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校对)第2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8/458

应天府丞(府中佐吏)寇天叙,御寇有功,曾任刑部右侍郎,负责管理府中事。
寇天叙每天头戴小帽,身穿布衫,坐在府内,官府的收入,除了供给朝廷每日所需外,从不随便动用府中公物。
江彬仗着皇帝宠爱,常派人至应天府中要东要西,寇天叙每次见到江彬的手下装作没看见,直到使者走到面前,才起身招呼,称呼对方“钦差”,然后吐苦水说:“南京百姓生活穷困,府库空虚,无法筹到足够的钱粮,我这应天府丞只好每天穿着小衫,坐在府内,随时等着上面派人拿我问罪。”
由于每次都这么说,江彬也无可奈何,只好不再派人去了。
寇天叙可算是乔白岩的好帮手。
另外当时边军常在城中横行,强买民众物品,寇天叙也挑选一批精壮士兵,每天由早到晚等在府外,寇天叙外出时即跟随在旁,若在路上碰到边军即和他们比划。边军打不过,从此行为收敛许多,想来寇天叙是和乔白岩商议过才这么做的。
594、宗泽
【原文】
宗汝霖,建中、靖国间为文登令。同年青州教授黄荣上书,自姑苏编置某州,道经文登,感寒疾不能前进。牙校督行甚厉,虽赂使暂留,坚不可得。不得已,使人致殷勤于宗。宗即具供帐于行馆,及命医诊候。至调理安完,而了不知牙校所在。密讯其从行者,云,自至县,即为县之胥魁约饮于营妓,而以次胥吏日更主席。此校嗜酒而贪色,至今不肯出户。屡迫捉之,乃始同进。
[评]
探知嗜酒贪色,便有个题目可做。只用数胥吏,而行人之厄已阴解矣。道学先生道理全用不著。此公可与谈兵。
【译文】
宗汝霖(宗泽)为文登县令时,接到同年一起高中金榜的友人黄荣来信说:“我从姑苏被派到某州去,路经文登,受风寒无法继续上路。但督行的武官非常严厉,我虽想贿赂他,请他让我休息一两天再上路,却行不通,不得已只好写信向您求助。”
宗汝霖立即准备了物品到黄荣所住的行馆探望,并请医生为他看病,一直到黄荣病好,不但不见武官催逼上路,甚至连武官在哪儿都不知道。
黄荣暗中询问,随行人员说,-自从来到文登县后,武官就被县令的手下邀到营妓那儿喝酒,并且由县令手下轮流作东,武官好酒、怎么也不肯离开,几次催请才勉强同意上路。
[评译]
在得知武官好酒贪色后,宗汝霖就针对武官的弱点设计,只动用几名手下,就完全化解黄荣的困境,在这件事中圣贤之道全用不上。我认为宗威愍是个懂得用兵的人,可以和他谈论兵法。
595、张易
【原文】
张易通判歙州,刺史宋匡业使酒陵人,果于诛杀,无敢犯者。易赴其宴,先故饮醉,就席。酒甫行,寻其少失,遽掷杯推案,攘袂大呼,诟责蜂起。匡业愕然不敢对,唯曰:“通判醉,性不可当也。”易嵬峨喑口恶自如。俄引去,匡业使吏掖就马。自是见易加敬,不敢复使酒,郡事亦赖以济。
[评]
事虽琐,颇得先发制人之术。在医家为以毒攻毒法,在兵家为以夷攻夷法。
【译文】
张易(南唐人,苦学自励)任歙州通判(官名,掌民钱谷,狱讼,听断之事)时,刺史宋匡业常借酒装疯欺人,动辄下狠手杀人,没有人敢冒犯他。
有一次张易在赴宋匡业的酒宴前,先行喝醉,入席后没多久便借小事生气,摔酒杯,掀桌子,更大呼小叫乱骂一通。匡业见了不知如何是好,说:“通判喝醉了,不要惹他。”一旁的张易虽已声音沙哑,却仍叫骂不停,不久,张易要离去,匡业派人扶张易上马。
从此对张易态度恭敬,不敢再借酒醉欺人。郡中的公务才能顺利进展。
[评译]
这虽是小事,但张易颇懂得先发制人,就好比医生用以毒攻毒的方法治病,将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8/4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