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国做武王(校对)第3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2/420

  秦国在上庸部署的军力,对于他盾甲一军来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他可以在攻破上庸后,用一万大军驻守,再接着下夷陵,再用一万大军镇守。
  这样一算,秦国不管是从巴蜀,还是从汉中到楚国失地的路,都被他给堵上了,那接下来,他只需要围攻郢和鄢就可以了。
  在那里,都是楚国的故民,如今在寿春的楚国大氏族们,可是都在那里有封地的,那里的黔首,都是经过了楚国氏族几百年的治理,到时候只要振臂一呼,秦人就不能坚守,区区白驹军两万战卒,也不在话下。
  对于唐昧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慢,还有一个,就是谨慎,他身为主将,一定要爱惜楚国的军力。
  从前日开始,十万大军就在山谷中陆续分离了,昨日午间,昭屭大军也出兵径谷,与他分离,而他则与子兰一起,率领中军两万,行走在子谷之中。
  楚国大军所到之处,两边山坡之上,俱是修建好的烽火台,这将会是他们的保障。
  齐楚联军,七路大军,只有匡章亲自率领的阳谷大军,走得最快。
  第一是路好走,第二是他就是要快。
  既然有一战躲不过,那就来吧。
  他面对的是白起,只有他够快,才能不给白起反应的时间。
  他清楚,在他出兵的时候,这消息就会被秦军斥候所知,之后呢,秦国那位都督,还要商议战事,定下计策,开始部署,这样周周转转,一两天是部署不到的。
  他要是走得快一些,则可以在秦军没有准备完全的时候,给上迎头一击,就算秦人不管其余六路,就只是来专心伏击他这一路,在敌人没有准备完全的情况下,他也能够很快地退出战局。
  今日,已经是第四天了。
  匡章正站在一处高地上眺望,而在他的下方,便是密密麻麻、正在休整的齐国大军。
  他再走两日,就能彻底出太行径了。
  秦人的营寨,就在二里之外。
  眼前,俱是崇山峻岭,起伏不绝。
  沟壑夹在山地当中,一道接着一道,没有任何规律的随意陈列着,有些是横的,有些是竖的,就如同迷宫一样,挡在匡章的面前。
  大山之上,除了翠绿的苍松之外,还有数不尽的落叶,数不尽的金黄。
  天气晴朗,惠风和畅。
  大雨也在昨日就停歇了。
  面对此情此景,匡章就只能心想,好一处险地,白起还真是选了一片好战场。
  五万大军,一旦入了这样的深山,就和五万只蝼蚁无异,很容易令人迷失其中,更就不说两处山坡之上,丛林掩映之下,还有秦人的工事了。
  营寨在后方的上坡上,挖好的工事,从营寨中,一直延续了下来,刚好截断了他们的去路,他们要想通过这里,就只能击破秦军的营寨,冲杀过去。
  可敌军在高,齐军在下,要想破营寨,就要迎着秦军的攻击,踏过秦军的工事,逆势往上坡上冲,比起攻城,是难上加难。
  城池位于平地,在平地上,城内所能利用的,无非就是投石车和箭矢罢了,至于滚石这些,则只能等到敌军冲到城墙下才有用。
  山寨则完全不同,在还没有接近秦军营寨的时候,秦军从山坡上滚下来的石头和箭矢,就已经来了,在平地上,可以借用冲车掩护,而在这里,借着冲车爬山坡,可以是可以,不过死伤,也会成倍增长。
  营寨虽不大,可秦军只需要五千人坚守,他这五万大军,要想破营寨,损失必不会小,不知道这样的营寨,在后面还有几座呢?
  按照这样攻城拔寨,一路走下去,或许一两月,他也走不出去,甚至还会惨败在这里。
  匡章看得仔细,想得周到。
  “报,大将军,秦军营寨,空无一人,四处也并非发现秦军!”
  就在匡章思索间,前方士卒呈报。
  空无一人!
  匡章大笑,那就对了!
  白起果然没让他失望,舍弃了他这边,去全力攻打楚军了。
  以唐昧的小心,最多损失一半大军,就可退守出五谷,到时候在五谷之外据守,那他则留下十万大军包抄白起,断了粮道,再分出五万大军,去打通平阳到赵国晋阳的路,让魏国的粮草进来,等歼灭了白起这十万大军,而后取平阳,南下破安邑,定阴晋,就易如反掌了。
  “走,前去看看!”
  白起布阵,天下闻名,既然来都来了,匡章总归是要看上一眼的。
  站在营寨之外,他领略到了营寨的精巧,营寨坚固的防备。
  听说这些年来,秦国的演武宫,就是在研究这些战术,这秦人的太学宫,他们临淄是有的,稷下学宫不就是吗,唯一这秦人的演武宫,他们临淄没有。
  匡章想着,他也可以向齐王提议,学秦人演武宫,来个击武宫。
  轰隆!
  匡章边走边看,在他还未进入时,只见这座营寨,忽然起了一把大火,就这样燃烧起来。
  里面齐军四散而出,可还是有不少,被拦在其中,活活烧死!
  “报,大将军,又是秦国斥候!”
  等到弄清楚了情况时,这座能容纳几千人的秦国营寨,所点燃的大火,已经顺着山坡的草木而去了,看起来这火势,一时半会儿是烧不完了。
  整个山谷都在燃烧,正好挡在了他们的面前。
  这让匡章好不恼火!
  一场大火,就烧死了几百士卒,这对他来说,无关紧要,但差点连他一起葬送,可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他无奈,就只好安营扎寨,拖上一两日了。
  还未等到他开拔,河谷大军来报,也是遇到大火,而且更要惨烈一些,大火烧山,烧死千余,不过,齐军也击杀秦军两百余。
  等到全军开拔,再次进发时,匡章又想到了一个问题。
  秦人的大火这么厉害,不知道唐昧会如何应对?
第373章
唐昧受伏
  唐昧分作两军而来,前后相距,约在三十里开外。
  这样的距离,若是前方一旦发生战事,那后方的主力,必定会知晓,这对于想要全歼楚军的白起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楚国五路大军,分兵而进,皆是如此。
  对于此,白起就只好在五谷深处,五十里之外,安营扎寨,修筑工事,布下两千大军,将这如同长筒布袋子一样的山谷,西边扎紧,然后再放任楚国的前军过去,专心伏击后面的楚军主力,等到将主力歼灭之后,再沿着山谷一路往上追击,继续歼灭前军。
  可这样一来,他就又要面对另外一个问题了。
  沿途之上,都是楚军布下的烽火台,不管是哪一条山谷的秦军,率先行动了,那则必定会惊动其余楚军,到时候消息传遍五谷,打草惊蛇,秦军这围歼的计策,多半就行不通了。
  五处山谷,地势不同,地形也不同,有些道路笔直,有些道路曲折,有些贯通东西,有些偏向南北,这就导致了唐昧再怎么谋划,五路楚军遇到秦军的时间,一定不会是同一时间。
  为此,白起制定从中间向两边的策略。
  他计划,秦军先从中间伏击子谷楚军,同时,令斥候尉王颌严密监视子谷两侧高地,不令楚军点燃烽火台。
  再将子谷楚军覆灭之后,所剩下的子谷战卒,分作两部,一部三千,追击子谷前军,会和五十里外的营寨,歼灭前军,另外一部,往屯留方向开去,赶在楚军撤退之前,奔走到五谷谷口,安营扎寨,狙击撤退楚军,以完成全歼之举。
  如此一来,楚军的烽火台的作用,多半就发挥不出来了,不过,唯一就是要对黑旗战卒的要求很高。
  不仅要求他们要力战魏军,更是要在力战之后,还能奔走三四日,再修筑营寨,继续战斗,这样的来回机动,对体力的消耗,是可想而知的大。
  白起思来想去,这就是最好的办法。
  眼下,他正在率军伏击地方,乃是一处无名山地。
  秦军给这里取名为落马坡,让谁落马,这很明显,说的就是楚国主将唐昧了。
  唐昧身为主将,他要走的,自然就是中军了,指挥全局,所以给这里起名为落马坡,还是非常贴切的。
  昨日,子谷前军就过了落马坡,按照他们一前一后的策略,今日,子谷主力必来。
  都督白起,坐拥山坡大军之中,亲自指挥战事。
  齐楚联军,二十五万进犯,若是此番能击溃楚军,这足以算得上一件大功了,这一场战事的胜负,或许早在白起将战场,定在这里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
  齐楚想要进军,就必须得有所损伤,这匡章有所预料的,可他预料不到的是,白起的胃口,要远远比他想象的大。
  山谷之中,楚军正在接近。
  他们大纛鲜明,旗帜飘扬,上书盾甲二字。
  这是用楚国文字书写。
  六国文字,各有不同,不过,这些年来,自从有了简化秦字和印刷厂,秦字在六国的流传,是越来越广了。
  看起来,楚军约有一万之余,行军速度虽然不快,但俱是军阵严明,楚国新军有成,光看这气魄,应该是不负虚名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2/4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