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子(校对)第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608

  何濡面对徐佑如此调侃,心中作何想不得而知,只是歪着头,斜眼瞪了过来。左彣见他这般作态,兴趣徒生,道:“还请郎君赐教!”
  “毛诗中有《候人》一篇,归结起来是十个字‘君子沉下僚,庸才居高位’。何郎君的字出自‘维鹈在梁,不濡其翼’这一句,意思是说鹈鹕站在鱼梁上,只须颈一伸、喙一啄就可以吃到鱼,不必入水。所以然者,是由于地位特殊,近水鱼梁乃可不劳而获。濡,字其翼,少了一个不字,可知何郎君高风亮节,不愿与世俗同污,此等节气,风虎你要好好学学。”
  左彣谨守本分,徐佑能开何濡的玩笑,无伤大雅,他却不能顺杆子瞎凑趣,道:“何郎君经天纬地之才,有这等志向也在情理之中,我不能及。”
  何濡冷哼一声,道:“我倒一直忘了问,七郎熟读五经,书法又是一时之冠,究竟师从何人?”
  徐佑没想到引火烧身,打个哈哈糊弄道:“以我徐氏的家学,府中藏有几位名不显于世的大儒恐怕不稀奇吧?我自幼随侍身侧,耳濡目染,学了些皮毛,不足为达者笑。”
  这个理由谁都知道靠不住,但谁也没办法进行反驳,何濡也不是当真要追问此事,不过是徐佑调侃他,故而反击而已。
  三人进了房间,关上门,徐佑径自问道:“你以前见过宋神妃?”
  何濡摇头,道:“确实未曾见过,今日说来也险。起初真的被她骗了去,以为是詹文君本人。后来还是看千琴的言语举止,对她虽然亲近,却并不像是主仆,尤其提到詹老侍郎时,称呼詹公而不是郎主,且将家中的隐秘事毫无遮掩的脱口道出,这才心中生疑。再者宋神妃听闻詹珽谋夺家财一事,固然惊讶莫名,但更多是叹息而不是恼怒,这也于理不合,所以才仔细观察了一下,果然发现指尖有裂痕,再想到传说中宋神妃爱白衣,懒挽髻,所以才发现了对方是李代桃僵的西贝货。”
  真相只有一个,推理自然也不是拍脑门子得出的结论,何濡能从点滴微妙之处发现蛛丝马迹,层层叠叠,抽丝剥茧,找到最后的答案,没有缜密的思维和惊人的眼力,很难做到这一点。
  徐佑沉思片刻,道:“你当真要帮詹文君渡过这个难关?要知道杜静之可不好得罪,杜静之身后的刺史府,更不好得罪!”
  何濡笑道:“七郎可是怕我把你带进万劫不复之地?”
  “怕我倒是不怕,主上特意将我安排在这里,有顾陆朱张四姓照看,只要不是做出谋逆之事,想必柳权也不敢拿我怎么样。至于杜静之,是有些麻烦,但天师道跟徐氏多少年的交往,总归也会有办法应付的。只是,”徐佑望着何濡,道:“为了帮一个送了你千钱的陌生人,却在我们立足未稳的时候,得罪三吴最强大的两股势力,其翼你精通阴符奇术,这样的赔钱买卖,到底做得,还是做不得?”
  “赔钱的买卖,肯定是做不得的。但买卖之道,不在于一时的得失,如果往远处看,帮了詹文君,救了詹氏,可以让郭勉欠下一个好大的人情。郭勉纵横三吴多年,从来只有别人欠他的人情,要不是此次祸不单行,他被各方势力层层围困,无法脱身,也用不到咱们来救詹氏。七郎,昨天晚上我还在想,你也许真的有福星高照,要知道,这样绝佳的机会,十年之内,可能也只能遇到这一次了。为了长久的利益,眼前这点小麻烦,根本可以忽略不计。”
  “郭勉?”
  徐佑皱眉道:“他的金旌船现在估计已经做了刺史府后花园的游玩之舟,区区一个商人,再有权势在柳权面前都是枉然,既已闹到这步田地,命恐怕都保不住,给他人情又有何用?”
  何濡笑了起来,道:“郭濡要仅仅是三吴的一个豪富商贾,对我们自然毫无用处。但他的背后,却站着一个人。”
  徐佑想起左彣曾经说过的话,道:“江夏王?”
  何濡奇道:“原来七郎也知道这一节……”
  “听风虎提过,他耳目灵通的很。”徐佑指着左彣笑道,左彣连道不敢。
  徐佑放过了他,又道:“不过江夏王什么身份,往来紧密的商人应该也不在少数,郭勉就是跟他能扯上点关系,也未必多么的亲近。再说这次是柳权亲自动的手,不是别的鸡毛蒜皮的小事,郭勉的面子,足以说动江夏王保他吗?”
  何濡对左彣道:“风虎,麻烦你到外面守着,三十尺内不要有人!”
  左彣看向徐佑,见徐佑点头,道:“明白,何郎君放心!”
  等左彣开门出去,何濡低声道:“郭勉跟江夏王的具体关系,我还在查,但有一点可以保证,他们之间绝对比你想象的要亲近的多。如果非要找个合适的形容,我觉得,江夏王安休若除了自己之外,最信任的人里面,郭勉郭狗奴不能排进前三,也应该能排到前五之内!”
  徐佑这次是实实在在被惊到了,好一会才道:“你是说,郭勉其实是安休若的心腹?”
  “这个绝对错不了,三吴之地,囊括天下财富的十之八九,但凡有点野心的人,都不会放过这里,安插心腹之人进行经营,是预料中事……”
  野心?
  安休若是诸皇子中实力最为雄厚的一个,特进,侍中,车骑将军,领荆州刺史,都督荆、楚、雍、豫、江五州诸军事,整个楚国三分之一的兵权在他掌中,又骁勇善断,颇受圣宠。这样的人,已经位极人臣,还要有野心,莫非想取太子代之不成?
  徐佑沉默不语,何濡抬起头,眼中掠过一道奇怪的神色,道:“并且,我总觉得郭勉似乎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而这个不对劲的地方,却仿佛是解开他跟安休若之间谜团的线索……”
第二十九章
旬月之约
  何濡的谋划其实很清楚了,柳权和杜静之既然联手对付郭勉,短时间内詹氏已经失去了在钱塘最为可靠的依仗。没了郭勉的庇护,前有窦弃这样的无赖,后有詹珽这样的内贼,可以想见,要不了十日,詹氏的家财将被劫掠一空。
  何濡选择在这个节点上介入,正好解了詹氏燃眉之急,对郭勉来说也是雪中送炭之举。自古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有了这样的开局,跟郭勉日后的交往自然顺理成章。
  至于何濡为什么如此费心的结交郭勉,最终目的不外乎是为了将来有一日能够敲开江夏王府的大门。
  只是,江夏王安休若,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在楚国,除了皇帝安子道和太子安休明,安休若的地位最为举足轻重,徐佑既然不容于太子,为日后计,能够走通安休若的门路,确实是一条可行之策。
  徐佑来回踱了几步,终于下定决心,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至少在当下看,何濡和自己的目标是一致的。他虽然自负聪明才智,但毕竟初来乍到,对楚国上上下下的人和事了解的不太详尽,有了何濡这些年的潜心绸缪,能够少走许多弯路。
  “其翼,杜静之是三吴道首,对信众有莫大的影响力。只要他说窦弃丢失的鹿脯是神鹿的肉,那就是神鹿的肉无疑,如果不能从这一点上驳倒他,詹珽无论赔付窦弃多少钱财都是顺理成章的事。可要驳倒杜静之,谈何容易?扬州治的祭酒,在天师道里的地位恐怕不在鹤鸣山七位大祭酒之下,当世除了孙冠,恐怕没人能让他改口。杜静之老谋深算,看似简简单单,信手涂鸦布下的这个局,其实是一个无解的死局!”
  何濡目光连闪,道:“七郎说的是,如果想要正面跟杜静之对抗,以咱们现在的实力,肯定毫无胜算。所以他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们不必驳斥!”
  他冷冷一笑,道:“神鹿?真是老而不死是为贼,什么无耻的话都编造的出,这次我要让他自食恶果,好好的栽一个跟头!”
  正在这时,房外传来争执声,秋分怒道:“我们掏钱住店,你们凭什么赶人?至宾楼就是这样待客的吗?”
  “女郎莫恼,并不是鄙店赶人,只是你们的过所有些不妥,所以……”
  “闭嘴!”左彣一直在门外守候,这会也赶了过去,道:“我们从晋陵到钱塘,一路经过多少关津,过所查了没有百遍,也有十遍,还从来没有说不妥的。你们区区一家逆旅,难倒比官府的皂隶还懂这些不成?”
  “这位郎君,话不能这般说,你们的过所上注明要到钱塘编户入籍,可我们刚去县衙查了,黄籍上并没有录诸位的名姓。真要闹将起来,县衙派人来追查,你们也吃罪不起!所以奉劝一句,还是尽早离去,免得大家为难。”
  当时的户籍分黄籍和白籍两种,黄籍是江东本地人,也就是南人的籍贯,而白籍是专门针对五胡之乱后渡江的北人,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白籍的齐民不需要纳税服役!
  房门打开,徐佑和何濡一前一后走了出来,见院内站着六个青衣侍者,还有一个锦衣中年男子,看样子应该是至宾楼的管事,态度颇有些趾高气扬,说出来的话更是没来由的让人心中起火。
  “是吗?钱塘顾县令亲口告诉你,说我等的过所是假的?”
  锦衣管事看了过来,知道是正主露面,拱了拱手,笑道:“凭几位郎君,还惊动不了钱塘令……
  何濡上了前去,立在秋分身边,对那名管事模样的人劈头盖脸一通言辞,道:“钱塘有户一千五百,故而置令,其下有丞、尉、主薄、录书史、门下书佐,功、户、吏、金、兵、法诸曹椽史,还有狱门、都亭、贼捕等职吏散吏,共计八十六人,不知尔等惊动的是其中哪一个?”
  徐佑熟知历史,秦汉以来,县分大小,千户以上设县令,千户以下设县长,这个跟楚国一致。但在魏晋之后,南北朝期间,秉承一贯的一州一郡一主官制度,县令以下不再设县丞、县尉等佐贰官,取而代之的是主薄。主薄本来只是县令的秘书而已,但没有了丞、尉等副手,主薄的权力和作用日益增大,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二把手,集丞、尉之权于一身,民政军政一把抓,甚至有架空县令的可能性,到了后期已经需要中央进行任命。
  但听何濡所说,楚国的县制明显有了改变,这也是徐佑决定留下何濡的原因之一。要是还按照他之前记忆里的历史去认知这个世界,一不小心,就会走到深沟里去了,身边有一个熟知天下事的谋主,真是有种随身携带谷哥的感觉,别提多么省心了。
  “这个……”锦衣管事憋的脸红脖子粗,却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徐佑对其报以深深的同情,因为所有跟何濡说话的人,都会有这种被气到便秘的无力感。“我找的户曹丁椽史!”
  “我谅你也只能把门路走到户曹椽史这一步,他不过连品级都没有的小史,就算把我们的过所放在眼前,又能分辨出什么真假来?”何濡宽袖一甩,轻蔑的眼神几乎能让人七窍出血,道:“至宾楼,我们是住定了,想赶我们走,可以!请顾县令来吧!”
  “你,你……”
  锦衣管事怒极反笑,道:“等着,我还不信,在至宾楼里有逐不走的恶客!”
  说完带着侍者狼狈离开,何濡懒的多看他们一眼,转头对秋分道:“你是七郎身边的小娘,身份尊贵,何必跟这等下人枉费口舌,再有聒噪的,直接打出去就是!”
  秋分小声道:“我怕给小郎惹麻烦……”
  何濡笑了起来,不冷不傲不嘲讽,柔柔的,带点宠溺,映着他那双灿若星辰的双眸,竟有了几分让人心动的魅力。
  “怕麻烦的七郎,还是七郎吗?有时候越是怕麻烦,麻烦越是会来找你,所以不必担心,想怎么做,就去怎么做,真要惹出什么不得了的麻烦,有七郎,有风虎,还有我,没什么可担心的!”
  秋分虽然在徐氏的时候备受徐佑宠爱,但也不是骄纵的性子,听何濡这般说,只是感激的对他点点头,却没有受其教唆的意思。
  “别教坏小丫头!”徐佑瞪了何濡一眼,道:“钱塘人杰地灵,不知暗中藏着多少英雄,就咱们三个绑一起也未必够人家塞牙缝的。说的跟你是钱塘令一样,真这么厉害,怎么不去把钱塘湖给占了呢?”
  封山占水是门阀政治得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可钱塘湖现在还没有后世那么大的名气,并且水利未修,一旦大雨,立刻泛滥成灾,一旦大旱,立刻干涸见底,景致就不显得那么漂亮,所以侥幸从世家贵族的口中逃脱,成为漏网之鱼。徐佑在来时的路上就幻想了一下,要是能把钱塘湖,也就是鼎鼎大名的西湖变成徐氏的私有财产,这种成就感,应该不下于屌丝逆袭了女神。
  当然了,这只是幻想而已,天下之美景,应该属于天下人共有,圈起来成为特权阶级的玩物,未免太狭隘,也太无耻了一点。
  何濡哼了一声,道:“七郎品味之差,我不忍多言。区区钱塘湖,在三吴的名湖中都排不上号,就是占了又有何难?要不要打一个赌,将来若是我占了钱塘湖,七郎能不能答应我一个要求?”
  徐佑笑道:“个人眼光不同,以我看来,日后流传后世,千年不衰的名湖,必然有钱塘湖的一席之地。至于打赌,你这么迫不及待的逼我答应,肯定是一件让我十分为难的事,既然为难,我又怎么会蠢得跟你打这个赌呢?”
  何濡并不沮丧,徐佑如此谨慎,其实他心里是高兴的,毕竟没人愿意辅佐一个冲动无谋的粗汉,道:“没关系,这个我不急,以后有机会,再跟七郎打赌不迟。”
  “哦?你倒是志在必得……这样吧,免得你说我小家子气,给你个机会,咱们来打一个短期内可以验证的赌注,你要是赢了,你的要求,我答应可以考虑,但不是一定同意。”
  “可以!七郎说吧,赌什么?”
  “我赌旬月之内,钱塘湖可以名动三吴,成为诸湖之冠!”
  何濡脸现讶色,道:“七郎,你可想好了,为钱塘湖扬名不难,可旬月之内,想做到这一点,怕是……”
  徐佑淡然道:“非但在旬月之内,而且还要和你挽救詹氏的计划结合起来,火趁风威,风助火势,成一石二鸟之计!”
  何濡终于失了镇定,惊道:“七郎已经猜到我的计划了?”
第三十章
相见争如不见
  这也难怪何濡惊讶,刚才徐佑还一本正经的说杜静之布下的这个局是无解的死局,可转脸就猜到了他的破局之道,如此智计,实在让人骇然,也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徐佑低声道:“你的计划,是不是准备以神棍对神棍?”
  “神棍?”
  以“棍”为贬义出现的具体时代不可靠,比如神棍、赌棍、恶棍、淫棍、光棍等等,徐佑知道自己又一不小心用了他人听不懂的词汇,解释道:“装神弄鬼之辈,皆可称之神棍!杜静之,可不就是三吴最大的神棍吗?”
  “神棍?哈,这个称呼好,以后遇到杜静之,我可用此灭灭他的颜面!”何濡老实不客气的将这两字占为己有,然后凝目望着徐佑,半响方道:“原来七郎真的料到我心中所谋,若不是亲耳听闻,我怎么也不会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6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