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国做武王(校对)第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420

  的确是颇有见地,治吏台,重在选拔人才,考核人才,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子上去,司马恒这三点,都是点明了主旨。
  不过,刚才所说这些,乃是纸上谈兵而已,最重要的还是如何做,能不能做下去,有没有决心,这才是看一个人的关键。
  其实,他已经表现很不错了,只是此事干系甚大,寡人总要多观察一下。
  治户台,是根据九卿职位而来,自古有之,权力也只是在治粟内史的基础上大了些而已,选公输楠那样的儒生,懂得数理,能做事专心仔细,了解秦户政事,不容易出差就可以了,但这治吏台,可就不一样了。
  不仅是没有一点儿前人之鉴,更是掌管着几乎所有秦吏的调任,升迁,考核等重任,这一开府,直接就和旧贵族们对着来了,要是只懂得理论,没有一定的手段,和一定的决心,这事情是根本做不成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寡人要听的,是你如何去做?”
  嬴荡剽窃了一句诗,装了一次文化人。
  “大王想听真话,臣也乐于真话,臣敢问大王,楚国积弱,弱在何处?”
  国家的建筑,上层是国力,中层是贵族,下层是民众,若要国富和民强,那中间夹的贵族们,必不能太强,被贵族颠覆的王权,还少吗?
  秦武王举鼎而薨,其本质上,就是一次秦国贵族的颠覆王权之举。
  楚国正是如此,中层贵族过于强大,导致朝纲不一,国力始终不强,楚王常被贵族左右,让楚国政令不一,至于下层民众,自然是苦不堪言,何谈民富。
  当今秦国,比之楚国,已然是好了许多。
  商鞅变法的本质,其实就是将贵族所掌握的生产资料,进一步放到民众手中,民众脱离了贵族的封地,才能够发展农业,农业兴旺,才能有更多的税收,有更多人丁,国家才得以强大。
  现在,嬴荡觉得这些还远远不够,他要的是一个彻头彻尾、民富国强的秦国,这贵族们的生产资料,还要进一步的转移,只有他们没有了封地,才能让嬴荡安心。
  司马恒果然和司马错不一样,他这锋芒,可比他爹厉害多了,问的直接,说的也直接,就只差将削弱贵族,提在口中了。
  这是个大事情,不能着急,须得一步一步地来。
  嬴荡的计划,先用吏治,削弱秦国贵族的权势,等他们没了权势,再剥夺他们的生产资料,没了生产资料,那还想要发财怎么办,鼓励创新,重视商业,就是去养猪养牛也都成,这盛世不就有基础了。
  “楚国积弱,弊在贵族,贵族在,则政令不统一,军令不统一,庶民不统一,如此不一,楚人能为谁而战。
  寡人要的,并非秦国一国,而是这天下,这国并非是寡人一人的国,而是天下庶民的国,人人为国而战,为国而忠,再无贵族之弊,再无权臣之弊,秦人所至,尽是秦土,如此盛世,你可曾想过,你又可曾知道寡人的雄心?”
  这一番话,嬴荡是第一次说。
第95章
权势归于国
  听闻此话,司马恒想了一阵。
  “大王所言,乃是权势归于国也,治吏台,名为治吏,那凡我秦吏,必在其治下,身为我秦吏者,需得忠大王,忠秦国,有才能,胜其位,庶民尚且知道这人心齐的道理,况且一国乎。
  季君之乱,季君虽是魁首,但乱之根本,在贵族也,我秦自非子立国,这五百多年,都是贵族强大,商君变法前,贵族联合可胜国府,时也,国库亏虚,还不及贵族之富,后来行变法,弱贵而强国府,商君因此恶于贵族,落得神死。
  及至大王,即位四年,就发生了如此大的巨变,季君这一乱,不仅令我秦国损失惨重,更是影响了我秦攻取巴国,长远来说,这是在影响我秦国东出的大计。大王往上三代,每一代君王,都要面临贵族之乱,治吏台,首治贵族也。
  我秦虽有御史台监察天下,但臣以为,此远远不够,监察不能行升迁之事,不能行任命之事,然贵族亦可上位也,唯有这治吏台,可为大王守护好源头,无德无才不忠之人,如何上位?”
  御史台代王监察秦国,这样的权利,已然不小,所以关于官吏的调任等事情,御史台一律不得插手,以免日后权利太大,蒙蔽圣听。
  司马恒说的很对,御史台只能监察,并不能守护源头,只有这治吏台,才能行此事,这样一来,贵族掌握不了权利,就只剩下了财富,只能做个乖乖的肥羊。
  现在这秦国九卿,哪个不是秦国的旧贵族,子车氏,孟西白三族,嬴姓秦氏,嬴姓赵氏,过来过去,大权尽被他们所掌握。山东士子能做到这高位的,又有多少了呢?
  国务府倒是有两个楚人,一个魏人,可之下的九卿,将军们,拿一个又是六国士子呢?
  秦国吏治,要变。
  嬴荡起身,边走边思,走到了司马恒跟前。
  “治吏台,当以治为首,至于杀嘛,寡人这两天都杀够了,好一个治有三重,重举荐,重考核,重弹劾,有此三重,这治吏一事,寡人无忧,传令下去,令司马恒为治吏令,入国务府,明日,就行开府政事!”
  门外一个小宦官进来,听了秦王的口谕,急匆匆的跑下去找少府传令去了。
  如今这王宫里,没有尚书令,也没有中书遏者令,传令之事,都交给了少府去做。
  “臣谢过大王!”
  司马恒立即拜倒在地,接了王命,嬴荡走过去,将他拉了起来。
  “你可知道,你和司马错不同在哪里吗?”
  “回大王,御史令圆滑守旧,臣激进向前,大王洛阳一战,曾听取了冯章建议,用了坚守洛阳之法,大王不知,冯章乃半个狂生也,也只有他才会学那张仪,做哄骗楚王的事情。
  由此可见,大王喜激进,不喜守旧,如今咸阳城的贵族死了一半,在此时立下治吏台,足见大王之雄心,御史令不足以做成此事,唯臣可以!”
  司马错对这个嫡子是不吝夸奖,可到了这司马恒这里,对父亲却是完全不同,甚至在隐约间,还透着一股不服输,年轻人就是气盛啊!
  嬴荡再活六十年就八十了,对于其他人来说,六十年足够长了,可对于嬴荡来说,这远远不够,他想做的有很多,都要做到就必须得快,快就需要激进的人,想想一个国务堂,三个老臣,两个年轻的新臣,这才显得有意思。
  “如今这大秦,左右庶长空缺,典客空缺,廷尉空缺,太仆空缺,奉常空缺,这九卿一下子缺了四位,依你该如何处置?”
  治吏令司马恒前脚上任,嬴荡这问题后脚就来了。
  “如今咸阳未定,大王需得大刀阔斧,左右庶长,掌管王族事物,在商君之时,更能上马治军,下马治民,今我秦国有丞相,有国务府,又有宗正,宗正之权,与左右庶长有重叠之处,臣以为,当取缔左右庶长。
  其次,乃是奉常,奉常号称九卿之首,尽是因为掌握其宗庙礼法也,如今这大争之事,礼法当存,但却不能如此之重,奉常之位,可束之高阁,不得已实权,只有宗庙祭祀之权。
  其三,廷尉之职,关系我大秦刑法,国无刑法,无以为国,刑法不公,乃是大忌,这廷尉之职,需得甚重,臣以为,当有一廷尉台,与御史台,治户台,治吏台同等,至于这执掌之人,臣暂无合适人选。
  其四,太仆,掌管马政,马政可归于军事,可归于国尉治下。
  其五,典客,乃是掌管外事,大王对山东六国行平衡积弱之策,这典客之职,谓之重要也,臣以为,也可行这典客一府,专司外事,入国务府。
  其六,臣观大王并未提到丞相之事,那这左右丞相,则可取缔之,有国务府,何须丞相,也可保留樗里疾一人,总领国政,下可镇秦人,上可平贵族。”
  司马恒六点,皆与嬴荡所想不差。
  他在来之前,他看来是做过许多功夫了,知道秦王的心意,至于这典客和廷尉,需不需要另外开府,倒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现在国务府有五人,要是加上这两人,那就是七个。
  一个丞相总领朝政,其后有专管司法刑法的,专管吏治的,专管财政税收的,专管军事的,专管外交的,还有一个监察百官,直接向王汇报的。
  这样一来,秦国的件件大事,都有人操心,他们分工明确,这政事效率,也能提上来了。
  季君之乱,虽然有乱,但也给寡人创造了一个肃清朝政的好机会。
  “不错,正和寡人心意,知寡人者,司马恒也,百官分工,才有我大秦盛世。可再设刑尉台,掌管我秦刑法、立邢尉令,设外交台,专司我秦外事,立外交令,既然国有宗正,何必再需一左右庶长,应当废之。
  我秦国以法为尊,法又以刑御人,名为邢尉台,乃掌我秦国律法,从此法不在于廷,而在于天下。战国以来,纵横策士,远交近攻,攻为军也,交为策也,以外交为其名,当为此意!”
  秦王思索良久,才说出这番言语。
  司马恒面色大喜,立即跪拜,他准备良久的计策,尽皆被秦王采纳。
  “臣治吏令当为大王举荐邢尉令,外交令!”
第96章
司马错之忧
  今日,三月初五。
  离十五月圆之夜还很远,夜色黑得可怕。
  可在咸阳城里城外,尽是一片灯火通明。
  尤其是城墙的外面,燃起了许许多多的火把,它们崎岖蜿蜒,不知道延伸到了何处。
  若是只有赵砮麾下的两万大军,决计没有这么多的亮光。
  咸阳宫郎官造反,火速被平定,其后秦王下令,郎中令白璟灭贵族一百零一门,又设立治户台,治吏台,整肃朝政,御史令司马错,调集全城军马,积极备战。
  距郎官造反,刚好十日过去。
  城外贼将赵砮,在这段时间内,一直忙着修土堆。
  从东门修到了南门,从南门修到了西门,几乎要将城池围上一圈。
  秦王征发勇士,上城墙守卫咸阳,这几日已经有了两万之众,而且还征发了不少民夫。城池一直被加固,勇士开始被训练。
  城外叛军,这几日是源源不断的在增员,历史记载,季君之乱,伙同秦国贵族诸侯,此刻,秦王大军尽皆远方,关中之地,季君做大,有增员是很正常的,况且这人数也不算多,还能够接受。
  不管增员来了多少,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在修筑这土堆。
  今日,城池之外,忽然多了一股五万人的大军,他们自南而来,也加入了修筑土堆的大军中,此时,城外已经过了十万之众。
  这应该是季君嬴壮,从蜀地顺利脱身,回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4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