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国做武王(校对)第148部分在线阅读
“大王,还有其三,便是相悖,大王所做,都是在收紧权势,将其尽归国务府,尽归大王,可此番我秦国变动,官职有如此多的空缺,那贵族们必定是拼尽全力的安排亲信,他们亲信一多,则权势分散,这与大王所谋,相悖也,臣身为治吏令,定为大严密防范,多用山东士子,杜绝此事。”
司马恒说的这第三点,是秦王对秦国贵族的担心,也是治吏台设立的最主要目的,是国管民,而非民影响国。
这样一说,三难全部解决,那以司马恒之能,也完全能够胜任此事。
“治吏令铭记今日之言,万事早做准备!”
嬴荡走下王座,拿过羊皮,将其细细卷起,之后递到司马恒手中。
司马恒双手接过,这将意味着,这次变法,当以他为首了。
或许在一月之后,秦王回到咸阳,就要轰轰烈烈地开始了,白璟何人,是杀个半个咸阳贵族的恶来,派遣他来辅佐,这意味已经很明显了。
“臣遵令。”
当即,君臣二人,对饮一爵。
“治吏令来时,咸阳造纸厂如何呢?”
秦王话风一转,司马恒面露疑惑。
“回大王,纸张生产,已满足国府各项所需。”
几千人的大厂子,这都开工四个月了,这点产能是应该有的。
“那就好,这《大秦山河图》画的乃是我秦国的地域,寡人还需要治吏令再画一幅图,画上我秦国的所有秦吏!”
既然纸张都有了,那这治吏台,就应该建立一所人才智库了。
司马恒不明,秦王走了两步,自长案上抽出一张秦蔡纸来。
“这张图上,凡我秦吏,下至里正,上至丞相,尽皆有之,写明生年生地生平,何职何爵何时升迁,何功何过,所学何学业何,对了,就都记录在秦蔡纸上,之后装订成册,分类存好,以便用之,既然是治吏,岂能不知吏也!”
现如今,秦国黔首人人都有户籍,何况是一秦吏,更应该如此了。
那治户令还知道整个秦国有多少粮仓,有多少粮食,那这治吏台,最起码要知道,吃财政工资的,有多少人吧。
“臣遵令!”
司马恒略微一想,应承下来,这也不算什么难事,是分内之事。
“对了,这幅图,就叫做简历,以后这存放简历的地方,嗯,就叫做人才库。”
秦吏人人为才,叫人才库也不为过吧。
对于此,司马恒也无异议。
第176章
回咸阳半途遇苏孟
谁说南方的冬天不冷的,嬴荡现在就是被冻得发抖。
站在江边,大风一阵一阵地吹来。
在郢城的码头上,正停着一艘大船,船上立着秦王的大纛。
车马劳顿,坐得久了,不仅会腰疼,更是屁股也疼,要是坐船就舒服多了,晃晃悠悠的,可以躺着,也可以趴着。
大船顺着大江而上,转入汉水,再一路北上,还可以顺道去一趟鄢城,等快到上庸之时,再转为陆路,这样就轻松多了。
在嬴荡的身侧,围着秦国的一众重臣。
这次回去的,就只有他一人。
治吏令司马恒和郎中令白璟还要留在这里,庸荆襄南四郡要行秦法,那郡县该如何划分,哪里到哪里是一郡,如何行土地变法,这些都需要确定下来。
白驹将军白起,则要督导军务,皂游将军蒙鹜为副将,辅佐白起,嬴荡欲立白起为荆州都督,这些都需要他回到咸阳后,将王令一条一条地颁布下来。
眼下,这里是诸事安定,他终于可以回去了。
在不远处,庸良携一众原楚国氏族,眼巴巴地站在那里,在他们中早有传言,秦王要在新境置四郡,而他庸良,便是上庸郡的郡守。
这该是多么大的荣耀啊,说不定在他有生之年,真的可以做一回庸君了。
在庸良的身后,还紧跟着七位男子,这七位不管老少,尽皆是雍容华贵,气度不凡。
他们不是别人,正是在秦楚界道上,封了七座小城的七大氏族,被秦王赐城,这可都是正儿八经的秦国贵族了!
眼下这七人,每人手中都端着一个精美的青铜盘子,盘子之中都盛放着一颗宝石,宝石有大有小,有红有绿,但尽是光滑艳丽,色泽通透,一看就知不是凡品。
也不知道是哪里流传出来的,说秦王就喜欢这宝珠,上庸郡守的位置,就是庸良用宝珠换来的。
要说捐粮,他们也捐了,而且还捐的还不比庸族少,但庸良能做郡守,他们做不了,唯一能解释通的,就是他们没有投秦王所好。
听说秦王要走了,一个个也学这法子,看着秦王,流露出谄媚之意。
郡守是没有了,但郡守之下,不还有很多县吗?
嬴荡认认真真地、仔仔细细地看过这些人。
这一场对楚之战,这些秦国的带路党们几乎都站在这里了,要让司马恒将这些人记下来,对于他们的城池,也要重点关照,让他们只有冠名权就可以了。
“大王啊,此去咸阳,不知何时再能见?”
庸良表现出了念念不舍之意。
相比这一群人,庸良还是其中最有节操的一个,投降得最早,那也是在楚军放弃抵抗之后,至于其他的,就不一样了。
“先生是寡人之卿,又被寡人委以重任,这日后相见的机会,还是多得很啊!”
庸良虽为上庸郡守,但这王令毕竟还没下,所以还是称呼为先生,至于他们听到的流言,都是秦王故意放出的,为的就是给这群氏族们画饼子。
他们哪知道,一切都是秦王的套路,等秦法来的时候,一切就和秦王说的不一样了。
听闻这话,庸良挥了挥手,后面的这群人,端着各家准备好的珠子,全部都围了上来。
每个人都举着青铜盘子,希望秦王看得清楚,其中三五个有心计的,还不忘仰着脖子,让秦王好好记住他这张脸。
高高大大的秦王站在那里,就像是一个成年人身旁围着一群孩子,远远看起来,这一群人的模样,还真是有点儿滑稽可笑。
嗯,不错!
这是绿宝石,这是蓝宝石,这颗最好,红宝石……
不管是什么样的,嬴荡都是照单全收,就这么随意的,全部装在一个羊皮做的袋子里面,又这么随意的别在腰间,看的诸位氏族们,是一脸的肉痛。
这不仅是宝贝,更是他们的老命!
“寡人谢过诸位先生!”
秦王很热情,一一回礼。
“恭送大王!”
“大王,在下滑峦,这宝石来自东海之滨,传闻乃是九天……”
“大王曾去我家吃过饭……”
“那大王还路过我聂城……”
磨蹭了许久,船才开了。
一众楚国氏族等到秦王的船再也看不到了,才慢慢地散去。
不少人都在摇头叹息。
可惜啊,还没有说上几句话,大王就离开了。
秦王的大船一路往西北而去,到了鄢城,稍作停歇,见了鄢城城主芈崭,又继续前行。
鄢城,虽其地在荆州郡,但乃止戈君的封地,君为大,荆州郡守无权管辖,在这荆州郡,就是郡国并行。
嬴荡思量着,什么时候找个机会,将止戈君喊到咸阳去,免得他鱼肉百姓,至于这封地,就直接归于荆州郡,成为秦国一县,岂不美哉,反正冠名权,寡人还是会给他留着的。
过了上庸,又转为陆路,看了一路的巴山美景,终于在行了半月之久后,到了南郑之地。
本打算不做停留,直奔咸阳,但现在不得不耽搁两三日了。
自从苏秦和孟轲联手入秦之后,两人就在秦国一路游历,先是过了少梁邑,其后一路往西南而去,越过了咸阳,绕道雍城诸地,再从雍城转到关中,将关中看遍了,又来到了汉中。
秦王行经南郑时,听闻两人就在百里之外,正往南郑而来,所以就等在此处,顺道接了孟轲苏秦二人,一同回咸阳。
邀约孟轲之事,是他所为,偏偏因为楚国战事,耽搁了这么久,难得这老夫子这么大的耐心,连续等了三月之多。
又过了两日,左右来报,苏秦和孟轲已经到了城中,嬴荡立即起身,迎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