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1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2/852

  东林党试图攻击山长失败,遭受重创。雍治皇帝派山长复查李大学士儿子杀人的案子。杀气凛然。有借刀杀人的意味。这件事现在在京城中肯定已经传遍。有各种解读版本。
  以他的看法,山长查李大学士:时间上,宜缓不宜急;罪证上,宜虚不宜实。
  他初窥权力游戏的门道,很有试一试的冲动、欲望,想要验证一番。但,他终究是压下这份心情。不想干扰山长的判断。
  贾环再陪山长说了一会话,带着长随钱槐、蒋兴,坐马车从外城南城向西,进宣武门直行,抵达四时坊荣国府。荣宁街上已经是一片节日欢乐、祥和的气氛。往来的奴仆脸上喜笑颜开。
  贾环微微一笑,心中的情绪流露,心情放松。庙堂之高,波涛汹涌。但对于普通人的生活来说,并无太大的影响。对他的坏影响业已过去,好的影响,还没有展露出来:山长官居右副都御使啊!这是和六部侍郎一个等级的官职。
  看着贾家富丽堂皇、占地辽阔、轩峻壮丽的府邸。荣国府、宁国府毗邻相接,占了一条街道。贾环心中有一些豪迈的心绪升起来。不是为贾府,是为他自己!
  我又回来了。
  初来红楼世界,住在贾府,他是想要逃离这里。这里,不是他心中的归宿!
  中举之后,回到贾府。他是极高的姿态回来,回贾府来了结恩怨。有一点“横扫千军如卷席”的慨然之气,有一些中举后的意气风发!
  而此时,他去遵化事了,决定留下来,重回贾府,以此为奋斗的基点,誓要避免抄家杀头的结局。三年之后,再回到起点。
  相同的是贾府的人、物,不同的是他的地位、心态。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贾府,我来主导。
第190章
各自的心思
  贾环从北街进入住处望月居。消息在极短的时间内,在腊八节的粥香中传遍贾府。就像是小池塘里投入了一块巨石,涟漪瞬间传遍池塘的每一处。
  贾母上房。上午时分,冬日柔和。贾母在花厅中和赖嬷嬷说着话。赖嬷嬷是服侍过贾府老主子的人,在贾府中颇有地位。今日腊八,过来走动,探望老太太。
  贾母听到身边的大丫鬟翡翠进来汇报,微微沉吟,乐呵呵的对赖嬷嬷道:“我家里这个哥儿,这一两个月在外面不知道忙什么,今日才回来。倒是让人担心。”
  赖嬷嬷笑着夸道:“别环哥儿年纪小,有个举人功名,在外面能撑的起门面。”
  她的二儿子赖升本来在宁国府当大总管,风光、舒服。但是给贾环、贾赦、贾蓉三人联手给赶下来,还陪了几千两银子出去。现在只在荣国府里领一个管事。她心里对贾环很有意见。
  贾母就笑起来,“咱们这样的人家,也不靠人投献土地、庄子过活。”
  说笑一会,赖嬷嬷借口有事,告辞出了贾府。
  贾母命人送赖嬷嬷出去,在花厅坐着沉吟了片刻,吩咐道:“鸳鸯,你将厨房里给我熬的腊八粥送一份给环哥儿。”
  “是,老祖宗。”一旁站着,身姿高挑的鸳鸯应了下来,心里悠悠的长叹一口气。
  很明显,等会环哥儿要过来给老太太磕头请安的。老太太却要她先送腊八粥过去。这是一种礼遇。但又何尝不是一种疏远呢?正常人家,那样祖母这样待亲孙的呢?
  唉,三爷啊!
  ……
  ……
  东跨院中。薛姨妈带着宝钗、香菱进来看王夫人。正好宝玉从外面见客回来。王夫人和薛姨妈两人在椅子边喝茶,说话,聊着近日的话题。
  周姨娘、周瑞家的并金钏儿、彩霞几个丫鬟在一旁侍奉着。至于赵姨娘,自环哥儿中举后,太太跟前的小事,没几个人敢支使她做。太太亦不大管她。今日赵姨娘又告病在她的小院里休息。
  宝玉则是殷勤的和坐在身边的宝钗说话。宝姐姐今天穿着一袭素雅的白色衣衫,梳着刘海,俏脸如玉,杏眼明澈。颈脖、手腕等露出的肌肤雪白莹润。端坐着,明丽难言。与林妹妹相比又是另外一种风情。令他很有亲近之意。
  “宝姐姐好几日没进来顽,可是又病了。我是不知道,知道了定会去看姐姐。”
  宝钗微笑着道:“谢宝兄弟关心,并没有。”
  站在宝钗身后的莺儿就是抿嘴一笑。她们姑娘近日在忙着打络子,哪有功夫进来顽?
  正说话间,玉钏儿进来道:“回太太,环三爷回府了。”
  王夫人冷淡的点点头,“知道了。”
  薛姨妈笑吟吟的喝茶,眼角余光看了一眼模样俊逸的宝玉。她是知道她姐姐的心病何在。环哥儿如此优异,她姐姐就怕二房内东风压倒西风。
  她等会要找个机会去老太太那儿坐一坐,环哥儿按理要去给老太太请安。她正好邀请环哥儿去梨香院吃酒,又不用引起她姐姐的忌讳。
  宝钗听到消息,心里突然的浮起些难言的情绪,或许是娇羞与期待的混合。耳边宝玉的话突然变得有些遥远。
  坐了一会儿,王夫人琢磨了一回,对薛姨妈笑道:“我们一起去老太太那里坐一会。”
  她预估贾环不会单独来给她磕头请安。在老太太那儿一并见了,免得单独见他,心烦。
  ……
  ……
  东跨院后的三间报厦厅内,黛玉、迎春、探春、惜春各自带着丫鬟在迎春屋里顽笑。
  今年冬天时,贾母觉得位置太小,让三春搬出来到这里报厦厅内居住,只留宝玉、黛玉在跟前。
  正说笑间,探春的丫鬟翠墨一溜烟的小跑进来,笑兮兮的道:“姑娘,三爷回来了。”三爷昨天让人送信回来,说今天腊八回府。姨奶奶那儿都通知到。
  探春明眸含笑,顾盼神飞,将手里的茶杯放在侍书手里的托盘中,“三弟弟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啦?”
  迎春和惜春两人就是笑,“三妹(姐)妹(姐),定是提前知道消息,只瞒着我们。”
  黛玉抿嘴轻笑,细声道:“二姐姐,三妹妹,四妹妹,我们午饭要去老太太那里吃了。”
  黛玉是极聪明的人,一听消息就明白。她说话时有一股难言的风流妩媚韵味流泻出来,仿佛是江南水乡酝酿出的神韵,钟灵毓秀,汇聚于她一身,正随着她的年纪增长,如同清水芙蓉,绽放着她难以描摹的美丽。
  她固然是很好奇环哥儿这么年轻就考取举人,但关系只能算一般。宝玉可是很讨厌环哥儿的。
  ……
  ……
  贾府西路,李纨中,消息传到。李纨正在房中给儿子贾兰补习课业。秀雅的美少妇翘起尾指轻拢着耳边鬓角的青丝,沉吟片刻,吩咐道:“素云,碧月,我们一回去老太太那里。”
  ……
  ……
  贾府西路,凤姐院中。王熙凤这两日又病了,卧在床中。平儿侍奉在跟前。
  贾琏今天上午去修国公府上吃酒看戏,正入巷的时候给他父亲的小厮喊回来。从角门进来换衣服。正看到他的娇妻美妾在屋里说话,就笑道:“你们俩还不知道消息呢,环哥儿回府了。”
  王熙凤浑身没什么力气,懒洋洋的躺着,没好气的道:“环哥儿回了就回了。多大点事。”
  她最近又在和贾琏闹。琏二爷在外面偷嘴呢。至于,贾环,她跪也跪了,银子也赔了,只要不再去惹他,不会有事。当然,王熙凤是不知道贾环对她的看法。
  贾琏轻佻的去摸平儿的脸蛋,平儿又羞又急的躲开,瞪着贾琏,这算什么?她是通房丫鬟,琏二爷想要她,要奶奶同意才行。
  贾琏不以为意,嘿嘿笑道:“妇人之见!环哥儿最近做的好大事。顺天府、永平府的官场给他闹翻天,知县、知州都给压住。两天前,他的老师官升两级,正三品的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正奉旨查李大学士,在京城中炙手可热。”
  王熙凤惊讶的道:“嗳哟,环哥儿这是越来越厉害了!到那里都能闹出动静来。”贾府和都察院的一些御史有来往。她知道右副都御使有什么样的权势。
  贾琏道:“那是。”贾环的后台、靠山又升官了。他自那日凤姐儿跪地,贾环又要求把来旺打发去金陵种地,心里对贾环还是有些意见的。惹不起,我躲的起吧!
  贾琏说了两句,就去见贾赦。
  王熙凤沉吟了一会,道:“平儿,你将我屋里的腊八粥送一份给环哥儿,再去老太太跟前候着。算了,你服侍我穿衣衫,我们一起去老太太那里。”
  平儿急道:“你这又是何苦呢。病着就好好休息,我替你去罢。”
  王熙凤摇摇头,“你不懂。”贾环今天很有可能会要权。老太太免了贾环的晨昏定省,贾环平常不怎么去老太太那里,要说插手府里的权力,今天回来去见老太太时,无疑是个好机会。
  别人今天去老太太屋里,大约是想着和贾环见见面,免得引起太太的猜忌。她是觉得权力分配、调整的时候,即便只是可能,她还是想在场。
  平儿心里一阵无语,无奈的服侍着王熙凤穿衣服。她怎么不懂?奶奶也是太敏感了!但凡少操点心,也不会总是病。
  环三爷要夺权,也是夺外面爷们的权力,内宅里的实权和他相什么干?
  ……
  ……
  腊八节,贾赦昨晚在小妾妙翠这里折腾的太晚了,九点多才起床。他派人找贾琏过来,是想起一桩钱财的去向,问贾琏一声。
  贾琏坐在小妾妙翠房里喝着粥,正等着的时候,恰巧府里传来贾环回府的消息。他是一品爵一等将军,归宗人府管,在五军都督府有个职位,平日点卯都是虚应故事。不过,贾环近日折腾出来的事情他很清楚。
  真是个人才啊!但他没想好怎么和贾环相处。
  要说用贾环吧,他其实也有点担心驾驭不了。贾环后台太硬。他这个一品爵一等将军,是惹不起正三品文官的。而且,贾环走的是文官体系,他怎么用?
  合作吧,都是贾环“请”他出场,是贾环占据主动。
  等了好一会,见儿子贾琏匆匆进来。贾赦问了一声钱财去向。
  贾琏回道:“送宫里去了。”珍大哥死后,大姑娘(贾元春)在宫里的用度、打点事宜都是他负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2/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