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去哪了(校对)第4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6/561

  “夫人不着急么?”
  “又不是第一次了,二十年而已,上一回神君闭关修行,不也整整二十七年没露面么?夫人说,习惯了就好。我……去……呼……行了,我先回房歇着,大师你慢慢来。”
  疤道人走了以后,胜乐王佛头上搭着面巾,坐到大木桶中沐浴,一边汗流浃背,一边深思着这个问题:
  二十年没有露面,他会躲到哪里去呢?
  猛然间醒悟过来,自木桶中飘然而出,裹上僧袍就飞出窗外,弄得木桶中一声惊叫。老鸨闯进屋中,却见木桶里的美人捂嘴喊疼,却是咯着牙了。
  胜乐王佛赶往西牛贺洲时,却在不停懊恼,二十年没露面,不正说明顾佐一直就在原地么?自己耐不住性子,离开了几天,岂不是放虎归山?
  等赶到原地时,胜乐王佛再次搜寻蛛丝马迹,依旧没有任何收获。但和之前二十年完全不同的是,真的可能不会在这里有收获了。
  胜乐王佛顿足而叹,原地徘徊了一夜,既然无法查知白虎神君踪迹,让他跑了,不如就去他的老巢里候着,就不信他能躲得了一世!
  再者,疤道人不是说要带自己参加四大金童回归的盛宴么?说不定就能从他们嘴里寻得些蛛丝马迹!
  这个盛宴很重要啊,绝不能耽搁!
  下定决心,他又于黎明前赶回了东溪。
第六卷
第一章
二君正位
  五岁的吕岩坐在地上拨弄一根小树枝,百无聊赖的玩着,玩不多时,便有个大婶挎着篮子路过他身边,俯下身子看他。
  吕岩抬头瞥了一眼,发现这个大婶他从没见过,于是叹了口气:“大婶儿您是头一次来我们庄子吗?我们这叫吕家庄。您是要问路吗?去中条山往北,去风陵渡往南。不要问我为什么那山叫中条山,崖壁上就是这么刻着的,古之仙圣所题。风陵渡也一样,有石碑留名。”
  那大婶儿赞道:“果然聪慧。见面即是有缘,这果子你拿去尝一个。”说罢,从篮子里递了枚果子给吕岩。
  吕岩也不客气,接过来边吃边谢:“谢了大婶儿!”
  如这类场景,出生便有仙缘的吕岩不知遇过多少回,吃了各种陌生人送来的不少好东西,百病不生,身子越发轻健。
  开了蒙以后,学业上更是一日千里,文章锦绣、诗文天成,不管写的是什么,都被先生夸好。
  十三岁那年,吕岩梦见自己金榜题名、荣华富贵、子孙满堂,其后却又忽获重罪,妻离子散、潦倒一生。
  忽然醒来,却发现先生就在旁边,向他道:“黄粱犹未熟,一梦到华胥。”想要多问两句,先生却已经飘然而去,再不能见踪影。
  于是吕岩大彻大悟,决定寻仙求道。
  可仙人没遇上,却在自家床头的地砖下无意中挖出一本古籍,名《天遁剑法》,另有长剑一口,名通天灵剑。
  自此,吕岩走上了修行大道。
  但凡有不解处,晚上必然梦见仙人指引,修行上遇到过不去的坎,过几日就会巧遇高人,得其指点。
  他的修行之路就是一条高速大道,十五筑基,二十结丹,二十五岁入元婴,而立之年,便成了炼虚高修,天下顶尖的修士。
  这般天赋异禀,当世除去一个叫牛如意的年轻天才外,不作第三人想。
  这个牛如意,仅比吕岩略小,成长经历却极为相似,也是九州大地拨尖的俊杰。
  两个第一流的年轻才俊,终于在雨王的主持下做了一回公平的比试,最终吕岩略胜三分。
  所谓不打不相识,在这个人烟稀少的世界里,吕岩和牛如意惺惺相惜,共同立下宏伟的志向。
  牛如意立誓,要令世上的百姓安居乐业、家庭和睦、人人幸福美满,让这世人多出数倍、数十倍,将蛮荒之地尽数开辟。
  吕岩的誓言更大,不仅是人,还要令畜也兴旺,更要令草木万物欣欣向荣。
  誓言一出,天上现七彩虹桥,满天云霞夺目。
  竟是同时合道!
  吕岩呆了呆,向牛如意拱手:“原来是如意真仙,贫道有礼了!”
  牛如意哈哈大笑:“见过崇恩圣帝!”
  天上飘落两道符诏,封吕岩为东华帝君,掌群仙宝箓,又封牛如意为如意帝君,主化育群生。
  于是两仙携手飞升,往登仙界,李十二率众仙前来参见:“恭迎二位帝君。”
  东华帝君和如意帝君连忙一一搀扶而起,都道:“今后与诸位共建恒翊三界,助神君早证金仙。”
  于是,东华帝君飞上扶桑树,四座仙山向外急速飞移,扩展不知几万里。扶桑树移至东方,一缕青气下沉,结为烟波浩渺的碧海。紫炁环绕中,主体凝为蓬莱、方丈、昆仑三岛,残留者化作瀛洲、玄洲、长洲、流洲、元洲、生洲、祖洲、炎洲、凤麟洲、聚窟洲,此所谓三岛十洲。
  扶桑树正在昆仑仙岛之上,东华帝君于树后建紫府,宣诰曰:“东华立极,大道帝君,禀九炁之元灵,聚清微之妙奥。开敷丹法,阐抉先天。”
  众仙赞颂:“天仙统领,大道纲维。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东华帝君掌生息之道,又管天界仙籍,从今往后,再有仙人飞升,可于诸仙山、仙岛、仙洲中择地而居,也可自立门户,重立名山。
  刚刚飞升的如意帝君便选择重立山门,吸碧海生息,引紫府之炁,立解阳山,成聚仙庵,将丹炉山从紫金山上挪过来,移至解阳山上,又将子母潭、落胎泉沉于解阳山中。
  布置妥当,宣诰曰:“金光烧丹,育婴儿之正象。黄庭炼道,生奼女之真形。吾愿为众生之大父,作万世之尊师!”
  众仙齐贺:“如意正炁,太乙明神。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至此,仙界有五仙山、三仙岛、十仙洲,更有碧海万里、云海广袤,气象鼎盛。
  两位帝君正位后,酆都世界众神齐来相贺,三界融通无碍。
  东华帝君正位之后的第二天清晨,东乌自扶桑树上升起,恒翊三界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抹阳光。
  如意帝君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炼制诞迪玄功汤,汤成后,帝君亲自下界,但凡有那成了亲的妇人,趁其熟睡,偷偷灌之。
  为了誓言,他也是真拼了,灌了三千余适龄女子,几乎将可以生育者一网打尽。
  如此行事,成效极为显著,十月之后,三千余新生婴儿绝大部分都顺利呱呱落地,让洞府世界人口突破四万。
  十年之后,洞府世界总人口突破了六万,其中半数皆为孩童。
  为了保证孩子们能吃得饱穿得暖用得足,东华帝君加速演化生生不息之道,田里的黍米亩产千斤,圈养的家畜繁衍兴旺,山里的果树一年三熟,水里的鱼可以瓢舀,野地里的狍子、兔子、野猪直接棒打。
  当新一辈洞府世界百姓成长起来,挑起了生活重担的时候,世界人口达到十万,顾佐躲藏起来已历四十年。
  东华帝君召集群仙来到虚空中,向阳神顾佐请命:“神君,三界循环大成,可以寻找虚空节点固化世界了。”
  阳神顾佐沉吟着点头:“我正在思考虚空节点的搜寻之法,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东华帝君道:“无量道兵术里应当便有法子可循,否则当年田谷十真人又是如何固化通道玄都世界的呢?”
  顾佐点头:“我正在一步步去试。”
  眼见阳神顾佐言语中似有难言之隐、未尽之意,东华帝君将众仙遣退,独留自己、如意真仙、魔礼海和李十二。
  “神君有何难处,可以说了。”
  顾佐苦涩道:“我出不去了。”
第二章
解释不清
  留在顾佐身边的,都是恒翊三界的魁首。
  东华帝君就不用说了,顾佐敕封的仙界统领,也是三界之中修为最高深者;魔礼海是酆都世界首座,地府统领;如意帝君是仙界修为第二高强者,也在真仙帝君境之上;李十二则是最早一批仙人的领袖,同时也是公认的阳神顾佐之妻。
  在他们面前,顾佐没必要隐瞒,坦承道:“出不去了。”
  李十二鼓励道:“藏于此间已经四十年,那贼秃怎会还在外面?是时候试一试了。”
  魔礼海道:“夫人说得不错,且试一试。就算他依旧在外守候,四十年过去,无论如何都会懈怠,咱们趁机逃入虚空通道,机会不小。”
  如意帝君道:“胜乐王佛几近金仙,在须弥天就是金仙,也是佛门有数的大高手,说句实话,请东华帝君不要着恼,当年您为东王公时,也不一定能胜得过他。我意,不如再等十年,精心培育三界便是,何必着急。再过十年,我保证洞府世界丁口超过二十万!”
  东华帝君道:“这有什么好着恼的?当年我为东王公时,虽然固化了神识世界,但若论比拼世界之力,的确难胜。我当年的神识世界长于自主自立,弱于虚假节点所限,规模不大;他的佛国世界长于广袤无垠,弱于依赖须弥天而存在,真斗起来的确难说胜负。但此刻说这些都没用,恒翊三界未曾固化,是无论如何斗不过他的。”
  如意帝君道:“故此,再等十年又怕什么?”
  魔礼海道:“没有必要!如今恒翊三界越发完善,神君修为比之四十年前更高一筹。就算斗不过他,也不会如四十年前那般无法逃走。”
  东华帝君道:“我观神君此意,非是怕了胜乐王佛……出不去到底是什么意思?”
  顾佐摇头:“诸位当知,我是如何躲避胜乐王佛的,本体进了山河鼎,山河鼎又送入气海,这才于他跟前消失无踪。但进来容易,出去却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6/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