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14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07/1605

  真定府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里有一处天险关隘,井陉,可以往西抵达太原府,是河北三路沟通河东路的最重要通道。
  苏油在这里遇到俩委屈巴巴的货,宋用臣和沈括。
  俩货都是活该,沈括是自己不严格执行朝廷销档制度,导致博州出了那么大的漏子。
  宋用臣则因为是中官,本来就不受士大夫待见,又加上长期主持大工程,随便沾沾手都不得了,被新上台的刘正夫抓到把柄,弹劾其受贿渎职。
  天可怜见,受贿是真受贿,渎职可真没有。
  但是台谏弹劾太盛,高滔滔念在他毕竟为国家皇家干过不少苦活,尤其是治理黄河,那是百代之功,于是将之召进宫里,摆出他受贿的证据和群臣的奏章,问他想要如何发落。
  宋用臣哭得稀里哗啦,只求一死。
  高滔滔这才将证据烧了,命将奏章留中,对宋用臣说想死可没这么容易,苏使相那里用人之际,如今放眼天下,也只有苏使相才能容你。
  最近使相得种诂的建议,要考察两条沟通太原和真定的线路。沈括如今在太原,那你就去真定吧。
  见到两人苏油就没好气,沈括不去说他,宋用臣可实在是太不应该了:“缺钱跟我说啊,以内使你的本事儿,京师大学堂地理学院,建筑学院少得了你一个院长职位?营造司少得了你一个供奉?”
  “这两项加起来一个月五百贯有余,加上正奉比宰执都差不了几个了,你一介中官有多大花销用得了这么多?”
  宋用臣撞天叫屈:“使相有所不知,承包工程都是宗室勋贵,业务之外他们才是主子,下官就一奴才。主子赏赐,奴才有胆敢不收?”
  “使相你说,高使相安排来的人要包干一段铁路,请你吃顿饭送点礼,这是下官给他老人家面子,还是他老人家给下官面子?”
  苏油不由得哭笑不得,这尼玛还夹着这层道理在里头呢……
  中官当甲方,宗室当乙方,传说中的甲方爸爸,在大宋当得可真憋屈。
  朝臣们弹劾还不敢闹,只能勇敢背锅。
  估计高滔滔也是知道这些,因此才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将老宋发落到自己这里来。
  毕竟自己是始作俑者,知道这里边的门道后,就不会对宋用臣过于苛刻。
  其实两人都是能臣,在自己手底下绝对能发挥长才,很快就能凭借功劳东山再起。
  太原产铜,对沈括来说,大力引进湿法炼铜,只要炸药硫酸给够,让太原铜冶产能一年翻两番只是轻而易举。
  而河北四路诸多大厂、大路、河道疏浚工程,对宋用臣这连黄河工程和皇陵、宫室、铁路都能提取的大宋顶级工程管理专家来说,只能叫小项目。
  果然,三言两语说过,宋用臣与沈括就将图纸翻了出来:“这几个月我们可没闲着,使相你看,太原和真定之间,原来可以修建铁路!”
  苏油只扫了地图一眼:“二位都是心大的啊,这是两条铁路,你们这是要我的命吗?”
  沈括赶紧说道:“不是啊,我们是将两条线路都勘测好了,使相可以选择一条来建造。”
  苏油说道:“我让你们勘察,是希望用漕渠,走水运,谁让你们搞铁路了?”
  沈括说道:“经过勘察,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如今几条支流的水流不丰,与汉代迥异,已经不足以支持漕运了。”
  “不过却又多了一个好处,就是水线下降,露出了大段平整的河床,却又为修造铁路创造了便利。”
  “铁路除了投资比开运河高,其利实不亚漕运,大可以施行。”
  苏油也不置可否:“那就都说说看。”
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支持
  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支持
  沈括说道:“种帅对军事地理的熟悉程度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这两条故道,经过勘测,几乎不可更易。”
  “南线就是勾连过洞水和绵蔓水的那条,从太原南下到榆次、寿阳、沿绵蔓水河谷过娘子关,井陉,抵达滹沱河南岸,再沿河谷抵达真定府的大镇获鹿。”
  苏油想想茫茫太行山都不由得蛋疼:“这路多长?多少桥洞?要花多少钱?”
  沈括迟疑了一下:“这条路长度比北线短得多,共计四百五十里,就是……工程有点难度,沿途隧道二十三处,大小桥梁嘛……一千两百多处。”
  苏油问道:“那造价呢?这条铁路,造价都在修桥打洞上,别拿松木铁轨的价钱来蒙我。”
  沈括赧然道:“这路比秦兰铁路造价小些……”
  苏油勃然大怒:“秦兰铁路的重要性你不知道?那是大宋沟通和控制宁夏青唐和西域的命脉!是你这沟通两路的破设计能比?说数!”
  沈括吞吞吐吐地报数:“两千……两千三百万……贯。”
  苏油都不想回答可行不可行了:“另一条!”
  沈括说道:“另一条就绕远了,从太原北上,过赤塘石岭两关,抵达忻州、定襄。之后沿滹沱河谷抵达获鹿。全长总计七百里。”
  “除了距离问题,忻州距离雁门不过两百里,辽人兵马一日急奔可至,这个安全上……”
  “那也要他们能够突破雁门关才行,这个不用考虑!”苏油问道:“这条路上有多少桥洞?太行吕梁间的那两关,怕也不太好过啊……”
  宋用臣说道:“我与沈漕帅相度过了,如今河槽大多袒露,将线路沿河槽绕道,弃汉唐旧栈道不取,多走五十里,就能够绕开石岭雄关,避开诸多谷桥隧道,深挖高填的工程。”
  苏油看着线路图:“还不如从忻州继续北上过河,然后沿滹沱河北岸抵达真定,如此一来还能将支线修到雁门,你们觉得如何?”
  两人目瞪口呆,连连拱手:“万万使不得,如此辽人一来,整条铁路都在其攻击之下,连滹沱河天然的隔绝都失去了。”
  沈括赶紧说道:“知道使相有志于幽燕,但是此议送到朝廷,必然难获批准,万万不可节外生枝。”
  宋用臣也赶紧打岔:“这条线路路程比南线长了两百多里,不过建造难度小得多,最大一处涵洞长度三百五十米,全部工程造价一千五百万贯。”
  苏油不禁叹气:“这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陛下一共也就拨给我一千五百万贯,如今四路到处都在建设,这些钱基本都有了用处,实在是拿不出来这么多啊。”
  沈括说道:“要节用的话,其实还有一个办法。”
  苏油端起茶杯:“要是节约一两百万贯,那存中你就不用说了。”
  沈括说道:“差不多……能省三分之二吧。”
  苏油一口茶水没管住,要不是转头快,差点就喷到了地图上:“什么?!”
  沈括说道:“我们可以修窄轨,就是最早的铁路那种。”
  “最早的?”苏油开始琢磨:“金牛道卷扬机道那种?”
  “那个也实在太早了点……”沈括都没好意思吐槽那压根不算铁路:“下官是说,陈留到开封最早的那条。”
  “马拉铁路?好像还不错……”
  “也不是马拉铁路,下官的意思,是就最早那个宽度,一般的也是枕木与钢轨,火车头就用我们最早发明的火车头那种大小,以如今第五代蒸汽机的功率,完全适合。”
  苏油动心了:“五百万贯,这下可以考虑了……”
  沈括说道:“使相别忘了,定襄一带煤铁丰富,如此一来,可以同时供给太原和真定。”
  苏油明白了,这娃不光光想炼铜,还垂涎北面的煤铁!
  沈括继续说道:“下官忝为河东转运司,考察到雁门一带,有丰富的钾石和金红石……”
  这下苏油更懂了,金红石就是钛矿,如今的宋人还没有得到金属钛,但是金红石本身就是一种宝石,其中一种还是如今大宋顶级的宝石新贵——发晶。
  然而沈括志不在此,这娃现在名下也有不少专利,其中有一项就是白水泥。
  钾石因为熔点低,加工便利,具备助熔特性,除了制作钾肥、炸药备料,还是釉料、瓷胚、搪瓷、玻璃的重要成分。
  釉料含钾含钛越高,白度就越白,而白水泥,其中重要的成分就是钾长石炼后的矿渣。
  现在的汴京城已经流行起瓷砖和白水泥,用作建筑高级外墙和内装。
  苏油看着沈括:“刚刚谁口口声声说支线修到雁门不妥来着?合着话是要我去说,你一点是非都不沾,好处倒是能捞不少对吧?”
  沈括嘀咕道:“这不是公私两便之策嘛……”
  “公私两便个屁啊,你也不想想白水泥生产出来卖给谁,河北四路还没有到白水泥勾瓷砖缝的奢遮份上!”
  被揭穿肚子里的弯弯绕,沈括的脸腾一下就红了。
  苏油合上笔记本:“不过嘛,现在没到那份上,并不意味着数年之后也不到那份上。”
  沈括和宋用臣顿时大喜:“司徒允了?”
  苏油笑道:“允了也没用,两位想想,要修建铁路,就得有钢材,钢材得利用水路,方能运到太原或者真定,从哪里运?”
  “我大名临漳现在也出钢材,那也只能运到真定。”
  “汾水入河口在哪里?在河中府,离西京不远!你太原要的钢铁,只能从兰州或者郑州运过去!”
  沈括指着地图上一个地方:“我不要钢材,只要给我个炼钢厂,我在晋州炼矾务自己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07/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