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校对)第3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0/458

当时顺昌府毫无防御工事,刘錡命人取来车轮排列在城墙上,又拆去民家的大门,围在城墙的四周,花费了约六天的时间,大致部署完毕,这时金兵也来到城下。最初,刘錡即在守城周围修筑“羊马垣”(城外加筑的小隔城工事,暂为安泊羊马之用),再在垣上挖洞为门,此时,结合了许多羊马垣,加上遮盖做为防御阵地。
金人以箭阵进攻,所射出的箭若非越过垣端射到城墙,就只射到垣壁,丝毫发挥不了杀敌的作用。刘錡挑选神箭手,以强弩在城上或垣门反击,百发百中,伤敌无数,敌人稍一退兵,刘錡就出动步兵追击,金兵逃命落水而死的不计其数。
金兵退后二十里扎营,刘錡派阎充召募五百壮士,乘夜杀入金营,这夜雷电交加,宋军见到绑辫子的即予扑杀。金人再退败十五里,刘錡命一百名勇士组成敢死队,以竹子为武器,就象一副市井百姓嬉戏追逐的样子,每人拿一根竹子为暗号进攻金兵的营地,天空雷光一闪,每人就奋勇前冲,雷光止就潜伏不动,敌营大乱。而一百名敢死队员闻号角声,便齐聚进攻,金人更觉草木皆兵,兵心惶恐。竟整夜自相混战,堆尸盈野。
金兀术(完颜宗弼)在汴京接到战败的消息,率十万人军救援。诸将认为:“趁着金人退败,应赶紧备船,全军而退,不要与金兀术正面交手。”刘錡说:“敌营离我军很近,而金兀述的援军将到,如果我军一退,金兵一定出兵紧随追击,所有的战果都将前功尽弃。”
于是又召募曹成等二人,对他们说:“现在我派你们当密探,事成之后必有重赏,只要你们照着我的话去做,金人就绝对不会杀你们。现在你们骑马去闲逛,看到金兵就故意坠马,金人俘虏你们后,一定会侦讯你们想知道我是怎样一个人。这时你们就答说:‘他身在太平盛世,平日他最欢听歌玩妓,朝廷希望两国修好,所以派他镇守东京,好安享逸乐。’”当曹成等二人照刘錡之计行事后,金兀术非常高兴,就放弃鹅车(攻城车)、大炮等攻城器械。第二天,刘錡登城,看见曹成二人回来,立刻用绳索吊他们上来,发现两人都上了刑具,还附了一封信,刘錡深恐动摇军心,立刻把信件烧毁。
金兀术来到城下后,先责备金将为什么没有攻下顺昌。诸将异口同声回答说:“南朝用兵已非昔日可比,不信,元帅亲自攻城就知道了。”正巧,刘錡派耿训请战,金兀术听了勃然大怒说:“刘錡是什么人,竟敢向本帅挑战?凭本帅十万兵力,攻下你刘錡一个小小顺昌城,就好比用脚踩平狗窝!”耿训说:“太尉(刘錡)非但请与太子(宋人称金兀术为四太子)决战,并且认为太子一定不敢渡河前来,所以太尉特别献上五座浮桥,供你军渡河用。等太子平安渡河后,再决一死战。”
第二天天亮,刘錡果然在河上架起五座浮桥,好让金兵能渡河而来,但却在河的上游和草中都撒上毒药,因此特别警告士卒说:“渴死也不许喝河水,敢违抗军令者,一律问斩。”这时正是大热天,金兵长途跋涉而来,日夜都不敢解下盔甲睡觉。反之,刘錡的军队都能轮流休息,并且在羊马垣下进食,金兵人马又饥又渴,有许多兵马因饮食水草而中毒生病。
在清晨较凉爽时,刘錡一直按兵不动,好让士兵充分休息,直到下午三点左右,见金兵已稍渐松懈,才突然派几百人从西门冲出杀敌,接着又有几千人从南门向金兵猛攻,刘錡命兵士不准出声,只能用大斧挥砍攻击,结果金兵大败,金兀术只好拔营北归。
总计这场战役,刘錡的兵力不到两万人,实际参加战斗的只有五千人;反之,金兵有几十万兵,军营由西到北绵长十五里。每晚战鼓之声震撼大地,营中通宵嘈嚷;而宋军戍守的顺昌城,城内一片寂静,连鸡狗都不叫。以“以逸待劳”战术,终于大败金兵。
[朱熹评译文]
顺昌之战正当热天,刘錡把五千人分成五个队,先准备好避暑药和饮酒食肉,在烈日下放一副兜牟与甲,不时让人去摸,一直晒到手不能触摸铁甲的热度,才换一队。军队来了,便让吃酒饭,停一会儿又给避暑药。于是从西门出兵突袭,接着再派一队由南门出击,只见全军从各城门出出入入,结果金兵大败而逃。再说金兵因人数过多,拥挤在一堆,几乎无立锥之地,仅仅只能手持矛枪站立,完全动弹不得,反之宋军却手持大斧冲入敌阵,杀金兵,砍马脚,一骑倒,数骑也随之倾倒,结果敌人伤亡惨重,由于顺昌一战,金人才知宋人战力不可忽视,生起怯意,于是同意与宋议和。
807、韩世忠
【原文】
世忠驻镇江,金人与刘豫合兵分道入侵。帝手札命世忠饬守备,图进取,辞旨恳切。世忠遂自镇江渡师,俾统制解元守高邮,候金步卒;亲提骑兵驻大仪,当敌骑。伐木为栅,自断归路,会遣魏良臣使金,世忠撤炊爨,给良臣:“有诏移屯守江。”[边批:灵变。]良臣疾驰去,世忠度良臣已出境,而上马令军中曰:“视吾鞭所向。”于是引军至大仪,勒五阵,设伏二十余所,约闻鼓即起击。良臣至金军,金人问王师动息,具以所见对。聂儿孛堇闻世忠退,喜甚。引兵至江口,距大仪五里,别将挞孛也引千骑过五阵东,世忠传小麾,鸣鼓,伏兵四起,旗色与金人旗杂出。金军乱,我军迭进,背嵬军各持长斧,上揕人胸,下斫马足。敌披重甲,陷泥淖,世忠麾劲骑四面蹂躏,人马俱毙,遂擒挞孛也等。
【译文】
南宋名将韩世忠(字良臣,卒谥忠武)镇守镇江时,金人与刘豫(字彦游,高宗南渡后,金人册立刘豫为皇帝,国号齐)相互勾结,分头入侵宋境。宋高宗亲笔下诏,饬命韩世忠严加守备外,并希望韩世忠能进而有更大的作为。诏书言辞恳切感人,因此,韩世忠由镇江亲自率军渡河,除了命统制官解元(字善长,以屡建战功任命为保信军节度使)防守高邮,抗御金人步兵外,自己则亲率骑兵驻守大仪,抵挡金人骑兵。
韩世忠命人伐木作成栅栏,阻断自军的退路,增加士兵奋勇杀敌的决心。
正遇到魏良臣(字道弼,官至参知政事)奉命出使金国,并即刻命令撤去炊爨,移军江边屯驻,给魏良臣调动部署的印象。于是,魏良臣策马疾驰而去,韩世忠估计魏良臣已出边境后,就上马对全军士兵说:“注意看我马鞭所指的方向。”于是引领全军到大仪地区排列成五个军阵,并在二十多处险地埋伏士卒,约定以鼓声为出击信号。
魏良臣到达金人营地后,金人询问魏良臣有关宋军部署的情形,魏良臣都一一据实相告。聂儿孛堇听说韩世忠退兵守江,非常高兴,率兵来到江口,距大仪大约有五里路。这时副将挞孛也率领一千名骑兵,正经过宋军五阵的东面。
韩世忠传令小兵击鼓,埋伏的士兵蜂拥而出,宋军的旗帜与金人的旗帜混杂一起,金兵顿时大乱,宋军乘胜猛攻,韩世忠更督令背嵬兵每人各持长斧一把,上刺人胸,下砍马脚,金兵穿着笨重的盔甲,陷在泥地里,根本无法挥刀抵抗,这时韩世忠再命精锐骑兵由四方冲杀陷在泥地的金兵,人马均亡,于是擒获挞孛也等人。
808、曹玮
【原文】
曹玮知渭州,时年十九。尝出战小捷,虏引去,玮侦虏去已远,乃缓驱所掠牛马辎重而还。虏闻玮逐利行迟,师又不整,遽还兵来袭,将至,玮使谕之曰:“军远来,必甚疲,我不乘人之急,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虏方甚疲,欣然解严,歇良久,玮又使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鼓军而进,大破之。因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以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玮在军,得人死力,平居甚暇,及用师,出入若神。一日,张乐饮僚吏,中坐失玮所在,明日徐出视事,则贼首已掷庭下矣。贾同造玮,欲按边,邀与俱,同问:“从兵安在?”曰:“已具。”既出就骑,见甲士三千环列,初不闻人马声。
[评]
只看城中肃然不闻鸡犬,便知刘錡必能胜敌;只看甲士三千环列,初不闻人马声,便知敌必不能犯曹玮。
【译文】
北宋人曹玮奉命戍守渭州时才十九岁,有一次与金人交战小胜后,金人即率兵退走,曹玮侦知金人走远后,就意态从容的驱赶所掠得金人的牛马、辎重返回营地。金人听说曹玮竟会为贪得战利品而拖延行军的速度,再听说军队的纪律也不严整,于是突然调转军队想突袭曹玮。
两军相距不远时,曹玮派人告诉金兵说:“你们大军远来,一定非常疲惫,本帅不愿趁人之急,请大军稍事休息,再决一死战。”金兵确实感到非常疲困,就欣然答应。休息一段时间后,曹玮又派人对金兵说:“休息够了,两军可以交战了。”于是击鼓进军,大破金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0/4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