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谭概(校对)第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63

景清游太学时,同舍生有秘书,清求,不与,固请,约明旦即还。生旦往索,清曰:“吾未尝假书与汝。”生忿讼于司成,清叩持书往见曰:“此清灯窗所业书。”即诵终卷。生则不能诵一词。司成叱生退。清出,即以书还生曰:“以子珍秘太甚,特相戏耳。”
李西涯题画
大僚吴某家藏陈图南小像,亦名笔也,遍求在京名公题咏。邵半江诗先成,求质于李西涯公。公绐曰:“尚有一二字未稳,俟予更之。”因嘿记其诗,先题吴公画上。邵见之,抚掌大笑,
按邵诗云:“盘陀石上净无尘,岳色江声共此真。莫怪吴侬浑不醒,百年俱是梦中人。”
祀真武
贾秋壑会客,庖人进鳖,一客不食,曰:“某奉祀真武,鳖似真武案下龟,故不食。”盘中复有蔗,又一客曰“不食”。秋壑诘其故。客曰:“某亦祀真武,蔗不似真武前旗竿乎?”满座大笑。
王戎后身
庐江尹李公有门子甚荷宠。一日,诸僚毕集,共谈之,或云“龙阳”,或云“六郎”。霍山尹罗公独曰:“此王戎后身。”李惊问故。罗曰:“因前生钻李,今索债耳。”
滕元发
司马温公劾奏王广渊,乞诛之以谢天下。滕元发为起居注,既归,王就问:“早来司马君实上殿乞斩某以谢天下,不知圣语如何?”滕戏曰:“只听得圣语云:‘依卿所奏。’”
王中父
王介,字中父,性轻率,每语言无伦,人谓其有风疾。出守湖州,王介甫以诗送之云:“东吴太守美如何,柳浑诗才未足多。遥想郡人迎下檐,白苹州渚正沧波。”其意以水值风即起波也。介谕其意,遂和十篇,盛气而诵于介甫。其一曰:“吴兴太守美如何,太守从来恶祝【鱼它】,生若不为上柱国,死时犹合代阎罗。”介甫笑曰:“阎罗见缺,请速赴任!
王中父与刘贡父同考试。中父以举人卷子用“小畜”字,疑“畜”字与御名同音。贡父争以为非。中父不从,固以为御名。贡父曰:“此字非御讳,乃中父之家讳也!”因相诟骂。贡父坐罢,同判太常礼院,罚铜归馆。有启谢执政云:“虚船触舟,忮心不怨。强弩射市,薄命何逃?”时雍子方为开封推官,戏曰:“据罪名当决臀杖十三。”贡父曰:“吾已入文字,云:‘窃见雍子方身材长大,臀腿丰肥,臣实不如,举以自代。’”
龙德化
黄都龙太渠,官郡守致仕。其子名德化,以乡举选官为府判。临之任,太渠治觞饯之,嘱曰:“尔平日好谑,今日居官不得复尔。”德化起立应曰:“堂尊承教了!”太渠不觉失笑。
丁谓
丁谓在秘阁日,凝寒近火,尝以铁筯于灰烬间书画。同舍伺公暂起,烧火筯使热,公至仍书,为筯所烙,曰:“昨宵通晓不寐,为四邻弦管喧呼所聒。”同舍曰:“是必嫁娶之家也。”公曰:“非是。时平岁稔,小人辈共乐烙其父母祖先耳!”
才宽
才太守宽,高才抗节。尝谒抚台,一主事丁忧还家,亦来谒。门适闭,才曰:“何不击木鱼自通?”主事不可。才乃戏曰:“座上木鱼敲夜月。”主事不答。才曰:“可对‘檐前铁马打秋风’。”主事大怒而去。才曰:“如此大气,不见人亦可。”
呼如周名
度支尚书宗如周,有人诉事,谓其曾作如州官也,乃曰:“某有屈滞,故来诉如州官。”如周曰:“尔何人,敢呼我名?”其人惭谢曰:“只言如州官作如州,不知如州官名如周,早知如州官名如周,不敢唤如州官作如州。”如周大笑曰:“令卿自责,见侮反深。”众咸服其雅量。
中官性阴
太监谷大用迎驾承天,所至暴横。官员接见,多遭叱辱,必先问曰:“你纱帽哪里来的?”一令略不为意。大用喝问如前。令曰:“我纱帽在十王府前三钱五分白银买来的!”大用一笑而罢。令出,众问之。曰:“中官性阴,一笑更不能作威矣!”众叹服。
宋太祖乡邻
宋太祖虑囚。一囚诉称“臣是官家乡邻”。太祖疑为微时比舍,亟问之。乃云:“住东华门。”帝大笑,亦竟释之。
刘贡父
刘贡父为试官,出“临以教思无穷论”。举人上请曰:“此卦大象如何?”刘曰:“要见大象,当诣南御苑可也。”时马默为台官,弹奏攽轻薄,不当置在文馆。贡父叹曰:“既云马默,岂合驴鸣!”
论扬子云
王介甫与东坡论扬子云投阁为史臣之妄,《剧秦美新》之作亦后人诬子云。东坡曰:“轼亦疑一事。”荆公曰:“疑何事?”东坡曰:“不知西汉果有子云否?”众大笑。
陆平泉
相嵩诞日,诸翰林称寿,争献其面。时菊花满堂,陆平泉独退处于后,徐曰:“不要挤坏了陶渊明。”
箕仙
有请箕仙者,仙至,自云何仙姑。一顽童戏之,于掌心书一“卵”字,问姑曰,“此何字?”箕遂判云:“似卯原非卯,如邛不是邛。仙家无用处,转赠与尊堂。”见《诗话》。
押衙诗
湘江北流至岳阳,达蜀江,夏潦后,蜀江涨势高,遏住湘波,让而退,溢为洞庭湖,凡阔数百里,君山宛在水中。秋水归壑,此山复居陆,唯一条湘川而已。前辈许裳《过洞庭》诗最为首出,后无继者。诗僧齐己驻锡巴陵,欲吟一诗,竟未得意。有都押衙蔡姓者,戏谓己公曰:“某有诗已绝,诸人不必措词。”己公坚请口札。押衙朗吟曰:“可怜洞庭湖,恰到三冬无髭须。”以其不成湖也。己公大笑。
张幼于谜
吴门张幼于,使才好奇。日有闯食者,佯作一谜粘门云:“射中许入。”谜云;“老不老,小不小,羞不羞,好不好。”无有中者,王百谷射云:“太公八十遇文王,老不老;甘罗十二为丞相,小不小;闭了门儿独自吞,羞不羞?开了门儿大家吃,好不好!”张大笑。
痔字
近谑云:叶仲子一日论制字之妙,因及疾病二字:“从丙、从矢,盖言丙燥矢急,燥急,疾病之所自起也。”友人故以“痔”字难之。沈伯玉笑曰;“因此地时有僧人往来,故从寺。”众方哄堂,一少年不解,向叶问之。叶徐曰:“异日汝当自解。”众复哄堂。
比玉居
有王生行一者,美甚,人多嬖之。沈伯玉过其家,见斋额颜曰“比玉居”。伯玉曰:“此额殊有意,移‘比’字易出‘居’内之‘古’,分明是‘屁古’二字。‘玉’字亦‘王’、‘一’二字也。分合言之,乃‘王一屁古’四字。”
朱古民
朱古民文学善谑。一日,在汤生斋中,汤曰:“汝素多智术,假如今坐室中,能诱我出户外立乎?”朱曰:“户外风寒,汝必不肯出。倘汝先立户外,我则以室中受用诱汝,汝必从矣。”汤信之,便出户外立,谓朱曰:“汝安能诱我入户哉!”朱拍手笑曰:“我已诱汝出户矣!”
古今谭概四
机警部第二十三
子犹曰:昔三徐名著江左,而骑省铉尤其白眉。及入聘,颇难押伴之选。艺祖令殿前司具殿侍中不识字者十人以闻,而点其一,曰:“此人可。”举朝错愕不解,殿侍者亦不敢辞。既渡江,骑省词锋如云,其人不能答。强聒之,徒唯唯。居数日,既无与之酬复,骑省亦倦且默矣。人谓“此大圣人举动,不屑与小邦争口舌之胜”,不知尔时直是无骑省对手,傥得晏婴、秦宓其人,滑稽辩给,奏凯而还,大国体面,更当何如?孔门恶佞,而不废言语之科,有以也!集《机警》第二十三。
晏子
齐景公问:“东海枣华而不实,何也?”晏子曰:“秦穆公黄布裹枣,至海上而投其布,故华之不实。”公曰:“吾佯问耳。”对曰:“佯问者,亦当佯对。”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缚一人前曰:“此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多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今民在齐不盗,入楚则盗,意者楚之水土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嬉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马氏语相似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之。晏子曰:“臣不使狗国,安得从狗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临淄三百里,张袂成阴,挥汗成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而使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王,不肖者使使不肖王。婴最不肖,故使楚矣。”
袁隗妻马氏是季子长女,少有才辩,融家势丰豪,装遣甚盛。隗问曰:“妇奉箕帚而已,何乃过珍丽乎!”对曰:“慈亲垂爱,不敢逆命。君若欲慕鲍宣、梁鸿之高,妾亦愿从少君、孟光之事矣!”隗又曰:“弟先兄举,世以为笑。今处姊未适,先行可乎?”对曰:“妾姊高行殊邈,未遭良匹,不似鄙薄苟然而已。”
《尔汝歌》
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汝能为不?”皓正饮酒,因举觞劝帝而言曰:“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怀酒,令汝寿万春。”帝悔之。
伊籍
先主以伊籍使吴。孙权闻其才辩,欲逆折以辞。籍适入拜,权曰:“劳事无道之君乎?”对曰:“一拜一起,未足为劳。”
赵迁
后秦姚苌与群臣宴。酒酣,谓赵迁曰:“诸卿皆与朕北面秦朝,今忽相臣,得无耻乎?”迁曰:“天不耻以陛下为子,臣等何耻为臣?”苌大笑。
诸葛恪
诸葛恪父瑾面长似驴。孙权大会客,使人牵驴入,题其面曰:“此诸葛子瑜。”恪请笔续两字于下曰“之驴”。举坐欢笑。乃以赐恪。
元孚
五代周元孚好酒,短而秃。义帝于室内置酒十瓶,各加帽以戏孚。孚入见,便云:“吾兄弟无礼,何为入王室中坐?宜早还宅。”因持酒去。
贾玄待诏
贾玄侍宋太宗棋,饶玄三子,常输一路。太宗知玄诈不尽其艺,乃曰:“此局复输,当榜汝!”既满局,不生不死。太宗曰:“亦诈,更一局,汝胜,赐汝绯,不则投汝水中!”局既卒,不胜不负。太宗曰:“我饶汝子而复平,是不胜也!”命左右投之水中。乃呼曰:“臣握中尚有一子!”太宗大笑,赐以绯衣。
陈君佐
太祖时,陈君佐以诙谐得幸,屡遭危险,以口舌免。尝与物食之,敕其言善则免。与醋饮,问曰:“酒何如?”对曰:“折腹。”谓酸也,即“折福”。与生牛皮食,问曰:“肉何如?”对曰:“难消。”谓硬也。又以宽大员帽赐戴之,罩项,问曰:“何如?”对曰:“【匚敢】带不浅。”谓深也,即“感戴”。一日又欲一字笑。请明日从驾至金水河,预令孤老瞽者沿河排立。驾至,陈呼曰:“拜!”众皆依赞拜堕水中。上大笑。又从游苑中,上停马,命随口作一诗。即呈曰:“君王停马要诗篇,杜甫诗中借一联: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
薛综
蜀使张奉使于孙权,前以姓名嘲阚泽,泽不能答。薛综下行酒,因劝云:“蜀者何也?有‘犬’为‘獨’,无‘犬’为‘蜀’。横‘月’勾身,‘虫’入其腹。”奉曰:“不当复说君吴耶?”即应声曰:“无‘口’为‘天’,有‘口’为‘吴’。君临万邦,天子之都。”众坐喜笑,而奉无对。
秦宓
吴使张温来聘,问秦宓曰:“天有头乎?”宓曰:“有。”温曰:“在何方?”宓曰:“诗云:‘乃眷西顾。’以此推之,在西方。”温曰:“天有耳乎?”曰:“天处高而听卑。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温曰:“天有足乎?”宓曰:“诗云:‘天步艰难’。无足何以步之?”温曰:“天有姓乎?”宓曰:“姓刘。”温曰:“何以知之?”曰:“天子姓刘,以此知之。”
东方朔
武帝时,有献不死之酒者,东方朔窃饮之。帝怒,欲杀朔。朔曰:“臣所饮,不死之酒也。杀臣,臣亦不死;臣死,酒亦不验。”
《韩非子》中射之士事同。
汉武游上林,见一好树,问东方朔。朔曰:“名‘善哉’。”帝阴使人识其树。后数岁,复问朔。朔曰:“名为‘瞿所’。”帝曰:“朔欺久矣!名与前不同,何也?”朔曰:“夫大为马,小为驹;长为鸡,小为雏;大为牛,小为犊;人生为儿,长为老。且昔为‘善哉’,今为‘瞿所’,长少死生,万物败成,岂有定哉!”帝乃大笑。
《说苑》:子路、颜回浴于洙水,见五色鸟。颜回问。子路曰:“荣荣之鸟。”他日见之,又问。曰:“同同之鸟。”回曰:“何一鸟而二名?”子路曰:“譬如丝绢,煮之则为帛,染之则为皂,不亦宜乎!”
孔文举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亲。”既通,前坐。李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人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亲,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膺问:“欲食乎?”曰:“须食。”膺曰:“教卿为客之礼:但让,不须谢主。”融曰:“教公为主之礼:但置食,不须问客。”膺叹服,曰:“恨吾将死,不及见卿富贵。”融曰;“公殊未死。”膺问何故。答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公向言殊未善。”适大夫陈韪后至,闻斯语,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融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