中,不是改革派的人,而且拆分苏油的大权,的确对国家有利。
  而且不是所谓的新党,就免了架空打压苏油的嫌疑,使反对党没有理由反弹。
  但是两人接到任命却相当忐忑,中书的暗示他们都懂,可并不代表着愿意替新党当枪啊!
  苏油可不是省油的灯,短短数年两任渭州,陕西军民士绅,陕西籍的官员,退休的元老中的口碑,那是一个好。
  有了探花郎,家家养肥羊!
  有了探花苏,家家育肥猪!
  打开肉罐头,牵出一头老肥牛!
  肥牛走啊走,走到泾河口!
  肥牛抬头望,吓了一跟斗!
  麦地不到头,活活耕死老肥牛!
  童谣都随着罐头传入汴京了!
  这样的角色,要是想干点什么事情,只需轻轻扇扇翅膀,那两人就是千夫所指不病而死的下场。
  就算不是,陕西蕃人多的是,又是边疆地区,真要是黑心的……
  李师中也是人精,小心得很,先不去渭州,从秦州跑去洛阳,拜见大佬讨要护身符。
  富弼笑了:“你想得太多了,赶紧去吧,苏明润最近很毛燥,你们再不去,他都要生气弹劾了。”
  李师中死皮赖脸不走,直到在洛阳等到了李肃之,然后才一起前往渭州。
  苏油在城门口相迎,直接将手一挥,胥吏捧上一个盘子,上边摆着知军和转运使的印信,对两人说道:“哎嘛可算是来了!再不来我都要累死了!”
  直接交接完印信,苏油才请两人入席细谈:“陕西质朴,我也没有养妓班,所以那些遣妓相迎的规矩我就没讲了。”
  李肃之立刻说道:“陋习!那是官场陋习!士林风雅,本就不该在此。”
  苏油开心得很:“李老的大才,当年苏油在河北就领教过的。如今环庆路白马川通道已经被我封死,永兴军路军事任务大大减轻。恢复民生,之前事情我没做好,我检讨,接下来就劳烦李老了。”
  河北地震,李肃之在震中瀛洲表现突出,是绝对的干臣,苏油和司马光回朝后,大力推荐,说起来还是李肃之进京的半个恩人,如今准备偷懒了。
  李肃之笑道:“老夫托大,就叫经略使一声明润了,明润你前后两道奏章,可把中书一帮子气得不轻啊。”
  苏油有些无奈:“非苏油想要多话,实在是蜀中父老求请到了我这里,我分析了这市易之法,只合因地制宜。中书此举……”
  “说东施效颦,是不是有点不太合适?”
  李肃之和李师中都是莞尔。
  苏油这才与李师中见礼:“苏油第一次治渭州,释放欠逋三百百姓,还是效大夫当年洛川故智,同样是东施效颦了。”
  李师中出仕首任是洛川县令,也在陕西,县内老百姓拖欠十万缗茶税钱,李师中将他们召集起来,好生劝慰,让他们不用担心坐牢,说他会上报朝廷给他们缓刑,让百姓们感恩戴德。
  然后于每乡设一个柜子,让欠税百姓每天往柜子里边放一文钱,到年底,便将拖欠的茶税还清了。
  但是老头最开心的,还是苏油称他大夫。
  老头提点广西刑狱的时候,焚烤大石头,开通灵渠;宣示利害,让交趾人不敢乱跳。
  广西在他治理时期,发展不小,边境安定,百姓感激其德,立画像供奉,称“桂州李大夫”。
第六百二十二章
公事公办
  第六百二十二章公事公办
  老头乐得白胡子直抖:“不用给老夫贴金,青出于蓝,明润远胜老夫当年。对了你的名声,如今在广西都还能治小儿夜哭呢。”
  苏油有些莫名其妙:“我没去过广西啊?”
  李师中说道:“秾智高忘了?那可是广西夷人中能自立伪朝的人物,却被我大宋孺子翻手擒获。”
  “夷人们传得那叫一个神奇。可如今看来,也不是什么青面獠牙,三头六臂的人物嘛!哈哈哈哈!”
  “哦……”苏油这才恍然:“嗨!其实当年就是破解了一首古怪童谣而已,抓人是真没参与。对了,在大苏一事上,还没有多谢李公维护周全呢。”
  李师中这下对苏油完全放心了,大苏贩私盐案,虽然主要是底下暗箱博弈,但明面上是老头给平反的:“那就是一帮子小人瞎搞!就算如今派我二人前来,那些人心底打的什么污烂意思,明润你应该明白吧?”
  苏油笑着摆手:“不管本意是什么,就我个人来说,对中书这个任命,那是绝对拥护的!”
  “陕西局面复杂,本就必须能臣镇守,我一个人能撑过这么久不出事,已经是倍感侥幸了。不管于公于私,朝中命二公前来,都是英明之举。”
  “李公,如今我正在陕西试验军政分离之法,经略使司,以后只管战略,军事;而部队整个后勤体系,我想交给陕西转运司全权负责!”
  李师中有些诧异:“却是为何?”
  苏油说道:“都说大宋以文制武,但是在我看来,文官固然在思虑谋略,全局统筹,部署方面上强一些。但是缺乏带军的实际经验,缺乏对军力的正确判断,缺乏经制军士,攻城夺地等实际操作经验。”
  “这些本是武人强项,但是因为我朝以文制武的制度羁绊,导致将领们的才干无法尽情发挥出来。”
  “因此我想可不可以这样,由文臣控制军队方面给养,平日军队驻地操训,除保证其五日储备外,每日由转运司仓储调发,以进行控制。”
  “大战之时,再转回到战争模式,转运司其后勤,必须对军方负责,由统帅之臣行军法都统制。”
  “如此一来,军队的命脉,始终把控在文臣手中,对将领们算是有了制衡之道。”
  “将领则不用考虑后勤方面的问题,可以更加专一地负责军队训练,军事谋划,军令执行。”
  “这同样还是以文制武,然而控制更加有效,军方将无法再擅自单独行动,可以避免边将为了军功,不顾国策。”
  说完拱手道:“所以李公,接下来我也靠你吃饭了,还望多多照顾哟。”
  李师中既感且佩:“明润辅国之才,光风霁月,无怪富公取笑于我。京中那些人,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不过此事烦难琐碎,老夫敢请为总领,明润你却也不能放手,我们一起研究,力争把制度搞出来吧。”
  苏油对李肃之说道:“这事情其实是对记账新法的运用,李公也是熟悉的……”
  李肃之笑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夹袋里的宝贝,那个张小七,军器监几十万贯的流水都料理得清楚,现在是你经略使司后勤分司勾管吧?”
  “借他一用,我们两老朽,保证给你将此事支应起来。”
  苏油大喜,离席起身施礼:“多谢二公支持!”
  说完又李肃之长施一礼:“听闻李公离京之时,陛下戒令抚绥一路,李公对答:‘朝廷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以常平、助役诸法搅扰州县。’让陛下很不高兴。”
  “不过如今的绥州可不一样了,有了油井之利,永兴军路现在不差钱,故而无需百姓多纳助役,加上今年丰收,常平官库也足供支使。”
  “外路管不着,我们先管好自己吧。正因为如此,绥州今日的地位就变得更加重要,那可是永兴军路东面的锁钥,是我们油井财源的保障。”
  李肃之捋着胡须:“明润这是将老夫当做迂执之辈了吗?”
  苏油这才反应过来,这位在河北地震水灾中,可是表现出极度灵活的施政手段。
  能化害为利,利用赈灾把大城都重建了一遍的老妖怪!
  苏油赶紧招呼两人:“是我想差了!来来来,品尝下我渭州新出的五谷烧,虽然少了些醇和,却也多了几分烈气,也是酒如民性,地方特色了!”
  事情说开,俩老头就不再客气了,吃过饭李肃之匹马东去永兴军,李师中入衙坐堂,开始料理公务。
  苏油则腾出精力,专注于军队后勤保障条例,操训条例,士兵口粮,将士补贴,退伍转业等军事制度福利的重新制定上来。
  后勤保障条例是新制,因此需要摸索。
  部队一日的口粮组成是什么,多少才够吃,才有营养,也是一项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国家给士卒的补贴,苏油觉得实在是太低了,因此向朝廷打了报告,陕西,熙河,永兴军三处,是战区,正军待遇请比照东京上四军,蕃军和厢军请比照上四军三分之二,义勇比照上四军一半的标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5/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