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四年(校对)第4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7/470

  “夫君见过这样的社会吗?”
  “在梦里见过。”
  说到这里,陈文由衷的叹了口气。种什么因,得什么果,陈文不想要一个充斥着奴才的社会,因为他并不想我大清比比谁更会奴役知识阶层,谁更会制造奴才;而他也更不想看着已经成为华夏文明一部分的儒家的仁的思想被剜除出去,造成文明更大程度的失血。
  “一粒老鼠屎可以坏了整锅的汤,夫君现在要重新熬一锅好烫,所以就先要把材料里的老鼠屎都挑出去。是这个意思吧,夫君?”
  “知我者,娘子也。”
  笑着说过了这话,陈文也跳过了刚刚的话题,进而提及到此番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士绅扫货,大量白银被兑换为银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现在的苏州市面上,银元已经是主要货币,银锭反倒是成了少数,若非是一钱一钱的小块银子还在充当着辅币的作用,彻底的废两改元只怕也不是梦了。”
  这是陈文规定大宗货物以银元交易的结果,却不是唯一的结果,周岳颖知道,陈文已经在计划制造更多不同价值的货币——价值十块银元的金币、价值半块银元的三钱六分银元、价值十分之一块银元的七分二厘银元等一系列的辅币,彻底代替掉银锭只是时间问题。
  “这一遭夫君可是赚得满盆满钵,也不知道给馨若、新华买点东西,亏你还是个当爹的。”
  “一定买,一定买,不光是馨若和新华,娘子自然也少不了一份。”
  苏州扫货,前后近三千万两白银被兑换成银元,陈文没有铸造这么多,一如士绅商贾们在得月楼上计算的那般,左手换右手而已。但是接下来对这些参与罢市和扫货的士绅商贾们的打击,一轮下来,这些银子就要彻底姓陈了,而且他们扫荡的那些货物,其中也将会有一大部分重新回到原本的库房里去。若是再加上钱息和高价出售的利润的话,确实称得上满盆满钵这四个字。
  “妾身可不要,妾身只要馨若和新华能够健康成长,夫君常健,妾身常在,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话一出口,周岳颖已是羞怯的低下了头。眼见于此,陈文轻轻的挑起了她精致的下巴,吻在了樱唇之上。
  “当然,一定会如此的。”
  相拥良久,二人才重新回到刚才的话题之上,陈文此番与江南士绅之间的决战,手法新奇,光是利用物资和银元就彻底打垮了江南士绅,称得上是前所未有的。
  “道理嘛,其实很简单。苏州罢市,这是为夫预料之中的事情,因为罢市是常见的手法,没什么好新鲜的。接下来,为夫要做的就是掌控货源,将货物不断的运往苏州,人力和组织上是各地的官府、卫所和备补兵,货物则是仰赖于这三年先后收复的这几个省和先期准备,否则光是靠着浙江、江西以及这南直隶大部,还真的不一定能制服他们。当然,还要感谢尚可喜和孙可望,他们存在王府里的金银珠宝,才让为夫有了更为充足的准备金。嗯,祝二位下辈子就不要再做汉奸了。”
  江南粮价,承平时最低达到过三钱银子一石,那是在大丰收的情况下,而最高的时候,也就是清军南下之初的那几年,由于湖广成为双方拉锯的所在,江南粮价一度飙到一两,乃至几两银子一石,由此才有了繁华闻名于世的秦淮河畔被大片大片的重新开辟为田地的奇观。
  “银元,其实不光是用来抬高价位的工具,也不光是借此进行推广,更是他们扫货的闸门所在,扳手一直在我手里握着,要是还能让他们赢了,那才叫新鲜呢。”
  银元初现,市面上太少,兑换的速度就是陈文控制扫货速度的水龙头。陈文倒是不怕什么挤兑,因为普通百姓还是可以用银锭和铜钱交易货物,只有扫货的士绅富户才会受到阀门的制约,而兑换的速度更是与运货的速度相匹配,剩下的就是苏州的士绅富户们怎么在木偶线之下表演了。
  “夫君的脑子里哪来的那么多的弯弯绕,妾身听不懂,夫君要教给妾身。不过,有一点妾身却是看在眼里的,那就是银元的信用已经建立起来了,夫君在江南也将会是万民诚心拥护,咱们在自家控制区需要做的事情已经水到渠成了。”
  “正是如此。”
  不论是北伐,还是针对永历朝廷那边的布置,需要准备的已经不多了,陈文现在只是在等一个时间,到了时间节点,一切就会水到渠成。
  取得了对江南士绅的大获全胜,夫妻二人自是免不了要庆祝一二,只是庆祝尚在准备,监察司却传来了消息,说是驻南京大学堂的监察司派员得到了一个消息或许陈文会感兴趣,而陈文在看到消息的内容之后也确实产生了莫大的兴趣,以至于迫不及待的赶了过去。
  南京大学堂坐落在城内,陈文策马而行,很快就赶到了那里。此时此刻,大学堂里的师生大多都集中在了大图书馆外,陈文登上了大图书馆对面的教学楼,掏出了随身携带的望远镜,遥遥的向大图书馆的楼顶看去。
  大图书馆上下三层,每层都是加高的,到了楼顶就已经是一个极高的高度了。楼顶上,一个瘦弱的年轻学子站在边缘,正拿着铁皮喇叭向楼下的师生喊话,只是相隔有些距离,陈文仅能依稀的听见部分内容,可是即便如此,却已经让他对这个年轻人充满了期望。
  “学生石小牛,质测系物理科学生,今日在此,便是要师法泰西贤能伽公利略,在此验证不同重量的两个物体最终会同时落地的结论。”
  话音方落,石小牛便将铁皮喇叭扔在了一边,高耸的大图书馆让他望向下面的师生都宛如是一群稚子那般,眼前的事物甚至更有些摇晃。然而,他却并没有因此而停下手里的工作,接下来只见他一手拿起了一个铁球,一大一小,甚是分明。随即,双手同时放开,两个铁球同时坠落,直奔着地面而去。
  铁球是特意涂过红漆的,甚是明显,两个铁球同时下落,以着同样的速度,以大图书馆为背景在师生们眼中径直下落。转瞬之后,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不光是砸到了众人的心中,更是无一例外的显示在了陈文的眼前。
  “这就是黎明的曙光,接下来,我要彻底排开天空中的乌云,无论是谁,都不能再遮掩曙光分毫,我陈文,绝不容许!”
第一百章
收紧
  苏州奸商、劣绅恶性罢市、扫货,走私通虏的案件在腊月下旬开始了审讯工作,苏松常镇四府各级提刑司衙门的官员、小吏乃至是衙役,有一个算一个,这临近的永历十三年的新年是不要想回家过年的事情了。
  经此一役,苏松常镇四府,尤其是作为苏州这座经济中心城市,士绅、商贾已然遭到了重创,繁盛的工商业产业链的资金来源断档,再加上大量的士绅、商贾被捉拿归案,他们名下的店铺和工坊也尽皆被贴上了封条,很是一片萧条景象。
  所幸的是,苏州本地士绅、商贾遭逢重创的同时,浙东的士绅、商贾们已经开始了抢滩登陆,购置土地、兴建厂房、订制机器、招揽工匠,忙得是一个热火朝天,就连苏州的百姓也跟着在年前狠狠的好好的赚上一笔。除此之外,苏松常镇四府,那些没有参与这一系列对抗行为的士绅、商贾们也纷纷依仗着近水楼台的优势,对苏州商业、矿业、手工业的市场真空进行填补。
  不出意外的话,明年的苏州还会是同样的兴盛,甚至由于大量的水力、风力以及畜力机械的应用,工业制成品产量攀升,市面上还会更加兴盛。
  这个年,提刑司衙门的官吏们忙着铲除奸邪,苏州那边,新近进入市场的士绅、商贾们也在忙着开创事业,便是普通百姓也从原本的商业链中脱离出来,容入到新的环境之中。
  苏州巨变的同时,针对走私的打击也在不断的进行,负责南直隶、浙江两省海上防务的东海舰队大军齐出,配合着路上部队扫荡两省沿海和岛屿地区的所有私港。他们接到的命令很简单,走私船只一律击沉,就是这么简单。
  东海的沿海地区如此,相对规模要小上很多的南海舰队,他们的防区相对也要小上很多,不过只有一个广东而已。然而,此间的走私力度却是丝毫不逊于江浙,因为此间有一个澳门,葡萄牙人实际控制的澳门。
  “啪”的一声,澳门议事会的圆桌上响起了一声清晰的拍桌子声。
  “本官只问尔等一句,这澳门到底是你们葡萄牙的,还是我大明的,现在就告诉本官!”
  香山知县姚启圣气势汹汹的怒喝着在座的澳门葡人精英们,奈何形势比人强,他们也不敢怎样,花白胡子的议长轻声咳嗽了一声,布加路也只得站起身来,回答姚启圣的问题。
  “回姚县尊的话,这澳门确是大明的土地,但是我等每年都有缴纳租金,有权决定土地的使用权,这是大明天朝过承认的。”
  布加路如同受了委屈的小媳妇一般,姚启圣却是不吃这一套,直接便向众人言道:“既是我大明的土地,尔等修建那些面向我大明的炮台所为何事,难不成尔等是想要造反不成?!”
  明知道是威胁,奈何不远的广州就有一支江浙明军的部队驻扎,上万战兵的大军,更是装备了比欧洲更为先进的臼炮,真的惹毛了,他们也未必能保得住此地。但是姚启圣这两年的作为,却分明并非是想要借助于军方来抗衡他们,心知肚明,但也只得解释清楚,以免造成更大的误会。
  “姚县尊,我等俱是天朝藩属之民,绝不敢犯上作乱啊。当年虏师进攻桂林,威胁行在,亦是我等出兵援救,才击退了虏师,当初那般局势我等尚且如此,更何况今时今日,齐王殿下已经收复了江山半壁,又怎么敢如此啊。”
  “是啊,姚县尊,我等就是些商人,想要在此做些生意。可是母国复国之战并不顺遂,如西班牙、荷兰等泰西国度都对这澳门虎视眈眈,我等也是为求自保,才修建炮台的,还请姚县尊体谅则个。”
  对于这位香山知县,包括布加路在内的这些葡萄牙人也拿他没有一丝一毫的办法。贿赂,不要,不光他不要,他还盯着一应官员,甚至是上司,也不许任何人收取贿赂;威胁,更是不吃这一套,死硬到了极点。
  而这两年下来,守澳官重新驻扎,司法上也被他拉着陈文的虎皮给要了回去,现在澳门的葡人与汉人,汉人与汉人之间的官司都是香山县提刑司衙门处置,一切已然是回到了天启、崇祯年间。可没想到的是,这个姚启圣却还要得寸进尺,逼他们把炮台都拆了,这可是事关生死的大事,实在是让他们有些难以忍受了。
  “本官说过了,这澳门是我大明的土地,防务自然也是由我大明负责。你们在此修筑炮台,就是在向我广东王师,在向战无不胜的齐王殿下挑衅,本官只给你们一天考虑,否则的话,后果自负!”
  威胁的话说完,姚启圣不等布加路解释便气哼哼的转身离去。对此,这些在海上风里来雨里去,在陆上是商人,在海上就是海盗的人物们,却一点儿办法也无,甚至连句狠话都说不出来。
  “总督先生,那些疍民还能拉拢过来吗?”
  疍民是沿海居于船上的那些终生以船为家的汉人,沿海各省皆有,甚至东阳江上也有一支规模甚小的疍民团体,说是和陈友谅还些关系。
  澳门一地,葡萄牙人贿赂本地官员,以租借为名获得了使用权,但是行政、司法等权柄依旧在香山县的手里,澳门本地的老广对于葡萄牙人很是抵触,甚至就连妓女都愿意为这些夷人服务。但是葡萄牙人是要吃喝拉撒的,此间的粮食、菜蔬,基本上都是疍民贩卖的,汉人垄断了澳门的粮食、蔬菜等食物的贸易。
  可是现如今,姚启圣花了两年的时间,彻底理清楚了来往澳门的疍民团体,这些人在威逼利诱之下,也是无不听从以姚启圣为首的香山县衙门的命令,一个粮食禁运的命令下来,他们在此间也有在坚固的炮台也是完全吃不消的。
  “卡尔阁下也看到了,现在的澳门就是这般情况,齐王府太过强势了,比之当年的大明朝廷还要强势,我们怕是迟早就要被他们排挤走的,只可怜了家乡现在还在西班牙人的手里。”
  布加路口中的这位卡尔阁下,全名是卡尔·冯·哈布斯堡,是奥地利皇族哈布斯堡家族的远支。
  不过,贵族的身份摆在这里,这些葡萄牙人也是不得不加以尊敬的,此番会议,更是容他列席旁听,也正巧听了个满耳。
  “有什么样的国王,就有什么样的市长,这位姚知县很有意思,不过我对那位齐王殿下更感兴趣,这次定要去南京拜见,亲眼看看这位从无到有,光复了大片失地英雄人物。”
  卡尔是马可波罗的簇拥,此番远行而来,也是为了能够亲眼看看传说中的中国,等到澳门,却有听到了陈文恢复江南半壁的传奇。出于对英雄战胜蛮夷的传奇的渴望,卡尔早有前往南京的打算,布加路也是知之甚详。只是现在的局面之下,他也没工夫去考虑其他,姚启圣这个人是个说到做到的狠角色,他和议事会也只有这一天考虑的时间。
  “哎,实在不行就拆了,齐王府真不是咱们能惹得起的。”
  ……
  同样是这个永历十二年的腊月下旬,半年前便从金山卫军港启程出海的船队的陆军、海军的将士们也同样是即将无法返回家乡过年。不过,并非所有人都是如此,其中的一部分正是要赶在新年前回返真正的家乡。
  “赵帅,前面的那片陆地就是旅顺口。”
  江浙明军的工兵专家赵迁,在半年前领了这支船队北上,船队在日本的五岛列岛登陆,驱逐了那里的海商,便暂时驻扎在了那里进行准备。期间,日本方面,无论是德川幕府,还是长州、萨摩等藩对他们都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奈何这支舰队的实力实在不小,也只能如当初称实力强大的中国海盗为海商那般掩耳盗铃,默认了他们对五岛列岛的占领。
  不久前,大军准备完毕,启程向西。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便是辽南最南端的旅顺口,那里曾是东江军左协的驻地,自东江军残破至今,却早已沦入到满清的手中。
  “郑舰队长,一会儿海军的兄弟要掩护陆军登陆,我部要在金州鞑子反应过来之前拿下此处,绝不容有失。”
  “请赵帅放心,我部定不辱使命!”
  赵迁以下,负责这支舰队的便是此前几年到琉球、日本和朝鲜兜售江浙明军占领区货物的郑奇,如今已是这支舰队的舰队长。他此番的任务也不再是售卖货物、收购军队所需的物资,更不仅仅是护送这支部队,还有更重要的任务。
  看过了郑奇,赵迁转向站在郑奇旁边的李还乡,却是摇着头笑道:“李营官,前面就是辽南,要回家了,感觉如何?”
  李还乡是辽东人士,但他却从未真的见过辽东故土,因为早在他出生前老家就被后金占了,一家人迫不得已流落关内,他也正是因为在关内出生,而他的父亲做梦都想回到家乡却至死也未能如愿,他才有了还乡的这个名字。
  眼见着顶头上司如此问及,李还乡压抑着激动之情再难抑制,可是没等他做出回答,赵迁的脸色便突然绷了起来,继而郑重其事的对他说道:“你哪怕是再激动,也要记得,军令如山,在战斗结束之前,这些情绪必须都给本帅收起来,战斗结束之后,随你们如何庆祝!”
  赵迁在大兰山时就已经是军官了,若非是兵种受限,早已是负责方面的战将。军队讲究军功,但也最是论资排辈的所在,况且赵迁还是此战以及这支部队接下来一两年的主帅。眼见于此,李还乡也连忙绷紧了面色,大声回复道:“末将遵命!”
  海风将船帆吹得猎猎生风,舰队以着极快的速度前行,刚才在海天一线还不过是个小黑点儿的旅顺口也占据了视野范围中越来越大的面积。
  良久之后,透过望远镜,他们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到港口内部的布置,舰队随即分作两部,一部向着旅顺堡两里左右的一处浅滩方向行去,而另一部则直薄港口,舷窗拉起,炮口更是对准了港内的舰船。
  “怎么这么少?”
  远处的旅顺口港口,停泊的船只三三两两,一艘艘隔得好远,孤零零的在港口里吹着辽东的寒风,却也不知道凑在一起取暖。
  港口里的渔船不提,海船就这么三两艘,与此前得到的情报完全不同。不过,那份情报却也是几个月前的,一来一回,时效性却也要差上许多。
  “末将上次来此时不时这样的啊。”
  面对主帅询问,郑奇摇了摇头,继而又试探性地回道:“赵帅,会不会是朝鲜的秋税赶在年前送了一波,鞑子在旅顺口的海船都离港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7/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