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子(校对)第5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6/608

  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黄庭山将代替鹤鸣山成为江东道门的圣地和核心,天师道不仅从现实意义走向了末路,也从法理高度走向了末路!
第三十四章
黄庭法具
  打铁趁热,受了敕封,就要抓紧时间开宗门,反正林屋山的设施齐全,只需要把左神、幽虚二观改名字即可。
  山中的天师道众早有心理准备,这些年被洗脑的只知有大祭酒而不知有天师孙冠,加上天师道在益州造反,脑子正常的都明白跟着袁青杞另起炉灶是最佳选择,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的抵制,洞真上清宗于二月初十正式宣告成立,简称洞真宗,因宗门立于黄庭山,又称黄庭宗。
  黄庭宗以袁青杞为开山祖师,以《上清大洞真经》《黄庭内景经》《云篆仙书》为三玄教义,以黄庭山为总本山,同样分天下为二十四观。
  总本山设两观,黄庭观和素隐观,其余二十二州各设一观,每观设观主、都主和监主,以三主分立的互相制衡,断绝了以往天师道各治之祭酒擅权专横,贪腐成风的情形。
  观之下,在各郡设庙,庙之下,在各县设洞,以总本山、观、庙、洞的四级结构统治江东道门。
  徐佑粗略估算,想要把这个结构完美的搭建起来,至少需要上百位高层和近千名中低层骨干,没三五年的慢慢填充,很难进行系统化的运作。
  然而,袁青杞的真正实力让他大吃一惊。
  多年来在各地暗中培植的隐子全都浮出水面,加上这些年从天师道内部挖墙脚得来的人才,抛开偏远的三五个州暂且不谈,其余各州迅速的填满了观、庙、洞的领导层,而突破五品的小宗师足有六位之多。
  也就是说,整个江东,袁青杞现在手里掌握的宗师武力,仅次于徐佑!
  千万别小看女人!
  和袁青杞的厚积薄发不同,智现的法具宗是真的一穷二白,先是徐佑从顾氏手里买了玉象山,顾氏又随山赠送了山里原就有的两间田墅和三座宅院,并出动人力物力,把一座前后五进的大宅子改造成了寺庙的主体建筑,这才于二月十五日勉勉强强的开了山门。
  若不是徐佑亲临,又带上了吴郡的大批士族捧场,开山大典寒酸的连佛祖都要哭了。金身不要想了,山门和天王殿刚刚建好,大雄宝殿还在规划中,祖师殿、伽蓝殿、藏经阁、罗汉堂等没有踪影,左右僧舍倒是齐备,讲经礼佛的法堂也是有的,好歹没让新任宗主站在露天大棚里讲话,可和隔壁道门比起来,实在天差地远。
  宗门既开,接下来的发展就要靠智现如何用《华严经》击败般若学的六家七宗,说六家七宗也不准确,现在依附于竺无漏的也只有四宗而已,早晚都要被本无宗合并。
  也就是说,日后佛门的对垒,会是法具宗和本无宗的楚汉争霸。至于道门,袁青杞领先一步,宁玄古对名利无所追求,两人正面对抗的可能性不大,说不定还能合作,但宁玄古的存在,永远是对袁青杞的警醒和鞭策,让她始终走在徐佑想让她行走的范围之内,不要越界,不要走歪。
  当徐佑在吴县忙碌于农事的时候,遥远的洛阳城内,于忠正毕恭毕敬的向元光和元沐兰汇报:“……楚以狄夏为大将军,领军八万,号称三十万,征讨益州。当下,数百艘战船已出夷陵,若按水程估算,这会应该正在攻打巴东郡,经白鹭反复查探,确认不是声东击西,两位军帅大可安心。”
  徐佑班师回国之后,突然辞去大将军之职,紧接着楚廷再次征调大军,说是准备讨伐益州,可谁知道真假?
  毕竟翠羽军、赤枫军和荆州军以及中军大部精锐都没有动用,如果狄夏只是迷惑敌人的幌子,徐佑却躲在暗处另有谋划,稍有不慎,那就是覆国灭种之祸。
  元沐兰无法忘记,徐佑上次也是这样瞒天过海,无耻的占得了先机,导致了后续战事的一系列失败。
  前车之鉴,谁也不敢大意。
  “徐佑呢?”
  “徐佑以治粟使的身份公开亮相吴县,整日的踯躅田间,操弄稻种,和老农无异……”
  元沐兰惊道:“治粟使?他身为堂堂大将军,又是江东文宗,身份贵重,怎么会甘心干这样的事?”
  一直没说话的元光突然插话,道:“沐兰,劝农是国家的根本,治粟使也不算浊职,徐佑此举,非是不爱惜羽毛,而是有大智慧。”
  “我觉得更像是无奈之举……”
  于忠笑道:“徐佑在楚国的敌人实在太多了,要不然也不会刚回京就被逼的辞官。不过,他的手段也着实了得,出人意料的剿灭了六天,再借这个功劳,谋求起复大将军,可惜又被谢、陶等人和诸姓门阀联手坏掉。眼看着起复无望,别的职位也一时难以染指,恰巧宁长意进献占城稻,说什么可一季两熟,楚主欲命人前往查验,徐佑主动请缨抢了这差事,估计是走投无路,顾不得许多了,再受宠的臣子也不能离开中枢太久,就算当个治粟使,也比无职无衔要好……”
  元沐兰似乎有些为徐佑的遭遇鸣不平,美眸里神色复杂,冷冷的道:“楚主昏聩!”
  “楚主昏聩,才是我大魏之福!”于忠道。
  元光的关注点则和元沐兰不同,道:“一季两熟?可以确定吗?”
  “不能!”于忠想了想,道:“或许是真,或许是假,扬州刺史府打算先在吴县试种一年,我会持续关注此事,随时向大将军汇报。”
  元光点了点头,目光凝重,道:“若真能一季两熟,再无缺粮之忧,楚国的国力将突飞猛进,日后……”
  他没说完,可大家都明白,日后此消彼长,楚人会变得更难对付。
  等于忠告退,元光对元沐兰道:“既然南朝没有打算撕毁盟约,洛阳方面也不用再这么严阵以待。你明日启程,带百保鲜卑速速回京,冀州的大乘教闹的越来越厉害,主上似有亲征之意,你要尽力劝阻,亲征牵扯太大,万一有什么闪失……大魏如今风雨飘摇,再经不起任何的折腾了。”
  “是!”
  自古以来,皇帝亲征,和普通的大将不同,所动用的人力物力财力会成倍数的上涨。魏国现在是跛脚鸭,军力鼎盛,可国力渐衰,必须休养生息,给朝廷和百姓喘口气的时间。
  若元瑜真的执意亲征,首先粮草供给就得拼命的搜刮地方,老百姓不知道要死多少,再被大乘教的妖僧鼓动,活不下去的人只有选择跟着造反,到时候按下葫芦浮起瓢,偌大的帝国,恐怕会千疮百孔,再也难以收拾。
  “平定大乘教,兵贵精不贵多,两万人足矣,重要是速战速决。我写了奏章,你带回京城呈给主上御览。奏章里举荐你为平贼主帅,如果主上同意,打消了亲征的念头,你要记住三点:一,先示敌以弱,多诱敌人出城野战,尽量避免攻城,同时,要大力宣扬大乘教泯灭人性的残暴行径,争取民心在我,至少要让冀州的士族看清大乘教的真实面目,不要受蒙蔽从了贼;二,积极联合冀州当地的豪强,譬如李陲、封隆、高津之等人,这些豪强无不手握数千私人部曲,悍不畏死,骁勇善战,可弥补你兵力不足的缺陷。他们又是当地的地头蛇,熟悉何处可伏兵,何处可偷袭,何处有蹊径,并能派人混入大乘教,收买贼人为间;三,请旨加封冀州顶级门阀清河张氏的族人为官,以张氏为首的门阀支持你,你在冀州就有了底气,最多两到三个月,当平息此次叛乱。”
  元沐兰一一记下,问道:“师父,你不打算回京了吗”
  元光笑了笑,道:“我在洛阳,楚人才会老实,也免了你后顾之忧。另外,我要在洛阳等徐佑的消息……”
  元沐兰知道丘六颂从洛阳离开后转告给元光的话,道:“真的要和孙冠一战吗?”
  元光静静的道:“我的病,估计好不了了。趁着现在还有几分力气,能和号称天下无敌的孙天师一战,此生再无遗憾。”
  “师父!”
  元沐兰咬着唇,美眸含泪,道:“这是徐佑驱虎吞狼的诡计,师父三思,莫上了他的当……”
  元光目光温柔,道:“徐佑算准了我的心思,释放六颂,乃堂堂正正的阳谋,不用污之以诡计。我观此子大有胸怀,气魄伟岸,十年之内,必入一品山门。沐兰,若我战死,孙冠也垂垂老矣,北朝不可无大宗师牵制徐佑,你还要多多努力,争取早日窥破武道至境……”
  “师父!”
  元沐兰跪地俯首,泣不成声。
  以元光之强横,面对孙冠也无必胜把握,这番话无疑是交代后事,念及这些年来的种种恩情,她又怎能忍住不哭?
  “除了徐佑,你还要小心提防灵智和康静。灵智的菩提功不够精纯,此生无望突破一品,但他修为深厚无比,有野心有手段,又和太子、内行令走的太近,是你的大敌,必要的时候,可以和鸾鸟合作,布局杀了他,永绝后患。至于康静,此人来历成谜,深不可测,修为还在灵智之上,契机一到,立刻就能破开一品山门,你要交好他,尽量不要和他为敌……”
  元光就如同妇人,絮絮叨叨和元沐兰说了许多许多,他向来寡言少语,这次反常的表现,让元沐兰感到深深的无助,可也知道和孙冠一战,是元光等待了一生的宿命,她劝不得,阻止不得,唯有牢牢记下他的所有嘱咐,不让他担心,也不让他失望!
第三十五章
平城风云
  吴县的差事办妥,徐佑打道回京,先进宫见了皇帝,禀告了在吴县的具体经过,并给出初步结论:占城稻稻种有效,一季两熟很可能成真,等明年吴县的收成出来,就可以大范围推广。
  皇帝大喜,对徐佑不吝赞赏,什么屈尊纡贵,什么事必躬亲,瞧那架势,还要给徐佑再升升官。
  徐佑可没打算跟着度支部那群搞农业工作的家伙长期厮混,委婉表明了功成身退的想法,取得了皇帝的理解,然后回吏部交还了印信。
  他之所以出头接下治粟使的差事,是准备趁着占城稻推广的机会,好好的在民间刷一刷声望。比起开疆辟土,谁让老百姓吃饱肚子,谁才能真正的被老百姓铭记在心,永世不忘。
  回到长干里,从詹文君处得知益州方面的最新战报。巴东县的战事结束,狄夏血战两日夜,大获全胜。
  天师道自号长生军,被朝廷称为长生贼,负责驻守巴东县的是长生贼的宁州治正治之一黎淳兴,他长年在宁州那蛮荒之地,生性狂野,作战骁勇,丝毫不把朝廷大军放在眼里,连续两天在攻城战里占了上风,胆大包天,选择夜间主动出击,想要毕其功于一役,却被早有准备的狄夏诱入伏击圈,战船尽毁,当场战死。
  巴东失陷之后,接着是巫山县。江子言率领奉节军为先锋,只用了半日就攻克巫山,奉节军初战告捷。
  此战,江子言身先士卒,甘冒矢石,奋勇不顾身,给所有参战人员留下深刻印象,也初步得到了奉节军部曲们的认可。
  巫山被克,大军逼近瞿塘关。
  瞿塘关是长江入益州最险峻的一段水路,北岸赤甲山,南岸白盐山,双峰夹峙,形成门户,故而又叫夔门,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
  和赤甲山接壤的马岭建有一座雄峻的城池,就是因刘备托孤而名声大噪的白帝城。杜甫有诗云“城峻随天壁,楼高望女墙”,白帝城背靠马岭、赤甲山,东傍东瀼水,南临长江,是一座“舟楫不能越,石矢不能加”
的坚固堡垒。
  狄夏苦攻五日,损失惨重,最后由张槐献计,挑选三百名身手矫健、善于攀爬的敢死之士趁夜色翻越赤甲山,绕后偷袭白帝城得手,放火烧之,驻守江面的水师惊慌失措,仓促间被楚军击溃。
  占领了瞿塘关,天师道设立在鱼复县的水师造船基地变成了主战场,双方在鱼复、大昌、朐接连爆发激烈的水战,张槐率平江军所向披靡,先后摧毁天师道各式战船八十余艘,彻底断送了天师道对益州东部的统治。
  益州门户大开!
  北魏,平城。
  上百匹骏马疾驰而来,飞腾的尘土遮蔽了行人的视线,看不清马背上的人,行人们匆忙躲到路旁,有那多舌的愤愤然道:“官道上还这般嚣张,不知又是谁家的子弟?”
  “管他谁家的子弟,反正不是咱们惹得起的,安生躲着,别被奔马伤到,死也白死!”
  “可不是这么说嘛,前日被五殿下当街撞死的那人,死也就那么死了……”
  话音未落,骏马已至,只见当头那人锦袍似火,眉目如画,展卷英姿不逊须眉,正是从洛阳回京的元沐兰。
  嚼舌头的几人立时住嘴,纷纷跪拜道路两侧,额头紧贴地面,他们敢议论太子,敢非议皇子,八姓贵族更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可对这个常年领兵在外,为了帝国舍弃了所有的女郎,却是发自肺腑的敬畏。
  入了里城,元沐兰没有停留,直奔皇宫,见到魏主元瑜,先汇报了洛阳的情况,然后递上元光的奏章。
  元瑜打开一看,眸子里露出几分不豫的神色,沉思了片刻,淡淡的道:“你连番大战,殚精竭虑,终于扭转洛阳战局,又不辞辛苦,意欲讨伐大乘,为国分忧,阿父心里很是高兴。不过,大乘教乱起腹心,牵连甚广,你就不必再去了,回府好好歇息,大魏总不能全靠着女子定国安邦……”
  这话明着说给元沐兰听,实际是对元光的插手表示不满,元沐兰深知元瑜的脾性,现在敢抗旨就真的把路走到尽头,还得徐徐图之。俯首叩谢天恩,正要起身离开,元瑜突然道:“去看看皇后吧,她最近时常念及你……”
  元沐兰的双手微微捏紧,旋即松开,玉容没有任何异常,道:“是!”
  和冯清的见面味同嚼蜡,从来都不对眼的两人又必须扮演着母慈女孝给所有人看,问候了身子康健和平安归来,冯清儿直接说了她的打算,想要招武都镇镇都大将高远为驸马,若元沐兰没有异议,可以让宗正寺开始着手安排婚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6/6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