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国做武王(校对)第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420

  “今,五国谋秦,国之危矣,幸得我大秦三军将士威武,此战必胜矣,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向死者,得其生,向生者,则不得苟,巍巍大秦,与君同而,共赴国难!”
  嬴荡嘶吼,下面俱是听的清清楚楚。
  以大王之尊,尚且能够不计生死,众将士又有何理由言畏惧。
  一时之间,群情昂扬,下方军士纷纷大喝起来。
  “岂曰无衣,与子同胞!”
  冯章适时而动,郎朗喊道。
  这首歌在秦军中广为传承,是秦哀公所创,当年吴国大军攻破楚国都城,楚国派人到秦国求援,正是这一手歌,给了秦军鼓励,一战而胜了吴军,此时传唱,最为适宜。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自古以来,师出有名,既然是守卫洛邑,那天子就必须得出现,站在一旁的姬延虽非秦人,但也无不动容。
  嬴荡斜眼瞥了他一眼,看来这几天的嘴皮子功夫没有白做,终于让这老小子和自己一条心了,攻心为上,攻人为下,控制他的人,不如控制他的心。
  此处是洛邑,有时候还需得姬延鼎力相助。
  “天子,如此大军,五国如何?”
  “我曾听人说,诸国变法,最秦国强大,尤其是秦军,变法更是彻底,祖宗立法不可违,秦人居然能刑上大夫,不知劓刑之丑,就连黔首都能够封爵,此乃大缪,如今看来,似是有些原因了。”
  周人重礼,以礼治世,但大争之世,礼法已经行不通了,这老头能在这个年纪想到这点,已经不错了。
  商鞅变法,利国,利军,利农,利商,好处诸多,就是刑法太重了,在街头乱丢垃圾,都被被割掉鼻子。
  “周人尚礼,礼为德,德乃发自内,然天下人人非圣,所以有诸多不通之处,而我秦法,内外兼之,内修品德,外以法约束,如此才能称之为盛世。”
  在两人谈话间,秦军《无衣》唱罢,那边冯章翻开秦王旨意,开始放声宣读。
  “奉大王令,洛邑大军分为四路,一为黑旗,二为皂游,三为擎苍,四为卫城,大王亲率卫城,本将暂代黑旗,孟贲领军擎苍,蒙鹜以千人之职,统领皂游,三路大军,轮番守城,御敌五国,故卫城,黑旗二将空缺,若有立下大功者,可擢升二将。”
  冯章读完,众军士无不动容。
  不仅今日大军会这么分,以后大军也会这样分,一个上将军权利实在太大了,寡人的变法,就先从这军队管理制度开始,眼下刚好是个好机会。
  本来要想一些威武霸气的名字,怎奈想不到,就只好随便用了这四个名字。
  黑旗,黑色的旗帜,皂游,旗杆上的那两根黑色的带子,擎苍,这不正是说的旗杆吗。
  这三军加起来,就是一杆旌旗,一杆大秦的王旗。
  敌军来势汹汹,定会日夜不停的攻城。
  大军也刚好分成三路,每一军四万,隔四个时辰一换防,正好轮番守城,大战一起,城内必定生乱,再调五千为卫城军,维护城内稳定,随时待命支援。
  还有两千多人,尽是一些年纪大的,或者是会手艺的,给他们安排的任务,第一就是修缮城池,第二就是救火。
  对,就是救火,但凡攻城,必用火攻,城内起火,不及时扑灭,整个城都会被烧掉的。
  一支军队,最重要的是执行力,执行力的关键,便是管理,而管理的关键呢,那就是合理的组织架构,现在这个组织架构就很不错嘛。
  本来其他两路大军,也有人统领,不过思来想去,还是空着吧,给其他的人留个盼头,还有就只找对大王忠心的人。
  若是任鄙完成任务,总要给他留一个黑旗军不是。
第26章
攻城
  洛邑,盘踞中原要道。
  若要攻秦,则必取洛邑,否则五国后方不稳,于军不利。
  城池之外,早已是变了一番天地。
  先是城墙,下宽而上窄,能并行十几匹马,其中泥土夯实,中间由木材固定,可谓是坚不可摧,就是火药都难以将其攻破,更何况这是在没有火药的年代,就只有土攻呢。
  紧跟着城墙之下,是羊马墙,羊马墙乃是石头和泥土夯实,极其坚固,虽仅仅只有一人之高,五尺之宽,但敌军若想攻城,这羊马墙就是第一道壁垒。
  羊马墙后,还有宽约十五丈的护城河,洛邑乃是王城,自是坚固,这当年建城之时,就有十几丈之宽,后又经过加宽,最深处可达两丈,最宽处亦有二十丈,若无桥梁,敌方冲车是万万不得靠近。
  护城河后,便是排列紧密的拒马枪,宽有五丈之余,排列紧密,拒马枪乃是一根根削尖的木棍所做,一柄柄的固定在横木上面,枪尖正对着对方冲刺过来的队伍,若有骑兵和战车撞上去,则有死无生。
  这还不算完,其后还跟着陷马坑,上面用稻草填平,再撒上薄薄的一层泥土,外面看不出什么变化,可若是一旦踩上去,那必定是陷入其中,里面插着的长刺,根根倒立,最深可达一丈,掉落进去,也是个有死无生的结局。
  陷马坑之后,还排列这一层鹿角木,鹿角木的下面钉在大地当中,极难拔出,可以很好的阻挡敌军冲车攻城。
  攻城大军若想要靠近城池,就先要清除鹿角木,紧接着填了陷马坑,之后越过拒马枪,还要搭桥度过护城河,拆除羊马墙,才能让攻城车顺利到达城池之下,才能开始攻城。
  五十多丈的距离,尽是秦军布下的防御工事,而这距离,刚好都在城上投石机的攻击范围内。
  真正的历史,远远和书本中读来的不一样来,对嬴荡来说,这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恶战。
  东南西北四处大门,都内设有瓮城,所以说这大门攻破,也算不得占了城池,破了瓮城,才能够顺利步入城中。
  瓮城当中,可以说是四面城墙尽是敌军,进入瓮城,不是被乱箭射死,那也会被瓮城中钻出的敌军杀了,攻城之战,可谓之九死一生。
  况且外面的城墙也并非是齐平的,而是往内凹陷,这就意味着在一面攻城的敌军,将会受到三面的围攻。
  洛邑城内,一座座高塔竖起,这些高塔要高出城墙许多,站在高塔上面,外面所有一切,都可尽收眼底,此为瞭望军情所用。
  望远镜还未发明,这就需要眼神特别好的军卒,每日站在上面观望。
  城池之上,士卒走动,投石器,滚石,檑木都堆得像是小山一样高,还有一张张弓弩也都排列开来,每一个垛口,都站着一位秦军弓箭手。
  这些都是副将冯章所为,果然是攻守兼备也。
  孙子所云,五而为之,十而歼之,城池如此坚固,若想攻下城池,必定是惨痛的代价。
  但五国谋秦,洛邑倒成了秦国的桥头堡,况且秦王可就在这城中,所以这攻城,就成了他们最好的选择。
  秦军大旗飘荡,正与城池下方的五国联军对峙。
  十日前,韩魏大军到,切断洛邑与宜阳的联系。
  七日前,楚国大军到,立营于南门外,洛邑西南两面被层层包围。
  三日前,赵国大军到,北边城墙和东边城墙看到了赵韩魏的旗帜。
  昨日,燕国的旗帜也能在东边的城墙上看的到了。
  等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五国大军终于来齐了,他们将洛邑团团围住,那叫一个水泄不通。
  眼下,大战一触即发。
  五国大军未到前,嬴荡还对五十五万大军心中有个数,而现在,他早已忘了这个数字,因为只看到了密密麻麻的人,数之不尽的人。
  双方没有来使,只有战斗的号角。
  这一战对于五国来说,是势在必得,胜则可一扫当年六国谋秦的惨败。
  这第一波攻城,马上就要开始了。
  洛邑四面八方,树立起来同样高的数十座高台,每座高台上面,五国大旗悬挂,城中的一切,在这瞭望台上,都可看的一清二楚。
  城池上方准备了檑木投石机,而下方一样是投石车,和各式各样的攻城冲车,甚至空气中还弥漫着膏油的味道。
  攻城之战,水攻,火攻,土攻,此三者最为厉害,其中水攻最为难用,也最凶残,可谓是屠城之计,这土工便是挖掘城墙,开隧道,也不容易了,城墙兼顾不说,而且还要顶着地方的攻击。
  至于,就火攻就容易多了,有投石机便可,点上膏油投入城中,但城内大军也是早有准备,所以这成效是最小了。
  西门大军最盛,嬴荡正在西门督战,冯章在一旁辅佐。
  此次登上城墙迎战的,正是蒙鹜的擎苍军,和孟贲的皂游军,至于卫城军和黑旗军在城下待命,随时准备支援。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敌军远道而来,正是士气高涨,调集两军上来,就是要让他们先吃上一个三连败再说,五国联军,定然不会是一条心了,伤其士气,也是让其产生矛盾。
  这打仗是一门技术活,万万不能有失,嬴荡这个主将,对这些可是陌上的很,所以全权交由冯章指挥。
  “大王真乃妙计,臣走遍四门,都未见齐国旗号,怕是大王的计策应验了,就是没应验,都到这个时候了,田疆辟怕是也不会出兵了。”
  五国大军不等齐国就开始攻城,怕真是不来了,嬴荡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任鄙没让寡人失望啊。
  “冯将军,此战必胜,日后我秦军上将军,必有将军一席。”
  嬴荡猛然站起来,用力拍了一下冯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4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