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校对)第4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7/458


【译文】
李适之兼任兵部尚书时,和李林甫发生嫌隙,李林甫对他心生不满,于是派人揭发兵部考选单位不法图利的事件,逮捕兵部六十多名官吏,交付京兆尹审判。一连多日毫无进展。京兆尹派法曹吉温侦讯。
吉温来到厅堂后先要兵部的官员站在庭院中,而命人由后厅带进两名重刑犯,先进行审问,只见那两名罪犯,忽而被鞭打,忽而遭重物压身,哀号的声音,惨不忍闻。兵部官吏早听说吉温审案,手法残酷,等到官吏被带入厅堂后,为免受酷刑,都诬指自己不法,坦承有罪,只一会儿工夫全案就审理完毕,而人犯验身,也没有遭刑求的伤痕,李适之因此未受李林甫的陷害。
998、阳虎
【原文】
阳虎之败,鲁人闭门而捕之,围之三匝。虎奔及门,门者曰:“天下探之不穷,我今出子。”虎因扬剑提戈而出[边批:句有味。]。顾反,取戈以伤出之者,出之者怨之曰:“我非故与子友也,为子脱死,而反伤我。”鲁君闻失虎,大怒,问所出之门,有司拘之,不伤者被罪,而伤者独蒙厚赏。
【译文】
春秋时鲁国的阳虎发动内乱失败后,鲁人下令封闭城门搜捕阳虎。士兵与群众把阳虎层层包围住。
当阳虎突围到城门时,守门衙役对阳虎说:“现在全国的人都在围捕你,没有人肯救你,,但我愿意放你一条生路。”阳虎持剑带戈一出城门,却一个回头用戈把守城衙役刺伤后再逃逸。守城衙役埋怨说:“我和你素昧生平,只因同情你目前的处境,才网开一面让你逃生,想不到你却恩将仇报,反而用戈把我刺伤。”
不久后,守城衙役就明白为什么阳虎要刺伤他,原来鲁君接到阳虎逃跑的报告,勃然大怒,下令追究责任,派人把守城门的官员吏率全抓来问罪,唯有身上负伤的可以免罪,这名守城衙役便因身上有伤,而得到鲁君的重赏。
999、郭纯 王燧
【原文】
东海孝子郭纯丧母,每哭则群鸟大集。使检有实,旌表门闾。复讯,乃是每哭即撒饼于地,群鸟争来食之。其后数数如此,鸟闻哭声,莫不竞凑,非有灵也。
[评议]
田单妙计,可惜小用。然撒饼亦资冥福,称孝可矣!
河东孝子王燧家猫、犬互乳,其子言之州县,遂蒙旌表。讯之,乃是猫、犬同时产子,取其子互置窠中,饮其乳惯,遂以为常。
[评]
即使非伪,与孝何干?
【译文】
有个名叫郭纯的东海孝子,他母亲过世后,每当他思母号哭,他家庭院的上空就有大批的飞鸟聚集,一时传为奇谈。官府派员调查发觉确有此事,于是奏请皇帝,在闾门立旌旗表扬。后来,有人一再追查孝子飞鸟群聚的原因,原来是孝子每次号哭时,就把饼散撒在地上,飞鸟就争相来食,每次都如此,日后,飞鸟一听哭声,就群聚盘旋在他家庭院上空,并非是飞鸟有灵性,被孝子所感动。
[评议译文]
这原本是齐人田单欺骗燕人的计谋,用来欺骗乡民,实在是小用了。然而撒饼喂鸟也算是行善事、积阴德,就这点看,也还可以称孝子。
河东孝子王燧的家里,所饲养的猫狗,竟然猫哺犬子,犬育猫儿,官府听闻此事,也赐旌旗表扬。问及王燧,原来是猫狗同时产子,家人互调其子,日久也就哺育习惯了。
[评文]
王燧的做法有欺骗世人的嫌疑,竟然蒙赐旌旗表扬,这和孝顺有何相干?
1000、丁谓 曹翰
【原文】
丁谓既窜崖州,其家寓洛阳,尝作家书,遣使致之洛守刘烨,祈转付家,戒使者曰:“伺烨会僚众时呈达。”烨得书,遂不敢隐,即以闻,帝启视,则语多自刻责,叙国厚恩,戒家人无怨望。帝感恻,遂徙雷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7/4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