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天国不太平(校对)第4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5/603

  听完高杉晋作的解释,山田显义和其他师兄弟纷纷嚎啕大哭起来,为老师的拳拳爱国之心所震撼。
  半晌,众人才恢复情绪。山田显义和众人都眼巴巴地望着高杉晋作,道:“晋作君,你说如今该当如何?”
  高杉晋作满脸弥漫着一种迷茫之色,喃喃地道:“老师的后事要办好。老师的遗体,在江户的木户孝允会好好收敛,再运回家乡。如今只能继续按照老师的方略,全力辅佐长州藩主,多联合全国各地藩国,才有可能击败幕府。改变国运!”
  一名学子不满地道:“师兄,我们长州藩的实力这么强大,又联合了四国藩,加上有天皇的大义,为何还不能推翻幕府?这样等着,不知道什么么时候才能为老师报仇!”
  高杉晋作一脸严肃地告诫:“众位,千万不可小看幕府。他们虽然腐朽不堪,但毕竟占据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还都是最为肥沃的地盘,又掌握着三大都城,江户、大阪、京都,拥有全国货币的铸造权、采矿权,还有近10万的大军,不是那么好推翻的。最关键的是,他们不但有一批藩国拥护,如今更是通过出卖国家利益,搭上了中华帝国这个强国。要想推翻幕府,谈何容易!”
  山田显义附和道:“是啊,如今的幕府,就是一帮日奸,都沦为华夏的走狗。个个为了自己的那点小利益,企图一直霸占日本,维持统治,出卖自己的祖宗。看来,迟早要像朝鲜一样,被吞并。”
  高杉晋作安慰道:“大家也不要过于气馁。其实我日本要崛起,最大的敌人不是幕府,而是邻国——中华帝国。他们为何能崛起?就是因为有个伟大的君主,对整个社会进行变革,相应地,我们日本只要能有个强有力的首领出现,进行革新运动,大刀阔斧、勇往直前,必定能与中华帝国一样,很快崛起。不过,首先要有一支能征善战的核心武装,我决定了,依靠长州藩主的支持,创建一支核心军队,算是一支奇兵,就叫长州藩奇兵队吧。帮助长州藩训练军队,结交西洋列强,购买军器,先让长州藩强大起来,进而一举击败幕府,统一日本。”
  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语,让众人纷纷精神大振,热血沸腾。不过,他们没有察觉到,高杉晋作的眼角更显沮丧。
  不管他愿不愿意承认,高杉晋作内心深处其实已经意识到,日本无法挽救了。就算眼下长州藩联合四国藩和其他诸藩,又能怎么样,就算从西洋列强那边得到援助购买武器,就算勉强能击败幕府又如何?那个在一旁时刻虎视眈眈的强大邻国已经张开了它的獠牙,并且已经将整个九州岛吞入腹中了。实在是那个国家太过强大了,已恢复原气,犹如历史上的汉唐般强盛,还四处扩张,熟读史书的高杉晋作自然清楚,距离对方全面占领日本全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九州岛是如何被对方强行吞并的,高杉晋作自然清楚。对方只派了不到二万兵力,利用训练有素的军队和比西洋更为先进的武器,不费吹灰之力便见九州岛上最强大的萨摩藩给击败,逼得一向自傲无比的岛津家投降,这等武力,若是再增加一两万兵力,只怕便是连长州藩赫赫四国藩联合起来也难以抵挡。还有对方那支强大的海军舰队,更是一举便将狂妄无比的德川幕府逼得屈辱投降,签订出卖日本利益的丧权辱国的条约。这样的武力,高杉晋作此刻一想已然明白,长州藩主毛利敬亲只怕早清这一点,不敢轻举妄动去攻打幕府,否则按照签署的《日中友好通商条约》,邻国的军队很快便会在幕府的请求下,出现在长州藩的领地上。
  不过,高杉晋作对于那邻国的皇帝能够在控制九州岛之后,还不直接宣布占领九州,进而进一步进攻日本,很是佩服。换成如果是他在这个位置,不一定能忍受住这样的诱惑。必然会全力进攻,急于占领整个日本。他倒反而希望对方能直接出兵攻打日本,最好是幕府。这样一来,他便会建议长州藩联合其他各藩国,抛弃和幕府的敌对,一致对外,趁机控制住国家大权,虽然还是打不过对方,但这个时候若是能联合西洋国家,尤其是与中华帝国不大对付的沙俄和英国,在他们的干涉下奋力一搏,说不定可以夹缝中求得生存,侥幸成功地破解当今的危局。
第886章
我家睦仁七岁了
  高杉晋作还在沉思,私塾院子里有名藩卒过来告诉他,藩主毛利敬亲在找他过去议事。
  赶到藩主府邸,毛利敬亲和另一名年轻的武士已经在藩厅大堂等他了。
  “藩主大人!”高杉晋作走进大厅,向毛利敬亲打个招呼,才发现那年轻的武士正是呆在江户的桂小五郎,显然是将老师的遗体运回长州,不由眼圈一红,朝一脸疲惫之色的桂小五郎点点头示意感激。
  “晋作,先生的棺骸已经临时安葬在一处隐蔽之地,你就放心吧。”毛利敬亲安慰了一句,便脸色难看地说起了正事:“正好小五郎和晋作你二人都在,京都那边传来急报,周布和其他十余名我长州藩士和二十余名四国、土佐等藩士在京都三条河原町的旅馆池田屋聚会时,遭到幕府的走狗武士组织新选组的突袭,半数藩士遭到毒手,剩余的虽然逃走,也下落不明!不但我长州藩士实力大损,连整个尊王攘夷同盟也精锐尽失。幸好小五郎你去了江户没去京都,要不然,也危险了。”
  毛利敬亲虽然心伤辅政藩士周布的死,但此刻已经平静下来。不过,高杉晋作还是被这个消息所震惊。
  “新选组?这是些什么人?藩主,这个仇一定要报!”高杉晋作心中剧痛,牙咬切齿地道。算起来,他只是新秀,才开始被藩主纳为幕僚,而且与辅佐藩主的首席藩士周布主张有所不同,周布和桂小五郎一样,主张最为激进地直接组建藩军攻打幕府,武装倒幕。而高杉晋作则是想采取缓和一些的手段进行革新开国,等增强实力有把握后再一举倒幕。但即便是如此,周布和其他激进派的惨死,也让他怒火中烧。
  “新选组都是一些靠着为幕府卖命的浪人武士,首领是近藤勇和土方岁三两人。京都守护职松平容保委派他们维持京都市内治安,主要的便是针对我们尊王攘夷派藩士。”毛利敬亲解释完,扭头看向桂小五郎,如今他的首席藩士周布政之助惨死,剩下名望最大的便是桂小五郎了,自然问计于他。
  “藩主大人,幕府那边只怕很快便会以池田屋事件为借口,处罚藩主和长州藩,而今之计,唯有先下手为强,我们长州藩先行起兵,迅速联合四国藩和土佐藩等其他的尊王攘夷派藩国,直接以武力倒幕。第一目标,便是进驻京都,先将京都地区占领,不但能有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藩兵兵源,还能将天皇保护起来,以天皇的名义下诏讨伐幕府。顺便,还能为此次牺牲的藩士们,为周布大人他们报仇雪恨!为松阴老师报仇雪恨!”桂小五郎迫不及待地道,说完,还有意看了高杉晋作一眼。
  高杉晋作自然明白桂小五郎的意思。作为他的好友,桂小五郎还是恩师认的干弟弟,平时对他又十分照顾,高杉晋作不仅仅将桂小五郎当成普通的师兄,而是亦师亦友当成半个老师看待。如今,面对老师的惨死,面对周布政之助这些尊王攘夷派藩士的惨死,他还有什么理由不同意呢?
  于是,高杉晋作狠狠地点点头:“对,小五郎兄说的是!必须让那帮浪人血债血偿!而且,就像小五郎兄说的那样,要快些行动起来。立即派出使者,与最重要的四国藩和其他尊王攘夷派藩国联系,一同出兵,还要派人在那些中立藩国四处散布传言,甚至冒充那个叫新选组的浪人武士袭击其他中立藩驻京都的备馆,让各个藩主都觉得幕府要对付他们,使得他们人人自危,这样他们自然会加入我们队伍,一起对付幕府!另外,我们长州藩应当放弃攘夷的口号,只号称尊王,避免得罪洋人和强大的邻国,这样,一方面可以从西洋列强和中华帝国那边购买新式火器,一方面,可以发出善意,让中华帝国保持中立,不帮助幕府,甚至还可以主动提出将九州藩租给他们。等收拾了幕府,我们强大起来,再收回九州。”
  桂小五郎皱皱眉头,他是个标准的武士,不愿意以这样的阴谋诡计算计人,更何况高杉晋作竟然为了让中华帝国不干涉,将整个九州岛都出卖。不过,还没等他开口,藩主毛利敬亲已经赞赏地决定道:“不错!晋作的计策很好!既然如此,小五郎,晋作,本藩便将长州藩兵交给你二人统领。小五郎治军对内,晋作对外。关系到我长州藩的存亡,便拜托了!”
  高杉晋作和桂小五郎均面色凝重,恭敬地行礼道:“愿为藩主效死命!”
  送走藩主,桂小五郎对高杉晋作叹口气道:“要是伊藤还在长州就好了,他必能助我通杀仇敌!可惜,上次与佐贺藩一战之后,便不知去向了。也不知道是战死了,还是被俘虏了?”
  高杉晋作想着那个年轻的青年,看着众多的知交好友一个个消失,心中不禁黯然神伤,也不知道今夜过后,在与幕府作战的路上,还会有多少长州藩的仁人志士会葬身战争之中。
  他心中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总觉得此番出征,过于草率了。但看见旁边一脸坚毅的桂小五郎,便压下心头的不安,朗然道:“小五郎兄,我辈武士,唯有舍身求仁,才能心安。伊藤必定是已经战死,先我们一步成仁,我们应当为他骄傲才对!”
  桂小五郎点点头,叫道:“好一个舍身求仁!晋作,你我携手杀贼,必能成就大功!到时迎奉天皇归位,重登大统,你我必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他却没发觉,高杉晋作眼中闪过一丝轻蔑与狠辣。
  ……
  十天后,京都城外。旌旗遍布,战鼓雷雷。
  在长州藩主毛利敬亲的领头下,四国藩藩主山内丰信配合,两强藩领着其他支藩、友藩等数十个藩国的藩兵近五万人,将京都围困了起来。
  数天前,京都所司代酒井忠义便接到探子来报,长州藩兵大举进攻京都的消息。他大吃一惊,连忙将京都府附近的朝廷军队全部收缩回京都城内守城,一边向邻居的大阪求救,召集京都府附近的各藩国军队赶赴京都,保护天领和天皇,同时向江户的将军府紧急求救。
  京都所司代是德川幕府在京都的全权代表,负责幕府与朝廷的交涉,帮助幕府监视天皇以及京都的各藩势力,向朝廷传递幕府的指示,各地藩主呈报天皇的公文都必须先经过京都所司代筛选,送交江户幕府审查之后,再回京都给天皇过目。但京都所司代并没有多少兵力,只有桑名藩兵和京都城防兵五千来人。不过,自各藩开始出现倒幕势力以来,京都治安混乱,为维持京都治安,酒井忠义收编了以来自壬生的武士为首的一些浪人,组建了以新选组为首的十余个浪人巡逻组织,也算一股不小的势力。
  而其他的京都四周的藩主见倒幕势力强大,在幕府大军来临之前,哪会趟这个浑水,纷纷拖延按兵不动。只有会津藩的藩主松平容保和带领着会津的军队,赶到京都,将军队驻扎在金戒光明寺,便进入二条城觐见天皇。
  二条城内的二之丸御殿。
  孝明天皇有些激动地看着面前的大名,正是一向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会津藩的藩主松平容保。孝明天皇紧紧抓住松平容保的手,对于这个与德川将军府有血缘关系的新任会津藩主,能公开表态支持自己,而且能在倒幕势力攻打京都时,二话不说立刻领兵来护驾,却不邀功倨傲,只是将手下军队都驻扎在距离皇宫很远的金戒光明寺,只身一人来御所觐见自己,对自己完全不设防备,这样的人,才最是忠心,他自然心有所感。
  “容保,你也知道,皇室也很是拮据,拿不出贵重的礼物赏赐。一匹皇室女妃们亲手织就的绸缎,还有一件朕亲手缝制过的羽织,赏赐给你!统仁只信赖你一人!”孝明天皇说到这里,语气低落嘘唏不已。
  他的身后,一名有些瘦弱的男童,跟随着一名贴身武士,一起捧着一匹绸缎和一件蓝色的羽织,有些好奇地看着魁梧的松平容保,满眼钦佩之色。
  松平容保轻轻拍了下这名六七岁男童的肩膀,对孝明天皇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皇太子已经长大了!”
  见松平容保说到自己的儿子,孝明天皇有些忧心忡忡,怜爱地摸了摸男童的头:“嗯,朕家的睦仁七岁了!容保,不知为何,朕最近总是心神不宁,怕是有什么祸事要发生。最让朕放心不下的,便是睦仁了。你也知道,睦仁一直跟随他母妃在平户藩中山邸生活,前年才回朕的身边。他本该有个好好玩耍的童年,但却出身皇室,要陷入这残酷纷争的世间。”
  说完,盯着松平容保,猛地拉着儿子睦仁,朝他半跪了下来,让松平容保惊慌失措,连忙也跪倒在地。
  “陛下,你这是做什么?……”
第887章
京都城破
  “容保君!你听统仁说!”孝明天皇打断松平容保的话,满脸恳求之色:“我统仁自知没多大能力治理这个国家,甚至甘于充当德川家的傀儡,只求有个安稳平定的生活。但如今朝政纷争频起,统仁便想安静地当一傀儡也不可得了。睦仁自幼多病,瘦弱不堪,而且身份奇特,我始终担心有不轨之徒会谋害于他。容保君是我统仁的至交,最为信任之人,我便将睦仁托付给你,你帮我悄悄将他带出皇宫,藏在金戒光明寺避难,等危机过去,再接回来。”
  说完,不等松平容保回答,便转头对瘦小的儿子喝道:“睦仁,来,今日你便认容保君为义父,从此以后,对其如同为父一般无二。还不磕头!”
  睦仁年纪虽幼,却颇聪慧,见状连忙恭恭敬敬地伏地叩拜叫道:“儿子睦仁拜见义父!”
  “陛下!”松平容保连连叩头,哭泣道:“陛下放心,不管形势如何,臣誓死护卫太子周全。”他见天皇连自称由朕改为统仁,心下更是感动万分,发誓要完成天皇交办的事情。
  孝明天皇亲手将松平容保扶起,脸上舒缓了很多,道:“容保君,若是此番统仁能逃脱大难,来日必有所报!”说完挥挥手又道:“我再嘱咐睦仁几句,你今夜便将其领走!”
  松平容保闻言一惊,点点头应下,但禁不住心头的疑惑:“陛下,那长州和四国的藩兵,号称尊王倒幕,他们此番进攻京都,虽然对朝廷对皇室不敬,但目标主要是针对德川幕府,应该不敢胆大妄为到为难皇室吧?”
  孝明天皇叹了口气,摇摇头:“人心难测。德川家不一样声称世代效忠天皇,受封征夷大将军,可如今呢?朕这天皇连赏赐最忠诚的大臣都拿不出十匹绸缎来?幕府之主受封征夷大将军之位,却向那中华帝国和西洋诸夷屈膝投降,苟且媚夷!”
  仿佛有意说给儿子睦仁听,今天孝明天皇一反平常的沉默,继续说道:“四国藩主山内丰信不过是野心膨胀的愚蠢匹夫,不愿听从幕府之命,想要当四国岛之主而已,不足为惧。长州藩藩主毛利敬亲也算是个人物,不过他却过于依赖手下,已经被手下的极大家老和幕僚架空。因此,与其说长州藩他们是倒幕派,不如说他们是一帮低级武士想要谋取权利满足自己野心的阴谋家而已,相信他们,还不如相信德川幕府来得可靠些。”
  松平容保想不到天皇会如此一说,不由心中一凛,他知道,自己不能再呆在旁边听这些秘密了,忙道:“陛下,小臣先出去安排人手,等下再来接皇太子!”
  孝明天皇知道他是避讳,便点点头,有些事情的确不适合让他知道。
  等松平容保退出御所,贴身武士也悄悄地关上了房门出去了,整个木屋内,只剩下父子俩人。
  皇太子睦仁奶声奶气地道:“刚才父皇说的,儿子记下了!幕府虽然同我们作对,但只要我皇室示弱本分,便毫无危险,相反德川家的还会保护我们。可那些倒幕藩士为了自己的私心,父皇是担心他们不择手段?”
  “哈哈,睦仁吾儿真是聪慧!正是如此!”孝明天皇索性摊开了说个明白:“长州藩已经有些失控的迹象,毛利敬亲利令智昏,想要推翻幕府取而代之,又怕没有威望和借口,便想着攻占京都将朕控制住。这也罢了,关键是他的那些手下。还记得半个月前的池田屋事件吗?还有去年的长州藩的吉田松阴,你们可知道,他们的秘密为何泄露被幕府知道吗?”
  睦仁眼中流出难以置信的神情,惊叫道:“父皇!你是说……”
  “不错!吉田松阴的计划,外人如何知晓?出卖吉田松阴的,正是他们长州藩内的人。就算不是毛利敬亲本人,他肯定也是知情。他们以为匿名偷偷写信告诉为父,再通过为父的嘴,以幕府在皇宫内布置的那些眼线,必定会让幕府察觉,打得好算盘。真当为父是傻子了!不过,为父就是要看他们狗咬狗,便顺水推舟,直接将此情报交给幕府。至于田屋事件,为父虽然没有参与其中,但也能看出,这就是长州藩内的那些内部派系斗争而已。说不定,出卖那些倒幕激进派的,便是他们的激进派同伙,你看如今,不但长州藩,连四国藩和其他的藩国都出兵攻打京都,想的便是控制你我父子两人!这便是他们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会不择手段,因此牺牲一些同伙,对他们来说只是小事。吾儿记住,要小心任何人。就算是刚才的你的义父松平容保,虽然目前还可信赖,但等哪天形势变了,你也不可轻信!”
  睦仁眼露惊恐之色,他毕竟才7岁,即便再聪明,心智也没成熟,难以相信,世间的人性竟然如此复杂和丑恶。
  见儿子有些害怕了,孝明天皇暗自叹气,儿子虽然聪明,但毕竟太小了,若是再长大一些就好了。还有一些话,他也就不说了,只是自己的担心,对小孩子说了又有什么作用呢?他只是交代了几句,让睦仁好好听松平容保的话,最后嘱咐一句:“吾儿,不管怎么样,想尽办法活下去,保住我皇族的血裔。”
  ……
  安政六年中,就在以长州藩、四国藩为首的五万藩兵围攻京都城的第三天,皇城二条城内传出二条天皇的圣旨:一条圣旨是封嫡亲次子睦仁为伏见宫博恭亲王,是为皇太子;另一条圣旨则是饬令城外的长州藩兵为叛军,大逆不道攻打“天领”,责令速速退走,可既往不咎,又号令各方军队不可滥杀无辜,伤及百姓。
  伴随着回应圣旨的,是隆隆的火炮声和杀喊声。
  京都城内外,数万大军已经早就做好了厮杀的准备,正激烈地战斗着。
  京都这座千年古都,完全是模仿中国隋唐时代的长安和洛阳两城,整个建筑宫殿呈长方形排列,以贯通南北的朱雀路为轴,分为东西二京,东京仿照洛阳,只不过比例缩小了十倍不止,而西京模仿长安,正中间的,便是为皇城——二条城。皇城之内是皇宫,也就是所谓的二条御所,皇城之外为都城。
  整个都城内街道呈棋盘形,东西、南北纵横有秩,布局整齐划一,明确划分皇宫、官府、居民区和商业区。这本来是一片繁华之地,但此时,却是一片狼藉,浓烟四起,百姓哭喊一片的景象。
  都城外,长州藩和四国藩的联军架设着仅有的百余架火炮,对着京都城内便是一阵猛轰。而京都城墙上的三十多门火炮,根本不是城外火炮的对手,几轮功夫,便哑火了半数之多。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重点是京都城内,个居民区和商业区纷纷呢冒起了大火,浓烟滚滚。
  会津藩的藩主松平容保领着会津藩兵和城防兵英勇地在城墙上同城外的联军作战,京都所司代酒井忠义领着百余城防办精锐和新选组等数百名流浪武士在城内四处搜捕纵火的藩兵内应。
  但城内的倒幕派武士也不下百人,四处放火更是难以防范,不到半日功夫,整个京都已经是一片火海。原本京都城内的百姓在以前的保元平治、应仁的战火后,就非常惧怕火灾。如今的大火比当初的火灾看起来还要猛烈,哪还有人有心思救火,于是乎,城内的平民和商贩纷纷出逃。这样一来,原本守城的会津藩兵和京都城防兵便兵力不足,再加上被城内的乱民和夹杂其中的藩士奸细作乱冲击,京都城的外城门一个不慎,便被城外的藩兵攻破了。
  松平容保和酒井忠义连忙率领着数千手下放弃外都城,退守皇城。但此时,已经于事无补了。
  京都城外,潮水般的长州藩兵和四国藩兵纷纷冲入被打开的城门,进入京都城内。
  长州藩的国司信浓、益田右卫门介二名家老护卫着藩主毛利敬亲,亲自领兵开始攻击京都皇宫的蛤御门,镇守蛤御门的正是会津藩的藩主松平容保,双方展开激战。国司信浓更是下令长州藩兵架设火炮,轰击皇宫。
  会津藩兵虽然英勇,但毕竟寡不敌众,渐渐不敌,坚持半天之后,会津藩兵战死近千人,京都城防兵死伤数百,眼见守不住了,松平容保率领一帮会津兵躲入皇宫之中,其余的守军尽皆逃散。
  皇城也被攻破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5/6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