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校对)第4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6/458

李适之、严挺之、卢绚三人都被李林甫玩弄于股掌中而不自知,李林甫可说是一代奸雄。但如果李适之不怀贪求富贵的想法,严挺之不燃受重用的念头,卢绚不怕交、广两州地处偏远,那李林甫再狡猾,他的奸计也无法得逞。所以我认为是这三人太笨,而非李林甫聪明。
994、石显
【原文】
石显自知擅权,恐天子一旦入间言,乃时归诚,取一言为验,显尝使至诸官有所征发,先白上,曰:“恐漏尽宫门闭,请诏吏开门。”上许之,显于是故投夜还,称诏开门入,旦果有人上书,告显矫诏开宫门者,天子得书,笑以示显,显因泣曰:“陛下过私小臣,群下嫉妒,欲陷臣。”上以为然,愈宠信之。
【译文】
汉朝人石显(字君房)仗着权柄在握,专擅霸道,但惟恐有一天皇帝会听信左右而排挤自己,因此不时在皇帝面前设法表明自己的忠诚,用以试探行情。石显利用奉命到各官府协调调派事宜,请求皇帝说:“臣恐怕回宫时已过了午夜,那时宫门早已关闭,请准许微臣以奉皇上命令为由叫开宫门。”
皇帝答应石显的请求。
石显于是故意到半夜才回宫,然后以皇帝的诏命叫开宫门入宫。后来果然有人上书奏弹石显“假借诏命叫宫门”。皇帝看了奏章,笑着拿给石显看,石显趁机泣诉说:“陛下信任微臣,交付微臣重责,引起其他诸多大臣嫉妒,进而想陷害微臣。”皇帝以为其他大臣果真有陷害石显之心,因此愈加宠信石显。
995、蓝道行
【原文】
世庙时,方士蓝道行以乩得幸。上故有所问,密封使中官至乩所焚之,不能答。则咎中官秽,不能格真仙,中官以密封授道行,使自焚。道行乃为伪封付火,而匿其真迹,所答具如旨,上以为神,益信之。
[评]
蓝诈矣,然廷臣卒赖其力,假神仙以去严嵩,则诈亦有用处也。
【译文】
明世宗时,道士蓝道行因能占卜吉凶祸福,而深受天子宠信。
有一次世宗派宫中一名宦官,将一封密封的信拿到神坛前焚烧,接着询问神明的指示,蓝道行答不出,就将责任全部推给宦官,说宦官身上不干净,所以不能感应神明。
后来世宗又派宦官持密封信前往祭坛,宦官就将信交给蓝道行,要他亲自在坛前焚烧,蓝道行在宦官前面焚烧事先伪造好的书信,把世宗的书信藏起来,由于已经知道世宗信中所问的问题,所以蓝道行都能一一回答。
世宗因而认为蓝道行是神人,愈加信服。
[评文]
蓝道行是个会使诈的人,然而日后朝臣还是靠他假借神明力量除去严嵩。由此看来,会使诈也是能做好事的。
996、严嵩
【原文】
伊庶人为王时,以残暴历见纠于台使者,迫则行十万余金于嵩,得小缓。及嵩败家居,则遣军卒十辈造嵩家,胁偿金。嵩置酒款之,而好语曰:“所惠金十万,实无之,仅得半耳,而又半费,请以二万金偿。”因尽以上所赐金有印识者予之,既去而闻于郡曰:“有江盗劫吾家二万金去矣,速掩之,可获也。”郡发卒追得金,悉捕军卒下狱论死。
【译文】
明朝伊庶人为王爷时,因太过凶残暴戾,屡次遭到御史台弹劾,不得已乃派人送十万金贿赂严蒿,才得以稍减罪名。
严嵩被罢黜为平民后,伊庶人派十名军士,到严嵩家胁迫严嵩偿还以前收受的十万金。严嵩准备了丰盛的酒宴款待军士,并且低声下气的说:“我实在没有收取十万赠金,只有五万金,而其中的一半又拿去打通关节,现在请各位能体谅我的处境,准许偿还两万金。”于是拿出有皇帝赐金标帜的金锭交给军士。
军士离去后,严嵩立即向官府报案说:“有江洋大盗抢劫我家二万金后逃逸,如果立即追捕,一定能全部捕获。”郡守立即派兵追缉,不但收回失金,十名军士还全遭逮捕,并且下狱处斩。
997、吉温
【原文】
李适之为兵部尚书,李林甫恶之,使人发兵部诠曹奸利事,收吏六十余人,付京兆尹。尹使法曹吉温鞫之。温入院,先于后厅取二重囚讯问,或杖或压,号呼之声,所不忍闻。兵部吏素闻温惨酷,及引入,皆自诬服,顷刻狱成,而囚无榜掠,适之遂得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6/4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