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天国不太平(校对)第478部分在线阅读
城内总计近五万人应征为特警,由陆军部派来的军官们指挥。整个伦敦的正规军队,更是兵力达到九千人。
即便是这样,维多利亚女王以及王室成员还是在士兵们的保护下,离开了伦敦,被士兵们秘密护卫下,坐上轮船逃往海上躲避。
伦敦参与示威和起义的工人达到了惊人的20多万,而且,还在不断的增加之中,越来越多的贫苦工人从工厂中出来,听到了工人协会组织的工人起义之事,纷纷加入。只不过,因为工人们缺乏武器,又未经过组织和训练,杂乱无章,慢慢不是军警的对手,要不是有众多的警察也同情这些工人,出工不出力,工人这边估计已顶不住了。
起义的初始之地,议会广场旁边被围困的议会大楼,已经解了围。
……
听到一名刚从外面送来的议会大楼四周的工人已经被击溃逃散,首相罗素和陆军大臣潘默尔·拉姆齐、内政大臣霍华德、安全大臣华莱士以及其他内阁大臣等都松了口气。
今天他们都呆在议会大楼内,感受到外面的那些起义的工人疯狂的冲击,还有远处伦敦各街区阵阵的炮声,都让他们心惊胆颤。
已经好多年没出现过这样惨烈的工人运动了。不,不,这已经不是工人运动,而是工人暴动了。听那些军官报告,外面的工人已经公开打出了起义和推翻现在的内阁政府的口号,这就是赤裸裸的暴动了。
这些内阁大臣和议员们几度以为,议会大楼禁不住外面上万暴徒的冲击,那些守军守不住,他们甚至做好了逃跑的准备。幸好,最终挡住了。
罗素暗自庆幸自己听从内政大臣霍华德和陆军大臣潘默尔·拉姆齐的建议,一听说有暴动,便马上调动一切所能调动的武力,强行镇压那些暴民,这才终于保住了议会大楼。
松了口气的罗素问道:“除了威斯敏斯特宫(议会大楼)这里外,威斯敏斯区和伦敦其他街区的叛乱怎么样了?是不是都平定了?”
内政大臣霍华德道:“首相先生,我们的军队已经控制了局面,整个伦敦的主要街区和重要公共建筑,都在我们的人手中。那些暴徒虽然还在一些地方猖狂,但已经被分割开来,成不了大气候了。相信要不了多久,最迟到明天中午前,便能将所有暴乱的匪徒都驱散,将那些领头的全部抓捕!”
说完,霍华德皱皱眉头,虽然胜券在握,但如此多的暴徒,还是让他十分头疼。都是些贫苦工人,自然不能全部杀了,更不可能全部关进监狱里,也装不下这么多人,除非都送到遥远的澳大利亚殖民地去,但那也是十分麻烦。因此,他只能说将这些匪徒驱散了事。
罗斯恨恨地道:“这些暴徒,一定要严惩……”
他的话才说一半,便被猛然冲进来的爱尔兰事务首席大臣爱德华·卡德威尔给打断了。这位刚上任不久的爱尔兰事务首席大臣脸色躁红,急匆匆地朝罗斯道:“大事不好了,刚刚收到消息。十来天前从威尔士和苏格兰出征的2.5万名陆军部队,遭遇惨败,大不列颠王国在都柏林城内损失军队超过2万人。”
罗斯和陆军大臣潘默尔·拉姆齐大吃一惊,连忙问道:“到底怎么回事?怎么可能会如此惨败?”
罗斯更是脸色惨白起来。他自然明白这样的惨败,意味着什么!要是平时,损失2万军队,对于大不列颠王国来说,虽然是沉重的损失,但也勉强承受得起。可如今这个王国最为危急的时候,这样的损失,是极为致命的!大英帝国虽然号称帝国,可如今竟然无兵可派了!
爱德华·卡德威尔说起了事情的详细情况:“前阵子从威尔士和苏格兰出征的2.5万名陆军部队,分为两路,从北部的贝尔法斯特和中部的都柏林两港登陆。北方的五千军队在北爱尔兰地区的苏格兰人协助下,很快便控制了整个北爱尔兰地区。但中部2万援兵,却被据守都柏林城的爱尔兰叛军狙击,后经过一周多的恶战,在折损三千余人之后,终于攻陷了都柏林城,一万余名援军冲入军营,想将被困在军营中的原来近万名都柏林守军和警察救出,没想到,这却是爱尔兰人的阴谋。那些军营,早已经被叛军攻占,他们在军营里设下无数的火药和火油,也不知道从哪儿来的,还埋伏了上千名爱尔兰敢死队员,穿着大不列颠守军的衣服,等一万余名援军冲入军营区域后,他们便发动了自杀性袭击,点燃火药和火油,与我军同归于尽,将整个军营变成地狱般的火海。剩下的15000名援军撤出都柏林城,因为港口的船只被击沉,逃往都柏林北方的小镇德利克。”
“我军惨败!而都柏林的爱尔兰叛军缴获了都柏林城内的武器,再加上今万援军携带的火枪大炮和弹药,已经发展成为一支约5万人的军队,而且,占领了都柏林的爱尔兰叛军还开始搜罗工人技师,应该是准备自行生产枪炮。”
陆军大臣潘默尔·拉姆齐闻言哀叹道:“坏了。都柏林可是大不列颠第二大城市,虽然没有大型兵工厂,但有许多机器厂,稍加改造,便能变成兵工厂。有了武器,那些不怕死的爱尔兰疯子便更难降服了。”
突然,拉姆齐想起了什么,叫道:“等等,爱尔兰叛军从哪里弄来这么多的火油?这些火油,岂不是跟当初大英帝国的对华远征舰队遭遇灭顶之灾的火油是一样的?我明白了,可恶的东方奸贼,这些火油,必定是那个中华帝国偷偷送来的!”
罗素闻言也是气急败坏,心中对那个遥远东方的中华帝国极度憎恶!只是,如今来不及理会那个国家了。
爱尔兰可是毗邻大不列颠本土最近的领地,又是大不列颠王国的粮仓和牧场,罗素知道,大英帝国所有人都不会接受失去爱尔兰。加上如今伦敦的工人暴乱,大英帝国的军队还是太少了,必须扩兵。
罗素这样想着,准备等伦敦暴乱的事情平息下来,便开始加快速度大肆扩兵,当然,原本就有了扩军计划,只是如今看来,这个程度还是不够。但要继续快速扩军,一来士兵没经过系统训练,军事素质便会不足,二来,军费开支问题,这也是罗素最为忧心的问题。
上次出征印度和爱尔兰,都已经是从各个银行家那边借贷的军费,如今又得从哪里找来军费?
增收税收?眼前的穷鬼工人还在闹个没完呢。
增加外贸收入?大不列颠出口到世界各地的商品,最近都出了积压,尤其是最为大不列颠最大的两个市场,欧洲和美国,特别是美国,大不列颠的货物充斥着整个美国市场,已经出现滞销了。
这两者行不通的话,罗素不知道如何去筹集那些扩军所需要的天量的资金。这一下,罗素头痛欲裂!
该死的中国人!罗素此刻发现,这一切似乎与那中国,有密不可分的关联。
不管怎么样,议会大楼内的这些内阁大臣们,都很清楚一件事情,那便是大不列颠王国彻底乱了!
第967章
海底电缆公司的消息
圣京。皇宫的议政厅内。
冯云山将手中的一封破译的电报看完,脸上稍稍有些担忧之色。他的下首,内阁副总理曾观澜、外务部部长吴如孝和特务司司长范汝增、总参谋长左宗棠四人站在一旁。特务司接到从欧洲传来的一份绝密信,在抵达日南的西贡港之后,当地特务不敢怠慢,将这份特级绝密信立刻从西贡电报局直接发送给了圣京电报局。特务司司长范汝增知道后,立即组织人马将其破译,将这份绝密电报立刻呈送到皇帝冯云山的面前。
电报是帝国驻欧洲特使郭嵩焘让人发回来的,将近期欧洲的情况,尤其是英国的情报,全部送回国。
冯云山将手中的电报递给曾观澜,让他给众大臣传阅一下,稍稍等了一下,脸上带着一丝笑意,道:“欧洲有些乱了。普鲁士和丹麦爆发了战争,而撒丁王国似乎又加快了统一意大利的进程,一个名为加里波底的人率领义军攻下西西里岛和那不勒斯,并宣布并入撒丁王国。不过,他们想要完全统一意大利半岛,还需要些时间。而沙俄那边则是更加的混乱,因为他们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惨败,损失惨重,其国内爆发严重的危机,近两年时间境内便有大小共200余次的农奴叛乱。这些农奴还分为两派,一派只是要求社会改良,不触动地主利益的情况下,废除农奴制度;而另一派自称为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其首领是一名叫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文人,现在英国伦敦,他们坚决反对沙皇统治,要求废除农奴制,对于这个人,范爱卿,你们特务司让曾纪泽他们伦敦情报站要密切关注,可以接触他一下帮助他返回沙俄,支持他反对沙俄的暴政。还有法国,似乎也不甘心,趁英国内乱的时候开始偷窥苏伊士运河。”
“当然,最乱的还是大英帝国!”冯云山有些幸灾乐祸地笑道:“不但印度再一次大规模叛乱,丢失了德里、孟买等这样的重城,连爱尔兰也开始乱了起来!对了,范爱卿,曾纪泽那边应该没问题吧?”
范汝增连忙回禀道:“回陛下,曾站长在伦敦干得很好,对那个麦喀士一家多有照顾,如今已经让麦喀士解除了后顾之忧,加上告诉他英国境内兵力薄弱的情况,微臣猜测,他必定愿意站出来号召那些工人起来反抗资本家的统治,进行起义!何况,就算他不站出来,我们特务司也有办法让其他的工人首领站出来。陛下说过,他写《资本论》,研究天下大同的学问,一直钻研那个工人协会主义的理想,微臣相信他会为了理想去拼一次!”
冯云山有些失神,好半天才叹息道:“希望他能成功!对了,范爱卿,无论如何,多派些人保护他,保证他的安全,若是一旦事情失败,立刻安排他回普鲁士。”
想到自己居然利用后世的导师,冯云山有些无奈,谁让大英帝国太过强大了呢。不从内部分裂他们,让其内乱,如何抵挡它猛烈的报复?只要稍稍拖上些时间,如今以中华帝国飞速发展的势头和巨大的经济体量,要不了多久,最多十年,便能追上甚至超过大英帝国,到时候自然不必担心了。
如今英国被自己弄得应该焦头烂额了。想必那个英国女王也会头疼一阵吧。冯云山暗暗想着,他真正的用意自然还是将印度和爱尔兰从英国分裂出来,这样的话,这个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必然实力大降。但这个难度还真的不是一般的大,尽管提前做了硕多的布置,但他还是心里没底。但不管怎么样,他必须让英国乱起来,给自己发展争取时间。
“微臣遵旨!”范汝增大声回道:“陛下放心。这次的英国工人起事,有很多的有利条件,与他们以往的那些宪章运动完全不同。为了配合这次起事,我们特务司不但从国内前后派了近百名特务前往英国,还从普鲁士等欧洲国家吸收和发展了超过三百名特务人员,投入在英国国内,提前埋伏在伦敦、曼切斯特、伯明翰、格拉斯哥、利物浦等工业城市,支持和援助那些工人领袖,通过结交他们来煽动那些工人起来反对政府,图谋起义。而且,这次大规模的起义,是在英国本土的军队大部分都调离之后,内部空虚的情况下趁机发动,足以给英国沉重打击!”
冯云山转向旁边的吴如孝和左宗棠两人,问道:“两位爱卿也别干听着,说说你们的看法!这次英国的工人起义,能成功推翻英国现任统治吗?”
吴如孝稍稍犹豫了下,道:“陛下,微臣觉得恐怕有些困难!毕竟那些只是普通的工人,就算经人煽动,有人组织,也不一定能成大事!何况微臣也听说,那些工人还分了很多派别。一些船舶工人、机器工人、铁路工人等有技术的工人们,领着高薪水,生活条件很是不错,他们是坚决拥护现在的英国内阁政府,一边维持他们如今的利益。而那些失业者和无生意的手工艺者,还有无法养家糊口的薪水微薄的工人,则是希望能改变困顿的生活,都愿意跟随工人协会的首领们起来反抗,但就算是这些工人,也是各自有不同的态度。一些人希望通过游行示威等非暴力手段,平和地表达诉求,而另外一些激进的工人们,则是倾向麦喀士的那种理论,通过暴力反抗进行起义,推翻现在的英国政府统治,重新建立一个由工人协会领导的政府。因此,这些工人无法有效团结起来,就算他们一时间凑在一起,也容易在胜利的时候瓜分果实便会因分配不均而分裂,要是英国的内阁政府拉拢一方,答应那些改良派的条件,他们必定会停止对抗,进而为了自己的利益调转矛头对准那些激进派工人,与政府军一道对付曾经的盟友,也很有可能!因此,陛下,微臣并不看好这些英国工人起义能真的成功。”
左宗棠也点点头附和道:“陛下,微臣赞同吴大人的看法!除非麦喀士能将那些贫穷的工人全部整合训练成正规的军队,建立严密的组织,否则,单靠工人起义,无法万众一心,很难成功。若是他们能将那些底层警察和底层士兵也发动起来,从攻占伦敦等大城市着手,倒是很可能会取得成功!从来政变的成功,不是靠人多,也不是靠谁有道理,只取决于武力的强大。”
冯云山听完两人的话,心中不由有些失望,但同时从心底也赞叹两人的见解。吴如孝可能因为是外务部长的缘故,对英国国内的情况了解一些,分析那些工人们并不会齐心,推测他们起义难以成功;而左宗棠则完全从军事角度和历史借鉴出发,以英国的这次工人起义既没有建立自己一定数量的军队,又没有发动士兵进来反叛,推论出起义难以成功。
想想也是。后世的伟人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没有武装力量的任何政变,都是难以成功的。后世俄国的二月革命之所以能推翻沙俄政权,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从一开始就有士兵参与到工人起义中来,并且工人和起义士兵第一时间夺取了兵工厂和武器库,缴获大量的武器进行了武装,众多的军队参加了起义。否则,只能像数百次的农民起义一样被沙俄军队镇压掉。
想到这里,冯云山不由有些无奈。看来,自己幻想参照二月革命那样,煽动英国工人起义,还是难以实现啊。英国对军队控制,完全不是沙俄末期能比的。而且,英国毕竟表面上标榜民主自由,不像沙俄那般进行独裁血腥统治,英国的这些工人,也没有沙俄老毛子的血性。
左宗棠见冯云山脸上不好看,知道皇帝心里不大舒服,毕竟这英国的工人起义,皇帝费了不少心思。他连忙宽慰道:“不过陛下,微臣觉得英国工人起义就算不能成功,也必将沉重打击英国的国力,让其遭受重大的损失。而且,若是英国国内的那些工人能闹得猛烈一些,时间久一点,对发生叛乱的印度和爱尔兰都是一个巨大的支持。若是爱尔兰人和锡克人、孟加拉人能抓住机会,说不定完全可以将爱尔兰和印度从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下脱离出来。”
冯云山听到左宗棠的这句话,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点点头道:“不错!就算那些英国工人起义失败,但只要真的爆发起义,英国必然惊慌失措,将那些已经派往印度的士兵还有其他的海外军队调回本土,平息起义。只要能拖住英国一两年,印度的那些不安份的大小王公们,还有锡克人和孟加拉人,外加缅甸、廓尔喀等,足以将印度的英国士兵击败。等英国平定叛乱,再回头派兵想重新进入印度,已经享受了独立和权利滋味的那些势力,可就不会那么容易屈服了,而且到时候我们中华帝国完全可以支持他们,为他们提供武器和战术指导,抵制英国势力返回印度。”
吴如孝道:“恭喜陛下!只要印度和爱尔兰能从英国独立出来,其他英国的殖民地也会纷纷趁机要求独立,到时候,就犹如雪崩一般,英国很可能就此失去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而我中华帝国在陛下的率领下,就此崛起,超过法国英国,从此以后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也不是没有可能!”
冯云山摆摆手:“吴爱卿想得太远,朕倒不是非要成为什么第一强国,只要朕的子民,中华帝国的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不再受洋人们的侵略,便心满意足了。对了,吴爱卿,范爱卿,美国那边最近可有消息传来?”
吴如孝和范汝增均摇摇头。“最近并无什么特别的消息!”范汝增补充道:“美国距离我中华帝国实在是距离遥远,消息传递十分不便,每次接收到消息都是三四个月后了。对了,陛下,两三年前由英国主导,美国共同出资,成立了一家大西洋海底电缆公司,由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青年教授威廉·汤姆逊主持施工,在前年成功铺设了从爱尔兰岛到北美殖民地的纽芬兰岛的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并成功通了电报。不过这根电缆很快便断裂了。如今那个威廉·汤姆逊已经找到了避免断裂的方法,并且发明了镜式电流计电报机,解决了长距离地接收弱电信号的难题,那个威廉·汤姆逊正托人四处寻求帮助,资助他重新铺设新的海底电缆,但却没人愿意相信他、投钱给他了。毕竟耗费了几十万英镑,没创造一丝价值,便断裂了。不过那个大西洋海底电缆公司的总经理,一个名叫费尔特的美国人,倒是支持,正四处奔波帮助寻找股东注资。”
冯云山想起中华帝国的电报系统,虽然发展很快,有了长距离的电报电缆,但基本都是在陆地,海底电缆即便也铺设了一些,但都是距离较近的琼州海峡之类的。稍远些从福建到台湾的电缆,便接收不到信号了。这个消息,不正好解决海底电缆铺设的难题么?
冯云山记得正是这个大西洋电缆公司,最终在几年后成功地铺设了从欧洲通往美洲的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将两个大陆的通讯连接起来。嗯,必须要阻止他们,而且,要让其为自己所用!
想到这里,冯云山道:“范爱卿,无论用何手段,你们特务司负责将那个威廉·汤姆逊教授和这个大西洋海底电缆公司的总经理带到圣京来,朕有大用,若是无法带来,宁可杀掉。另外,有可能,便直接将那个大西洋海底电缆公司收购,如果没可能,就尽力将其破坏。”
范汝增跟随冯云山日久,自然明白皇帝打的什么主意,连忙点点头记下此事。
第968章
移民情况
听到皇帝问起美国选举的事情,吴如孝道:“陛下,上次马沙利说起,美国总统大选预选的结果已经出来了。民主党因为南北内部纷争,候选人还没有提出来,不过他提到那个叫道格拉斯的,微臣找人打听了下,应该会成为候选人;共和党的候选人,排名第一的纽约州参议员威廉·西华德和排名第二的亚伯拉罕·林肯已经确定了;还有个宪政联合党候选人约翰·贝尔,不过根据我们的消息,此人原本辉格党出身,获得的支持不多,获选的可能性不大,而其他政党以及其他的一些候选人,还没确定,或者是已经确定了,但消息还没传到圣京。总的来说,微臣与马沙利的看法一致,此次美国总统大选,最终的胜利者很可能从共和党中产生。”
冯云山点点头,吴如孝说的这些情况,他基本上也都清楚,他想知道的是威廉·西华德和亚伯拉罕·林肯两人到底准备得如何了,而民主党那边,到底选择了谁来参与竞选。很明显,美国那边的消息还没传到圣京的。幸好当初马沙利来告知自己情况,提醒了自己,自己立刻让外务部和特务司作了一些布置,否则的话,还真不好掌握那边的情况,什么时候垮太平洋的海底电缆架设成功就好了,不过冯云山知道,这还只是幻想,太平洋海底电缆可不比大西洋,即便是历史上,也是比之要晚上三十多年才铺设成功。
范汝增却道:“陛下,吕宋岛那边传来消息说,那边发现大量的铜矿可供开采。另外,吕宋岛上的土著和在那里的华人发生了剧烈的冲突,驻守在那里的地方驻军对当地土著进行了镇压,土著几个部落共死伤上千人,之后引发了土著们的强烈反抗,吕宋岛的守军、步兵第27师半数武装出动,将那些暴乱的土著部落消灭得差不多了。不过,朝廷中有很多官员觉得太过残酷,要求对步兵第27师的将领进行惩处。”
冯云山哈哈一笑:“杀便杀了。原本那些土著们老老实实地听从华人们的安排就是了,居然还以为吕宋群岛是他们的领地,真是执迷不悟,就应该给他们血的教训,让那些土著们记住,安分守己才是正途。如今整个吕宋群岛都是中华帝国的国土,中华的百姓去开发那里,为朕去探测并开采些铜矿,他们竟然敢阻扰,真是死有余辜!看看人家朝鲜人,就聪明很多,没有叛乱,干脆地加入中华帝国,以华人后裔自居,学汉话,习汉文,准备彻底融合到我汉家当中来,这才是生存之道。”
冯云山将朝鲜立为典型,目的自然是想让其他的地方也与其一样,慢慢彻底融入到汉家文化当中,历经几代之后便会变成汉族儿女,自然不会有异心了。
既然吕宋岛发现丰富的铜矿,冯云山当然马上要组织人手前去开矿,正好,这些菲律宾人身材瘦小,正适合做矿工,冯云山打定主意,将那些不听话的菲律宾人全部送去挖矿。铜矿对于中华帝国来说,可是太重要了。尽管云南那边也发现了较多铜矿,但那边运输比较困难,还不如江西的德兴铜矿产量来得高。如今中华帝国的经济发展,铸造圣币的铜用量大增,加上最近总参谋部开始订制金属壳子弹,铜的需求量更为庞大,如今能在吕宋岛发现铜矿,实在是及时。
“对了,陛下,微臣有一事启奏!”一旁的内阁副总理曾观澜忽地禀报。
“准奏便是!”冯云山见曾观澜郑重其事,有些好奇。
“谢陛下!”曾观澜道:“有较多的地方官员和国学教授给微臣写信,说是如今我中华帝国不但已经全部统一,还实现了历史上的前所未有的疆域。建议陛下封禅泰山,昭告天下,以激励帝国子民的士气。同时,他们还说,帝国如今的疆域太大,很多地方没有明确的划分省府区域,甚至连名字都不好称呼,建议对那些新占领的疆土,参照原本的省份划分标准进行划分,同时取名,重新设定全国的疆域。”
一听曾观澜如此说,左宗棠也连忙附和道:“曾副总理说的极是,帝国疆域扩张太快,一直以来都是大致的称呼,的确应该好好划定,明确的政区划分,也更适合地方的治理和百姓的生活。”
冯云山点点头表示同意,便道:“既然如此,曾爱卿,便由你牵头,将中华帝国重新划定政区,确定各省所治理区域范围和名称。”
曾观澜见自己的意见被采纳,大喜,连忙回道:“微臣遵旨!”
提到新占的疆土情况,冯云山想起自己最为关心的移民问题,便问曾观澜:“新占的那些疆域,我汉家百姓移民情况如何了?”
曾观澜回道:“回禀陛下,各地移民情况都很平稳,除了刚才微臣提到的吕宋岛的土著与汉家移民起过冲突之外,其他都很是顺利。”
说着,曾观澜如数家珍地禀报了起来:“朝鲜自三四年前便开始双向移民,如今已经移入汉民超400万,移走朝鲜百姓共200万人,实现人口的大量兑换,将朝鲜的汉民比例提高到百分之五十以上,这样一来,整个朝鲜已经完全成了汉人的世界,陛下也知道,这些朝鲜百姓本就对我汉家儿郎有种天然的自卑感,一直崇尚我汉家文化和生活,因此,他们对于汉民移民,很是友好,迫切希望能带领他们一道致富呢。”
“长崎等九州岛一带,也从浙江和福建移民了近20万人前往,作为左右日本的桥头堡,此处位置重要,微臣认为移民能很好地影响日本人,让他们跟朝鲜人一样,羡慕我们恨不得能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之中。”
“外东北地区,特别是庙街和海参崴等河谷,还有库页岛上,移民了8万朝鲜人来开发土地变为农田,而华族百姓,更是迁移了近20万人,开发庙街和海参崴两地。至于西伯利亚的北海和西海一带,从去年开始,也移民了超过5万名蒙古人和10万名汉家百姓,虽然暂时还无法自力更生,每年还需要从内地运输粮食补贴,但慢慢扎下根来。”
“西北一带的回疆,还有后续新占的哈萨克汗国与沙俄等地区,只是在浩罕王国以东部分,移了近100万的汉人在此开发农田。但浩罕王国以西,因为距离实在太过遥远,而且都是荒漠一片,擅长耕种的汉民无用武之地,对于这些地方,直接引导那些蒙古人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