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子(校对)第2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5/608

  “想要活命,不能不冒险。”
  徐佑这些时日反复斟酌利弊,混入天师道,接近孙冠,伺机盗取灵宝五符经,每一步都凶险万分,交给别人并不能放心。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
  成,固然喜,败,那也无憾!
  “跟其翼郎君商议过了吗?”清明相信,如果还有人能够说服徐佑,那只能是何濡。
  “先别告诉其翼,此事现在只有你我两人知道……等我先混进去,摸清楚底细再和其翼商议不迟!”
  清明仍然有些犹豫,道:“请郎君三思!”
  “来不及了,宁真人只给了我五年,可战乱持续了一年多,满打满算还有三年时间,是死是活,只能赌一把了。”
  徐佑前世里搞金融投资,每次判断和决策都基于庞大的数据运算和逻辑推理以及内幕消息,可有些时候却也得咬着牙赌一把运气,如果老天爷真不站在你这边,人力根本无法挽回。
  不过,这些话只能给清明说一说,在其他人面前,徐佑必须保持胸有成竹的淡定,否则的话,就会上下不安,自乱阵脚。
  清明不再相劝,他是部曲,只需提出意见,最后做决定的永远是郞主。徐佑主意已定,那就按照他的吩咐去做,转身去里间,从藏在床下的密匣里拿出另外一张易容面具。陈蜃留下来的有且仅有的两张面具,第一张已经在逃出钱塘的时候用过了,虽然见过那张脸的人几乎都死绝了,可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决定动用最后这张。
  为徐佑精心打理,一个时辰之后,几乎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样貌,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易容易貌只是下品,关键要逐渐改变坐、卧、立、走的姿态和说话的语调节奏,尤其气质、仪态、言辞,要符合这个人的身份和地位,才能不露破绽。”
  “如果扮作从会稽迁徙来的流民,普通编户齐民,略读书识字。自幼崇慕天师道,精研道法,因白贼之乱,家人皆亡,孤身流落钱塘,故要入教求得心安。该如何揣摩这类人的日常举止?”
  清明讶然,道:“郎君已有安排了吗?”
  “是,这人名叫林通,家住句章县青羊村,其父早逝,无兄弟姐妹,只有聋哑老母作伴,为人木讷寡言,幼时曾读过几年书,偶然接触道典,顿开神悟,却不曾显露过,不为外人所知。”
  “句章县青羊村?”
  清明马上反应过来,道:“可是朱智决堤淹城时被冲没了的村子?”
  “正是!”徐佑沉声道:“这叫死无对证,句章县受三江水倒灌,在编齐民十不存一,青羊村和它周边的三个村子更是整体从地面上抹去。县衙存放的户籍黄白册也全部损毁不见,里长、亭长、父老、村司都死了,任谁去查,也查不出一点的破绽!”
  清明叹道:“郎君深谋远虑,连编个出身都缜密到这等地步,我对你能成功盗出五符劲,终于多了几分信心!”
  “这倒不是我缜密,而是冬至办事用心。去年刚从吴县回钱塘,我就让她派人去句章暗中查访详情,于数十个村子来回筛选,最后选中了青羊村。”
  徐佑笑道:“除此之外,这个林通已经在钱塘落了籍,且在城东有了房子……”
  “去年年末,杜三省主管流民安置事宜,落籍定是在那时办妥的。可房子……林通身无长物,怎么有钱买得起房子?”
  “安置流民,自然不能空口白牙,说安置就安置了么?萧纯将城内那些无主的房舍和土地卖给了士绅富商,然后在东南西北四城的偏僻处建了数百间简陋的房舍用来安置流民。林通孤家寡人,分了一室一院的小房子,还分了郊外三亩良田,只是还没耕种。”
  清明无话可说。
  徐佑目光悠远,淡然道:“万事俱备,只等天师道重整扬州治,现在,机会来了!”
  两日后,徐佑独自出现在钱塘的天师道靖庐前,不像以往的香火旺盛,刚刚重建翻修的靖庐就如同冬日一般冷清。那日见过的讲经道人懒洋洋的躺在胡床上,晒着太阳,捉着虱子,百无聊赖。
  “拜见道官!”徐佑屈膝跪下,双手交叠,额头伏地,表现的毕恭毕敬。
  主持钱塘靖庐的是扬州治十箓将马一鸣,闻声扭过头来,上下打量徐佑,漫不经心的道:“何事?”
  “我想入道!”
  “嗯?”马一鸣翻身坐起,理了理道袍,脸上露出笑意,来钱塘这么久,这还是第一次有人主动登门求入道的,但还是故作端庄仪态,道:“为何想入我道门?”
  “我半生清苦,父母皆亡,流离失所,有家难归,此心此身皆无可安处。那日途径西湖,听道官讲正一盟威之法,突生明悟,愿拜入我道门,终生侍奉天师!”
  “听你说话条理流畅,可读书识字?”
  “家父健在时,曾让我读过几年书,粗写得几个字。”
  马一鸣更加高兴,多收道民,算是功绩,可要是收几个识字的道民,考绩时会多加点功德。他想从十箓将升为五十箓将,全靠此次在钱塘的表现,所以徐佑的出现,让他感觉好运似乎要临头了。
  笃信鬼神的人,最信这些玄之又玄的缘法,马一鸣顿时放下了姿态,上前将徐佑扶起,抚须笑道:“好,既然你有心,我就成全了你。今日先回去,沐浴更衣,不食荤酒,不居内寝,祈禳清心,三日后再来。还有,记得带五斗米,若无米,钱财和丝绢皆可,然后由我亲授你《五千文箓》。”
  五斗米教,交米登箓,徐佑岂能不知,再次拜谢,躬身退出了靖庐。
  这个马一鸣大大咧咧,心机不深,应该不难对付。跟着这样的人入道,至少可以在初入门时,减少暴露的机会,等日后接触到更高层次的道门中人,已经习惯了天师道的种种做法,就算追查起来,有此人为他背书,问题不大。
  出了靖庐,为了保险起见,徐佑没有回明玉山,而是到了林通的房舍。这里位处东南角,地方偏僻荒凉,清一色的白墙青瓦的小院子,有一室、两室、三室的区别。
  徐佑的房舍在这排的最后,旁边就有条小胡同直通城中各处,一旦有事,逃起来方便。他的隔壁,同样是一室一院,经过院门时,吱呀呀的柴门打开,一个二十出头的女郎端着装满破旧衣裳的木盆走了出来,她的样貌尚算清秀,只是皮肤黝黑,身材倒颇为窈窕,似乎没想到门口有人,惊吓之下,双脚绊倒了门槛,差点撞到徐佑身上。
  “当心!”
  女郎稳住身子,低垂着头道了谢,飞快的往城外的河边走去。徐佑摇摇头,没有放在心上,只是不经意的撇了一眼,隔着半开的柴门,看到院子里坐在一个男子的背影,身穿葛衣,补丁从肩肘到腿膝,密密麻麻,在他的左脚旁,放着一根短短的竹殳。
  徐佑不易察觉的皱了皱眉,脚下不停,推开自家院子的柴门,身子慢慢消失在门后。
第五十二章
手书
  说是院子,其实就比房屋大一点,目测长宽七八步,简简单单,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在西北角搭了个茅草棚子,作为生火做饭的地方。至于灶台是没有的,需要自己动手搭建。屋里更加简单,两块木头铺上竹板,就是一张床,窗户没有糊纸,被褥需自备,天寒地冻的,很容易伤风感冒。
  清明鬼魅般出现在徐佑身后,波澜不惊,微尘不起,比最温柔的风还要飘渺几分。徐佑听到他的低咳,转头笑道:“你的轻功又精进了不少,若是当年在晋陵时有这般的功力,我怕是躲不开你那一刺。”
  清明修习的青鬼律夺天地造化,要不是被陈蟾算计,泄了元炁,伤了本源,现在应该也接近小宗师的品阶了。这几年跟在徐佑身边,心境和感悟截然不同,加上左彣和何濡的指点切磋,一直停滞不前的修为竟隐隐有了突破的征兆。
  “郎君在想什么?”
  徐佑冷冷道:“萧纯上奏朝廷,为了安置流民动用了不少的国帑,卖房卖地的更是收入不菲,结果建成的义舍就是这样的简陋。其间不知贪墨了多少,挥霍了多少,若是有人到现在还没找到谋生的活计,今冬一场大雪,就会冻死人的!”
  清明对生命很漠然,生或死各安天命,匹夫之力,谁又能救得了谁?可偏偏这世上有那么一群人,饱含忧国忧民之心,谋求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理想,他做不到,也不理解,却很佩服这些人的情怀和志向。
  徐佑看似冷酷,该取舍时取舍,该决断时决断,实则胸怀宽广,非常人可比!
  “先不说别人,郎君打算如何谋生?”
  徐佑盘膝坐到床上,看着清明,笑的颇为鸡贼,道:“好办,我打算去东市摆摊卖字,为人代写家书,顺带再看阴阳风水墓葬……”
  “郎君几时学会阴阳风水的?”
  徐佑大笑,道:“这不是有你吗?”
  清明点点头,道:“好!”
  徐佑拍拍他的肩头,道:“别发愁,等闲的我应付得来,这几年跟你学易经也不是白学的。真遇到那种难糊弄的人,再由你出面搞定他!”
  不管卖字也好,算卦也罢,都是表面文章,做给马一鸣看的,真要靠这个生活,徐佑估计自己得饿死。
  清明突然压低嗓音,道:“隔壁那个男子会武功!”
  徐佑眼睛微微眯起,刚才惊鸿一瞥,也曾感觉到那男子身上有危险的气息,道:“嗯?”
  “修为不低,至少入了九品。这样的人,本不该住在这里。”
  言外之意,此人需要徐佑格外注意,可能只是凑巧,但他的安全不能寄希望于可能。徐佑意味深长的道:“每个人都有故事,或许住在这,只是他的故事的一部分!”
  第二天一早,徐佑再次来到靖庐,交上了一百四十文钱。时下米价一石二百八十文,一石十斗,五斗米也就是一百四十文。这个数不算太多,可对普通人而言绝不算少,天师道以五斗米为信,称租米钱税,聚敛了难以想象的惊人财富,这是孙冠的底气,也是天师道立足于世,对抗佛门的根本。
  收了钱,马一鸣很是高兴,指着正殿当中的蒲团,道:“你先在此静跪思过,稍后我再传度你入道。”
  此时天师道的仪式比较简单,朝礼、上章、授箓。朝礼,为朝四方之神,点燃香炉,烟雾缭绕周身,马一鸣身穿道服,手持刻有篆箓、北斗和阴阳的太一三元符剑,依次绕东、北、西、南,禹步而行。
  烧香通气,入静朝神,马一鸣剑走龙蛇,口中念念有词:“……万仙会议、赐以玉丹,五藏生毕、六府宣通……长生久视、好道乐仙……”
  一通吟诵之后,收剑入怀,指尖多出一张青符,就着香炉燃起火光,即将熄灭时浸入碗中,纸灰和清水混淆成污浊的颜色,端到徐佑跟前,道:“此乃开明灵符,饮了!”
  不开明灵,难修道法,这是入道的第一关,徐佑心知肚明,伸手接过,毫不迟疑的喝下去。“起来吧,今日起,你就是我天师道的道民!”
  道民处在天师道金字塔结构的最低端,只能算是居家修士,绝大多数的普通人传度之后,都是属于道民这个级别,还不是真正的道士。
  徐佑跪着没有起身,道:“昨日听道官说要传我《五千文箓》……”
  马一鸣笑道:“我昨日骤然遇到良才璞玉,一时情急以致口误。《五千文箓》只有箓生才可授,你初为道民,至少需要两年时光,才能够升为箓生,依我看,切莫急躁……”
  徐佑垂首道:“道官,我自幼敬慕天师,向道之心,日月可鉴。若道官能够破例,愿以全部家财和性命托付道门,从此忠心耿耿,永不叛教。”
  马一鸣露出为难的神色,抚须半响没有做声。徐佑心领神会,掏出囊中所有的钱财,共有一千多文,恭敬的送了过去。
  马一鸣瞟了眼厚叠叠的铜钱,叹道:“也罢,看你一片赤诚,我教又是急需人才的时候,那就破一次例!”
  “来人,上笔墨!”
  片刻后,一名面貌清秀的小道人端着笔墨纸砚从后堂走了进来,马一鸣正色道:“凡要受箓,皆须写下出生以后所做的一切恶事,不得隐瞒编造,不得避重就轻。然后将手书投入水中,既与神明达成盟约,不能复犯,犯则身死。你,可明白?”
  “弟子明白!”
  这就是朝礼之后的上章,徐佑提笔立就:“弟子林通,居钱塘城东,奉道诵经于钱塘观,上叩金容,下祈清泰,不胜诚惶诚恐。恭唯上元赐福天官紫薇神君,中元赦罪地官清虚神君,下元解厄水官扶桑神君,弟子生而有罪,曾偷盗、妄言、心不净、对父母不敬……”
  马一鸣站在徐佑身后,越看越是惊讶,嘴巴最后都几乎合不拢。在他的见识里,极少能够看到如此俊秀奇伟的书法,说不出所以然,可觉得眼前这些仿佛不是字,而是一幅幅绝美的画,山有横绝,水有姿态,让人目不暇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5/6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