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子(校对)第369部分在线阅读
徐佑沉声道:“最大的难处,时不我待!我们在谋划布局,安休明也没有闲着,真被他彻底掌握中军,稳住金陵局势,再强迫那些意志不坚定的州郡投诚,将来起兵,怕是绵延日久,伤及国本,给北魏可趁之机。”
“北魏方面,暂时不用担心。我两月前已秘密遣人请西凉国主姚琰屯重兵于河东郡,与北魏的河内郡遥相对峙。同时让请姚琰联络柔然,以鬼方军三十万之众,越过意辛山和南床山,进逼受降城和武川镇。至于荆州沿线诸镇要地,我自有疑兵之计,可让北魏忌惮三分,不敢妄动!”
徐佑起身下拜,道:“四叔为国为民,殚精竭虑,小侄为那些免受刀兵之苦的百姓谢过四叔!”
朱智扶起他,笑道:“雕虫小技,何足挂齿?微之担忧的金陵方面,我会想办法拖延安休明整顿中军和稳定朝局的脚步,给你足够的时间安排布置。你且放手去干,其余的都交给我,定让你无后顾之忧。只要说服江夏王,此次举义,微之就是首功,日后论功行赏,复义兴郡望,再不是难事!”
雕虫小技?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徐佑再蠢,也知道请动西凉和柔然出兵比登天还难,更难的是朱智在金陵大局刚刚笃定之时,就已经派人前往西凉合纵连横,这样的手段,谁能不说个服字?
徐佑谦虚道:“大事未成,论功未免太急切。况且我何德何能,敢居首功?”
朱智微微一笑,道:“我说你首功,就是首功,谁敢多嘴,杀了便是。死人,总不能再来抢功劳了不是?”
徐佑愣了愣,唇角扬起,道:“四叔所言极是!”
第六十四章
观石钟而遇故人
当夜宿在刺史府,由朱智设宴款待,席间歌舞怡情,气氛热烈,宗羽也来了兴致,只用口技为众人表演了磬、埙、鼓、琴、柷、笙、籥等八音合奏,技惊四座,引得宋晃手痒,亲自下场拔剑起舞,将宴席推到高朝。
朱智却明显对左丘司锦更感兴趣,和她聊起左丘南,没想到两人竟然还有一段故交。左丘司锦忙离席跪拜,恭行弟子礼,朱智叹道:“故人已矣,此心何哀?不过,你能追随微之身侧,”好生做事,日后得成功业,巾帼不让须眉,我那老友泉下有知,当无憾了!”
徐佑微笑着看朱智忽悠左丘司锦,他和左丘南是不是真的认识并不重要,可只凭这寥寥数语,就让左丘司锦完全去了戒心,往长远想,是不是就此在临川王身边安了个眼线?左丘司锦自然不会背叛临川王,可面对朱智这样的老狐狸,他想从你这里打听情报,很多时候,你自己根本无从得知泄露了什么。
第二日大早,徐佑原本想要辞行,毕竟时间紧迫,迟缓不得。没想到朱智执意挽留,并请他来到城北的石钟山游玩。
石钟山有两座,南面的濒临彭泽湖,北面的濒临长江岸,又称为下钟山。徐佑前世里学过苏轼的名文《石钟山记》,今日身临其境,听水石相搏,果然有钟鸣之声,不由啧啧称奇。
登上山顶,看长江滔滔,观彭泽浩淼,江湖汇合处,水线分明,江水浑浊,湖水碧清,以截然不同的水色划出了一条奇妙的界线,雄浑和秀丽完美融合,尽显造化之神妙。
随着朱智往山顶深处走去,郁郁葱葱间露出道观一角,绕过几处竹林,眼前豁然开朗,看那道观门匾写着空静二字,两扇简陋的柴门微掩,可以看到里面挺拔的松木吐翠,没有人影晃动。
“四叔,你邀我登山,总不是为了听那微风鼓浪、水石夹击的轰鸣吧?”徐佑轻轻推开柴门,天井里打扫的不染尘埃,方形石栏围着一株百年松树,伸开的枝叶向着多个方向蔓延,那么瞬间,仿佛契合了某种不可言状的道法,让他忽有所感。
“嗯?”
徐佑猛然扭头,几乎不可置信的望着朱智。朱智笑而不语,做出请进的手势,正在这时,从道观大殿走出两人,前面那位灰袍如昨,清矍飘逸,正是宁玄古!
宁玄古身后,一女郎白衣似雪,秀丽脱俗,青丝用布带随意的束起,双眸犹如清澈的湖水,透着轻灵之气。
秋分!
她望着徐佑,美目流盼,双颊含笑,十八岁的碧玉年华,再不复当年的娇憨无邪,可不管怎样,只要徐佑在的地方,那微微扬起的螓首,总是随着自家小郎的影子而晃动。
世间再无他物!
宁玄古笑道:“微之,别来无恙!”
久别重逢,自有诉不完的离情,分别说起这些年的经历,宁玄古对徐佑赞不绝口,又知晓他即将前往江陵,道:“江夏王生母尤妃昔年染疾,我恰好途径荆州,被请去诊治,侥幸得愈,算是结了份小小的善缘。稍后我修书一封,微之若遇到军府中部曲的刁难,可径自递给尤妃,江夏王侍母极孝,旦有母命,不会不听!”
“是!”徐佑对宁玄古甚是恭敬,道:“宁师从峨眉山来此,是为访友,还是游玩?”
宁玄古叹了口气,道:“是为求山而来!”
“求山?”徐佑满脸疑惑。
“峨眉山已非久居之地!”宁玄古眉目隐约可见愁容,道:“微之可知孙冠的近况?”
徐佑摇头,道:“孙冠和竺道融在本无寺大战后突然离京,之后再无音讯传来,可是回了鹤鸣山么?”
“孙冠离京后,在距离金陵三十里外的走蛟涧遇到六天的截杀……”
徐佑并不惊讶,这是他预料当中的事。金陵之变的那夜,六天除了被他和清明联手击杀的鬼师和逃之夭夭的五天主之外,其他几位天主都没有献身,可想而知是做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那只黄雀,不管孙冠和竺道融之战谁是胜利者,都逃不过六天的围剿。
“大天主出手了?”
“不错!”
宁玄古道:“绝阴天宫的大天主身份一直成迷,这次走蛟涧截杀孙冠,还是他初次公开露面。只是很可惜,跟随孙冠身侧的两大鹤堂高手朱天和墨君都惨死于此役,现在见过大天主真面目的人只有孙冠……”
“大天主还活着?那孙冠呢,伤得重不重?”
“大天主还活着!”宁玄古肯定的道:“若是他死在孙冠手里,此事应该早就传遍天下。事实是大天主没能杀掉孙冠,孙冠也没能杀掉大天主,两败俱伤。”
徐佑沉吟道:“孙冠受竺道融重创,所以迫不及待的离开金陵,这是防着安休明和萧勋奇突然翻脸。至于六天,他应该也料到大天主不会放过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故意以身设饵,诱大天主现身。对孙冠而言,这也是擒拿大天主的绝佳机会,甚至是唯一的机会。只不过大天主的实力超出了孙冠的估计,孙冠受伤之后的实力也远远超过了大天主的事先判断,猎人和猎物身份多次互换,最后弄得两败俱伤,还赔上鹤堂两大高手的性命。哎,说起来鹤堂到底是干什么的?我听过鹿堂,由大祭酒卫长安统率,鹤堂却从未耳闻……”
宁玄古眼眸深处闪过淡淡的嘲讽,道:“鹤堂是天师道的秘密机构,里面的都是死人!”
“死人?”
“你可知道大祭酒阴长生的来历?”
“知道,阴长生原是宁越之地的巨盗,杀人无算,恶贯满盈,后来被孙冠收服,让他听了三天道法,自废武功,拜入道门,从此改邪归正,成了大祭酒之一,以符药济世,人们感其恩德,故称之为白发菩提。”
“这几十年来,孙冠收服的恶人,并非阴长生一人,也并非人人都可以改头换面,名正言顺的皈依道门正统,落得天下赞誉。那些民愤极大也难以脱胎换骨的恶人大都对外宣称死于孙冠之手,以此赢得四方崇慕,实则挑选其中容易控制者编入了鹤堂,为天师道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白长绝之前是鹤堂的负责人,后来练功出了岔子,竟然在鹤堂里大开杀戒,被范长衣抓到把柄,驱逐去了宁州的蛮荒之地。鹤堂从此直接归属于孙冠指挥,历年来死在鹤堂地牢里的伪教邪鬼,不计其数。”
“何谓伪教邪鬼?”
宁玄古眼脸低垂,道:“背我道者为伪,逆我令者为邪!”
徐佑哈哈大笑,笑声里充满了冷意,道:“好一个天师道,好一个孙天师!”
“日夜轮替,光暗交错,不管是朝廷,门阀,还是教派,这都是无可避免的存在!”宁玄古道:“所以我潜居峨眉山,试图重整天师道教义,孙冠顾忌先师,容忍了我这么多年,实属不易。可现在情势大变,他彻底击败了佛门,成为天师道数百年来第一人,可在最荣耀的时候身受重伤,无奈躲回鹤鸣山,为了自身安全,再容不得卧榻之畔有旁人酣睡,因此这两月来鹿堂和鹤堂联手,清理益州境内所有反对势力。而之前为了示世人以大度,孙冠都睁只眼闭只眼,并不放在心上。”
徐佑总算明白宁玄古为何千里迢迢来到江州,他居于峨眉山上,本就让孙冠坐卧难安,又暗自修正教义,传法收徒,更是犯了大忌。既然孙冠撕掉了伪装,首先要清理的,就是宁玄古的峨眉山。
“宁师欲求江州哪座山?可是这石钟山么?”徐佑劝道:“石钟山终归太小,又位于长江岸边,非长远之计。”
宁玄古笑道:“当然不是石钟山,我欲求者,乃敷浅原!”
江州多名山,最著名的自然是庐山。
庐山,又称为匡庐,也叫敷浅原,在浔阳南边,临彭泽湖,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冈岭、壑谷、岩洞、怪石、瀑布众多,自是修道的好去处
只是瞧宁玄古的脸色,想必这样的名山不是好求的。徐佑恳声道:“宁师若有话,尽可对我言明。弟子虽位卑言轻,却也甘愿竭尽全力,为宁师分忧!”
“好,我对你也不藏着掖着,庐山现被历陵陈氏圈占,我登门拜见,愿以巨资购入,无奈对方不肯通融,只好前来浔阳,请朱刺史出面说合一二。可朱刺史写了手书,仍被陈氏婉拒,至此僵持不下,只好在这石钟山的道观蹉跎时日。”
徐佑太了解朱智,他若想为宁玄古求庐山,恐怕有上百种手段让陈氏屈服,之所以悬而不绝,无非是知道自己和宁玄古的关系,只等着他前来浔阳,再给两家做个顺水人情。
“宁师莫急,我再找朱四叔商议,历陵陈氏同意了则罢,要是还拿捏不予,自会让他们好看!”
这话说的颇有几分恶霸的气质,宁玄古道:“不要生事,山是人家的,没有强买的道理。真要是疏通不得,那就再寻别处,你还有大事要办,岂可把时间浪费在这样的小事上?”
“宁师另立山门,岂是小事?且放宽心,我绝不主动生事,想来那陈氏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晓之以情,动之以利,区区一山,何至于死死不放?”
第六十五章
草木荣枯,自有定数
说完正事,宁玄古识趣的离开,将空间留给徐佑和秋分。一别五年,比约定的三年迟归了近半的时光,思念压抑在遥不可知的识海深处,平日里不见踪影,可真到了此刻,却毫无声息的汹涌而出。
秋分咬着唇,秋水盈盈,慢慢的湿润了眼眶。徐佑笑着张开了双臂,她的双眸瞬间红透,纵身扑了过来,紧紧的抱住徐佑,呜咽道:“小郎,我以为你不要我了……”
哪怕已不是当年的青涩,身心也都全面的长开,再加上这些年跟随宁玄古修道炼心,甚至被那些师兄弟们敬重如傲霜赛雪的仙子,可面对徐佑时,她仍旧是那个自血海之中开始相依为命的徐秋分。
“傻丫头!”徐佑揉乱了她的发髻,道:“你姓徐,是我的妹妹,一家人生同苦、死同欢,不离不弃,我就是不要了性命,也不能不要你!”
秋分泪如雨下。
回到刺史府,秋分和清明见过,又是一番欢喜。徐佑介绍左丘司锦和宗羽给秋分认识,左丘司锦比秋分大上几岁,经常行走江湖,精明干练,和秋分原是两类人,可也不知竟然十分投缘,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徐佑和朱智会于密室,问起匡庐山之事,道:“历陵费氏敢不给四叔面子,可是在京城有所依仗?”(直接写庐山可能有点不安全,以后改称匡庐山。)
“费氏本不足虑,屈居历陵一县,中品士族而已。只是费氏家主费抟和南阳王安休铄有点干系,每年都给南阳王府进贡大量丝绢,所以自视甚高,并不怎么把我放在眼里……”
经过朱智解释,徐佑了解到费氏以经营丝绢生意为主,从益州进货卖到金陵,说白了这条发财的商路很多人虎视眈眈,因此辗转找到南阳王做靠山,每年交点保护费,吃肉喝汤都在一个锅里,别人就算想掀桌子重新洗牌,也得多考虑考虑有没有这个资格。
“南阳王好像是尚书令庾朓的乘龙快婿?这次金陵之变,庾朓畏死从逆,南阳王也被安休明提拔重用,那费抟水涨船高,不给四叔面子倒也不怪!”
徐佑顿了顿,道:“只是宁真人对我有大恩,他被孙冠逼迫离开峨眉,正是落难之时,我若视而不见,未免让恩人寒心。再者,宁真人道法通神,也是我等日后对抗天师道的一大助力,四叔可否想个法子,让费氏松口卖了匡庐山,钱不是问题……”
朱智笑道:“知道你身家豪富,可这真的不是钱的问题。费抟侍母极孝,早年他老母得病,受一堪舆师指点,唯有住到匡庐山才能延年益寿。费抟为此不知求了南阳王多少次,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才把匡庐山占为己有,广修山墅,连宗祠都建到了峰峦叠翠的风水佳处,想以钱帛打动他,毫无可能!”
听到费抟是为了母亲尽孝,徐佑犹豫了一会,道:“那就罢了,百善孝为先,既然如此,我们也不好强人所难……”
朱智仰头大笑,指着他道:“微之啊微之,你就是这幅菩萨心肠要不得!费抟谋取匡庐山,是为了给家族门楣鎏金而已,其母住到匡庐山两个月就病逝,关孝道何事?依我看费抟明知母亲重病不愈,以此为借口求得南阳王向朝廷进言赐山,这等假仁假义的禽兽行径,才是真正的大不孝!”
说完又语带嘲讽的道:“历陵费氏大肆宣扬其以孝道治家,甚至连鸡犬也同沐孝风,一鸡一犬未至,其余家畜尽皆不食,这般长幼有序,古今可曾听闻?”
徐佑道:“沽名钓誉至此,可怜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