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只始皇帝(校对)第1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2/339

  “唉,请您见谅,卫国只有一两座城池,只有几万百姓,没有士卒...我的食邑甚至没有您的多...我听闻,灭亡一个国家,也要给他留下可以祭祀的地方,如今的卫国,只够卫人来祭祀先祖的,卫国绝对不会跟任何人为敌,但是也不能失去这最后的城池,我的先祖就葬在这里,卫人的先祖葬在这里,请给我们留下一些可以祭祀他们的地方吧。”
  “卫国还会向从前那样,给魏国缴纳赋税,听候魏国的命令...”
  子南公期起身,朝着龙阳君俯身大拜,说道:“卫人就剩下这些故土了...也没有实力来抵御任何敌人,我的百姓们分散在各个地方,有些时候会回来祭拜先祖,我不希望他们回家的时候,发现家已经没有了...请您宽恕...”,卫君卑微的哀求着,不断的朝着龙阳君俯身大拜。
  “您不必如此,不过,您还是要跟着我前往魏国,答谢魏王的恩德。”
  “好。”,卫君点着头,笑着说道:“应当如此。”
  ........
  当卫君的车驾刚刚来到了魏国的时候,便有数百个士卒冲了过来,直接抓住了卫君的那些随行者,他们是带着礼物来拜见魏王的,而年迈的卫君,也是从马车上被拖拽下来,士卒们给了他一拳,卫君便躺在了地面上,卫君茫然的看着龙阳君,问道:“这是为什么?我做错了什么事情?”
  龙阳君长叹了一声,方才看着那个士卒,严厉的说道:“不许对卫君无礼!”
  士卒这才松开了他,卫君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来,捡起了地面上的拐杖,方才看向了龙阳君,眼里满是困惑,满是不解,龙阳君挥了挥手,没有说话,便有士卒押着他们,朝着大梁的方向走去。龙阳君抢先一步返回了大梁,丢下了这些人,卫人被一路驱赶着前进,可怜的卫君不断的徒步赶路,又不能休息,双脚也流出血来,一步一个血脚印。
  可是,他没有哀求,也没有呻吟,更没有抱怨,他只是拄着拐杖,一步一步的走着。
  而那些走在他身后的卫人,他们看着面前的这些血色的脚印,他们的脸渐渐变得赤红,他们的神情,渐渐变得狰狞。
  终于,随行的卫人疯狂了,他们朝着身边的魏人发动了攻击,徒手袭击这些带着兵器的士卒,双方厮杀在一起,卫君转过身来,看着这一幕,瞪大了双眼,他只是大声的叫道:“不要动手!不要!不要动手!”
  可是,他并没有能拦下那些卫人,魏人拿出了弓弩,卫人一个一个被射杀在他的面前,卫君急忙挡在了那些卫人的面前,朝着魏国士卒俯身行礼,请求得到他们的宽恕,不要伤害自己身后的随从,可是,士卒们还是射死了所有跟随他前来的卫人,可见,魏人射术还是非常了得的。
  他们的羽箭从卫君的头顶飞过,精准的杀死了他身后的随行,卫人倒在血泊里,那些送给魏王的礼物也掉落在血泞之中。
  子南公期嚎啕大哭,跪在他们的尸首面前,哭的撕心裂肺,可他还是被魏人无情的拖走。
  当子南公期终于见到魏王的时候,他已经彻底的麻木了,他低着头,一言不发,浑身衣衫褴褛,脸上满是恍惚。
  魏王开口说道:“卫君...寡人听闻,您所带来的武士袭击了寡人派去保护您的士卒,您到底是想要做什么呢?”
  卫君抬起头来,布满血丝的双眼紧紧盯着面前的魏王,有些可怕。
  魏王并没有害怕,虚弱的卫国,并不能让他感到害怕。
  “若是您不愿意带着卫国归顺魏国,寡人就杀了您。”,魏王眯着双眼,看着面前的卫君,又恐吓道:“寡人若是想要占领卫国,那不是困难的事情。寡人有二十万精锐的士卒,有大梁这样高大的城池,有平原君这样的贤才辅佐,有数百万顺从寡人的百姓。寡人之所不攻打卫国,是因为寡人不想要杀害卫国的百姓,您作为卫国的国君,应该要明白这些道理!”
  卫君狂笑了起来,他指着面前的魏王,愤怒的吼道:
  “我要诅咒你那精锐的士卒死在敌人的箭矢之下!我要诅咒你那些高大的城池被摧毁!我要诅咒你的臣子背弃你!我要诅咒你的百姓承受亡国得痛苦!我要诅咒你的子孙,他们会像奴隶一样被杀死!!”
  卫君三十年,魏王杀子南公期与大梁。
第两百六十三章
六国现状
  马服君离开赵国,前往秦国的事情,在诸国都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赵国不用提,哀鸿遍野,上下颓靡,纵然赵王颁布了一系列的减税轻役的制度,也没有能让百姓们从这种低沉的氛围里走出来。在这个时候,新的国相庞公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他借用《马服书》的内容,开始变法革新,从官吏的俸禄,官吏的选举,以及学室的创立,以及施行效仿秦国的户籍制度。
  假相李牧全力辅佐他,两人参照马服书,制定了变法的策略,从户籍入手,清查赵国百姓的情况,通过详细的户籍资料来进行官吏,再设立学室来培养人才,从学室里选出有才能的人来任官吏,免去学室弟子的税赋,彻底贯彻董成子的新律法。通过政治上的变革来增加赵国的国力。
  廉颇担任司寇,这大概是赵王做的最英明的事情,廉颇跟董成子不同,他为人刚正,性情暴躁,若是发现了违背律法的人,他直接亲自带着士卒去抓捕,杀死反抗者,甚至还一度带着士卒攻打抵抗者的院落,将他所有的门客处死。如此一来,赵国众人惊惧,再也没有人敢触怒廉颇。
  只是,廉颇也得罪了很多的人,公子偃的伴读郭开,因为违背宵禁,在夜里外出,被廉颇抓起来,又因为他的态度恶劣,辱骂关押他的士卒,廉颇令人鞭挞三十。公子偃找赵王苦诉,赵王再三劝说,廉颇也没有宽恕他。
  当将渠返回燕国,将马服君被迫离开赵国的消息告诉燕王的时候,燕王居然是非常开心的,他对将渠说:“寡人之所以要与赵国议和,只是因为害怕马服君,如今马服君不在赵国,寡人又怎么能不想着跟赵国复仇呢?”
  将渠听闻,劝说道:“大王,我听闻:君子与他人约定结盟之后,再派人去攻打他,这是不吉利的事情。您身为国君,您不能没有信义,不然天下的贤才是不会来投效您的。何况,燕国的国力并不强大,没有足够的粮食,没有可以装备士卒的军械,没有可以帮助我们的盟友,您怎么可以想着要跟赵国复仇呢?”
  燕王听闻,也有些迟疑,便叫来剧幸,跟他询问攻打赵国的事情。
  剧幸认真的对燕王说:“若是您要攻打赵国,我会亲自率领大军,前往攻打赵国,全力为您击破赵国,愿意为您战死在战场,可是如今并不是出兵的好时机。赵国实力强大,有三十万精锐的军队,有廉颇,李牧这样的人来统帅他们,只怕燕国并不是赵国的对手。”
  听到自己最信任的两位大臣都这么说,燕王这才没有多说什么。
  将渠又说道:“我听闻,当初造出火炕的杜,被长安君无故的杀死,将火炕推广到燕国的马服君,也被赵王谋害,离开了赵国,可以将这件事告诉百姓。”
  燕王答应了他。
  在将渠获得了跟赵国和平相处的机会之后,燕王也将国事交给了将渠。将渠将心思放在了稳定新得土地之上,他制定了迁徙民众,推广燕语,鼓励通婚,推广耕作技术,不许官吏歧视辽东胡人等政策。在栗腹时期,燕国不断的扩张,获得了辽东诸地,可问题是,在这里生活的大多都是胡人,他们对燕国没有认同感,不懂得燕国的言语,不懂得耕作。
  将渠想要将他们转化为燕人,让他们真正的成为燕国的一部分。
  而同样的,齐国百姓听闻这件事情之后,也是相当的愤怒,稷下学宫顿时就暴躁了起来,各大学者开始书写《就马服君离赵书》,《昏王论》,《君臣》等学术文章,将远在千里之外的赵王痛斥了一顿,虽说这些人跟赵括之间存在着学术争议,可是在这种问题上,他们还是全力支持马服君的。
  大概,因为大家都是同一类人的缘故。
  尤其是儒者,对马服君这种孝顺的行为,给与极大的赞美,为了母亲可以离开服侍自己的君王,这是多大的孝行啊,在儒者们编写的书籍里,故事俨然变成了马服君为了救母亲离开重视自己的贤王,离开自己的故土。在齐国学者都在商谈这件事之后,齐王也知道了这件事情。
  君王后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因为她每天都要处理国家的事情,齐王在处理大事的时候,总是非常的迟疑,他就将母亲叫来,帮着自己处置,有些时候,干脆就是将事情交给母亲,自己外出玩耍。君王后并不年轻,天天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之下,身体更是一天不如一天。
  “建...我总不能永远陪着你,帮助你,你要学会自己去处理这些事情..”,君王后有些疲惫的对齐王说道。
  齐王就坐在她的身边,他有些委屈的低着头,说道:“寡人知道了...母亲..可是,这些事情寡人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寡人以后再也不去打扰您了。”
  君王后无奈的长叹了一声,方才说道:“马服君是天下的大贤,你自然是要当着群臣的面去训斥赵王的行为...并且表示欢迎马服君前来齐国...这样一来,天下人就能看出你与赵王的不同...”
  “好,寡人就这么办,母亲,还有别的要做的吗?”
  君王后惆怅的看着远处,没有说话,她有些担忧的说道:“若是有一天,我不在了...你可怎么办啊?”
  “那寡人也不活了。”
  “胡说!”
  君王后的眼神逐渐锐利了起来,她认真的对齐王说道:“我听闻,有三座食邑的人可以担任君主,有十万百姓的人可以朝贡天子。如今,齐国的疆域广阔,有数百座城池。百姓众多,有数百万人效命与你。齐国有战车五千乘,各个都是精锐!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去图谋天下了!”
  “与楚国保持友好的关系,遏制秦国的战争,与赵国联盟来吞并燕国,与楚国联盟来吞并魏国,再并三晋!天下三分,齐国将占据其最富饶的地区。”
  “如今是一个不同于往常的天下,所有不愿意去争夺的人,都会死在他人的手里...齐国这些年里,养精蓄锐,没有参与诸侯的征战,这是为了保留足够的实力,我大概是看不到齐国大军讨伐诸侯的那一天了...建,你要继承你父亲的志向,秦国,赵国,都想要实现一王天下,齐国为什么就不行呢?”
  齐王认真的对君王后说道:“寡人知道了。”
  ..........
  魏王处死了子南公期,又以自己的女婿来担任新的卫君,卫国完全成为了魏国的附庸,魏王派去官吏帮助他们治理国家,又派去士卒来保护他们的安全,完全架空了新的卫君。而魏王的行为,在诸国都是遭受了谴责的,尤其是赵王,赵王刚刚听从魏国的劝说放弃了攻打卫国,结果一转眼,魏国就直接将卫国给吞了。
  这让赵王十分的恼火,可是如今赵国还在忙着处置国内的事情,这口恶气,赵王也只能暂时咽下去。
  可是魏王的这个举动,并没有带来他预料中的结果,卫人非常的生气,对谋杀了他们君王的魏国,更是分外敌视,于是乎,卫人的游侠刺杀了卫国派去的官吏,百姓们也不肯听从他们的安排,魏国士卒很快就投入到镇压卫人的战斗之中,卫人不断的叛逃,焚烧了魏国士卒的粮草,魏国士卒都不敢独自出行。
  在魏国国内,反对魏王的人其实也不少,平原君就是其中之一,平原君觉得,魏国应该想办法去抵御秦国,而不是去吞并周围的小国,这些小国不能给魏国带来太大的利益,甚至还可能引火上身,带来麻烦。可是魏王并没有听从,他跟平原君的关系,在上次伐秦之战时,就已经变得非常恶劣。
  在魏王不听从平原君的建议,直接让毛遂撤兵,不再听从魏无忌的命令之后,平原君大怒,直接走进王宫里,要求辞掉相位,魏王面对自己这妹夫,却没有允许他辞官,可是也不再见他。魏王的心里也很生气,自从赵胜赶到魏国之后,他是全力的支持赵胜,不惜搭上了自己的所有财富。
  可是赵胜给魏国带来了什么呢?
  魏国在面对秦国的时候,还是战败了。
  自己付出了一切,却没有能得到任何收获,魏王是如此认为的,故而他对平原君的态度也是渐渐变得冷漠,平原君一气之下,也是躲在了府邸内,不再去处理国事。当得知魏王想要吞并卫国的时候,赵胜曾找过魏王,并且告诉他:这件事对魏国没有好处,只有坏处,请您不要这样行事。
  魏王也有些迟疑,此刻,担任御史的段干子告诉魏王:这句话,跟信陵君劝说赵王很相似。
  魏王大怒,认为赵胜是因为顾及赵国,才这样来说,不再听他的话,执意要吞卫。
  当龙阳君来到了赵胜府邸的时候,赵胜躺在床榻上,艰难的起身。赵胜已经不年轻了,身体也逐渐有些不行了,平阳君的死讯,马服君离开赵国的消息,让赵胜变得忧心忡忡,他跟长安君的关系恶劣,可是跟平阳君的关系却很好,那是从小照顾他的兄长,兄长就这样死去,让平原君无比的痛苦。
  而马服君前往秦国的消息,却是让赵胜有些绝望。
  他知道马服君的能力,他也知道秦王的能力...秦王得到了马服君,这对六国而言,是最可怕的事情,然而,六国似乎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赵胜却已经明白了,马服君在秦国,绝对能发挥出堪比商鞅的作用,一个商鞅就让秦国压制了六国一百多年,再来一个,六国又该怎么办呢?
  龙阳君常常来看望赵胜,他看着赵胜一天比一天要虚弱,心里也是很不舒服。他知道赵胜的能力,在赵胜赶到魏国之后,整顿吏治,鼓励农桑,魏国的国力的确是在不断的上涨,可惜,魏王是个急躁的人,龙阳君大概是魏国最熟悉魏王的人,他知道魏王的长短,魏王的长处就是他能花费所有的心思来做一件事。
  而他的短处就是他太过急切,他需要即刻看到成效,否则,他就不能坚持下去。
  赵胜虚弱的看着远方,“没有办法了,没有办法了,我..想要回家。”
  ..........
  楚国就要可怜的多,楚国先前曾迁都到寿春,又大力的建设寿春,准备在这周围设立防线来抵御秦国,当春申君做好了一切准备之后,忽然听闻马服君投效秦国的消息,这一刻,春申君面色惊恐,即刻,他再次提议,寿春跟秦国还是太近,没有什么可以防守的有利地形,请赶快再迁都吧。
  楚王也不迟疑,即刻将都城迁徙到了钜阳(今安徽太和),在这个离秦国足够遥远的地方。从楚王到春申君,每天都是在痛骂赵王,对赵王的仇恨都快要赶上对秦王的愤恨了。
  同时,春申君意识到了巨大的危险,急忙开始了在楚国境内的变法:取缔各地的贵族官吏,修建学室,建立跟秦国那样的详细的地方制度,郡县乡亭里,由楚王亲自派遣官吏来担任。可惜,他的变法刚刚准备施行,就遭受到了贵族的极大反对,楚国的贵族还是不少的,并且,他们还是有自己的军队的。
  好在先前与秦国交战,又平定叛乱,使得楚国境内的贵族势力降到了最低。楚王即刻令景阳来帮助春申君,完成变法,于是乎,那些不同意变法的贵族们,都被景阳所杀死了。春申君得以完成自己的政策,可是,春申君这样的行为,却是让贵族们非常的仇视他,因为楚王还在,他们对春申君的愤怒也只能暂时压在心里。
  不过,各种针对春申君的谣言却是在楚国各地传播,说什么楚王的公子是春申君得私生子,春申君想要通过儿子来达成篡位的想法之类。
  春申君没有理会这些谣言,楚王也同样没有在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2/3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