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校对)第3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1/458

胜利后,曹玮对属下说:“金人远道入侵,其实已露疲态,但我却故意让他们以为我贪小利,而诱使他们再调转大军来攻,这一来一回就将近一百里的路程,但若双方立即交战,胜负仍难断定。走远路的人,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双脚反而更为酸麻,不能站立。士气也变得懒散不振,我就趁这时机击溃金人。”
曹玮带兵甚得人心,军卒均乐于为之效死,平日处事意态悠闲,但却能用兵如神。
有一次宴饮僚属,酒宴进行一半时,曹玮突然离座,第二天只见曹玮仍如平日般巡视各部队,众人却赫然发现贼首已掷在庭下。
另有一次,贾同前来拜访曹玮,想视察边防,邀曹玮一起巡视,贾同问曹玮,士兵们在哪儿,曹玮回答士兵们都已列队准备好了,贾同出了营帐准备上马时,赫然见三千名士兵环列帐外,而事先竟听不到一点人马声。
[评译文]
仅只见顺昌城中一片寂静,甚至听不到鸡鸣犬吠声,就知道刘錡军纪严整,必能败敌;光看三千装备齐全的战士环列帐前,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就知道敌人打不败曹玮。
809、狄青
【原文】
狄青[字汉臣,汾州人。]在泾原,常以寡当众。密令军中闻钲一声则止,再声则严阵而阳却,声止即大呼驰突。士卒皆如教,才遇敌,未接,遽声钲,士卒皆止,再声再却。虏大笑曰:“孰谓狄天使勇?”钲声止,忽前突之,虏兵大乱,相蹂多死。追奔数里,前临深涧,虏忽壅遏山隅,青遽鸣钲而止。虏得引去,时将佐悔不追击,青曰:“奔命之际,忽止而拒我,安知非谋,军已大胜,残寇不足贪也。”
侬智高反邕州,诏以青为宣抚使击之,或言:“贼标牌不可当。”青曰:“标牌,步兵也,遇骑兵必不能施,愿得西边蕃落民自从。”或又言:“南方非骑兵所宜。”青曰:“蕃部善射,耐艰苦,上下山如平地,当瘴未发时,疾驰破之,必胜之道也。”及行,日不过一驿,所至州,辄休士一日。[边批:未战养力。]至潭州,遂立行伍,明约束,军人有夺逆旅菜一把者,立斩以徇,于是一军肃然。时智高还守邕州,青惧昆仑关险阨为所据,乃按兵不动,下令宾州具五日粮,休士卒。值上元节,令大张灯烛,首夜宴将佐,次夜宴从军官,三夜飨军校。首夜乐饮彻晓,次夜大风雨,二鼓时,青忽称病,暂起如内,久之,使人谕孙沔,令暂主席行酒,少服药乃出,数使劝劳座客,至晓,客未敢退。忽有驰报者,云:“夜时三鼓,元帅已夺昆仑关矣。”[边批:自营中且不知,况敌人乎?]青既渡,喜曰:“贼不知守此,无能为也。”已近邕州,贼方觉,逆战于归仁铺,青登高望之,贼据坡上,我军薄之,青使步卒居前,匿骑兵于后。蛮使骁勇者当前,尽执长枪。前锋孙节战不利,死。将士畏青,莫敢退。[边批:畏主将,必不畏敌矣。]青登高山,执五色旗,麾骑兵为左右翼,出其后,断蛮军为三,旋而击之。左者右,右者左,已而右者复左,左者复右,贼不知所为。贼之标牌军,为马军所冲突,皆不能驻,枪立如束,我军又纵马上铁连枷击之,遂皆披靡。智高焚城遁去。
[按]
是役,谏官韩绛言:“青武人,不足专任,请以侍从文臣为之副。”[边批:顾其人何如,岂在文武!]时庞籍独为相,[边批:确有此人。]对曰:“属者王师屡败,皆由大将轻,偏裨自用,不能制也。今青起于行伍,若以侍从之臣副之,号令复不得行。青昔在鄜延,居臣麾下,沉勇有智略,若专以智高事委之,必能办贼。”[边批:兵法,将能而君不御者胜。]于是诏岭南用兵,皆受节制。[边批:成功在此。]青临行,上言:“古之俘馘奏凯,割耳鼻则有之,不闻以获首者,秦、汉以来,获一首,赐爵一级,因谓之‘首级’。故军士争首级,以致相杀。又其间多以首级为货,售于无功不战之人,[边批:此从来大弊。]愿一切皆罢之。”二条皆名言,可为命将成功之法。
又青行时,有因贵近求从行者。青谓之曰:“君欲从行甚善,然智高小寇,至遣青行,可以知事急矣。从青之士,击贼有功,当有厚赏;不然,军中法重,青不能私,君自思之,愿行则即奏取君矣。”于是无复敢言求从行者,即此一节,知青能持法,必能成功。
又青既入邕州,敛积尸内有衣金龙之衣者,又得金龙楯于其旁,或言“智高已死,當亟奏!”靑曰:“安知非詐,寧失智高,敢欺朝廷耶?”
合觀二事,不唯不敢使人冒功,即己亦不敢冒不可知之功。
【译文】
北宋名将狄青(汾州人,字汉臣,卒谥武襄)戌守泾原时,常能以寡击众,使敌不测。他密令全军士卒在听到第一声钲音时全军肃立,两声钲音就故意退却而实际是严阵待敌,钲声停止,则立即大喊向前奔驰突击。全军士卒都能遵守狄青的教令。
有一次与敌虏相遇,双方尚未交手,士卒们突然听见一声钲音,就全军止步不前,两声钲音响起,只见士卒们往后退,敌虏大笑说:“谁说狄青勇威,双方还没交手,就下令部队退兵。”话才说完,只听钲音停止,宋兵突然冲向敌阵,敌人阵势大乱,竟相互践踏,死伤惨重。宋兵乘胜追击,敌虏奔逃数里后,在一山涧前突然止步不再奔逃,狄青立即鸣钲而止,全军不再追击,敌虏得以逃脱。事后,副将们却后悔当时没有继续追击落败的敌虏,狄青说:“亡命奔逃的敌人,突然止步而有心与我军对抗,怎知这其中没有别的诈谋?反正我军已大获全胜,这些残兵败寇也不必再贪功计较了。”
又有一次,侬智高(曾建南天国)在邕州谋叛,仁宗命狄青为宣抚使出兵征讨。有人认为侬智高的“标牌兵”锐不可当,狄青说:“标牌是侬智高的步兵,步兵碰到骑兵就无法充份发挥战力,我将征调西边的蕃民编为部伍。”
又有人说:“南方的地形不适宜骑兵作战。”狄青说:“蕃人善于射箭,能吃苦耐劳,上高山下险坡,一如行走平地,只要趁着当地瘴气未起时,快马驰冲,一定能破敌。”
等大军出发征讨,每天行军的路程不超过一个驿站,每到一州,狄青就下令士卒休假一天,未战养力。
来到潭州后,狄青重新整编部伍,明定军纪。有一士兵抢了百姓一把青菜,狄青当场下令处斩,于是全军无人敢违抗军令。
当时侬智高据守邕州,狄青因昆仑关位居险要,害怕被侬智高所占据,于是先按兵不动,一面命宾州准备全军五日的军粮,并让士卒们就地休养。
这时正逢上元节,狄青命人张灯结彩,第一晚宴请副将,第二晚宴请各营军官,第三晚宴请各营军吏。宴请副将的那晚,宾主欢饮直至天明破晓,第二晚正碰上大风雨,大约二鼓时分,狄青突然向大家说微感不舒服,暂时离座入内室。过了一阵子,命人告诉孙沔,请他暂代主人招待宾客,等服过药休息一会儿就出来。席中,更数次派人劝客饮酒,一直到天亮,客人都不敢离席告辞。这时忽然有人骑着马前来禀报说:“昨夜三更时分,元帅已攻占昆仑关了。”自营中且不知,何况敌人?
狄青既已成功的夺取昆仑关,很高兴的说:“昆仑险要,贼人不知据守,日后想必也没有多大作为了。”
狄青率军逼近邕州时,贼人才有所惊觉,两军交战于归仁铺,狄青站在高地观看两方交战的情形。贼人据守土坡,宋军进逼,狄青命步兵为前锋,骑兵隐藏在后。贼人派出善战者在阵前手执长枪抵御,前锋孙节不幸捐躯,将士们畏于狄青的军纪严明,不敢退却。狄青站在高地上,手执五色旗,指挥骑兵分别从左、右、后三方将贼人队伍截成三段,轮番攻击,右军攻左,左军攻右,不久又交替攻击,贼人根本弄不清楚宋军从哪个方向进攻,而标牌军也被宋军骑兵冲散,根本无法发挥战力。贼人的长枪排列如林,宋军在马匹上加装铁连枷冲击,于是贼兵溃散,侬智高只有焚城逃逸。
[按译文]
当初出征前,谏官韩绛曾上言:“狄青是个武人,不能单独担任大任,请任命文臣作为他的副手。”当时宰相庞籍反驳说:“还好有这个人。以往宋军屡战屡败,都是由于轻视武将,文臣不懂兵法又固执己见,根本无法指挥军队。而狄青出身军旅,若是派文臣为副帅,军令又无法贯彻。从前狄青在鄜州曾任我的部属,为人沉稳勇敢有谋略,若能将征讨侬智高的大任交付给他,他一定能不辱使命,平定乱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1/4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