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校对)第2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7/609

  “李副将。”
  “将军命我等应保持阵形不得贸进。”
  李岩“哼”了一声回道:
  “这哪是将军的命令,分明是那沈兵的主意!”
  “敌水军不过一千人却分守数十处,每处不过数十人。”
  “我两千余兵马何需怕他?”
  “速战速决拿下牵城,便是有埋伏我等也可上岸应敌!”
  应该说这想法有一定的道理,毕竟李岩等一干人是步兵更擅长步战,所以拿下牵城后脚踏实地才能让他们更安心。
  然而这牵城又哪里是一时半会就能拿得下的?
  楚军又怎会坐牵城落入秦军之手?
  在山头观战的项燕就秦军分散不由大喜,当下就发出旗号让水军出击。
  霎时战鼓“隆隆”,隐藏在岸边的楚水军掀开伪装就划着船朝秦军包围而去。
  秦军一时大乱,李岩这才知道杨端和与沈兵说的都是真的,赶忙下令收拢部队摆阵迎敌。
  但分散容易收拢却难,何况秦军还处在进攻状态又被楚军刻意拖住,一时半会儿哪能脱得了身。
  沈兵之所以交待李岩不得轻举妄动是有原因的。
  水战十分讲究阵形。
  因为若是保持阵形各战船就能互相掩护,即便被敌人包围了也能减少伤亡。
  比如战船相邻排开,位于中间的战船就不会被敌人所伤,位于两侧的战船也只有一面对敌。
  于是敌人便只能一艘接着一艘,一层接着一层的将战船攻破。
  但若是没了阵形分散出击,就会有许多战船两侧被敌人夹击,一片箭雨下来一船的人瞬间就失去战斗力。
  李岩等一干人面临的就是这状况。
  牵城及小堡上自有楚军在木制箭楼上放箭,水面又有敌船冲击,秦军正举盾迎战时,冷不防后方又驶来一艘船照着秦军后方破绽就是一片箭雨。
  不过一柱香时间,秦军便被打得一片惨叫进退失踞。
  此时的项燕却感觉有些不对。
  这胜利似乎来得太过容易,若沈兵这么不经打……便枉费他项燕这段时间担惊受怕。
  正在项燕疑惑时,一名亲卫突然奔至项燕面前,惊慌的叫道:
  “将军,南面燃起烽火,张副将求援!”
  项燕赶忙快步往南面跑去,穿过一片树林后一看,果然就见南面一缕烽火袅袅升起……
  一想之下项燕就明白了,他气得大叫:
  “要糟,我等又中了沈兵奸计了。”
  “秦水军主力此刻正从南面顺流杀来!”
  项燕说的没错,南面杀出的才是沈兵率领的黑甲军。
  沈兵对杨端和说:
  “将军,要破楚军陷阱其实并不难,我等便用田忌赛马之计便可。”
  杨端和一愣:
  “田忌赛马?”
  “校尉是说以劣马对良马?”
  “可是我等只有一支水军……”
  话还没说完杨端和就明白了。
  前段时间黑甲军在练飞造船,多出的车轮战船足以再装备两千余人。
  既然有船,那么再派些步兵去操舟岂不就是一匹劣马了?
  然后再以这劣马投石问路打草惊蛇……
  杨端和没有多想,马上就朝身边叫了声:
  “李副将……”
  李岩脑门一脸黑线,特么的这一提劣马就想到我么?
  但既是杨端和下的命令,李岩又哪敢说什么,只得点了两千五百名兵士充当“劣马”去了。
  不过人往往就是这样,越是被压抑就越有逆反心理。
  甚至李岩还试图证明沈兵这劳什子的分析全是错的,就算是对的,他这匹“劣马”在战场上也能凭实力大败楚军然后凯旋而归,然后狠狠的将敌首丢到沈兵面前羞辱他一番。
  然而想像总是美好的,现实却如此残酷。
  李岩所部若是步战或许还有能力反败为胜,但在水战中却是无力回天。
  不过李岩所部吃不吃亏都没什么差,因为这打草惊蛇之计是成功了。
  当沈兵率着黑甲军顺流而下时,那埋伏在上游的楚水军便以为黑甲军是援军。
  于是没什么好想的,当然便是杀将出来阻其救援啊。
  他们又哪里会想到这支“援军”才是主力,于是这一脚就狠狠的往铁板上踹去……
第一百八十一章
拍竿
  楚两千水军怼上了三千黑甲军。
  如果仅从兵力看两者相差不多,尤其楚国这两千水军还只是主力一部,他们只需坚持上一段时间就会有援兵来救。
  但战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速度。
  如果到战斗结束援兵还没有投入战场,那这些援兵就相当于没有。
  所以这不是项燕决策问题。
  项燕第一时间就将用于策应的两千水军调往南面增援。
  然而,这两千水军却是逆流而上且战场还有九里之遥,增援战场少说也要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赶赴增援原本也没什么问题。
  因为按常理说楚军至少能撑住半个时辰,毕竟秦水军才不过训练月余而楚水军都是老兵。
  然而战场的惨烈及快速却不是项燕所能想像的:
  秦楚两水军卜一接触便高下立判。
  两军都是以方阵迎敌,双方战船各自从彼此间隙中穿插进敌战船之间。
  这情况通常是敌我双方都对己方战斗力有信心希望速战速决,因为这样能与敌人战船充分接触。
  从楚军角度来说,他们的作战任务是阻击秦援军。
  楚将的猜想是这援军兵力不会太多。
  再加上楚军又自以为是以有备打不备,于是楚军当然对自己的战斗力有信心。
  至于秦军,那就不用说了……他们的信心是建立在装备和识破敌人计谋的基础上。
  不过沈兵心下还是有些不安。
  毕竟这是黑甲军的第一次实战。
  车轮战船能否起到预期的作用?
  魏国降兵的士气及战斗力能否撑起这场仗?
  藤甲在实战中是否会出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7/6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