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校对)第2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9/609

  他们或许不怕死,但却怕这种毫无尊严的死。
  便是传回家里听着都是两回事:
  一种是某某在工地饿死。
  另一种是某某在战场战死……
  虽然都是死,但前者是受尽屈辱含恨而死,后者却是光宗耀祖自豪的死,甚至还能给家人带来爵位和田宅,自是不可同日而语。
  沈兵朝魏呴点了点头。
  魏呴恭谨的朝沈兵拱了下手,然后用激动得发颤的声音说道:
  “校尉受大王之令前来点兵十万,愿随我等从军者,列队待点!”
  降兵们不由暴出一阵欢呼。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多谢校尉,多谢左校尉!”
  接着众降兵的欢呼很快就变成一片感恩声,其中更是有人跪地磕头,也有人放声痛哭。
  这一刻,沈兵就知道自己的决定没错了。
  魏呴是对的,降兵其实早就有归秦之心了,只是身为魏兵没有很好的机会而已。
  想了想,沈兵又不由暗叹一声。
  此次他只能点兵十万,这也就意味着……还有近十万降兵要继续做苦役。
  这十万人要想有出头之日就难了。
  原因很简单,被挑了几次剩下的就意味着是老弱的兵士……魏军战力不济,这样的兵士不在少数。
  秦军虽是凭军功晋爵,但也不养无用之人。
  就像循……
  沈兵一想起此时的循不知在何处受苦,不由黯然神伤。
  自从来到这世界,沈兵已努力将自己伪装成一副坚强的样子,但内心深处依旧会被某个不经意的联想刺痛。
  点兵这事自有魏呴处理。
  沈兵不过半个时辰又被杨端和叫了去。
  杨端和拿着份竹简面带惊慌的说道:
  “校尉,刚收到大王信件。”
  “大王问我等有何攻楚方略?何时出兵攻楚?”
  沈兵被这话给震惊了。
  这“何时出兵”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在催促他们发兵了。
  不是要等到明年开春再出兵吗?
  这时候就在问何时攻楚了?
  这降兵还没点完还没整训呢!
  却原来是这嬴政先后顺利的拿下赵、魏两国又大败燕、代联军后就有些飘飘然了。
  其实这只是一部份原因。
  飘飘然之外还带有“寡人有神仙相助命中注定能统一中原,又何须怕那牛鬼蛇神”的想法……
  于是早些出兵不就能早些灭楚进而一统中原了吗?
  他嬴政已迫不及待的要看到这一天了。
第一百九十一章
唐雎不辱使命
  杨端和说道:
  “何止是降兵没有整训,大王许给我的十万大军还在路上,少说也要十余日才能到。”
  “而大王却在此时催我发兵……”
  “我从未见大王如此急于用兵。”
  沈兵心下知道是什么原因,但却毫无办法。
  他是大王嘛,大王若是尾巴翘起来有了轻敌心理,谁还能说服他?
  王翦?
  王翦此时只怕已被晾在一边了,否则攻楚的主将就该是他才对。
  李斯?
  李斯也不好说话,因为他自己便是个楚人,若劝说嬴政暂缓进攻……只怕会被嬴政怀疑抱有私心。
  但现在这情况如果嬴政逼得这么急的话就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秦军怎么样沈兵是管不着,但他自己的小命可不能不管,所以不管怎么样也得拖上一拖。
  然而要怎么拖呢?
  痛陈利害说暂时无法出兵?
  嬴政哪里会管这一套,到时他甚至会说:
  “你大梁不是有十万秦军吗?”
  “还有三千黑甲军。”
  “另外还有十万新征的降兵。”
  “那总数也有二十余万了,还有十万秦军在路上,还能怕了那楚军不成?”
  此法不行。
  那么便找个借口?
  但嬴政又是何许人也,他又怎么会看不出是搪塞的借口,到时怪罪下来……
  此法也不行。
  就在沈兵左右为难时,看到杨端和案前摊开的地图上的安陵城,于是心下一动,便对杨端和说道:
  “上将军。”
  “大王既是要攻楚方略,我等便先考虑方略。”
  “至于何时可出兵……属下以为我等徒自担忧也无济于事,至时还是由大王决定。”
  杨端和叹了一口气,回答:
  “只能如此了。”
  “校尉可有攻楚方略?”
  沈兵假装皱眉沉思,然后回答道:
  “方略倒是没有。”
  “不过依目前而言,属下以为最佳的突破口该是陈城。”
  “因为该城地处汴河下游,我军可以顺流而下。”
  “然后再以此城为基地夺淮河,并一举将淮北楚军分割包围。”
  杨端和点头说道:
  “校尉与我所见略同。”
  “只是我大梁虽占据上游,但楚军畏于我黑甲军之利必有防备。”
  “据探子报,楚军已在陈城上游设下重重封江锁链以及木桩,黑甲军在汴河只怕是寸步难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9/6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