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子(校对)第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608

  徐佑犹豫了一下,还是蹲下身子,将包子从地上捡了起来,正要放到嘴里去,听到身后传来一个女孩的低呼。
  他回过头,看到了一张清丽的不像人间该有的容颜!
  女孩穿着淡青色的裙子,长发垂到肩头,手中端着快餐杯,手里拿着两个馒头,吃惊的看着蹲在地上的徐佑。
  时间仿佛定格在这一刻,女孩如同踏着七彩祥云,从天宫中走来,而徐佑蓬头垢面,跪伏在地狱中,
  仰望天堂!
  女孩呆了一会,突然对着徐佑笑了笑,将手中的馒头慢慢的递了过去,她的眼神充满了真诚,没有怜悯,没有同情,只有纯真的善良,和善良的纯真。
  徐佑站起身,摇了摇头,然后转身离开。之后的三年,他无数次在人群中看到了那个女孩,但他没有凝望,没有驻足,淡然而自然的走过,因为他知道,他要什么,又不能要什么,他可以拥有什么,又不配拥有什么。
  后来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徐佑偶然听老同学提起,女孩已经嫁了人,生活的很幸福。甚至还在一次机缘巧合下,已经成为金融界新秀的徐佑暗中帮她老公解决了一些财务上的大麻烦,当然他都隐在暗处,没有露面。
  再到了后来,徐佑的身边有了很多女人,各个天香国色,可不知道为什么,只有在想念起那个早上,那个女孩的笑容时,他才会重新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声。
  很剧烈,又很安详!
  吱呀!
  门开门合,徐佑从穿越了时空的回忆中清醒过来,眼前的缟素佳人已悄然离去,鼻端似乎还能闻到沁人的阵阵幽香。
  膝前的案几上摊开一张洁白如玉的藤纸,其上墨迹未干,留着娟秀的一行小字:
  “车遥遥兮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郎君原来也是伤心之人!”
  这当然不会是詹文君写给徐佑的定情诗,只是两个伤心人在刚才那短暂的沉默里,共同追思起了属于自己的某些记忆,然后在一个微妙的处境,达到了感情上的某种共鸣。
  要是在前世里,两个人从此可以成为很好的朋友,可在这里,风气使然,詹文君再怎么洒脱,也毕竟还是女子,所以留字避嫌而去,却反倒别有一番隽永的滋味。
  房门再次被推开,何濡就像热衷于八卦的邻居大妈,施施然走了进来,歪着身子瞅了眼案几上的字,唇角上翘,口中啧啧道:“厉害,厉害!巧诈不如拙诚,七郎深得韩非子的真传,竟然一片诚心,寥寥数言,就引得詹文君动了慕艾之思。”
  徐佑拿他没有办法,头痛道:“别胡说,小心再被人听了去。刚才要不是郭夫人大度,真生气起来赶了你我出去,没有了郭勉这块跳板,看你怎么是好!”
  何濡跪坐蒲团上,执起藤纸细细观看,道:“詹文君为人爽朗,大有男子侠气,可笔迹却柔媚多娇,想必内心深处,也渴望有情郎常伴身侧。七郎,若说方才只是说笑,此刻却不妨认真一些,娶了她,对我们大有裨益。”
  徐佑见他不像是说笑,也认真起来,端坐片刻,沉声道:“不妥!詹文君身份过于复杂,前有郭勉,后有杜静之,而郭勉又牵扯到了江夏王,杜静之牵扯到了天师道,无论哪一方都不是易于之辈。你我势单力薄,要仅仅浑水摸鱼,隔岸观火还好,真要陷入太深,恐怕过犹不及。”
  “那是自然,我说的是将来,而非当下。”何濡似笑非笑,道:“难道七郎已经迫不及待至此,想要今夜就‘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一句出自《召南?野有死麕》,是《诗经》中很有名的一篇野合之作,大意是“慢慢来啊少慌张!不要动我围裙响!别惹狗儿叫汪汪!”。
  听文辨义识心,可想而知何濡这个家伙是如何闷骚,徐佑冷哼一声,道:“你要说别的,我还真懒的驳你。偏偏这篇《召南》,郑康成可是在《郑笺》里释义过的,说贞女让吉士以礼数相待,可吉士却无礼劫胁。你用此诗,可是讥讽我是吉士,而詹文君是贞女喽?”
  “郑康成……哈!“何濡毫不遮掩眉角的不屑,道:“经学家的心被圣人之道给迷住了,好好一篇少女怀春的诗作,让他们一释义,就成了可堪后世之表的道德文章。于是怀春之女就变成了贞女,吉士也就变成强暴之男,情投意合就变成了无礼劫胁,急迫的要求就变成了凛然不可犯之拒。可悲可笑!”
  “连郑康成你都不放在眼里……其翼,知道我最喜欢你哪一点吗?就是这种蔑视一切圣人的勇气和胆量!”徐佑笑道:“不过,郑康成毕竟是大儒,他的释义未必全是错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不要太。”
  郑康成也就是大经学家郑玄,朱熹说过“康成毕竟是大儒”这位朱夫子一生说过许多奇奇怪怪的言论,唯有这句是徐佑很赞成的,所以引用来告诫何濡。
  何濡哂笑道:“大儒?《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后又说‘率性之谓道’,这篇《召南》明明做到了率性为之,却被这些大儒们刻意曲解后用来证实他们的道,岂不是掩耳盗铃,可悲可笑?”
  徐佑笑了笑,道:“你要再往后活上数千年,肯定如鱼得水,大有同道。”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五?四之后,顾颉刚、胡适、俞平伯等一大波学着对《召南》进行了平反和肯定,何濡的思想和见识,不能说领先了数千年,但至少要更契合后世多一点。
  何濡没听到徐佑的意思,不过徐佑也没有要跟他解释,站起来将案几上的藤纸付之一炬。这样容易贻人口实的东西还是销毁的好,望着星星点点的火光,淡淡的道:“与詹文君一事,以后不许再提。”
  何濡泠然一震,望了望徐佑,收敛气息,眼观鼻,鼻观心,沉声道:“诺!”
  当天晚上,几辆牛车趁着夜色离开了钱塘,赶赴三十里外的明玉山。
  此山面积不大,方圆十数里而已,但连绵起伏,林荫密布,风景十分秀丽。
  “……山中往西去,有一处绝崖,崖水自上而下,飞湍十余丈,坠入碧玉清潭之内。郎君自义兴来,定没见过那样壮观的景致,等会稍作休息,我带你去瞧瞧如何?”
  说话的是百画,此次进山,由她作陪,而万棋则在车队前方带路。詹文君自从跟徐佑一见后再没有出现过,不知在忙些什么。
  徐佑身杆笔直,跪坐在牛车上,随着车辕的摇晃而左右不定。秋分在后面的牛车上照顾履霜,所以被百画这个不知男女有别的小娘挤到了身边,一路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倒也减去了几分途中的寂寞。
  “隔几日有了闲暇再去瞧不迟。“徐佑微笑道:“我们来此有要事,最好在宅院里深居简出,免得引人觊觎,多生事端。”
  “隐宅坐落处很是隐秘,何况明玉山是我郭府的私业,等闲不得进入。连周边山泽之人,尚且不敢妄自采饮一水一草,郎君放宽心便是。”
  权豪之族,擅割林池;势富之家,专利山海。封山占水之盛,是当时社会形态的一大特色,徐佑对此虽然不以为然,却也不会在百画眼前多说什么。
  “那样再好不过!”徐佑话风一转,道:“怎么不见你家夫人?”
  百画回道:“富春县来了人,夫人去会客了,所以脱不开身来。”
  富春县?
  吴郡朱氏派人来了!
  詹文君终于等来了她的第一个援手!
第五十章
明玉山中偷余闲
  山路崎岖,加上夜幕低垂,牛车行至半途已经不能再往前。众人下了车,早有步撵候在道左,二十多个奴仆手提风灯,将周边照射的如同白昼,神态恭敬,曲身迎客。
  徐佑身体虚弱,不堪久行,在左彣的搀扶下上了步撵。他还是第一次接触这种东西,前世里有次上峨眉山,遇到抬滑竿的两个挑夫,瘦弱的身子,苍老的皱纹,半带着渴求的眼神和语气,让他心生不忍,只是掏了钱,却没有坐上去。不过这次遇到的都是壮汉,腹肌硬的可以防弹,倒是没那么多心理活动。
  这些壮汉明显经过专业训练,从起身到行走,腰部以上几乎一动不动,保持着步撵的绝对平衡。百画依然那么欢快,蹦蹦跳跳的跟在身侧,徐佑侧目看了看她,笑道:“你一个小娘,能走的了山路吗?怎么不去坐撵?”
  百画嘻嘻一笑,仰着头道:“这是给贵客坐的,我们奴婢何样的身份?不敢僭越。”
  “我看夫人待你等甚厚,断不会严苛至此吧?”
  “夫人对我们恩情就是倾尽钱塘湖水也感激不尽,只不过越是如此,我们越要紧守本分,该顽皮淘气的时候,自然不会见外,可该守规矩的时候,也要比旁人更加的守规矩。”
  徐佑没想到百画这样看似大大咧咧的女孩会说出这样的话来,眯着眼睛望着远处的暮霭朦胧,轻笑道:“你倒是知礼的……”
  又行了一个多时辰,转过蜿蜒小路,眼前豁然开朗,从遮天蔽日的树木草丛中露出精美的青墙和红砖,一处窄窄的石砌月门联通了墙内墙外的不同天地。
  “郎君,这里就是明玉居!”
  徐佑下了步撵,打量着周边的景致,笑道:“瘦竹藤斜挂,丛花草乱生。林高风有态,苔滑水无声。你家郎主选的好地方!”
  “那是!”百画得意的道:“这里风水好,就是吴县的那些贵人们,也都想在这里安居,不知开了多高的价钱,我家郎主就是不松口,嘻嘻!”
  徐佑摇头失笑,郭勉富甲三吴,最不缺的恐怕就是阿堵物了,哪里会肯让出这样一块风水宝地。
  入了明玉居,自有百画张罗着安排住处,徐佑住在一处独立的小院中,里外三进。他的主卧边是秋分的侧卧,旁边的厢房安置履霜,再往院中左边是何濡,右边是左彣,另有服侍的奴婢等十数人住在外进,不得招呼不许入内。
  当夜无话,第二天一早,用过了早饭,徐佑婉拒了百画要他去看瀑布的邀请,吩咐她将那二十个识文断字、口舌便利的人寻来,一一看过后,提笔写了几行大字: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一边写时,一边注意察看众人的神态,见首排靠左边第三个站着的人眼睛不眨的看着运转如飞的笔尖,嘴巴微微张开,露出匪夷所思的表情,心中微微一笑,放下毛笔,指着他道:“你来,读一读这些字!”
  左边第三人赶紧收了胸腹,垂首挪步,走到案几前,低声读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大声点!”
  他有点紧张,额头隐有汗珠流出,但还是清了清嗓子,大声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这人声音高而洪亮,吐字清晰,略带抑扬,重点培养一下,倒是一个好苗子。
  徐佑点了点头,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姓周,周七巧,乡亲们都唤我叫巧弟。”
  “巧弟……听你名字,应该是个伶俐的人,都读过哪些书?”“读了《尔雅》《毛诗》,现正粗读《公羊传》。”
  徐佑小吃了一惊,这人眼看着三十岁许了,相貌一般,手掌黑而粗糙,双颊带着营养不良的草黄和灰暗,应该也是家境贫寒之辈,不知费了多大心思和财力物力,才能读到了《公羊传》,倒让人刮目相看。
  “嗯,退下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6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