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4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2/852

  甄静儿安排道:“东西,可以送到贾府保存。我这里也有些东西要你帮忙寄存。东宫之中,人多眼杂。”
  甄舒儿迟疑的道:“大姐姐,贾府可靠吗?”
  甄静儿叹道:“祖宗们一百多年的交情,不能说不认就不了罢。只是寄存一段时间。再者,我们除了贾府,也没有更亲近的交情了。”
  甄舒儿咬牙,点点头。
第500章
风急天高
  太子妃来访后离开,夜色渐渐的在空气中铺陈开来。八月金秋,白昼越来越短。梁王府中的气氛,在悄然之间变得凝重、肃然。似乎从梁王妃眼角没有擦干的眼泪开始,又似乎从晚饭前,一贯性情温和的梁王妃忽而发怒,将一时不慎倒茶洒了的宫女令拉下去打板子开始。府中的太监、宫女、下人们战战兢兢。
  夜渐深,京城内城北,德胜门附近,坊间、街道、屋舍蔓延开。华灯初上,再到灯火点点,于此时,灯火慢慢的少了。
  梁王在王府中各处一连串的通报、请安问好声中,回到正房处。梁王妃甄舒儿带着丫鬟迎着丈夫。
  甄家被抄,她心中的哀伤,又可能因甄家牵连太子,继而因为她是太子妃的妹妹牵连到梁王府,这些细微的情绪,她又如何在丈夫面前提起?
  “王爷可吃过了?”
  “吃了。陪着大兄外出饮酒了。”
  “大姐姐今天过来了。”
  “嗯,可是有什么事?”
  “没有。就是姐妹过来说话。”
  皇九子梁王宁淮是一个十八岁的青年,小太子宁溥六岁。生的俊眉星目,穿着亲王袍服。嘴上留着绒绒的胡须。他与王妃已有一子,另有一子一女。
  皇家精英教育教出来的皇子。但,他身上的气质,并没有知识、阅历或者生活的沉淀感。
  宁淮略有些酒意,说话、呼吸间有酒味冲出来,在卧室里由宫女们帮换着衣服,和自己的王妃随意的说话。其实,在听到太子妃今天过来时,他心跳块了些。
  夫妻俩说着话,上床,慢慢的睡去。
  梁王妃甄舒儿对太子和丈夫的事并不大了解。她的推测只是大概的轮廓。事实上,梁王与太子的关系,比普通的连襟,要密切的多。梁王今天陪着太子外出皇城饮酒,私下里,太子还见了一个人:蔡农吉。他是太子手下的死士头领。
  大兄的意思是:让蔡农吉带人去金陵打听消息,看看账本是否被锦衣卫抄到,伺机销毁。
  但是,对此时严峻的形式,这怎么够?
  梁王闭着眼睛,呼吸平稳。但,此时,全无睡意。各种负面情绪营造与暗夜交融,他如何睡的着?
  阴云如山。
  ……
  ……
  贾环只向方宗师、曾学士请了一天假在家里,送贾政启程去福建。他的仕途生涯依旧是清闲无比。
  二十一日早晨,贾环在娇妻美妾的服侍下穿好衣服,一起吃早餐。丰盛的早餐后,宝钗相送。
  贾环笑一笑,回身拥着她,道:“我去衙门里了。姐姐可将芸哥儿送来的白海棠带到园子里去与姐妹们赏玩。”
  翰林院的上班时间是早七晚五。现在雍治皇帝住在紫禁城中,逢三六九还要常朝。而常朝时,出门还要更早,时常凌晨三四点就得出发。作为一名老油条,贾环除了常朝不迟到外,在翰林院内,基本是迟到早退。
  至于处罚,给御史弹劾,从六品的翰林修撰那点俸禄,他没放在心上。
  宝钗雪白的俏脸上顿时飞起一抹妍丽的红霞,美丽无端。无奈、娇羞、甜蜜的娇嗔贾环一眼,道:“我知道呢。”她有些无奈。丫鬟们都在呢!心中呢,当然如饮蜜汁。
  晴雯、如意、香菱、莺儿、彩霞五个都是忍着笑,各自笑吟吟的别开眼睛。三爷和奶奶哟。
  贾芸昨天下午送了两盆白海棠来。贾环就是一笑,留下来,让宝钗带进大观园里去赏玩。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这是红楼原书中的一个高潮。在“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大观园中写诗,尽显文章华采,美人神韵。可惜他不能在场见证。
  贾环现在的心思,不在贾府的后院、大观园中。在文官集团劝谏天子失败被清洗后,他已经预感到政治风暴就要来了。而甄家被查抄,则是信号枪响。
  他确定,接下来就是废太子。他执掌贾府后的第一战。决定着贾府的兴衰、成败的时刻来了。在这样关键的时候,他哪里敢将心思放在嬉戏宴游之乐上?
  从他当前掌握的资料、信息来看,贾府现在可不会如红楼原书中和太子有牵扯。这场风暴,在开局阶段,贾府必定可以旁观,但随后,则必然会被这场风波卷入。因为贾府是一流的武勋世家。不可能置身事外。
  他要做的是,如何在这场大的政治风暴,避开暗流,捞取好处,带领贾家前行。
  ……
  ……
  贾环从后院里出来,贾琏已经在外面客厅里等了有一会。贾琏一身蓝色的长衫,贵公子装扮。琏二爷如今不差钱。笑着请示道:“环兄弟,明日吴王要来府上拜访,府里要怎么个章程?”
  昨天下午,吴王派秋长史来荣国府投贴,约定明天来拜访贾环。吴王虽说是皇室远支,但深受雍治天子信任,现以亲王爵领内务府总管(正二品)。
  这样的一位亲王要来访,贾府上下与有荣焉。四王八公,封的是郡王、国公。同时,也开始准备,唯恐失礼。
  甄家被抄家的风波,在贾府之中,引起的不过是一番谈资,然后继续歌舞升平、荣养。丝毫不受影响。
  贾环微笑着往前走,道:“琏二哥何必担心?照旧例就可以了。你和林之孝商量着办。”
  贾琏无奈地笑道,“好吧。”陪着贾环走到望月居门外,送他离开。
  勋贵世家,对皇权很畏惧。所以,琏二爷很有些紧张,来找贾环要信心。而贾环身为文官,翰苑清流,一个管着内务府的亲王,还不足以让他如履薄冰。正常对待即可。
  ……
  ……
  二十二上午,天下着小雨。秋意阵阵。吴王的马车抵达荣国府门口。贾赦、贾环带着贾家子弟迎着。
  吴王自中门而入,到荣国府的正房荣禧堂中。饮茶片刻后,吴王就笑,“我今日来贵府,是有事和贾探花相商。”说着,一看左右。
  陪客的贾赦、贾琏和吴王府中的几人立即会意一起退出去。屋中就剩下贾环、吴王、师谊三人。
  吴王是一名近四十岁的中年人,穿着锦袍、便服,显得很低调、温和。容貌相当的帅气。一百多年改良下来,皇室的基因,想不帅都难。这是美女资源决定的。
  吴王向上微微拱手,道:“因犬子顽劣,天子向我推荐贾探花为犬子之师。本王厚颜来此相请,万望贾探花不要推辞。”
  吴王能得雍治天子看重,当然不仅仅是因为他不会威胁到皇位,还因为他的能力在皇室中比较出众。吴王这几句话,很讲究,把情况都给说明:这是天子定的事。
  贾环手里拿着茶碗,微微一笑,拒绝道:“在下才疏学浅,恐有负王爷重托。实在不敢答应。天子面前,在下会上疏请罪。”
第501章
甄家来人
  吴王是雍治皇帝的亲信。而贾环心里很清楚,他不受雍治天子的待见。突然间,吴王来请他为世子师,贾环心里直犯嘀咕,当然不会答应。
  太子被废,只在眼前,贾环并不想与皇室有如何的牵扯。鬼知道吴王是站那边的?甄家时隔两年还没有还钱,拖到现在爆发,说太子没给吴王打招呼,谁信?
  而且,随后肯定是夺嫡之争。晋王、楚王两人必定相争。他躲都来不及,还往前凑?
  再一个,不是他以恶意揣测雍治皇帝。历史,他现在算是熟读。给亲王世子当老师能有什么前程?最出名的,大概就是和他同姓的贾谊。
  贾生才调更无伦!史记中,司马迁将贾谊和屈原并列一传:屈原贾生列传。世称贾生。贾谊,少年成名,才气高盛。《过秦论》,天下雄文。然而终生不得志。为梁怀王太傅,因其坠马而死,抑郁而亡,时年33岁。
  雍治皇帝,内心里大概也是这么希望他的吧!他在皇帝心中最好的结局,大概就是这样。
  再差一点的,如同初唐四杰的王勃也行。王子安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请英迈。十六岁科举及第。过长沙而作《滕王阁序》,文中自谦: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字字珠玑,瑰玮绝特,名留千古。二十七岁时,渡海溺水而亡。
  贾环拒绝的很坚决。
  吴王有些诧异的看了贾环一眼。他心中本来就不认为贾环能让他儿子“改邪归正”,这时亲自来请,又给贾环一口拒绝,心里哂笑了一声。
  不过,吴王也是江(庙)湖(堂)上混的,不会直白的表露他的情绪。微笑着道:“天子当日在西苑的书房里夸你。言道你很不错。贾探花莫非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
  贾环一听吴王的话锋,就明白吴王并没有一定要请他去当世子之师,当即推搪道:“在下新婚不久。公务之余,愿做花间客,不为世子师。”
  吴王哑然失笑,这理由!
  不过贾环风流之名,国朝人皆尽知。他探花的名次,也是借助了这个名声。天子当时是成人之美。
  听说贾环离开金陵时,满城名妓相送,歌彻长江。其有诗词: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风流之处,大有当年柳三变、杜牧之、唐伯虎的风采。
  他听师先生说过,江南士林之中对贾环正面的评价是:簪花拥妓神仙骨,纵酒狂歌宰相才。一说风流,一赞才情。今天接触,果然是名士做派。愿做花间客,不为世子师。
  啧啧!
  吴王笑呵呵的道:“果真是真名士,自风流。既然如此,本王也不好以俗事累贾探花。”
  ……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2/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