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胆(校对)第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612

  把三人让进院中,亲自取了茶碗。可惜没有热水,只倒了三碗甘泉。
  赵维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见老人一副预言又止的样子,不忍打扰,只等叠山先生先开口。
  终于,颤巍巍地把三碗清水送到三人面前,叠山先生无声看着赵维,似是鼓足了莫大的勇气,问出一句:“你们...从哪来啊?”
  赵维一听,心头一紧,他知道老人要问什么。
  不答从哪儿来,直接道:“先生放心,大宋尤在!官家、陆相、张太尉他们都好!”
  “呼!!!”
  叠山先生听罢,只觉浑身一轻,险些站立不住,赵维连忙上前搀扶。
  却见老人家已经泪流满面,喜泪交杂。
  “在就好....在就好啊!”
  赵维动容,说实话,他不知道这个时代爱国文人的家国情怀到底深到什么地步,可却又深深被其所感。
  当下,也不劳谢叠山多问,一股脑地把宋廷近况,还有南美洲的详情告诉他。
  “先生放心!大宋不但安顿甚好,且已经派晚辈回宋主持战事。用不了几年,就能打回来。”
  “好啊,好啊!”
  谢叠山叫好连连,看着赵维,“当年那个做恶的成王世子,已然可独挡一面了啊!”
  赵维则惭愧道:“晚辈还年轻,难成大事,却需老先生这样的人物多多帮持。”
  谢叠山苦笑,“老夫?枯朽之身,腐败之学,既无兵书之能,也无马上之勇,要我何用!?”
  笑看赵维道:“大宋...还要看你们的啊!”
  老人家这不是谦虚,而是自责。
  他之所以隐居于此,也非避世,而是对自己的失望。
  元军初犯之时,谢叠山也曾像别的爱国义士一样,弃笔从戎.,变卖家产领一方义军。
  可是,只有真正带兵的那一天他才知道,什么叫百无一用是书生。
  他根本就不是那块料!这一点上,他远不及文天祥文武皆能。
  所以,兵败之后,谢叠山心灰意冷,苟活深山.。
  “老夫又能帮宁王什么?”
  只闻赵维道:“能!但需先生受卖国之辱!”
  “什么?”
  谢叠山皱眉,一时没听明白,“什么卖国之辱?”
  赵维:“就是降元!”
  ......
第65章
国争一口气
  降元?
  谢叠山万万没想到,宁王寻至于此,却是这样一个要求。
  与赵维那明亮的眼神对视良久,“宁王,可知这二字的分量?”
  赵维回道:“知道!先生一生刚正不阿,却是要被维这二字毁了清誉。”
  谢叠山摇头,“远不是我这枯朽老翁的名声那么简单!罢了,再问宁王一句,我这小老儿降了元,能为宁王换得什么好处?”
  赵维道:“可换来一丝可能。”
  “什么可能?”
  “救两个人出大都的可能。”
  谢叠山一听,笑了,“两个人?用老夫一个人去换两个人?若老夫猜的没错,是文履善和王伯厚吧?”
  赵维摇了摇头,“若能救出王相公自是更好。可维最想带出大都的人,却没有王相公。”
  谢叠山不解,“那又是谁?”
  赵维:“张君直!”
  “哦。”谢叠山恍然大悟,“是了,张君直乃是良将,确是比我等酸腐老儒有用得多。”
  眼神渐亮,直视赵维,“宁王可知,那大都乃元人都城,想救人出来可不容易。”
  赵维点头,“知道。可维不得不做啊!”
  谢叠山:“宁王可知,老夫除了文章和一身臭名,什么也帮不了殿下?到了大都,却是要看殿下自己的本事了。”
  赵维:“先生只要将我带到那里,别的事,自不用先生操心。而且,维用人头担保,不管成事与否,定保先生周全。”
  “呵。”谢叠山轻蔑一笑,“老夫的周全,就不用殿下操心了。”
  赵维:“那...先生可有决定?”
  “有!去了!”
  赵维一震,“叠山先生愿意帮我?”
  谢叠山大笑,“若能救得那二人脱难,老夫又怎能拒绝?”
  “不过......“颤巍巍地站起身来,“谢枋得多少还有些浮名,又是去大都投元,也不是说走就能走的,殿下要容老夫准备些时日。”
  赵维一听,自无不可,“先生只要答应,何时动身,都由先生说了算。正好,维也有些琐事需要处理。”
  “好!”谢叠山道,“那就各自行事。一月之后,宁王再来南剑,老夫陪你上路!”
  ......
  ——————————
  自南剑离开,赵维心情复杂,可谓喜忧参半。
  喜的是,老先生同意与他前往。有其助力,成功的机会又大大提升不少。
  忧的则是,那毕竟是元大都,深处北地,所住城民,不是蒙古人,就是女真人。就算有相当一部分汉种,但被金国治理百年,早就不知华夏祖宗了。
  这一趟,必是凶险。
  “四哥!”
  从南剑回去,与杨亮节、赵晔汇合的路上,马小乙终是憋不住了。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文、张二人固然重要,可是,真的有必要为此犯险吗?”
  “要知道,就算咱们去了,那可是元朝都城,想想都难。救出二人的机会,也是微乎其微。”
  “值吗?”
  赵维看了马小乙一眼,反问道:“你觉得值吗?”
  马小乙挠头,“我不知道!可是心里发慌。”
  只见赵维一笑,“不是文相公和张将军有多大的才能,非救不可。这天下离了谁,都照样日升日落。”
  马小乙不解,“那为什么要去救?”
  赵维苦笑,“为一口气!国与国之争,争的就是一口气!”
  “你知道陆相公为什么非要抱着赵昺跳海吗?当时有一万种方法让他活下去,让大宋活下去,可他偏偏选了最坏的结果。”
  “就因为那口气!人死了,气还在,那即使宋亡,华夏之种却生生不息。”
  “可是大宋跑了,带着那口气远遁海外,百姓心中的那口气就没了。”
  “这个民族是流芳万世,还是从此被当做四等苦奴,差就差在那一口气上。”
  “咱们现在做的事,就是把那口气抢回来。无论成事与否,保住那口气才是最重要的!”
  “哦。”马二爷开始有点明白了,“四哥早说嘛,干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6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