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谭概(校对)第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63

何承天
何承天年老,为著作佐郎。诸佐郎并名家年少。荀伯子嘲之,呼为“奶母。”何曰:“卿当云‘风凰将九子’,何言‘奶母’?”
王、范
王文度、范荣期常同诣简文,范齿胜,王爵胜。王遂在范后,王因谓范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范曰:“淘之汰之,砂砾在后。”
祝石林
给事祝石林,曾为黄陂博士。偶入郡,与黄冈令刘联坐。令心易之,而嗔其抗直,曰:“吾乡士人有一破,乃‘大哉尧之为君’一节题。破云:‘以齐天之大圣,极天下之无状焉。’”祝曰:“吾亦有一破,题是‘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破云:‘处无可奈何之地,遇大不相干之人。’”同官绝倒。明年,祝及第,刘以县令考察为民。
王清
王清系掾吏,初授卑官,有异才,累迁嘉兴府同知。以督责海塘有功,擢两淮佥宪。逾半年,请告归。在嘉时,偕太守行香文庙。太守戏指先师,谓公曰:“认得此位老先生否?”清曰:“认得,这老先生人品极高,只是不曾发科。”太守默然。
只夸科第,不论人品,此位老先生,太守反不认得。
仕宦迟速
魏周泰为新城太守。司马宣王使钟毓调曰:“公释褐政府三十六日,拥盖守兵马郡。乞儿乘小车,一何驶乎!”泰曰:“君名公之子,小有文采,故守吏职。猕猴骑土牛,又何迟也!”
陆兵曹、张给事
陆式斋容一日与张给事宴,投壶中耳。给事曰:“信是陆兵曹,开手便中帖木耳。”式斋答云:“可惜张给事,闭口常学磨兜坚。”给事有惭色。
费侍郎对
费宏官侍郎,其兄奉常。公宴,以长少易位,刘瑾适过之,曰:“费秀才以羊易牛。”公答曰:“赵中贵指鹿为马。”
侍郎谑
景泰间兵、刑二部僚佐会坐。时于公谦为兵书,俞公士悦为刑书。刑侍郎戏谓兵侍郎曰:“于公为大司马,公非少司驴乎?”兵侍郎即应之曰:“俞公为大司寇,公非少司贼乎?”
崔副使允,京山侯元之弟也。初登第时,偕同年王侍郎寅之子允修,谒王之一乡前辈。其人问崔何人。王云:“崔驸马弟也。乃兄驸马,此为驸驴。”崔答曰:“此王侍郎儿。乃父侍狼,此为侍狗。”
洗马
刘定之升洗马,朝遇少司马王伟。王戏之曰:“太仆马多,洗马须一一洗之。”刘笑曰:“何止太仆,诸司马不洁,我亦当洗。”
太常卿大学士
陈师召擢南京太常,门生会饯,有垂涕者。李西涯大学士在席,为句云:“师弟重分离,不升他太常卿也罢。”公应声曰:“君臣难际会,便除我大学士何妨?”一座绝倒。
按陈音,莆田人,李东阳同榜,性宽坦。在翰林时,夫人尝试之。会客至,呼茶,曰:“未煮。”公曰:“也罢。”又呼干茶,曰:“未买。”公曰:“也罢。”客为捧腹。时因号“陈也罢”。
增广、检讨
内乡县李蓘,字子田,官翰林检讨。其弟名荫,字袭美,久滞增广生。蓑遣书荫曰:“尔今年增广,明年增广,不知增得几多?广得几多?”荫答书曰:“尔今日检讨,明日检讨,不知检得甚么?讨得甚么?”
试官举子
唐制:举人试日,既暮,许烧烛三条。主文权德舆于帘下戏云:“三条烛尽,烧残举子之心。”举子遂答云:“八韵赋成,惊破侍郎之胆。”
僧赞宁等
僧赞宁辞辩纵横,人莫能屈。时有安鸿渐者,文辞隽敏,尤好嘲咏。尝街行,遇赞宁与数僧相随。鸿渐指而嘲白:“郑都官不爱之徒,郑谷诗:爱僧不爱紫衣僧。时时作队。”赞宁应声答曰:“秦始皇未坑之辈,往往成群。”
安鸿渐素好谑。凌侍郎策,其父曾为镇所由,父携拜鸿渐乞名。鸿渐命名,曰“教之”。盖言所由生也。策后颇衔恨之。
潘阆常谑惠崇曰:“崇师尔当忧狱事。吾去夜梦尔拜我,尔岂当归俗耶?”惠崇曰:“此乃秀才忧狱事尔。惠崇,沙门也。惠崇拜,沙门倒也。秀才得无诣沙门岛耶?”
包山寺在苏州太湖。僧天灵者,博学通文。有一秀才嘲之曰:“秃字如何写?”僧应声曰;“秀字掉转尾就是。”
僧录惠江、中书程紫霄,俱辩捷。江素充肥,会暑袒露。霄见之,曰:“僧录琵琶腿。”江曰:“先生觱栗头。”又见骆驼数头。霄指一大者曰:“此必头陀也。”江曰:“此辈滋息,亦有先后。此先生,非头陀。”
僧贯休有机辩。杜光庭羽士欲挫其锋,每相见,必俟其举措以戏调。一日,因舞辔于通衢,贯休马坠粪。光庭连呼:“太师!太师!数珠落地!”贯休徐曰:“大还丹!大还丹!”
儒匠
有木匠颇知通文,自称儒匠。尝督工于道院,一道士戏曰:“匠称儒匠,君子儒,小人儒?”匠遽应曰:“人号道人,饿鬼道,畜生道?”
古今巧对
刘潜夫
杨平舟栋以枢掾出守莆阳,刘潜夫克庄兄弟俱以史官里居,郡集公寓。王臞轩迈戏之云:“大编修,小编修,同赴编修之会。”潜夫云:“欲属对不难,不可见怒。”王愿闻之。乃云:“前通判,后通封,但闻通判之名。”盖王凡五得倅而不上云。王又尝拆刘名调之云:“十兄二十年前何其壮,二十年后何其不壮?”刘应之曰:“二兄二十年前何其遇,二十年后何其不遇?”
东坡、佛印
佛印原儒家流,书无不读,与东坡友善。神庙时,祷旱,命僧人入内修演。东坡谓佛印冒侍者入观盛事。上见魁伟,遂赐披剃。心颇衔恨。一日东坡戏曰:“往尝与公谈及古诗,如‘时闻啄木鸟,疑是叩门僧’,又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未尝不以‘鸟’对‘僧’也。不意今日公身犯之。”佛印曰:“所以老僧今日得对学士。”东坡大笑。
又旧传佛印尝访坡公。公不在,值小妹卧纱帷中。佛印曰:“碧纱厨里卧佳人,烟笼芍药。”小妹应声曰:“清水池中洗和尚,水浸葫芦。”佛印笑曰:“和尚得对佳人,已出望外矣!”按此乃后人好事者之为,公虽旷远,印不应直入卧闼也。又传小妹夏月昼寝,坡公过之。妹戏吟曰:“露出琵琶腿,请君弹一弹。”公应曰:“理上去不得,要弹也不难。”亦可笑。
东坡为佛印题小像云:“佛相佛相,把来倒挂,只好擂酱。”一日佛印亦与东坡题真云:“苏胡苏胡,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相与大笑。
师公
徐之才父祖并善医,世传其业。祖孝徵戏之才为师公。之才曰:“既为汝师,复为汝公,在三之义,顿居其两。”众大笑。
粪墼
丁公度、晁公宗懿,往因同馆,喜相谐谑。晁迁职,以启谢丁。丁戏晁曰:“启事更不奉答,当以粪墼一车为报。”晁答曰:“得墼胜于得启。”因大笑。
钱索子
刘阁老尝议丘文庄著述,戏曰:“丘仲深有一屋散钱,只欠索子。”丘应曰:“刘希贤有一屋索子,只欠散钱。”
羊蟹
尤延之极短小。寿皇尝问:“外廷谓卿为秤锤,何故?”对曰:“秤锤虽小,斤两分明。”上喜之。杨诚斋尝戏呼尤延之为蝤蛑。延之呼诚斋为羊。一日食羊白肠。延之曰:“秘监锦心绣肠,亦为人所食。”诚斋笑吟曰:“有肠可食何须恨,犹胜无肠可食人。”世称蟹为“无肠公子”。一坐大笑。
梁宝、赵神德
梁宝好嘲戏,至贝州,闻赵神德能嘲,即令召之。宝面甚黑,厅上凭案以待。须臾,神德入,两眼俱赤,至阶前,宝即云:“赵神德,天上既无云,闪电何以无准则?”答云:“入门来,案后唯见一挺墨。”宝又云:“官里科朱砂,半眼供一国。”又答云:“磨公小拇指,涂得太社北。”宝无以对,愧谢遣之。
欧阳、长孙
欧阳询为人瘦小,极其寝陋,而聪敏绝伦。太宗常宴近臣,互令嘲谑,以为娱乐。长孙无忌先嘲询曰:“耸膊成山字,埋肩不出头。谁令麟阁上,画此一猕猴?”询应声曰:“缩头连背暖,漫裆畏肚寒。只缘心浑浑,所以面团团。”太宗笑曰:“询殊不畏皇后闻耶?”
补唇先生
方干唇缺,有司以为不可与科名,连应十余举,遂隐居鉴湖。后数十年,遇医补唇,年已老矣,人号曰“补唇先生”。又性好侮人。尝与龙丘李主簿同酌。李目有翳,干改令讥曰:“措大吃酒点盐,军将吃酒点酱。只见门外著篱,未见眼中安障。”答曰:“措大吃酒点盐,下人吃酒点鲊。只见手臂着襕,未见口唇开裤。”
王琪、张亢
王琪、张亢同在晏元献幕。张肥大,王以太牢目之。王瘦小,张以猕猴目之。一日有米纲至八百里村,水浅当剥载,张往督。王曰:“所谓‘八百里剥’也。”张曰;“未若‘三千年精’矣。”琪尝嘲亢曰:“张亢触墙成八字。”亢应声曰;“王琪望月叫三声。”
吴原墅、王玉峰
苏州吴原墅麻脸胡须,莆田王玉峰面歪而眼多白。王戏云:“麻脸胡须,羊肚石倒栽蒲草。”吴应云:“歪腮白眼,海螺杯斜嵌珍珠,”二人同部,闻者鼓掌。
苏小妹
东坡有小妹,善词赋,敏慧多辩,其额广而如凸。东坡尝戏之曰:“莲步未离香阁下,梅妆先露画屏前。”妹即应声云:“欲扣齿牙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以坡公多须髯,遂亦戏答。时年十岁耳。
一说云:“去年一点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以坡公长颏也。
多髯
李从俨生辰,贺客秦凤陋而多髯,魏博少年如美人。魏戏云:“今日不幸与水草大王接坐。”秦曰:“夫人无多言。”四座皆笑。
徐之才
魏收戏徐之才曰:“君面似小家方相。”之才曰:“若尔,便是卿之葬具。”
张玄祖
张玄祖八岁亏齿。先达知其不常,戏之曰:“君口复何为狗窦?”答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
严、高二相公
常熟严相公面麻,新郑高相公作文用腹草。前后在翰林时,高戏严曰:“公豆在面上。”严应声曰:“公草在腹中。”
杨梅、孔雀
梁国杨氏子六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呼儿出见。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虞寄
虞寄年数岁。客候其父,遇寄于门,戏曰:“郎子姓虞,必当少智。”寄应曰:“字义不辨,岂得非愚?”客大惭。
何、顾
隋何妥八岁。顾良戏曰:“汝何是荷叶之荷,抑河水之河?”妥曰:“先生姓顾,是坚固之固,抑新故之故?”众异之。
郭、曾
泰和曾给事忭,与郭工部恺饮间,曾嘲曰:“汝犬羊之鞟乎,虎豹之鞟乎?”郭应曰:“尔何曾比予于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