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子(校对)第4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7/608

  有人来找穆梵,想请他出面说合,穆梵心知元沐兰的计划,攻打仓垣是假,诱徐佑出洛阳是真,打到这个地步,折损五六千人,足够让徐佑闻到血腥味,她怎么可能退兵?
  穆梵和这些人虚与委蛇,又拖了两三日,终于得到了徐佑出兵的消息。
  “徐佑率十五万大军水路并进,预计后日午时可到仓垣城外五十里!”
  “敌将叶珉领两万赤枫军、周石亭领两万中军留守洛阳!”
  “敌将澹台斗星领两万中军前往滑台,欲断我退路。”
  接二连三的情报送到中军大帐,元沐兰不再犹疑,留两千精骑看住仓垣守军,让他们不敢出城,确保腹背无忧。再给李伯谦补充两千骑,命他堵住雍丘之敌,以防和仓垣形成联手之势,然后带剩余的四万人转道浚仪。
  临去之时,元沐兰策马来到阵前,道:“柳将军大才,元某领教,他日若南朝不能遂将军大志,可投来平城,我主定不吝公侯之赐!”
  敌人的器重,是对为将者最大的美誉,柳叔孙出现在城楼上,面对十倍之敌,九日夜的不眠不休,调兵遣将,应策定谋,耗费的心血可想而知,但他的精神依旧饱满如初,峨袍高帽,潇洒神俊,道:“多谢元将军,在下胸无大志,牧守一城,此生足矣。还望将军回禀尔主,有我一日在仓垣,仓垣不可克!”
  城头楚军尽情高呼,道:“将军一日在仓垣,仓垣不可克!将军一日在仓垣,仓垣不可克!”
  城下魏军人人失色,沮丧之意弥漫全军,元沐兰放声大笑,手取乌云射雁弓,胯下黑麒麟如电前驱,眨眼间逼近十余丈,三箭如流星,直冲城楼。
  咄!
  箭矢穿过柳叔孙的高帽,钉在了后面的匾额上。
  柳叔孙色变,知道元沐兰手下留情,能射中高帽,自然也能射中他的脑袋。
  楚军顿时失声!
  魏军欢呼起来,士气复振,元沐兰勒马缓缓回转,竟无一人敢射箭还击。
第一百四十七章
先胜一子
  抵达浚仪后,元沐兰下令,尽取城中百姓的食物和家畜,宰杀了数千头猪牛羊,通宵畅饮,犒赏三军,以扫尽仓垣受挫的颓气,激发士卒用命之心。
  至于百姓如何,会不会饿死,并没人放在心上。古往今来,若远征敌国,粮道千里,再强大的帝国也无法完全解决战时的后勤补给问题,只要允许士卒就粮于敌,必然会滋扰百姓,那些所谓的仁义,不过是史笔多春秋,为尊者讳而已。
  魏军由鲜卑人创立,显然配不上“仁义”这个称号,缺粮的时候,汉人百姓就是两脚羊,可以杀了充饥。而元沐兰治军算是出了名的严厉,这才勉强约束住部曲只取粮食,没有发生其他更恶性的事件。
  所以,控制住军队不滥杀,不烧屋,不辱妇人,不无底线的抢掠财物,就可称仁义之师!
  这是战争的真相。
  与这个时代的普遍存在相反,徐佑在钱塘练兵伊始,结合了现代意识,努力提高部曲的文化素养,再赋予其信仰和使命感,然后用监察司洗脑,建立公开透明的赏罚体系,完全可以做到令行禁止,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从精神层面,凌驾于整个时代之上。
  浚仪城内灯火通明,彻夜不熄,嬉戏声喝酒声争执声不绝于耳,城守府内却是反常的寂静,全副武装的卫士把守着各处要道,大堂里围着十几个将军,正中间站着元沐兰,盯着舆图,用弯刀的刀尖顺着汳水划过,道:“徐佑兵分两路,一路从汳水,乘舟船千艘,浩浩荡荡;一路从陆路而来,同样的旌旗蔽日,首尾不见。这两路定有一路为主力,一路为疑兵……”
  随军的外侯官道:“据白鹭查探,陆路有徐字帅旗,其麾下最善战的三都:虎耳都、拔山都和镇海都皆在,或许为主力……”
  虎威中郎将宴荔石道:“徐佑的近卫三都,除过虎耳都全是具装,组建以来,还未曾在战场展现战力,拔山都和镇海都无不战功赫赫,若这两都在陆路,那陆路定是主力。”
  “如果陆路真是主力,我军是否要在浚仪布阵,以逸待劳,等其远道而来,身心俱疲,再行交战?”直阁将军楼弥加说道。
  “楼将军所言甚是,敌军势大,不如先据城以守,耗其锐气,再择机克敌。”平漠将军贺落罗连番挫败,已对楚军心生惧意,往日的豪情抛却脑后,仿佛没有城墙为依托,身前后背都变得不安全起来。
  “平漠被吓破胆了!”骁骑将军尉迟信冷冷道:“徐佑手里有雷霆砲,守城无疑于等死,我军皆是骑兵,正该在浚仪周边数百里的平原上纵横来去,岂能缩在城池里,当那瓮中之鳖?”
  贺落罗被点名心思,面上挂不住,但骁骑将军位阶在他之上,尉迟信又深得皇帝的宠爱,以他的家世,尚不敢开罪,强压住怒意,笑道:“那感情好,请骁骑将军率兵马前去破敌,若能战而胜之,我愿以美姬三千人、牛羊十万只、锦缎百匹作为酬功!”
  尉迟信凛然不惧,哼道:“备妥你的赌注,等此战结束,我自去贵府取来!”
  “好,若你不胜呢?”
  “若不胜,我着妇人衣,给你端水洗脚!”
  听到这,旁边打瞌睡的平南将军贺拔允也来了兴致,道:“好,我给你们当个中人,谁要是事后不认账,我可不依。”
  有这位热心肠的老将军拍胸口,这赌约算是成了,不管是尉迟信还是贺落罗,谁也不敢赖账。但对鲜卑贵族而言,穿女装无疑是奇耻大辱,除了死,别无他法,所以尉迟信的赌注,其实是他的性命!
  两人的争执只是小插曲,议事还在继续,龙威中郎将李冲道:“舟船行进快,水路当比陆路先抵达浚仪,我以为还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汳水南岸……”
  穆梵表示赞同,道:“兵法云实者虚之,虚者实之,徐佑多狡诈,主力未必在陆路。”
  “正是!徐佑知晓我军粮草匮乏,急于决战,若真的以为陆路是主力,迎击而去,可结果水路却是主力,被他绕到后侧,那时腹背受敌,必定大败。”李冲也是北魏六镇的名将,和穆梵惺惺相惜,交情一向不错,听得他支持,立刻思路清晰的说道。
  元沐兰静听众将争执,过了一会,道:“之前占领浚仪后,我在汳水上游命人以铁锁横江,又在河底多竖木桩,足可阻挡楚军水师舟船。既断其一路,则不如趁此良机,集中兵力攻其另一路,然后再杀个回马枪……”
  穆梵眼睛发亮,道:“徐佑自恃兵众,想要聚歼我军,故而分兵来攻,我正好各个击破!”他又献计道:“不过,幽都军战船高大,尤善水战,仅以铁链和木桩,怕是阻碍不了太久。我觉得可以多多搜集一些破旧的船只,凿空中部,套在木桩上,层层叠叠,沉入汳水里,再用牛车的木轮连上铁链缠绕其身……”
  “妙计!”
  元沐兰当即采纳,命人即刻执行,道:“浚仪城四周多水道,不利于我大军展开,故而,与楚军决战的地点,我选在这里!”弯刀从舆图上划向西,轻轻的点了点某个地方。
  众人齐齐望过去,那里是中牟!
  中牟从春秋战国时就是百战之地,鲁宣公会诸侯于此,秦公孙壮伐郑于此,刘邦败秦将于此,曹操袁绍大战于此。
  选中牟为决战之地,是元沐兰深思熟虑的结果,她的双目若一泓清水,却又透着逼人的寒气,凡是被她目光扫过的人,无不瞬间站直身子,屏住呼吸,静听军令。
  “贺落罗,由你率两千人,驻守汳水南岸的云门渡口,如遇敌船,所部尽没之前,不许后退半步。如若能阻敌两日,我为你请功!”
  贺落罗的后脖颈冒出凉气,阻敌两日,不死不退,其中的凶险,想想就可怕,口中丝毫不敢迟疑,大声道:“遵令!”
  “尉迟信,由你率两千人,趁夜悄悄出城,马不歇鞍人不解甲,遇到楚军前锋可寻找战机,若取小胜,随后诈退!”
  “遵令!”
  “李冲,由你率五千人务必赶在天亮之前抵达中牟县西北的芦庄,于两侧高岗埋伏,若遇尉迟信败兵,不要露面接应,放他过去后,然后吃掉楚军的追兵!
  “遵令!”
  “楚军初战失利,不明情况,定然不敢冒进,你二人携手,抓紧时间在芦庄安营扎寨,静等我主力赶至。”
  李冲、尉迟信同时抱拳,道:“遵令!”
  “贺拔允!”
  “老将在!”
  “拜托老叔留守浚仪,支应粮草,看好我军这条退路!”
  “军帅放心,只管去宰杀岛夷,浚仪城有我坐镇,万事无忧!”
  元沐兰的目光从昂首期待的独孤平身上掠过,道:
  “宴荔石!”
  “节下在!”
  “楼弥加!”
  “节下在!”
  “你二人随我左右,天亮之后,兵发中牟!”
  “遵令!”
  独孤平傻眼,忙道:“军帅,我呢?”
  元沐兰故作沉吟,道:“独孤将军上次小败于楚军,若是没有做好再次交战的准备,可留在城里暂歇……”
  独孤平血气上涌,嘴唇几乎要咬破,拔刀割掉袍摆,愤然道:“请军帅给我三千人,此战若不首功破敌,愿死在阵前!”
  “好!”所谓请将不如激将,独孤平素来骁勇,再有死战的志气,正如利刃出鞘,无往不胜!
  “我给不了你三千人,只给你一千精骑,你如此如此……”
  时近子夜,星垂平野,成片成片的乌鸦群栖于道左的枯树林里,不停的呱呱鸣叫,给这块荒芜的土地平添了几分凄凉和旷远。
  绵延数十里的火把出现在视野当中,犹如全身着了火的土龙,蜿蜒曲折的往东方行进着,似乎可以吞噬挡在身前的万物。
  当头的是明敬率领的前锋军,他勒马停在队伍旁,眉头紧皱,派出去的八名斥候应该每隔半个时辰回报一次,可到现在已经延误了半刻钟。翠羽军军法森严,绝不可能是因为惫懒和散漫导致,那,会不会是遇敌了呢?
  但是,两个时辰前还接到从浚仪传来的情报,元沐兰搜刮满城,正在大酒大肉犒赏三军,瞧她的意图,是想以逸待劳,和楚军在浚仪决战,估计不会冒险。
  明敬决定再等等。
  正在这时,听到前方传来疾驰的马蹄声,不一会有部曲扶着浑身是血的斥候过来,他身上中了五箭,箭箭穿透胸甲,生机早该断绝,不知用何等的意志坚持着回到了军中。
  “将……军,敌……敌袭!”
  话音未落,溘然长绝,明敬拔刀,厉声道:“布阵!”
  过了大概一刻钟,轰隆声中,脚下的土地开始微微的颤抖,黑暗里响起恶鬼的咆哮,无数箭矢毒蛇般袭来。幸好提前得到了示警,明敬军布了圆阵,两侧立起了巨盾,没有造成太大的伤亡,敌军也不恋战,三轮箭雨射过,又作势冲杀,见楚军阵势不乱,则掉头离去。
  然而有这样一支来去如风的敌人环伺,夜晚行军变得太危险,明敬派人往后方请示,是否就地扎营,等天明再继续行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7/6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