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胆(校对)第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612

  结果,还真看见混蛋儿捧着书册,老老实实地跟着先生做学问。
  感动的赵与珞热泪盈眶,“祖宗显灵.....了?”
  好吧,赵维是认真的,而且是两辈子头一回这么认真。
  要说认知,后世抖音、微博、网络信息,无时无刻不在轰炸着众人的眼球。任何人只要稍稍留心,就会有庞大的信息储备.。
  但也只是知道,不能算是行家。
  因为一个普通人,尤其是像赵维这种人,很难把信息变成有用的知识储备。
  说白了,就是看个乐儿,打发时间的消遣而已,没有任何实际价值。
  即使混混赵维,也在耳濡目染之下,看到了很多他用不上的信息。
  不夸张地地说,在大宋这个时代,他比任何人知道的都多,也比任何人看过的都丰富。
  但是,知道的多,不代表能用的多;看的多,也不代表看的远。
  偶尔瞎猫碰死耗子,可能还行,但那是运气。
  就像赵维横冲直撞把大宋带到了美洲,就有很大的运气成分。毕竟是混混,这已经是他的极限。
  将来大宋怎么走,不是他所有想像的。
  就像他知道要弄黄金,可是黄金怎么用?他不知道,水平不够。
  他脑子里有太多信息:
  比如,元朝只有不到百年。
  比如,反抗元朝的汉人起义就没断过。
  比如,白人就是用美洲白银和黄金来掠夺全世界的。
  比如,中原的土豆玉米就是从美洲来的,增加了好多人口。
  比如,巴拿马后世有一条运河很重要。
  这些信息不但赵维有,后世很多人都有。
  可是,怎么利用在当下?怎么变成大宋实实在在的好处?
  赵维不知道。他只是一个混混,一个初中都没上完的混混。
  所以,他要读书,不是学儒,而是提高眼界。
  只有达到了那个高度,他才能看的远,才能把后世的那些零星信息变成知识。
  赵维认死理儿,无知可学,什么时候都不晚。
  而且,除了着急用不上那些后世信息之外,还有一件事让赵维更加的认定这个道理。
  在这两千多人中有造船工,而且是顶级的造船工匠。
  且通过这半年的航行,他们也早就发现了,大宋的硬帆船似乎并不适合远洋的多变气候和风向,甚至有时候还不如成王抢来的阿拉伯三角帆船。是急需改进的。
  但是,固有的思维方式让造船工跳不开时代的局限性,无法找到解决方案,举步维艰。
  传到赵维这儿,赵维也不懂啊!
  对于古代海船的认知,只来源于《加勒比海盗12345》。还看过抖音网红对于黑珍珠号的一点讲解。连一知半解都算不上,更说不明白。
  按理说,他是帮不上什么忙的,可他还是想把黑珍珠号长什么样画出个轮廓。于是,就按电影里的模样,画了出来。
  加上海娃这种熟悉海洋、知晓风向与帆船关系的老渔民从旁辅助,造船工还真就看懂了,而且一点就通。
  一种介于宋船和阿拉伯船之间,更适应远洋天候,甚至可以逆风航行的新式帆船,渐渐在船工脑中现出原形。
  这件事,吓了赵维一跳。
  他猛然意识到,可能他脑子里的任何一个无用碎片,放在这个时代就是王炸。
  就好比谁都知道量子物理这个名词,也看过网红博主讲“量子纠缠”吧?可是有什么用?没有价值,一辈子也轮不到你去研究量子领域。
  但,这并不妨碍你去启发别人。
  如果让你去给1900年的普朗克讲一讲,你从一百多年后道听途说来的那些零散信息呢?
  可能普朗克就能从你的只言片语之中得到启发,从而跳过玻尔、德布罗意、爱因斯坦和薛定谔,在一百多年前就完善了量子物理的理论基石。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才是赵维在大宋这个时代最珍贵财富啊!
  不要小看这些微不足道,而且并不专业的信息。古人并不是傻子,他们有足够的智慧和动手能力,缺少的就是那么一点眼界和灵感。
  每个人都可能是1900年的普朗克。
  这深深地触动了赵维,让他意识到,穿越者的真正优势可能并不是在某个领域拥有绝对的权威,而是你的每一分记忆、每一个片段都拥有价值。
  所以,他要读书。
  不是为了向文人靠拢,而是知识的眼界才是打开脑中宝库的钥匙。
  ......
第34章
奇布查商旅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一月已逝。
  虽中原农历已到腊月,可热带气候的巴拿马依旧闷热。
  宁王军屯,哦对,已经改名叫新崖山了。
  尽管大伙儿都觉得这个名儿不太吉利,乃至大宋败军之地,可是赵维喜欢。
  他从宋之崖山来到这个时代,也从美洲的新崖山开始,多好?
  总之,时值中午,烈日炎炎,新崖山却依旧忙碌。
  河滩的空场上木料堆积如山,只等备干之后,便可建屋造房。
  女人们抬着木捅就着涓涓河水掏米洗菜,一个个挽袖提裙,露出一节节白嫩小腿。
  在炊棚里传来柴灶的噼啪之声,缕缕炊烟升腾而起。
  若不是每个人心中依旧藏着一份对故国的思念,这桃园般的祥和盛景,着实有些让人忘忧。
  海娃顶着烈日等在岸上,目迎两艘海船缓缓入港。
  这是马小乙从苏刘义军屯,也叫窑滩口,拉回来的火砖和青瓦。
  没错,虽然分了军屯,但各屯之间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有的开垦良田,有的则是建起砖窑瓦场,烧砖做瓦。苏刘义那边干的就是这个营生。
  分屯时,苏相公灵机一动,把一等匠民全换了工具的同时,又从别的军屯用良农、木工之类的二等民换了大批窑工,开始建窑烧砖。
  只能说,苏相公脑子够用,只半个月,窑厂便建成了。
  十天前开始出砖,如今供不应求,是两百军屯之中最红火的一屯。可谓领先半步了。
  昨天又有新砖出窑,马二爷连夜就赶了过去拉砖。好吧,其实就是去抢的。
  这么多军屯需要营建,窑滩口还要供应皇驾所用,哪分得过来?
  新砖出窑,谁有本事谁拉走便是。只要别短了的砖钱,苏相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落得个谁也不得罪。
  这种抢砖耍横的活计,就算赵维不出马,也得马二爷跑一趟。带上三百印第安壮汉,又问谁敢造次?
  “五个窑口的砖,全让咱抢过来了,两船差点就没装下!”二爷对海娃炫耀着。
  逗的海娃大乐,“就知道二爷办事有准儿。”
  “四哥呢?”
  “张先生帐中背书呢!”
  马小乙一怔,“大中午的背什么书?”
  “二爷不知。”海娃解释道,“早间四哥跑到几个配雷火的师傅那玩火,说是弄什么新式雷火。结果不但把营帐点着了,还耽误了早课,张先生罚他背书到掌灯呢。”
  “哈!!”马小乙大乐,“你说他图什么,非找个学究管着自己,却是不自得的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6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