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子(校对)第2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4/608

  荆州,江夏王安休若的地盘,郭勉身为安休若的绝对心腹,在荆州的势力极其深厚,詹文君只是打了个招呼,立刻有人将事情办得妥妥当当。
  於菟所在的营户属于荆州军里驻扎在江夏郡的一部,军主为澹台斗星。澹台是江夏郡的世族,也是安休若的重要支持者之一,澹台斗星勇善武力,统领一军和北魏交战,胜多败少,为安休若倚重。
  在一次常规的边境冲突里,北魏豫州的镇戍兵大败,连戍主都被杀了,还丢了豫州一郡。当时,在魏楚交接地区,早有传闻於菟美艳不可方物,城破后楚军一边搜刮财物,掠夺战略物资,一边寻找於菟。等找到时,却发现於菟正要以火盆覆面,虽然及时挽救,还是毁了半边容颜,成了现在这副恐怖模样。澹台斗星看了后索然无味,甚至还受了几分惊吓,将她放入江夏郡的营户中为妓,给那些口味重且不讲究的兵卒们发泄兽欲。不过感其毁容守贞之壮烈,命人不得伤害於菟的女儿,也就是纥奚丑奴。
  如此三年,於菟忍辱偷生,不知受了多少折磨和痛苦,却守护着女儿安全的长大。终于等到澹台斗星忘了世间还有这个人存在,兵卒们也厌倦这个看上去无比狰狞的女子的肉体,於菟想尽办法接近了主管营户的幢主乌富山,告知他北魏那个被杀的戍主在郡外某处暗藏有珍宝,代价是放她和女儿出营。
  乌富山固然贪财,但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说话算话,於菟也是瞧准了他的为人,才敢拿出最后一点希望赌一个逃命的机会。结果就是乌富山拿到了这笔钱财,以年老貌丑体弱多病为由,将於菟等五个营妓卖给了荆州的奴隶商人。
  五人同卖,於菟夹杂其中,并不起眼,也没有引起过多的关注,这件事就这样不声不响的压了下来。不过於菟心有不甘,她本来是要乌富山送她回到北魏境内,可乌富山没有那样的胆子,并且狡辩说事先约好只是放你出营,出营后归向何处,他说了算。
  於菟吃亏在身为北人,没有南人这么狡诈,不慎落入了语言陷阱,成为了奴隶商人手中的货物。经过多次转卖,从荆州到扬州,阴差阳错之下,出现在徐佑面前。
  “如此说来,於菟不算撒谎,她从魏国到楚国的诸多经历,都已经得到了证实,稍有出入,但问题不大。唯一尚存疑虑的是,她怎么从西凉到了柔然,又怎么从柔然到了魏国,是不是真的只是东女羌选入西凉后宫的陪嫁婢女,又因战败被俘成了魏国戍主的妾室?”何濡顿了顿,又道:“只是这部分经历牵扯太广了,根本没办法,也没有精力去查……”
  左彣思考了片刻,道:“这部分不重要,只要她确实是从营户里出来的,不是别有用心的人安插在静苑的钉子,这就足够了!”
  山宗看着徐佑,见他一直没有说话,眼珠子滴溜溜一转,道:“郎君,离开金陵时,郭夫人亲自送我到了码头。我问她可有回信,她摇摇头,一言未发,然后掉头离开。不过据我观察,她应该有很多话想跟郎君说……”
  山宗不知道的是,在他登船离开之后,詹文君回到牛车上,宋神妃坐在一侧,问道:“你帮徐佑做了这么多事,他未必肯领情,或者说只当你是可利用的一颗棋子,傻妹妹,男儿皆薄幸,你又何苦这么难为自己?”
  “阿姊,我帮他这个忙,是因为当初他救我郭氏于危难之际,我答应日后为他做三件事。这只是第一件!”
  詹文君的神色同样淡然,道:“有恩必报,是我的为人,阿姊若是瞧不顺眼,那也没法子!”
  宋神妃掩口轻笑,体态起伏有致,道:“我可不是干涉你办事,只是怕你受人愚弄而不自知。既然只是为了报恩,那我没什么好担忧的。”
  詹文君闭上双眼,牛车摇晃,心思早不知飞向了何方。
  车遥遥兮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
  徐佑何曾忘记了詹文君,心中更是清楚的知道,她在金陵的处境未必比得过在钱塘时的自在,有宋神妃觊觎,有十书掣肘,有各方面的制约,更有其他数之不尽的明刀暗箭。大家族有大家族的好处,但是有光就有暗,家族内的权力斗争在披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之后,却更加的残酷和血腥。这样的情况下,她还能在短短十余日内查明於菟之事,可想而知,私底下耗费了多大的心神。
  这不是简简单单的兑现三件事的承诺可以解释的,徐佑前世里游遍花丛,对女人是大行家,如何不明白詹文君的心意,可还是那三个字:
  不得已!
  当初若是一时没有把握住,和詹文君共赴巫山,等郭勉回来必定会发现,徐佑除了一死,再没有第二条路好走。
  而现在,若跟詹文君暗通款曲,虽不至于立即陷入死地,但至少彻底得罪了郭勉,对步履维艰的徐佑来说,是不能承受之重。
  没有足够的权势,连自己都保护不了,又怎么保护静苑这些跟随他出生入死的部曲?又怎么带着他们完成徐氏复仇的大业?
  情之一物,最断人肠,可情爱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对徐佑而言,如何抉择,并不难!
  对詹文君而言,如何抉择,也不难!
  两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不得已,所以,挥手诀别,天涯相隔,
  愿君安好,我亦安好!
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湖八子
  对於菟的调查暂时告一段落,她的身份依旧可疑,但至少可以肯定不是别人安插在徐佑身边的奸细。
  这就足够了!
  她的真正身份是什么,徐佑固然好奇,但并不急于一时,只要让她留在府内,总会有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又过了几日,三月初三,上巳节来临。从春秋时代开始,每到上巳节,人们都要群聚到水边,洗污去垢,招魂引魄,祓禊灾病。后来逐渐被统治阶级重视,至六朝时已经成为法定的节假日,变成全民性的娱乐活动,男男女女头戴芥花,手持兰草,腰间插着柳枝,游山玩水,沐浴大好春光,时不时的还有情侣野合于郊外,既浪漫又贴合自然,为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
  这天一大早,张墨、杜盛、王戎、周雍、沈孟、巫时行、鲍虎纷纷从各地赶来,等候在西湖东畔的一座凉亭里,等徐佑出现,七人同时站起,一个个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
  毕竟,能够拉拢名震扬州的幽夜逸光加入,不管对他们个人的名望,还是即将要倾尽一生去改变的声律运动,都有莫大的帮助。
  “微之!”
  张墨迎了过来,携着徐佑的手,喜不自胜的道:“我们翘首望着西城,可算把你盼来了!”
  徐佑歉然道:“处理点家事,姗姗来迟,诸君莫怪!”说着团团作揖,众人急忙回礼,连说无妨。张墨拉着他走到最左边那人的面前,道:“大家都认识了,这位我再介绍一下,沈孟,字允明,别看他样貌秀弱,其实性情烈如火,最是敢打敢冲!”
  “允明兄!”
  徐佑拱手为礼,道:“上次匆匆一会,咱们之间多有误解,闹得不欢而散,这是我的不是,今日特来向允明兄请罪!”
  沈孟侧身让开,表示谦逊,不敢受徐佑的赔礼,诚恳的道:“那日是我唐突在先,未曾和微之解释清楚,这段时日常常愧疚难当,夜不能寐。幸蒙微之不弃,肯屈尊来西湖相见,这份心胸,让我深感敬服!”
  “哪里哪里,允明兄言重!”
  两人一笑泯恩仇,等寒暄完毕,徐佑在凉亭正中间就坐,其他人分坐两侧,共同商议今日结社的具体细节。
  结社,归根结底是社会组织,跟社会生活的联系极其密切,从内容和形式上分,大致可以划分为正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四个方面。
  正治的社,比如朋党,东西汉的党人,唐代的牛李党,宋代的新旧党,明代的阉党、东林党都属于这个范畴;经济的社,比如行会、商帮、会馆,历代的马行、鱼行、丝行等手工业行会,以及各种以慈善救济互助的行会都算经济社;军事方面,大多是义社、义会、民团、保甲这些临时性军事组织,除非蓄谋造反,私下秘密结社,否则官方不会允许太过强大的军事社的存在;最后,是文化结社,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社团组织,形式最为复杂,内容最为广泛,名目最为繁多。
  徐佑今日参加的西湖八子社,就是文化结社的一种。但不管是哪一种结社,都要有盟主,有社令,有规矩,有聚集的地点和固定的时间。龙无头不行,第一步要选盟主,过程很简单,张墨提议由众人推举,谁的支持度最高就由谁出任盟主,他推举的徐佑,其他人没有犹豫,全部表示赞成。这也算是私底下早早达成了共识,推举只是走个过场。徐佑谦虚推让了几次,被众人劝说一番,也就顺理成章的应了下来。
  如果说仅仅靠雅集上的十字诗尚不能服众人之心,但《三都赋》的流传,正如张紫华所说导致扬州纸贵,初步奠定了徐佑在扬州文坛的崇高地位,再无人敢质疑他的资格。
  选好了盟主,接着要定社令,大家齐齐看着徐佑,没有人说话。这一方面是想试试他的能力,毕竟盟主之位,除了文才学识,还要有组织和领导能力;另一方面,社令是文社的重中之重,是指导日后行动和发展的主要方针,大家心里都没数,轻易不敢发言。
  徐佑胸有成竹,他闭关多日,思索的就是这个问题,言简意赅的提了十二个字:
  以诗会友,有唱必和;悠游山林,独善其身。
  自有文人结社以来,经史文赋诗词音律书画一向不分家,全方位的互相吹捧,互相抱团,也互相切磋学习提高,并且通过结社扬名的同时,往往会形成个人或者团体的正治理念,然后逐渐成长为一个或庞大或弱小的正治集团,从未有纯正意义上的诗社出现。
  徐佑定的社令,基本将西湖八子社规范在一个写诗爱好者的小圈子里,不牵扯其他,更不牵扯正治!(正治这两个字是故意写错,理由想必大家都懂,以后需要出现的时候,都会以错字代替,请跟天师道的正治区分开来)
  这是他为了稳妥起见做出的妥协,也是为了防止被别人的野心带入歧途。果不其然,对这十二字的社令,王戎提出了不同意见,将独善其身改为兼济天下。儒家总是以匡扶社稷为己任,独善其身不是不行,那也要拼过了、争过了、享受过了再来谈退隐山林的可行性。
  关于这一点,八人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张墨、沈孟、杜盛和周雍支持徐佑,鲍虎和巫时行支持王戎,五比三,争执不下。
  “王兄,鲍兄,巫兄,我无心仕途,不疑兄也是如此,想必沈杜周三位郎君同心。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于西湖结社,想要做的事,远比入朝为官更有意义。一旦四声切韵颁行南北,影响的不仅仅是千年以来的诗歌韵律,而且可以规范之后千年的诗坛风貌。两千年之变局,全在你我手中,又何苦纠结于独善其身,还是兼济天下呢?这两者其实并不矛盾,独善其身,才能避免世俗的各种影响,专心致志的做好四声切韵的完善和普及之事,只要做好了这件事,也就是你想要的兼济天下。”
  徐佑参加结社,只想在文坛留名,在民间养望,并不愿意借此谋取正治上的利益,也不会以此为契机迈入仕途,更不想被王戎等人捆绑在一起,为他们的正治需求和正治目的承担不可预测的风险。
  文人结社,最后发展成正治团体的例子多不胜数,然后就会身不由己的被这个团体挟裹着和其他的正治团体进行争斗,也就是所谓的党争。所以,独善其身四字,必须写入西湖八子社的社令之中,这是原则,不可退让!
  经过一番争执,为了不让刚刚成立的八子社夭折在襁褓之中,徐佑以无比圆融的人生经验和阅历重新提议,不阻止王戎鲍照等人参与别的社团,可以在西湖八子社之外另行谋求志同道合的人,共同追求仕途上的进步,但绝不可将这些事务带到八子社里,要保证八子社作为诗社的纯粹性和独立性。
  王戎爽朗的表示赞同,发誓遵守约定,鲍虎和巫时行唯他马首是瞻,同样点头同意。接下来约定每月初三在钱塘聚会一次,若有要事不能前来,也要派人来通知一声,并说明理由,接连三次不能出现的人,按自动退社处理。
  至于聚会地点和聚会所需要一切用度都由徐佑负责,钱塘是他的大本营,又是社事盟主,自然要多费点心。这个是徐佑主动提出的,他不缺这点钱,大度一些,也可收买人心。
  除此之外,又约定了其他条条框框的规定,总共十七条社令,成为西湖八子社今后十年发展壮大的基石和根本。
  所有事毕,杜盛年少,早按捺不住冲动,道:“今日上巳节,西湖到处是游玩的人,咱们要不也去凑凑热闹?”
  刚才他们商议事情的时候,就有不少男男女女经过凉亭,有人想要进来歇脚,都被外面守着的部曲阻止了,也有人好奇亭子里是谁在聚会,远远的驻足眺望,还有不少女郎看到徐佑他们一个个丰神俊朗,竟大胆的逡巡不去,扔了不少的兰草进来。
  “好,大家先去散散心,午膳到至宾楼,我请你们尝尝钱塘的美味佳肴!”
  听了徐佑的话,有吃有喝有美景,众人的兴致高涨,结伴沿着西湖而去。张墨和徐佑走在最后,他有些不开心,甚至觉得有些对不起徐佑,毕竟之前他曾对徐佑保证过,今日结社不会出任何意外,没想到王戎竟在议社令时搞出不同意见来,极大的有损徐佑的威信。
  “怎么,是不是觉得王戎做的不对?”
  张墨摇头,道:“社令事关重大,每个人都有必要说出自己的看法,但他的态度……”
  徐佑推心置腹的道:“不疑,你的才学极好,但跟人打交道不能只靠才学,还要讲究策略和方法。王戎有心仕途不是坏事,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做了官,入了朝堂,才能实现为国为民的远大抱负,这点他没有错。但我们成立诗社,为的不是眼前的国,江东的民,而是为了诗歌这门传承千年的文艺发扬光大,开创革新,所以王戎的抱负和诗社的使命产生了冲突,如何解决这个冲突?气恼、拒绝和对抗都不是办法,只有别出蹊径,找到两全之法,才能达到双赢的局面……”
  “双赢?”
  “对冲突双方都有利,就叫双赢!”徐佑微微笑道:“这也是社事盟主该承担的责任,容纳不同,消解异议,团结多数,西湖八子,才不会慢慢的变成七子、六子、五子,而是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十子社、百子社、千万人的社!”
第一百六十二章
竹纸
  西湖八子社的第一次聚会持续了整整五日,这五日八人朝夕相处,形影不离,食同案,衣同裘,白天于钱塘县如画的山水间吟诗唱和,踏青赏花,好不惬意,晚上围着暖暖的火炉温酒夜话,促膝长谈,纵论古往今来的道德文章,时不时的夹杂些名家轶事,气氛热烈又不失温馨。每个人在彼此的诗文里更加熟悉彼此的性格、为人和喜怒哀乐,通过唱和与思辨加深了了解,促进了感情,开始从为了共同理想走到一起的陌生人,变成了慢慢靠近心灵的朋友。
  虽然从朋友到挚友再到互托生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所有人都可以肯定一点:如果要选几个人一起背负着理想远行,那么这里出现的人,将是他最好的选择!
  五日如眨眼的时光,又到了分别的时刻,张墨和沈孟家中都有老母需要照料,不能在外面待得时间太久,王戎、鲍照和巫时行结伴往吴县求学,周雍家在吴县,正好同行。杜盛先去海盐找他的兄长杜安,然后也要去吴县和王戎他们回合。
  约好了下月初三再聚,徐佑挥手作别,望着三艘轻舸往三个不同的方向远去,这才转身回府。刚刚梳洗一番,冬至从外面掀开布帘子进来,道:“小郎,小曲山那边……”
  “嗯?”徐佑转过头,脸上水珠未干,少年的容颜虽有瑕疵,但是还没有被时间刻上深沉的纵横线,总是比江南的春风更容易让人沉醉,道:“又出现阴兵过境了?”
  “没有!”冬至心口微微跳动,急忙低下头去,道:“关于阴兵的诡事已经停歇了,近来没听到重新出现的消息。不过小曲山上接连四五日一直在悄悄的运送米粮,照我初步估计,现在囤积的米粮足够两百人四五个月的用度。”
  徐佑皱眉道:“小曲山一共多少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4/6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