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校对)第1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609

  这发明到现在也差不多要出来了。
  沈兵只不过比匈奴人早几年发明出来而已,对历史和大局的影响应该不大。
第八十一章
高田
  出于谨慎考虑,最终沈兵只敢整个单边蹬。
  也就是在左侧缝上一个用来方便爬上马的布圈。
  不过这已经了不得了。
  剺见沈兵轻松的依靠布圈爬上马,不由“咦”了一声,道:
  “工师高明。”
  “这法子倒是实用。”
  “我等一生都在骑马却不知如此就可以方便上下。”
  “寻常便只是这上马都要苦练上数十天,不想只加个布圈便解决了。”
  ……
  不久这发明就被营中骑兵发现,于是很快依样画葫芦也都缝上一个布圈。
  沈兵心下暗叹,有时要把方法藏着揶着也是活受罪。
  就像现在,沈兵明明知道马蹬却不敢用。
  骑马还是得两脚悬空紧抱马脖。
  即便沈兵只是转了小半圈,且剺还在前头牵着马慢走,大腿内侧也因紧夹着马身而磨破皮了。
  这时沈兵才体会到这时代骑兵的辛苦,也明白他们为什么走路会有内八……这非得在内侧一次又一次磨出一层厚茧来不可。
  难以想像他们在这情况下还能拿着枪、剑甚至是弩作战,这只怕没有几年的苦练都做不到。
  所以这时代的骑兵才犹为珍贵。
  不过,若是马蹬、马鞍发明之后,骑兵训练就没那么困难了。
  而且还可能短时成形,且战斗力可能比现在辛苦练几年的骑兵还强。
  将来有一天……
  不过这一天至少也要把匈奴打服贴之后,沈兵才敢放心的把马鞍和马蹬弄出来。
  现在还是这么将就着吧,闲暇时当作一种娱乐练练骑术也不错。
  不过沈兵却不知道,他们这种“闲暇”不久就成了过去式。
  第三天凌晨,沈兵一行人正吃着早饭……
  这段时间砲师的早饭都换成了面条。
  虽然吃多了也腻,但总比小米饭好多了。
  其实不只是砲师,这面条的制法就像单边蹬一般传遍了军营。
  胖子屯都开始想着回去后开家面条店了。
  沈兵却告诉他:
  “开一家哪里够?”
  “每个郡县都开上几家分店,迅速占领全国市场。”
  “另外还有葱油饼。”
  “到时那钱财就像流水般……”
  胖子屯只听得一愣一愣的,接着瞪大了眼睛兴奋的说道:
  “师傅,到时你我合作怎样。”
  “我听你的!”
  “有师傅在我便放心了,怎生也不会赔钱。”
  沈兵嘴上答应心下却有些无奈。
  胖子屯的想法太简单了。
  正所谓乱世要权盛世要钱。
  在这乱世中钱又能算得了什么?
  赚得再多只怕一夜之间就被充公或是被抢,反而还是个负担,甚至可能为此送了性命。
  只有拥有自己的权势能保住这些财物后,赚钱才有意义。
  可是,如何才能拥有自己的权势呢?
  沈兵暗想,如果哪天能结识嬴政那家伙就爽了。
  不期望能像李斯那样权倾朝野,只需要在他身边混个一官半职……
  沈兵一边吃一边做着美梦,然后就听陈隗在外头叫道:
  “今日屯田,各部到仓库领取农具。”
  沈兵当时就愣了:
  屯田?
  军队也要种田?
  后来沈兵才知道是自己无知。
  军队屯田那是常事,闲时操练忙时屯田说的就是这个。
  秦时的耕地也分国有和私有。
  国有耕地就是还没分配或是准备分配出去的……
  如果有人立功,就会从国有耕地中划出一块分配。
  若有人犯罪受罚,耕地就会被收回国有。
  这些国有耕地当然不会荒着不种,它们大多是由军队负责。
  此时的赵国刚刚纳入秦国的版图,贵族手里大片大片土地被收为国有,当然得由沈兵这些兵士来屯田。
  这些小事倒不需要沈兵操心,左工师浍应了声就带人去安排了。
  农具有锄头、犁、斧子、陶灌,还有些说不出是什么的东西。
  后来沈兵才知道那叫开沟锹,它与现代铁锹稍有不同,锹刃是扁平的。
  沈兵猜,这应是古人很难造出现代那样锋利带勺状的铁锹,于是才会这么古怪。
  浍十分干练的将农具分了下去,又嘱咐每人都将觥装满水背在身上,这才向沈兵请示。
  耕地在城外几里。
  沈兵到了目的地一看,当场就傻眼了……
  这特么哪里是耕地,到处开裂干硬,就像乌龟壳似的。
  又等了一会儿,就听陈隗拿着竹简叫道:
  “黑旗以内为砲师置屯。”
  “黄旗以内为防师……”
  ……
  沈兵放眼一望,果然就见足有两、三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地周围插着几根黑旗。
  沈兵不知如何着手,只望了望身边的浍。
  这方面他应该是专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6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