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3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5/483

  一时间,整个会议室又哄笑起来,这应该算是这次为期好几周的会议中,第一次听到笑声吧!因此,整个会议室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也算是对这些天积累下来的压抑气氛有所综合、缓解。
  “对了,突然想起一个问题,我们这次的卫星制导炸弹若是依旧在以往的高阻炸弹基础上改进,这东西一方面在翼下挂载时会有较大的气动阻力,而且改进后的制导炸弹滑行距离也是一个问题。根据我们前期的一些气动数据研究,如果我们使用低阻炸弹改装,那这一系列的弹药可以实现防区外发射,大大增强载机的安全性。”
  卫星制导炸弹区别于传统铁炸弹之处,它不仅仅在于弹药的精度,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引入了滑翔翼,则可以实现长距离的无动力滑行。
  而无动力滑翔的距离一方面看滑翔翼的升力,另一方面则要看炸弹本身的阻力,升力先暂时不说,那东西是该西南科工设计制导组件的时候所考虑的,仅单说炸弹本身的阻力,这就必须要考虑到使用的到底是高阻炸弹,亦或者是低阻炸弹。
  倒是共和国,在90年代之前的炸弹大多数都是用在轰六这样的内置弹药仓轰炸机上面,也就无所谓飞机在飞行中翼下挂载弹药所产生的阻力,因此都是使用了高阻炸弹,那东西体积短粗,适合装在狭小的弹舱里面。
  但现在不行了啊,高阻炸弹不仅不利于挂在歼18这样的多用途战斗机翼下使用,而且改装成卫星定位的滑翔制导弹药,本身也需要炸弹的阻力尽可能的小一些,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作战飞机的飞行中阻力,同样也可以大幅度增加弹药的滑翔距离。
  所以说,这次的杨辉必须提出他要求,最好让军队能够立项低阻炸弹,只有这样才能算是一枚完整的卫星制导滑翔炸弹。
  一开始,军队方面是不知道这次的炸弹还可以发射后无动力滑翔很长一段距离,但现在明白了这款弹药还有这等隐藏的技能之后,哪里还能够坐得住,至于说低阻炸弹的事,这东西太简单了。
  “这说的也是一个问题!这样好了,还是我们海空军双方一起出资研发就好了,这种铁炸弹的研发花不了几个钱儿,最多也就是吹吹风测试出适合的低阻气动外形,保证一年半时间就给拿出成品交付测试。”
第661章
一大变数
  在帝都同军队大佬研究了海湾战争中的经验、教训之后,又根据国内的技术水平、经济承受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性的开始了好几个项目。
  三个项目也并非是全部都被西南科工吞了下去,鹰击18项目中西南科工就只扮演了一个子项目提供单位,预警机项目中也仅仅只是做预警系统,机体平台还是得要兄弟单位协助。
  这样的情况,也就不至于让人看见了说什么西南科工吃独食,至于卫星制导炸弹项目,那东西完全就是西南科工自己出资研发的项目好不好,换谁来也别想眼红、嚼舌头。
  而经过了长时间的空袭之后,伊拉克战场也终于进入到了第二阶段,高强度的空袭已经把伊拉克布置在科威特的军队士气打到最低点,伊拉克境内的重要军事基地同样也被重点照顾,真正开始地面攻势的时候,差不多已经可以算是收尾阶段。
  但就是这个时候,情况就开始不再按照上一位面的情况发展下去,在这收尾阶段出了大变动,最终才导致一系列的不可控结果,历史的车轮不断地偏离正常轨道,大片的结局更加惨烈、悲壮。
  这些情况也还暂时还没有传到共和国,现在的杨辉正是乐得高兴打电话通知公司那边,争取到了项目,肯定要赶快开展研发工作。
  鹰击18上面使用的小型涡扇发动机,并不需要太多的关心,叮嘱了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那边要抓紧发动机的生产线建设任务之后,也就果断地放下了电话,转而给老婆杨月通话。
  不要想多了,本书杜绝风花雪月,即便是主角给老婆打电话这样的戏份,那必须是谈工作,这一点是绝对不能改变的。
  而所谓的谈工作,这次要说的正是卫星制导滑翔炸弹项目,接通电话后没有其它的话,现在肯定还算是工作时间,电话也是公家的电话,杨辉可没有公器私用的癖好。
  对于杨辉的这种公私分明的性格,那边接电话的枕边人当然也知道:“……是吗?军队那边表示对我们的制导炸弹项目感兴趣的话,那就是最好,我待会儿就通知之前的无人机研发队伍,这中间有三年时间没有再拿到飞机项目,现在拿个滑翔制导炸弹来练手,也还算是不错。”
  西南科工的无人机业务从研发了炮侦1无人机之后,便没有了后续项目。
  虽然有部分研制无人机控制传感系统的科研人员没有闲着,一直到现在都还努力地进行歼18的机载激光瞄准、红外导航系统开发工作。但当年研发无人机的时候,可不仅仅有控制传感系统的研发,机体硬件设计同样也是非常的重要。
  在炮侦1项目之后,这部分的人全部都无所事事,要不是还有一些航模的研发任务,再加上之前的歼18模型自由飞项目,有这些零碎的项目,才算是聊以维持队伍不至于散掉。
  直到这次提出了要上马滑翔制导炸弹之后,这一支小队伍才终于又看到了希望,这些日子可算是来了劲,按照杨辉提出的可收放菱形钻石背设计思想,气动设计正在优化之中。
  当然,这次制导炸弹项目的总设计师肯定是杨月跑不掉的,谁让她之前就是炮侦1无人机的总设计师,现在除了她来当这个总师,别无他选。
  有些调侃地说着:“我们的杨总设计师啊,虽然这次要研发的是一款无动力飞行器,但它还是有很多的技术难点,你可要做好长期攻坚的准备,特别是制导卫星的选择,到底是使用GPS的民用版还是格洛纳斯,这些都要你来拿主意。”
  关于制导方案当然是北斗好,但杨辉直接就选择了无视,这个时候国家会有钱去搞北斗项目?怎么可能嘛……
  那边的杨总设计师也是自信满满:“雷石制导炸弹是我们无人机队伍再次复出的第一个项目,为了以后能够成功升级为总公司旗下的第七家子公司,再怎么也要把这次的项目做好,所以就不用担心太多了。”
  之后又聊上了两句关于工作上的事,仔细叮嘱了两句之后,也就挂断了电话。
  ……
  伊拉克战场,从一月七号开始的全面空中打击之后,到了二月四号,经过调停还是没有结果的伊拉克方面继续抵抗,此前一直驻扎在沙特边境地区的地面部队推进工作进入到了尾声。
  而情况的改变也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由于在一月四号的时候被伊拉克偷袭,英国政府在这次的空袭开始之后,不仅增加了参战的飞机数量、空袭力度,甚至还抓紧时间又加派了大量的地面部队,甚至达到了和美军同样的地面作战部队数量。
  在上一位面,美国第七军实施了主要的突击,从巴廷干河以西向北推进,直插伊拉克纵深,而后挥师东进,与其左邻的第十八空降军协同作战,将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约8个师)围歼在巴士拉以南地区。
  但最后的结果却是美国为了维持海湾地区战后的均势,在萨达姆表示无条件接受联合国660决议之后,便将包括巴士拉地区的8个精锐师的残兵在内,加上被包围在科威特的残兵全部网开一面,这才不至于让伊拉克完全破产,让其它国家有机可乘。
  但这一位面却有了变化,因为英国再次增派了大量的地面部队,联军司令一口气将所有的美军部队都投入了对巴士拉地区共和国卫队围歼之中,英国部队则是全部被投入了对科伊边境的封锁中,看样子这一位面是并不准备网开一面,也不知道美国还有什么办法,居然有信心可以保证让战后中东各国不敢轻举妄动。
  反正这一位面的情况就是,美国誓要灭掉伊拉克精锐的八个共和国卫队,英国摆开架势把伊拉克部队所有可以从科威特撤退的退路截断,仅此两方面便包圆了伊拉克大半精锐部队。
  这样的情况下,被围困在科威特的20万伊拉克部队终成困兽之势,而这次美国佬之所以敢于让联军围歼掉驻科威特的20多万部队,其原因也粗现端倪,这它丫的美、英、法三国串通好了一样,三国军队就是不进入科威特。
  转而是让阿拉伯国家联军去夺回科威特,想想这些被围困的伊拉克困兽,在遇到了本来战斗力就渣的阿拉伯国家联军之后,双方居然还打出了均势,一时间则是把科威特打成了阵地战一般。
  通过人为制造一处绞肉机,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主力部队在这里不断的消耗着。其目的已经非常明确,美、英两国就是想要通过这绞肉机把海湾地区的各国精锐部队全部内耗掉,这样可以在战后维持各国均势的同时,急于重建主力部队的阿拉伯国家恐怕就得要大笔砸钱西方军火商,一次大发战争财的机会又……
  但没有算到的是,在中东地区的潜在危险因素不仅仅是表面上的阿拉伯各国之间的矛盾,还有各种民族势力、宗教问题也是早就蠢蠢欲动。
  这次战争中地面武器表现优异的也不仅仅是西方国家武器,巴基斯坦的装甲部队驾驶着MBT2000在战斗中是大出风头,就连科威特的一个装甲旅在装备了MBT之后也是打出了让人眼前一亮的战绩,这就让战后的军火采购市场,也并非如美国所预想的那般!
第662章
双喜临门
  海湾地区的地面战斗中发生各种情况就不是西南科工所需要关心的,在帝都把自己工作范围之内的事情搞定以后,就得要准备收拾起东西回公司,那边的事情可一点儿也不轻松。
  当然,期间也见到了风尘仆仆地前来帝都的170厂工艺人员、603所方面负责轰油六项目的设计队伍,那边同王总师聊得还是非常的投机,对于这次的项目也保证了会以最大的精力投入其中。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远在西南科工大本营的贵洲,那里有国内最大的一家航空发动机设计单位: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二所。
  也没有等杨辉回来参加涡扇12发动机的第一次台架试车,研发队伍为了能够抓紧时间,这次选择了不再大张旗鼓,所以,发动机的首次试车仅仅是在技术人员的陪同下,就开始了该型号发动机的第一次试车。
  经过几十年时间的建设,特别是在杨辉主持了西南科工的总体事务之后,在航空发动机方面的基础试验设备建设则是不惜血本,扩大了好几圈的新试验中心这次却难得的停了下来,大家都在围观涡扇12发动机的首次试车点火。
  ……
  很平安,由于涡扇12的研发路子走的非常正规,特别是核心机这边,那更是在CG-2000发动机上面经受住了各种考验。
  而且同样是军用涡扇发动机,之前定型的涡扇10发动机在技术上还是可以起到很不错的借鉴作用,再加上涡扇12发动机前期指标也没有一步登天,甚至为了能够可靠、安全、迅速地研发出发动机,连最重要的推力要求都做了一些妥协。
  这样的情况下,要是涡扇12发动机的研发还各种坎坷,不用军队表示不满,恐怕设计队伍自己都要找个缝钻进去算了。
  杨辉没有参加首次台架点火试验,但并不是说它就不关心这款发动机的研发工作,相反的,这家伙就正在电话机前面焦急地等待着,就眼巴巴地等着二所那边的捷报传来。
  等待是漫长的,却也不知道到底是过了多久,桌上的电话铃终于响了起来,但就是比预计的时间早了半个小时。
  现在也没有必要再想的太多,拿起电话就询问着情况。明显可以看到口水都快要喷到话筒上面了,而第一句话就是。
  “怎样,试车顺利不?”
  话说完,心里就开始悬起来,万一待会儿回答自己的不是什么好消息,那可又该怎么半?若是发生重大的设计问题,又会不会影响到发动机的研发进度,乃至影响歼18的进度。
  一直等到电话对面也传来了激动的报喜声音:“顺利、一切都很顺利!杨总,你可不知道,这次我们的MS-4涡扇发动机表现的数据非常不错,这多亏了420厂、二所、黎阳那边三家单位的支持,我们才能够这么快就把MS-4涡扇发动机设计出来,并完成发动机的首次台架试车。”
  啥?这……这型号好像有点儿不对吧,难道不是该涡扇12发动机的报喜吗,怎么突然换成了MS-4发动机了?那东西虽然也是打算在今年上半年首次试车,但也不至于和涡扇12发动机撞到了同一天吧?
  懵逼了好久之后,这才摇晃着有些不够用的脑袋,小心翼翼地询问着:“MS-4发动机?你们怎么把它的首次试车提前到今天,我记得你们给出的进度好像是要等到四月份底吧!现在这是出了什么情况?”
  下一刻,电话里面就传来了一阵大笑,而在负责MS-4发动机的总设计师开怀大笑之后,才给解释着这次的问题。
  “哎呀,杨总经理你也应该是知道的,之前不就是您从伊夫琴科设计局请来了很多苏联专家吗?就是因为这些经验丰富的专家加入了MS-4的设计之中,加上我们采用的很多部件都是CG-2000发动机风扇等比缩小,虽然效率有些降低,但也足以满足基本的需要,所以现在我们的MS-4发动机使用的都是些比较成熟的技术。这次又有苏联专家指导、把关,所以我们的进度提前了。”
  真是万万没想到啊,这些来自伊夫琴科设计局的技术专家们果然有一套,这直接把设计组装阶段的进度提速两个月,真不知道最后定型的时候可以提前到什么时候,隐隐的让人就感到有些略微地期待啊!
  不管怎样,项目进度提速、并且首次台架测试顺利完成,这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大事。
  对着电话,毫不吝啬地给出了贺喜致辞,这MS-4发动机可算是西南科工民发中相当重要的一款,说不定发动机盈利的时间还能直接超过CG-2000,不管是发动机的推力,亦或者是巴航那边的145客机项目,各个方面肯定都要比MPC-75项目顺利很多,人家再怎么也算是有经验的老司机。
  “我这现在正在帝都办事,暂时也脱不开身亲自前去你们那边,所以就请你帮我把话带到。就说:我杨辉在帝都发来贺电,表示对全体的设计、制造、测试等相关人员在MS-4发动机项目中付出大量努力的慰问,并对来自伊夫琴科设计局的苏联专家表示感谢,当然还有相关兄弟单位大力协作。这次发动机的台架测试没有赶上,但我一定会在定型的那一天亲自为你们庆功,到时候总公司会一一嘉奖。”
  现在本人在帝都走不开,杨辉自己也没有办法,只能是口头上先把话带到,但具体的还是那句话,定型的时候一定要重重奖励,毕竟这东西是民用项目,在嘉奖项目人员的时候也就不用太受束缚。
  电话那边明显是知道情况的:“这个我知道,刚才也打电话到白经理那边了,杨总不在总公司的事我们也明白,那边的涡扇12首次台架试车不也是没有大张旗鼓吗?我们一个民用项目肯定也没有必要搞得比军用项目还铺张,只是到时候发动机的定型时,杨总经理您可别忘了刚才的承诺啊!”
  对于这话,杨辉表示有些不满意:“这话就不对了,军用项目的首次台架试车不太需要对外宣传,甚至它还需要一定程度的保密。但你们的民用发动机项目就不一样了,首先要明白的是:你们手中项目的重要性不比军用发动机差,其次是民用发动机本来就不能保密,反而你们还需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这是要出售到民用市场的发动机。听我的,现在把MS-4首次试车成功的消息宣传出去,国内、国外、还有巴航工业那边都要把消息带到。”
第663章
托藏区的福
  MS-4发动机也做到了和涡扇12同一天首次试车,这当然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但双喜临门的好事肯定还得要有涡扇12发动机试车成功的好消息才够,这就有了杨辉刚挂掉电话,马上又响起悦耳地铃声。
  这次肯定没有错了,绝对是来自二所那边的电话。
  “喂,我是杨辉,现在就等着你们的报喜讯了,刚才MS-4发动机首次试车成功的消息已经抢到了你们前面,这说明的问题值得思考啊……”
  虽然不是太清楚具体情况,但大致杨辉还是能够猜到一些关于涡扇12的情况,刚才那边的电话里都说了在同杨辉通话之前,就先联系了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总部那边,这样都还能够抢先汇报,这就说明了涡扇12发动机的测试并没有出岔子,不需要抢时间。
  当然,开个玩笑倒是没有什么,况且杨辉说的也是事实,人家MS-4那边确实眼疾手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5/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