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国做武王(校对)第3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1/420

  四位战卒将军中,他跟随白起最久,也最知白起心思,甚至他第一次在南郑见到白起时,白起还只是刚刚任命的白驹将军,而他则已是经历过洛阳之战,咸阳之战的战卒老将了,白起所经大小战事,他几乎都有参与。
  “禀都督,我倒是有个想法,只是此法过于冒险,不知道该说,还是不该说?”
  白起闻之一笑。
  冒险?
  冒险就对了。
  对于此,他的心中,其实早就有了思量,只不过这计策,也是一样有些冒险,或许蒙骜在这个时候,就想到他心里去了。
  “何须提冒险之说,今日只是议事,又非战阵,诸位尽可畅所欲言,将军但请说来!”
  得到都督的首肯,蒙骜又微微一思,方才说了起来。
  “都督莫不是想集中兵力,全力打掉齐楚其中一路,其余放任?”
  集中兵力,其余放任!
  众位将军一听,心中无不惊讶。
  对面是二十五万大军,分了七路而来,他们何尝又不知道,这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十万人集中起来,先打掉其中一路,齐楚已经分兵,这不就是在给他们机会吗?
  但他们现在是在做什么,是在防守,为何要防守,因为一旦有哪一路失手了,都会让齐楚大军,绕行到太行径的后面,到时候将后路一堵,或者干脆放一把大火,那他们这十万大军,就要面临全军覆没的结局。
  就算是没被覆灭,那齐楚联军也将突破他们依托太行径,修建起来的防御工事,直入平阳,到他们的后方,这防守御敌之策,也是一样是不成了。
  话是蒙骜说出来的,可他都是依托对都督的认知在猜测,要是让他将这计策说得完完全全,想得明明白白,现下,他还是做不到的。
  众将士又是望向都督,白起就是那个能给他们答案的人。
  这一次,让人意外,都督竟然点头了。
  “不错,我正是有此打算,而齐国匡章,或许也有此打算,在算计于我!”
  只有英雄,才能所见略同。
  齐楚联军分兵了,不过这制定计策,还是要以匡章主导了,所以说齐楚分兵的举动,也就是匡章的算计。
  从白起一知这进军路线时,他隐隐就有种直觉,匡章这样做的,就是让他陷入两难之地。
  众将士无人问话,都是在等待白起的说法。
  “匡章何人,我不必多说,诸位也是清楚,他面对我秦军如此布阵,必有两难。
  其一难,他若是不进军,则侵入河东无望,不符六国战略。
  其二难,若是进攻,可又摸不清我军动向,必定要损失一部分兵力,来摸清我军布防,既然他不想损失齐国兵力,那就让楚国去损失吧,也因为此人知我秉性,所以才令楚国分兵五路。
  诸位请看,对我秦军来说,若要围歼一路,最好的选择,乃是阳谷大军,而这阳谷又是齐军,以匡章之能,肯定是早有准备,我秦不如选择去伏击楚军。
  楚军占据五谷而来,按照匡章的推算,我军会选择将十万大军集合起来,全部去攻打楚军,顶多打掉楚军四五万人,让楚军撤退,而他则可以顺势绕到太行径以西,少水河畔,甚至还可以举兵到平阳城。
  只有这样,匡章这两难,才可迎刃而解,如此一来,其一,损失的乃是楚国大军,于他无害,其二,楚军为诱饵,他则可以绕行后方,对我军形成夹击,其三,也能完成齐国的王令,攻入平阳,以损失几万人的代价,的确是妙计啊!”
  白起比起这些成名已久的名将,是显得太过年轻了一些,可他面临的大战,一次都不比这些人少,不管是秦国攻楚攻魏,哪一次都不能没有他的功劳!
  他迎战过楚国将军,迎战过魏国将军,甚至还斩杀了公孙喜,但这些人对他来说,加起来威胁,都没有一个匡章大。
  好个匡章,将他算计得死死的!
  “那如此说来,集中小股兵力,打掉一路,对战事影响不大,集中全部兵力,围攻楚军,则会令匡章绕后,要是分兵去坚守营寨,就只能是死战,死战不能持久,现在倒是让我军进退两难了!”
  听完了白起的分析,蒙骜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齐国大将军之名,又为联军主将,自然是胜过许多人了,以前对他,只是听说,这一次实实在在领教到了。
  “还有一条路可行,还有一条计策,也可用,不过,就需要冒险,我这几日所思,都是这策略,要完成这策略,还需得诸位将军鼎立相助,说来也简单,就是集中所有兵力,将道路打通!”
  白起又一次看过众人。
  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于群策群力,让麾下的将军们,都能各抒己见。
  “打通,那是个何样的打通之法?”
  这一次问话之人,乃是半晌不语的乌获。
  “我之计策,乃是放任匡章不管,大不了就将太行径以西,交给齐人,我等只需要集中兵力,将楚国大军尽皆歼灭,在歼灭之后,分出一路大军,去攻下屯留,双方互相交换一下战场罢了。
  五谷地势,我俱是看过,我秦十万战卒之力,分兵五处,四位将军,各自率领各部,黑旗军则由我亲自率领,共计五路伏击,必能歼灭楚军。
  既说是围困,那就是两面夹击,我等破了这一路,一直攻下屯留邑,争夺齐楚两军粮草,这围困也就不成了。”
  白起这是想将战卒五军分开来,只找楚国主力去大战,将楚国大军全歼在山地当中,这对于久经训练的秦国战卒来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就算全歼不了,还可以一路追击之下,将楚人盾甲军彻底击溃。
  “可如此一来,匡章必定会分兵至平阳,与晋阳连成一线,从晋阳接收粮草,开始对平阳城发动进攻。平阳只有一万屯兵,郡守嬴宜敖又赴任不久,又如何能抵御匡章呢?”
  还是乌获在问话。
  平阳往上,经过河谷,直入晋阳平川,齐国大军,可再次与赵国练成一线,后方稳固,只是秦国的后方,就不稳固了。
  “此事,我也早有思量,咸阳来报,我秦上下,又在招募大军,已有七八万之多,用以东出宜阳,援助大王。
  宜阳有十万大军,洛阳至少有十五万,要援助大王,五万就足矣,可书信咸阳,让咸阳分兵五万,入平阳城防备,如此,合平阳军民,可有六万之众,足矣坚守匡章,而且从时间上,也完全来得及。
  对六国之战,若想全胜,单凭我北路大胜,是难以彻底获胜,同样,单凭南路大军,也一样不行,只有南北合并,来个出其不意,先击溃乐毅,再击溃匡章。
  我等绕行屯留后,可顺着丹水,过长平而南下,围攻乐毅,只要联军主力失败了,只此一个在河东的匡章,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对于这一战,白起想得很远。
  脱离包围圈,冲入屯留邑,这是他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直接去大梁会合匡章,截断联军后路和粮道,让他们不攻自破。
  秦国变法多年,演武宫也是经营多年,这几位战卒将军,受演武宫多年培养,其麾下又有此等锐士,要是还不能击败楚军,那就要按例论罪了!
  他楚军不是叫做盾甲吗?
  那就看看,盾甲和锐士,到底谁更厉害。
  对于此战,白起也有了不少的期待感。
  他说到这里,所有人方才明白都督的策略,他们所有的疑问,在刚才都被都督解答完了,现在就只有遵令了。
  “我等谨遵都督之令!”
  白起抽出长剑,以剑为令。
第372章
匡章差点被烧死
  都督令下,战卒将军,调集各部,准备迎战。
  皂游将军蒙骜,领皂游军两万,出兵阴谷。
  轩辕将军乌获,领轩辕军两万,出兵淡谷。
  卫城将军辛鹿,领卫城军两万,出兵径谷。
  擎苍将军都尉如,领擎苍军两万,出兵斜谷。
  至于子谷,乃是五谷之中,由都督白起亲自率领两万黑旗军,前去伏击,坐拥五军之中,可严防两侧之变。
  按照白起的估计,楚国主将唐昧,多半就在这子谷中军,他可以好好的会一会这位楚国将军了。
  第二日,白起一封书信,一路南下,火速送往咸阳。
  他在信中,多余的一句话都没有,就只是将他的战略意图,报与丞相和上将军,再附上了一份地图,相信丞相和上将军,会做出他们的选择。
  秦军在火速展开阵势的时候,楚国将军唐昧,已经率军深入子谷。
  太行径,东西横跨两百里,这若是在平川地带全速行军,四日则可走完,至于现在嘛,他已经走了四日,才刚过了三分之一。
  除了他对秦军有所忌惮,在故意放慢速度之外,还有就是山路难走。
  横跨两百里,这是直线上的距离,可一旦入了山谷,这不能再按照直线来计算了,山路一会儿要上,一会儿要转折,反正就是路途曲折,没有直线。
  按照这速度,还需要花费上六七日的功夫,才能抵达少水河畔。
  这样也好,反正他也不着急。
  秦军的营寨,大多都是在河谷和阳谷两地,那就说明主力,也在那边,就让匡章和秦军先交手吧,将所有的军力都吸引过去,他则好安安心心地绕后。
  齐人让他这个楚人,绕路到上党来,是因为齐人收受了魏人的好处,又要防备着魏人攻取河西,魏人都这样了,齐人还是信不过魏人,那说明齐人,也是奸猾之辈,齐人的话,多半不能信。
  唐昧就必须要小心翼翼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保存实力,到时候攻破了平阳,入了河东,再攻破阴晋,不管齐人的承诺兑不兑现,他都要去攻打上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1/4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