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子(校对)第2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0/608

  从金陵到钱塘,千里迢迢,为了避免路上出事,安全起见,需要多一条线。所以洒金坊要在晋陵开分店,作为晋陵太守,徐佑可以选择不告诉袁阶实情,但袁氏作为楚国四大顶级门阀之一,门内藏龙卧虎,绝不是好惹的,如果发现有人在他们的地盘上搞情报活动,根本无法收场。
  因此,本着开诚布公的的心理,徐佑直接告诉袁阶,他的洒金坊一为了卖纸做生意,二,也会从金陵传点消息,但绝不是作奸犯科,也不会有什么天大的危险。袁阶对徐佑的感情很复杂,赏识中带点遗憾,遗憾中又暗含审视,所以也乐得通过晋陵的洒金坊,将两人之间联系起来,慢慢的观察。
  他的心中有个死结,或许,徐佑会是解开死结的那个人!
  万事俱备,徐佑召来冬至,将这两件事交给她全权负责,第一批派到金陵的五个人,两个是曾经在郭氏船阁效力的船工。有他们在,跟詹文君的配合可以更加的流畅和安全。再往晋陵派了七个人,选好店铺地址,分工合作,等开业了,就可以径自和金陵进行对接。
  这些都好安排,重要的是如何联系,编制阴书就提上了日程。所谓阴书,也就是古代的密码,历朝历代都有不同,但总体来说是逐渐变得科学化、系统化、困难化。徐佑偷了个懒,直接采用戚继光的反切码和八音字义,编制了这个时代堪称最难破解的密码。
  所谓反切码,以两首诗为根基。第一首:柳边求气低,波他争时日。莺蒙语出喜,打掌与君知。第二首是:春花香,秋山开,嘉宾欢歌须金杯,孤灯光辉绕银缸。之东郊,过西桥,欢声催初天,奇梅歪遮沟。取第一首二十个字的声母,编号1到20,取第二首三十六字的韵母,编号1到36,然后结合本地方言的八种声调,编号1到8,这是整个反切码的数字体系。
  若送回的情报上是3-11-4,对应声母编号3,是求,取q,对应韵母编号是11,是须,取u,也就是qu。对应声调编号4,就可以切出最终的谜底:去!
  反切码取材于东汉末年的反切注音,只要将诗句和使用方法分开保管,抓到其中任何一个人都无法破译,更别提只得到以阿拉伯数字标注的内容。
  对的,徐佑比戚继光更进一步,情报内容将采用的阿拉伯数字,也就是他交给履霜的天经字。有了这层三保险,洒金坊的阴书可以号称神仙难解。
  冬至本身就对古往今来的阴书极感兴趣,平时拿在手里的那些纸条,除了她外人很难看懂,可听了徐佑的方法,才发现她的简单到不行。
  “小郎,恐怕司隶府也没有这么精细复杂的阴书……”
  徐佑笑道:“不要小看自己,更不要小看别人。司隶府存在百余年,经历了无数次的情报泄露,他们的经验建立在教训的基础上,破绽应该很少了。”
  “破绽再少,也比不上小郎的毫无破绽。”冬至早把徐佑视为神人,这次的经历不过是在神人的神牌上又添了几许神光。
  接下来怎么培训,怎么选人,怎么牢牢的控制这些人的生死和忠心,冬至已经做的很好,不需要徐佑再指手画脚。
  说完了这些事,徐佑让所有人都出去,只留下清明、何濡和左彣。
  何濡将一生的抱负和徐佑捆绑在一起,是绝对可以信任的人。左彣晋位小宗师,天下已无处不可去,却甘愿跟在徐佑身后,作一名卑微的部曲,他的忠心更是不必猜疑。
  “其翼,风虎,我化名林通,加入了天师道,已经成了授箓的箓生……”
  饶是左彣不动如山,也微微张开了嘴巴,彻底愣在了当场。何濡却面不改色,微微笑道:“这段时日七郎早出晚归,我猜该与天师道有关,道心玄微的秘密,也到了该去取的时候了……”
  徐佑相信世间能瞒过何濡的事情不多,但这次加入天师道,可以说是深思熟虑又夹杂着几分冲动而下的决断,难度和风险之大,不问可知。
  何濡如何猜得到?
  “七郎忘了?你让履霜打造的铜环,还涂了金……金环是天师道授箓拜师之物,我不须猜,看一眼便知!”
  徐佑还能说什么好?
  妖孽!
第五十八章
重回溟海
  马一鸣带着徐佑,抵达吴县林屋山,一路顺风顺水,可是到了该上山的时候却出了差错。就在一个时辰之前,林屋山发生了刺杀事件。
  刺杀者是六天余孽,共五人,三男二女,都是林屋山经过数次动荡后尚存的老人,也是被多次证明忠心无虞的天师道的坚定捍卫者。
  结果,他们全是六天的棋子!
  人心难测,这个词流传了千年,有人相信,有人不信,有人半信半疑,但血一般的事实告诉所有人,人心,不仅难测,而且是这世间最可怕的东西!
  被刺杀者是扬州治新任祭酒,据说无大碍,但受此影响,今天从各郡县召回林屋山的诸多道官全接到谕令,立刻打道回府,不得延缓停留。至于汇报一事,等处理好林屋山的善后,祭酒将巡视各地,亲眼去听一听,看一看。
  除此之外,仅仅有三个县的道官,被山上下来的道士引领着上山拜谒祭酒,马一鸣不在其中!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又不在被赏识的行列,马一鸣并无沮丧和牢骚之意,仍旧满脸笑容,心情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以徐佑对他的认知,不像有这等深沉的城府,那就只有一个解释:马一鸣对这位新任祭酒十分的敬服。
  这位神秘祭酒来扬州没有多少时日,马一鸣却是常年厮混在林屋山的老油子,能欺负新兵不是本事,能折服老兵才是真正的厉害。
  “度师,我到现在还不知道祭酒的法号,你能给我说说他吗?”
  “怎么,好奇啊?”
  徐佑扭捏了会,道:“是,外面都说这位祭酒来头大的吓人,却神秘兮兮,轻易不见道民。”
  “倒也不是不见,祭酒刚来扬州,千头万绪,多少事等着去做?哪里能像前几任祭酒那样悠闲?”马一鸣突然笑了起来,道:“不过,你说祭酒神秘,那是真的,具体的我就不说了,等你日后有机缘见到祭酒,自然会明白。”
  徐佑没有再问。
  回到钱塘之后,徐佑将明玉山庄的事几乎全权交给了何濡,他大多数时间都住在东城,白天到钱塘观聆听马一鸣讲法,无事则到街上摆摊卖字,晚上和沙三青一起喝酒吃肉。日子过得平淡,倒也算不上无趣。尤其跟沙三青接触越多,越发觉得这个人挺有意思,对佛道两门似乎都颇有微词,知道徐佑是刚刚加入天师道的箓生,甚至交浅言深,要他回头是岸,离开道门,说什么自由自在比受那些戒律清规更加的活得像个人。
  活得像个人?这样的形容极少,若非在门派里受过煎熬,应该不会采取这样的措辞。徐佑有心继续套套他的话,可莫夜来及时阻止,沙三青也知道失言,笑了笑转移了话题。
  对了,沙三青的妻子姓莫,名夜来,莫夜来,极好听的名字!
  如此过了五日,清明来报,惊蛰有要事找徐佑。徐佑换了衣服,取了面具,稍作打理,回明玉山见到惊蛰。
  “郎君,我……”
  惊蛰慢慢屈膝跪地,满面羞惭,心中有话,却不知该从何说起。徐佑脸色平静,知道惊蛰定是做了天大的错事,否则以他鬼神不忌的性格,不会这么诚惶诚恐。
  “说吧,无论何事,总能想到解决的法子。”
  “我在从金陵回来的路上,遇到了以前的一个朋友!”
  徐佑闻弦歌而知雅意,眉心微微聚起,眼神变得几许冷厉,道:“溟海盗?”
  惊蛰头垂的更低,根本不敢看徐佑的脸色,道:“是!”
  “你找的他,还是他找的你?”
  “他在歇脚的城里偶然看到我,然后在路上留下了溟海盗的接头暗号,我发现之后,主动去找的他。”
  徐佑端起茶杯,吹去漂浮在杯子里的茶叶,看着层层激起的涟漪扭曲了的容颜,突然将茶杯摔在了地上。
  砰!
  “你糊涂!”
  惊蛰心头剧震,他见过徐佑动怒,却从未见过徐佑怒气勃发到这等地步,不知怎的,身子竟不受遏制的颤抖起来,道:“郎君息怒,郎君息怒!”
  清明的声音在门外响起,道:“郎君,没事吧?”
  “没事,你不必进来!”
  当茶杯碎裂四溅的那一瞬间,徐佑从心底冒出来的怒火已经得到了发泄,他平静的道:“起来吧!到底什么人,让你甘愿冒这么大的险?”
  “他叫凤东山,是我在溟海盗里的生死之交。郎君可记得山鬼?”
  徐佑点点头,山鬼这种神奇之极的秘药,惊蛰曾对朱凌波用过,清明潜入钱塘救他的时候也用过,效果极佳。
  “山鬼就是这个人教给我的。”
  徐佑沉默了一会,道:“你打算如何?”
  惊蛰双目茫然,道:“我不知道!”
  溟海盗的盗首燕轻舟不出意外,应该是六天的人,所以这次白贼之乱,溟海盗不计一切和朝廷作对,最后全军覆没。
  凤东山是漏网之鱼。
  鱼离开了水,只有半口气,任凤东山曾经怎样的厉害,这段时日东躲西藏,并不好受,所以乍遇惊蛰,立刻孤注一掷的和他取得了联系。
  “凤东山现在哪里?”
  “钱塘外,小曲山上。”
  小曲山就是刘彖曾经藏兵的地方,山腹里无数溶洞,四通八达,确实是个藏身的所在。就算徐佑为了永除后患,派人前去捕杀,凤东山也能从容逃脱。
  房间内再次陷入沉寂,不知过了多久,惊蛰只觉得手脚都麻木了,徐佑开了口,淡淡的道:“山宗,明玉山,不能再留你了!”
  从山宗到惊蛰,他走的无比艰难,可没想到,从惊蛰重新变回山宗的本名,却是这般的简单。
  山宗猛然抬头,心口痛的几乎说不出话来,颤抖着声,道:“郎君……你,要赶我走吗?”
  徐佑摇摇头,伸手扶他起来,温声道:“不是我赶你走,而是你不得不走。凤东山是朝廷要犯,一旦被抓,供出你在明玉山,这上上下下数百口人,全都要给他陪葬。”
  “不,他绝不会出卖朋友!”
  “山宗,我信得过你,也信得过你的眼光,可兹事体大,我不能把这么多条人命寄托在凤东山的人品和意志上。你见过泉井了,却没见过司隶府的大狱,天底下没人能够受得过那些酷刑,我不行,你不行,凤东山更不行!”
  山宗从激动中冷静下来,自从遇到凤东山,他就失陷在好友死里逃生的狂喜当中,甚至都没有想清楚其中的利弊,就自作主张把他带回了钱塘。本来他想着,自己是溟海盗,徐佑都可以收留,说不定再收留一个凤东山也不是多大的难题。可现在听了徐佑的话,才彻底明白,他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当初,他只是得罪了柳权,后来又得罪了朱氏,这两家的势力说厉害,自然厉害的很,可说不厉害,他们也不能只手遮天。可凤东山不同,他随着燕轻舟造反,那得罪的是朝廷,是主上,是天下所有的士族门阀,但凡走漏一点点风声,窝藏重犯,居心叵测的帽子扣到徐佑头上,他这几年耗费了无数心力才得来的大好局面将毁之一旦,再无任何转圜的可能。
  山宗顿时出了浑身冷汗,惊悔交加,重重一个耳光抽在脸上,不顾徐佑的扶持,扑通跪地,连着磕了三个头,再抬起时,半边脸肿了起来,口鼻全是血迹。
  “郎君,都是我的错,我马上就走,绝不会让凤东山再踏进钱塘一步!”
  徐佑叹了口气,道:“你这性子……让我怎么放心?好了,他人都来了,也不急于一时,并且你们要走,也要想好去处,如何安身,如何保命,这不是小孩子嬉戏玩闹,总得有个万全之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0/6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