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国做武王(校对)第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420

  樗里疾想走,可嬴荡暂时还不想让他走。
  此次,他能凭借一人之力,做到安抚关中各部,招揽军队,抵抗终黎华,也只有他才能有此威望,所以还得再留一阵子,等到治吏台彻底妥当,才能放了他走。
  “丞相可知,我秦国从此以后,便只有一位丞相?”
  秦王没有回答,而是话语一转。
  樗里疾疑惑,摇头。
  自从他一进来,秦王便是称之为叔父,如此改口,他这才知道,秦王称他为丞相。
  “那叔父可知,秦有多少国务大臣?”
  樗里疾有些明悟,但还是摇了摇头。
  “寡人取缔九卿,以国务府代之,国务府五人,有御史令、治吏令、治户令、上将军和丞相,其中四位国务大臣,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丞相所做,统领朝政,以辅为主,调和各方。
  我秦国刚刚经历一场叛乱,关中贵族举棋不定,只有丞相在,他们的心才能定下来,所以这秦国丞相,只能有一人,且非叔父也!”
  秦王的意思,樗里疾懂了。
  四位国务大臣,分工明确,意思就是各自负责一事,丞相虽统领朝政,但实际上是协调各方,对于四位国务大臣,更是以辅,而非主。
  以后秦国的丞相,就只是名义上的统领朝政了,而大王的国务府,才是真正的丞相府,关中贵族举棋不定,现在的确是需要你,但又不是那么的需要你。
  商君变法,权势归于国府,此时,秦王两番变法,虽是将权势归于国务府,可这国务大臣,乃是大王钦定,所以这权势,归于王也。
  能用如此手段,将权势不动声色地过渡到大王手中,这等谋略,让樗里疾不敢想象。
  “臣谨遵大王令,凭这把老骨头,为大王再争取三年,三年后,若得贤才,臣必让之。”
  嬴荡这才满意,点了点头。
  三年,足够了。
  上下变法,秦国一心,内积攒实力,外积弱六国,远交近攻,从西到东,依次灭之。
  “丞相起身了,洛阳都督正等着丞相呢!”
  “臣告退!”
  如今,秦国大权尽皆收回,剩下的,便是要完善国务府了。
  嬴荡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第113章
要抢寡人的老婆
  一月过去,秦国公子之乱,传遍山东诸国。
  各国派出使臣,纷纷来秦,名为慰问,实则是打探消息。
  燕国使臣入赵境,从赵入秦,齐国使臣绕道魏国,与秦接壤的赵国赵雍,为人最是“热心”,一个月前,赵国使臣就已经到了咸阳,上下游走,未见离开过半一步。
  楚国使臣从巴国绕道而来,与其一起来的,还有上将军向寿派出的军中长史,来向秦王汇报巴国战事。
  这每日里,都有山东诸国的信使,带着信息离开咸阳,奔赴各处。
  战国六雄,各怀鬼胎,都希望这一场叛乱,能让秦国从此一蹶不振,给他们创造机会。
  其他诸国,还不知其具体情况,倒是魏国行动得最早,信使来报,魏国在河东之外,有大军调动的迹象,与秦国少梁邑正遥遥相对。
  眼下,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互相奔走,传递消息,秦国乃战国一霸,秦国生事,必定影响整个局势。
  秦之函谷,像是一片死地,没有消息从中传出,除了秦军,也没有人敢轻易进去。
  在咸阳,经过了秦人连续一月的艰苦奋战,已经看不到被水淹过的颓势。
  咸阳城四门,四条笔直的大道,大道上面,陆陆续续地有了行人,沿着这四条大道出去,到处都是秦人在劳作,田地里也撒上了种子。
  与当初相比,唯一的不足,就是这咸阳南坊和西坊两市,早已没有了当初的热闹,少了这么多的山东客商,显得空荡荡的。
  入咸阳的路,要么是北上赵魏,要么是从宜阳过函谷关,至于从楚国过巴国到咸阳,这条路太艰难,况且也有战事,没有客商会这样选。
  现在,函谷关有战事,绵诸雍城有战事,咸阳可谓是东西不通,行商的队伍,自然就少了许多。
  来秦的使者不少,其余诸国的使者都好打发,由丞相樗里疾出面就可以了,至于这韩国的使者,就不好办了。
  秦韩联盟,定下的婚约时日,早就过去了,秦王的王后却还没有迎娶,韩国使臣,指明要见秦王,这关系秦韩联盟,令嬴荡不得不见。
  咸阳寝宫。
  嬴荡正坐于上首。
  在他的下方,站着一个约莫在四十上下的男子,男子身着一件青灰色的长袍,上面并无任何刺绣,似乎是粗布所做,这对于一国使者来说,显得过于朴素。
  使者,所代表的是本国的王,使者显得寒酸,会让诸国笑话,失了王之颜面,而这男子,却浑然不在意。
  颔下无须,面容削弱,身子骨也消瘦。
  或许是因为衣服大了的缘故,他站在那里,就像是一件木头衣架在撑着衣服,模样有些滑稽,这正是韩国使臣张翠。
  对于这个人,历史也有记载。
  那时候,秦昭襄王即位不久,楚国攻打韩国,将韩国城池雍氏城整整围攻了五月,韩国无力救援,便派出使者出使秦国,请求秦国援兵。
  秦王是昭襄王,但实际掌权者,乃是宣太后,韩国第一次派出的使臣名为尚靳。他一见到宣太后,就提出了请求,请秦国发兵救援雍氏城,当时,宣太后说了一番非常有哲理性的话,虽然有点儿少儿不宜,但颇有道理。
  其大意是先王在时,他的腿压在我身上,我觉得很重,不舒服,可和先王行大礼时,先王整个人压在我身上,我却不觉得重,这是因为在这时候,我也得到了快乐,得到了好处。秦国出兵韩国,不知要损耗多少钱财和多少粮饷,这对我秦国来说,又有多少好处呢?
  这一番言语,令群臣面色羞愧,只有宣太后神色泰然,其后,尚靳而归,报于韩王,韩国再派使臣前来,便是这张翠。
  一路上,张翠不急不忙,走走停停,以身体有病为由,每日只行一县,后来秦甘茂去见他,张翠却说,韩国现在还未到危机时刻,等真正的危机来了,那韩国就归顺了楚国,到时候秦国没了韩国这一屏障和盟友,不知道能不能应付楚国呢?
  甘茂回咸阳,说与秦王和宣太后,这才让秦国出兵援助韩国,解了雍氏城之围。
  由此可见,嬴荡眼前的这人,并不是个泛泛之辈,韩国派这样的,在这个时候来,也不会是为了催婚。
  “秦王洛阳一战,威震天下,我韩国精锐死伤殆尽,我王慑于秦王威名,才愿与秦国结盟,交出燕王姬职,如今这一场公子之乱,让秦国国力大损,秦王威名不复。
  这都三月过去,秦国内乱还未平定,反观我韩国,自洛邑大战这半年多以来,厉兵秣马,整肃军备,如今又有了二十万劲卒,如此来看,秦韩联盟,韩不再是附庸,秦也不再是霸主。
  楚王熊心,素有英才,若是问这天下间能抗秦者,非熊心也,当年合纵秦国,便是楚王之策,两月前,楚国使臣入新郑,楚王愿以我王之女韩妗为后,与我韩国结盟,此言一出,韩国群臣,开始摇摆不定,每日都有不少谏于我王,与楚结盟。
  外臣此番受韩王派遣,特来拜会秦王,若是秦王面对如此局面,该如何去选,一边是正值强盛的楚国,一边是渐渐衰败的秦国,又该如何来做?”
  这是啥意思,明抢寡人老婆!
  秦王一下子被气得不轻。
  楚王熊心,不就是那个、被秦昭襄王折腾得够呛的楚怀王,他居然敢来和寡人抢老婆了?
  嬴荡上辈子还没结过婚,一生中去得最多的地方,或许就是图书馆了,是一个实打实的老处男。
  自从洛阳看了韩妗画像,便精心等待着自己成婚的那一日,这可倒好,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要将他的婚事告吹。
  熊心还真是个不要脸的王八蛋,他多大了,都快四十了,寡人才二十三,这才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不过,要说这楚怀王素有英才,现在来看,还是有点依据的,自从即位以来,唯一做的错事,就是让冯章给骗了。
  至于他一生中所有的愚蠢,还有将楚国带入衰弱的境地,这都是在秦昭襄王手中所为,是以后的事情,还没有发生,就连气死屈原,也是在这个时候。
  楚怀王没和秦国打交道的时候,先是击败了魏国,其后又压倒了齐国,已然是战国霸主。今年是公元前306年,也正是在这一年,楚怀王又灭了越国。
  如此丰功伟绩,可以用战国第一人来形容了,在惠文王时,又联合七国,亲自担任合纵长,大战秦国,当然毫无疑问,七国联军败了,但这对熊心的威名,并不影响多少。
  如今,魏国衰弱,赵国还未崛起,齐国国力虽强,但尚且不如楚国,更何谈秦国,所以说战国最拉风的两个男人,非秦王和楚王莫属。
  现在,这两人争夺起了韩国王女,不对,韩国先于秦国联盟,这相当于明抢秦王的未婚妻,恩,不错,是个好八卦!
  这叫什么,莫欺少年穷,上演退婚一流吗?
  秦王感觉自己被侮辱。
  前不久,屈原来秦,楚国与秦国联盟,共同遏制齐国,这怎么着,楚王想要抢秦王的媳妇了,难道是不想和秦王联盟了,或者就是想趁着秦国内乱,单纯的破坏秦韩联盟?
  令人费解。
  或许,是楚国朝堂发生了变故,也说不定。
  只是就算有变故,也不可能四个多月就变了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4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