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校对)第2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8/609

  可项燕探得的消息却是没有任何变化。
  若是秦军原本就有能力反攻,为何要等到此时?
  项燕隐隐感到自己掉入秦军的陷阱。
  但他又不敢确定。
  因为这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秦军虚张声势希望以此将楚军逼退。
  正在项燕犹豫时,就见城寨处两军已展开厮杀。
  秦军沿着被投石机砸出的缺口涌入,而楚军则蜂涌而上将其堵住,后方楚军弓弩手则一排排的秦军方向放箭。
  一颗颗石弹狠狠的从空中落下砸进楚军密集的人群,偶尔还有几枚火石弹飞射过来照亮夜空。
  将台上项燕借着火光依稀看到秦军正在用马匹拉垮残存的木栅。
  这并不奇怪,因为只有将缺口开得更大才能有更多兵士杀入楚军阵营。
  然而项燕还是感觉到有些不对。
  秦军若想要破城,为何不继续用石弹轰击城寨或是用火弹烧?
  毕竟秦军投石机的射程比楚军要远,这样轰个几天城寨就会成为一片废墟,到时再进攻岂不比现在容易得多?
  秦军为何要舍易取难?
  一连串的问题使项燕的注意力完全没放在战斗本身,而是在思考秦军的意图,便连防线上厮杀和惨叫都视而不见。
  这是项伯匆匆跑来报道:
  “上将军,我军就要守不住了。”
  “秦军似乎在全力反攻……”
  项燕迟疑了下,就下令道:
  “撤军。”
  项伯应了声就去传令。
  项燕这做法是明智的,他们不应该在这城寨处与秦军硬拼,这也是他当初制定下的方略,否则这三十万人在埠城拼完了还有谁去守汝水防线?
  于是楚军便向第二道防线退去。
  因为项燕之前早有准备甚至还演练了几次撤退,所以楚军倒是撤得很有秩序。
  但秦军也不急着追,攻下城寨就收住了脚步。
  秦军需要的也只是攻下城寨,实际上他们需要的只是跨过埠城的封河工事。
  楚军一退,秦军就从阵营中抬出一艘艘车轮战船跨过封江锁链及拦河木桩,并将其放入河内。
  这其中还有许多兵士背着加工好的长木板。
  带过来后只需要将这些长木板用木钉往两艘战船中间一钉,最后在船沿钉几根简易栅栏就拼接着一艘舫。
  这舫是用来做什么的就不用说了,便是用来安置战马的。
  如果只是车轮战船,每艘勉强能装下三匹战马,两艘就只能装六匹。
  但只要对其稍加改装也就是用木板将两船相连就可以使空间倍增而且十分平坦,一艘舫可同时装下十匹战马十名兵士。
  这十名兵士里八人负责操舟,两人负责看护马匹。
  因为舫沿都有栅栏不需担心战马会掉下河去,看护马匹的两人只需负责安抚战马使其不受惊便可。
  三千匹战马及三千黑甲军就由三百艘这样的舫装载完成了。
  然后一声令下,三百艘舫就沿着沙水顺流而下。
  途中甚至还经过项燕带着撤退的楚军,黑甲军哪里会跟他们客气,在船上张弓搭箭对着那些楚军就是一通乱射。
  楚军被打得一脸懵,赶忙举盾防护并大叫:
  “秦军在河里,他们从河里追有来了!”
  项燕这时还在指挥部队撤退,听到慌乱的叫声赶忙一拉马头就骑上一座小土丘,但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火箭!”项燕下令。
  项伯当即就将命令传了下去,很快就有人在岸边点燃了火箭朝河中射去。
  项燕被看到的场景吓了一跳,火光下的沙河早已到处是秦军的舟舫,黑压压的到处都是,舟舫上站着的正是黑甲军,舫间还带着许多战马,隐隐还能听到战马的响鼻声。
  项燕暗道一声不好,楚军因为这段时间要为三十万人输送粮草是以自此而下一路都没有封江,秦军这顺流而下……
  一想之下当即吓出一声冷汗。
  而项伯却在旁叫道:
  “上将军,秦军要抄我军后路。”
  “容我带队兵马去应战……”
  还不等项伯说完,项燕就破口大骂:
  “秦军这哪里是在抄我后路,他们分明是要去取汝水!”
  “我等中了秦军引蛇出洞之计了!”
  项伯还有些不明白:
  “汝水?可是……”
  项燕也不管项伯是否明白,当下命令道:
  “快,备上数匹快马,沿河而下飞报下游阻拦秦军。”
  “同时令快马飞报汝阴和城父,定不能让秦军抢先了!”
  项伯虽是不解,但还是应声依令去安排。
  项燕不愧是久经沙场的名将,一看这架式就知道秦军的目标是汝水。
  这其实并不难猜,黑甲军骑射的优势是要在空旷的地形且还要在白天才能发挥出来。
  此时是夜晚,而且自埠城往南到处都是楚军和工事。
  黑甲军若像项伯所说的那样,仅仅只是包抄楚军后方在这一带登陆那无异于自寻死路。
  所以就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进攻更重要、更远的地方:汝水防线。
  然而项燕此时才想到这一点只怕已来不及了。
  因为此时是黑夜,快马再快就快不过顺流而下的秦军。
  于是项燕只能寄希望于沿途的陶城防线能阻挡秦军一段时间。
第二百二十九章
闪电战
  现代战争流行一种战术叫“闪电战”。
  其核心思想是在准确掌握情报之后用最快的速度集中兵力切入敌人的弱点。
  于是便无往不利,甚至在坦克开进敌人城市时还有交警在维持秩序。
  秦时当然无法像二战那样用坦克、用空降兵或是用机械化步兵打“闪电战”,但可以用船、用骑兵打闪电战。
  情报方面就不用说了,秦军不久前才一路从汝阴退回来,道路、防御、水文等情况沈兵那是查得一清二楚并绘制成地图。
  甚至在退回埠城之后还不断从楚境传来情报。
  同时沈兵也知道楚军没有准备。
  这时代传递命令速度最快的就是信鸽,然而据沈兵得到的情报是楚军并没有携带到汝阴的信鸽。
  这主要是因为汝阴虽是防御重点但却不是通讯重点。
  项燕的通讯重点是寿春,是楚王负刍,他在前线的情况以及决策都需要向楚王负刍报告,需要楚王负刍协调后勤,有时还要取得他的同意。
  至于汝阴……若是设置好驿站来个八百里加急,半天时间就能赶到,信鸽完全没必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8/6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