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3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4/483

  “好吧,我们算是明白了一些情况,就是说我们要研发比E-3更加先进的预警机,需要我们从最基础的相控阵TR组件开始研发,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领先美国预警机一代对吧?”
  要领先美国预警机一代,这对于白手起家的共和国预警机行业来说,杨辉表示压力很大:“的确可以这样说。但我们只要能够突破预警机上面用的相控阵雷达,再采用相同的TR组件,就可以研发出战斗机机载有源相控雷达,甚至是我国海军自己的宙斯盾系统。这些雷达要求的TR组件,在功率上都差不多。”
  话说完之后,王总师突然又想起来了什么,接着又给补上一句:“若是我们执意用373炮兵雷达上面的TR组件来制造预警机雷达的话,我可以举一个案例:比如日本现在正研发中的F-2战斗机,据情报表示,这款雷达的TR组件在功率上同373炮兵雷达差不多,虽然是大口径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但他们的理论探测距离,也就是常规对战斗机这类目标绝对不可能超过80KM,这样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甚至还大大的不如同口径平板缝隙雷达。”
第658章
走这条路
  相控阵雷达在同口径、同重量的情况下被老一代的脉冲多普雷平板缝隙雷达打脸,这也就只有日本人才能干得出来。当然,日本这样做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世界上第一款战斗机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桂冠被拿下来了。
  知道了基础不牢强行装逼的后果之后,又扫视了周围情况,刘副主席就在第一时间持反对意见:“若真是这样的情况,我看完全就没有必要现在强行上马有源相控阵雷达项目,预警机项目的时间脱得太长,到时候国家高层很快就会有人站出来反对,所以我们还是尽量想想其他的办法为好。”
  项目拖得太久,的确在后期很容易会让投资方不耐烦,现在刘副主席这样考虑虽然不是从技术上来分析,但也确实很有理,自是引来众人的赞同声不断。
  “好吧,看来我们这次是没法儿实现弯道超车了,虽然有些让人遗憾,但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我们知道了要想研发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就需要先研发出合格的TR组件,而且这小东西关系到以后很多的大型雷达项目,我觉得现在很有必要展开对新一代的大功率TR组件的研发,大家都以为如何?”
  空军这些年还是学会了很多,至少这次在王总师的科普之后,是明白了新一代大功率TR组件的重要性,能够在没有具体型号牵引的情况下,提出开展研发工作,这已经是思想观念上的一个相当大的突破。
  四大军种里面,其实大家都对新一代大功率表TR组件有需求,陆军稍微要小一些,一般也就是炮兵雷达、野战防空等;二炮虽然有需要,但陆基的大型相控阵早期预警雷达站也不需要大规模建造,有那么几座差不多也就够了。
  所以,空军这话其实就是说给海军方面听的,你要说空军对这东西有很大的需求是没错,但仔细算起来,就会发现海军对这东西的需求绝对是四大军种中需求最多的,海军航空兵就不用说了,机载相控阵雷达肯定少不了。而真正需求大户则是以后肯定会上马的神盾舰,那东西装备的四面大盾,算起来简直就是鲸吞牛饮。
  因此,海军对于这一点还是非常感兴趣的,这种基础性的重点科研项目的确很有必要提前开始:“有道理,我们就应该这样做,刚才不是说14所那边已经解决了小功率的TR组件研制工作吗?现在继续追加拨款,让他们想办法对TR组件的功率进行增大,他们是有这个能力的。”
  这下好了,远在金陵的14所就这样,在自己都还不知情的情况下,毫不费力地拿到了一个重点项目,真可谓是得来全不费功夫。一句话,有经验的就是不一样,没看到就连一直看好西南科工的海军方面连问都没有问西南科工这边吗?
  这就全赖14所在相控阵雷达方面底蕴深厚,就如同光电探测系统公司在预警机项目上的优势地位一样,都是不可动摇的。
  不管现在的西南科工也好、王总师也罢,大家都没有打算把TR组件的研发任务拿下来的意思,现在整个光电探测系统公司最重要的就是两个方向:预警机和光电观瞄系统,上上下下可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和14所在TR组件的研发上争夺什么。
  这样,王总师在第一时间就表明了自己的想法:“没错,现在的确应该让14所那边继续改进TR组件的功率,考虑到工程的延续性,只要功率上去了,采用老一代的硅双极管制造也是可以接受的。”
  王总师所谓的可以接受,其实更多的是为海军方面考虑,老式硅双极管发热、耗电量巨大,用作机载雷达是很难有大的作为,它们只能是用在海军的军舰上面才可能接受耗电、发热量大的问题。
  现在的王总师虽然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但以它作为专业人士的眼光来看,肯定是知道这些东西可以怎样使用,因此才能够在不知道未来的情况下,依旧支持继续先对老一代TR组件进行功率增加。
  专家都说没有问题了,这边的海空军方面自然是乐得一个高兴:“行,这事儿就给定下来吧,那么王总师说的另外一个可以快速拿到成品的项目又是什么?也说出来让我们听听吧!”
  其实一开始大概也都猜到了最后军队会选择走上脉冲多普勒雷达的道路上来,而这一点也正好是王总师乐于见到的。
  “追求研发速度,我们就可以选择研发常规的脉冲多普勒雷达,我们从八十年代就开始装备这种雷达,现在国内还有着十号、十八号两款飞机决定要使用脉冲多普勒雷达,别的不说,至少我们在雷达的基础元器件上面是不存在问题,只要结构设计合理,三年之内就能保证拿出合格的雷达成品。”
  这可不是说大话,现在的王总师麾下早就已经是人才济济,之前虽然没有对预警雷达进行研制,但还是那句话,预研是一直都没有断掉。
  马上要用三年的时间研制出合格的雷达,这时间上虽然挺紧,但也不是不可能,没看到北方毛熊马上就要倒下来了吗?现在就等着杨辉赶快去挖人、挖资料,对社会主义的宝贵资产进行抢救和继承。
  当然,现在的杨辉是肯定不会说苏联的问题,这说出去也不怎么好听不是。
  “王总师说没有问题,西南科工一直没有放弃对预警机的研究,在雷达上的研究上虽然不如数据链那样成熟,但我们也可以非常肯定的说是国内在这方面做说的最好,只需要三年时间,我们敢立下军令状!”
  这又给扯到了军令状上面,与会的领导们还能有什么好说的,现在整个共和国也就只有西南科工有实力承担下这个任务,让其他单位来做恐怕还大有不如,现在除了信任之外还是只有信任。
  “有你这句话就够了,军令状我看就免了吧,只需要你们好好地把项目做出来就行了。”
  话说完,刘司令心里也是一阵肉痛,现在上马一个预警机项目,这次恐怕又是一个耗资巨大的项目。不过好在平台是现成的,数据链也有成熟的产品可以使用,现在需要的仅仅是投资对雷达进行研究,倒是花不了多少资金。
  至于三年后雷达装机进行整机测试的时候,那就不是现在能够考虑到的啰。
第659章
低成本精确弹药
  既然都已经决定了这次预警机项目所有的子系统,自然也就意味着整个项目雏形定了下来。
  至于说什么继续上一位面那样,同以色列合作引进费尔康预警机系统,这种想法在这个时候就是完全不靠谱。不说费尔康这款预警机对国家的基础工业技术要求有多高,而是说现在的费尔康预警机,它本身也还处于研制之中。
  上一位面的费尔康从89年立项,由于选择了激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体制,研发雷达就用了五年时间,直到93年才进行首飞工作,一直要等到96年才给完成项目。
  这样的项目看起来在时间上似乎还能说得过去一点儿,但最重要的美帝那一关怎么过?上一位面能够给你直接搞黄了,这一位面还能指望可以偷偷地瞒天过海不成?
  所以,现在的杨辉连提都懒得提这事儿,这次还是直接走自力更生的路线就行了,现在搞定机械转动的脉冲多普勒机载预警雷达,暂时先凑合着。
  等到2000年之后,一旦新的低能耗、大功率TR组件研制成功,到时候国家拨发的军费也足够宽裕了,再展开研发空警2000这样的高富帅预警机项目才是最好的时候,毕竟那东西一套雷达下来确实太贵了,就算现在给研发出来,恐怕以九十年代军队的资金来看,也采购不了多少。
  远期的想法再怎么美好,现在首要的则是要先把第一步走下去。当王总师随同海空军两方组建的联合评估小组到一边去商量具体的情况之后,这项目就算是开始了,当然也可以算是暂时的放下。
  但这次杨辉到帝都,带来的可就不仅仅是预警机项目:“各位领导,这次国家就只准备上马预警机和反舰导弹两个项目吗?海湾战争中联合国军所表现出来的精确对地打击能力,还有之前美国公布的F-117隐形飞机,这些都是联军这次之能够打的伊拉克落花流水的保证,我们是不是也可以针对的准备一下?”
  也不知道杨辉是哪里来的勇气,居然开始宣传着要开始搞隐形飞机,这让空海军嗔目结舌的同时,就连刘副主席也不得不感慨年轻真好。
  连忙摆摆手,对于这些东西,那是绝对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啊:“不用再多说,我们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好东西,要是可以的话,我恨不得现在就开始隐形飞机、精确制导弹药、全球导航系统、航空母舰、宙斯盾系统的研发工作。但我们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问题,现在国家拿不出足够的资金来,这次能够立项两个项目,全都是因为这两个项目前期都不是太花钱,所以才能开展下去,要再想增加项目的话,我们现在承担不了。”
  果然又是这样,钱的问题还真就是一个大问题,只要这方面解决不了,要想大规模地立项先进军事项目,就得要受到各个方面的钳制,真是够可惜了。
  国家没有资金投入,但西南科工肯定得要有所表示才行,没看到刚才自己说出了这话之后,不管是海军还是空军、甚至是陆军、二炮方面都两眼放光,就等着看西南科工再大放血一回。
  感觉到各种让人不寒而栗的目光,杨辉下意识地就要当一回守财奴。哭丧着脸,这才开始各种细数现在西南科工的不容易:“……还有,我们国内唯一的一台模锻水压机已经不能满足庞大的发动机订单需求,并且在性能上也有很大的不足,所以我们自己出资一半和西南铝业一起开发一台万吨油压机,而这些都是要大量花钱的啊!”
  听到西南科工要投资上马万吨油压机,所有人都呼吸急促起来了,这种基础工业设备的重要性是这里所有人都知道的,要是这东西能够顺利建成,陆海空二等四大军种都能够受益,整个共和国庞大的军工都能够迎来一次小的技术升级。
  而且不仅仅是军工系统,只要是重工业都可以因此而大大受益,这已经是关系到国家工业基础层面的项目,刘副主席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
  “好啊,你们要是能够把这东西做出来,那就是真正的利国又利民的好事,到时候看还有谁敢胡咧咧,我第一时间就能站出来堵住他的嘴。你们放心地做吧,至于其他的项目我们也就不多要求什么,你们自己看着办就好。”
  刘副主席能够说出这样的一句话,杨辉当然是心里有底了,至少现在西南科工还能继续再享受几年的政策优惠。
  没有了后顾之忧,杨辉倒是显得洒脱起来,西南科工内部研究了好久的低成本精确制导弹药项目确实应该摆上台面了,就算现在国家不给投入资金,也必须要开始研发工作。
  “能够有刘主席您这一句话,我们西南科工又能够再继续过上几年安分日子了,而我们西南科工的下一步的打算,我现在就说出来众位领导都听听看它有没有前途好了,我们是看中精确制导弹药的未来,所以准备内部筹资研发一款低成本的精确制导弹药。”
  又是低成本,刘副主席差点儿没有笑的喷出来,在九十年代初看来,精确制导弹药就是高大上的象征,这种高大上的武器又怎么可能也做到低成本,从本质上上来说,现在所有人都把精确制导弹药和昂贵画上了等号。
  但精确制导弹药就真的已经要昂贵地不可一世吗?这可就并不一定哦,马上美帝打完了海湾战争之后就会开始走上一条不归之路:联合制导攻击武器,这东西就是常规自由落体炸弹加上精确制导套件之后,使用模式单一而又低成本的卫星导航系统制导,最终做到以极低的成本做到高精度的攻击。
  这种东西的性价比之高,表现在它刚推出之后就马上风靡全球,达到了精确制导弹药采购历史上最大的出货量,就这一点:“便宜”,便吸引了太多的国家采购,当然也吸引了很多的国家前赴后继地模仿这条道路,开发自己的卫星制导弹药。
  最典型的就是共和国雷石系列炸弹,这东西差不多就可以算是共和国的联合制导攻击武器,炸弹的种类按照装药重量分为大雷石和小雷石两种,并且在共和国建立了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之后,就更加不用鸟美国的不满,全面和美国的联合制导攻击武器对着干,特别是在察打一体无人机领域,这种弹药简直就是无所不利。
  现在,这种东西肯定要抢先开始研制才行,就算现在没有北斗导航系统,但对外销售的导弹可以使用GPS就好,国内的若是真有需要,也可以和北方的俄罗斯进行商量,使用格洛纳斯当然也没有问题。
  反正说一千道一万,西南科工这次就是要把精确制导弹药做成白菜价,以后直接搞成JF-17战斗机的标配对地攻击弹药,到了那个时候才是双赢的局面。
  卫星制导弹药丰富JF-17的武器挂载选择,反过来JF-17也可以促进弹药的大量出口销售。作为一款低成本弹药,到时候外国的土豪直接在演习、训练中就可以哗哗地扔下去,反正采购新的弹药也花不了多少强,大家走薄利多销的套路而已。
第660章
低阻与滑翔
  这年头,卫星制导,或者更贴却的该说成是导航确实有被使用并快速发展,但那东西东西更多还是用于交通导航使用,能够提出使用卫星制导炸弹的方案,倒也算是一个比较挺有前途的想法,至于说低成本,这好像也不是没有希望。
  当然,即便是上一位面的雷石系列制导弹药,对于现在的共和国军队来说也当得上是一种高大上的武器。
  但再怎么高大上,只要能够比传统的电视制导、激光制导等方案降低一定的成本,仅仅凭借着这一点就足以引起军队的兴趣,况且这次的项目还不需要军队出资,谁又会嫌弃这样的潜力股,说不好哪天技术突破,还就真的给搞成了一款低成本制导弹药也未可知。
  不管是掌握这只军队的党、亦或者是这支军队本身,通过海湾战争的联军空中打击行动都明白了,这精确制导武器是绝对不可或缺的,围绕新的作战思想,配套研发更新作战平台、武器是不可或缺的。
  空军方面就毫不犹豫地支持着:“也听了你们的方案,这或许是一条制导武器的新路子,空军虽然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支持,但我们可以保证只要在制导系统上可靠,空军就会大量的采购。我们不为别的,就因为这方案是在传统自由落体炸弹上面加装制导组件实现精确打击,这样可以非常有效地要利用起库存的老式炸弹,至少也能够减少一些采购成本。”
  空军是看到了该项目可以较小的代价完成对地攻击精确制导化,因此表达了意向来支持项目,相比之下的海军就要保守很多了,但这次的低成本卫星制导弹药对海军也有着相当大的诱惑。
  紧接着便是:“虽然这款制导炸弹的精度恐怕是没法同激光制导弹药比精度,而且它们差距恐怕还会不小,但就冲着这款导弹全天候适应性、发射后不管的优势,海军也必须要支持。”
  海军嘛!立足现在共和国的作战环境来看,真正需要主动发起攻击的地方差不多也都是一些岛屿争夺战,海岛地区的环境变化多端,这是不争的事实,一旦云层较厚、雾气大一些,激光制导失灵就在正常不过。
  甚至说句笑话,只要被攻击的目标提前有了警觉,若是还能有一位脑洞大开的专家,就如同共和国的张局座这样的神一般之人物。
  一旦想明白了雾霾防激光这样的大招,人工制造大量的PM2.5颗粒物,只要空中的霾浓度上去了,激光制导炸弹再牛逼也只能是无头苍蝇,要不真以为张局座的雾霾防激光理论是说着玩儿的?要说起来,这是绝对的原创方案!
  虽然现在应该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如此脑洞大开,但海军未雨绸缪是肯定要有的,况且影响激光制导武器的因素还有好多种,现在海军不得不准备着手一款全天候的精确制导武器。
  这就所谓是各种有理由,但都无不表明一个结果:军队对这东西很有兴趣,西南科工可以放开膀子开始研发工作。
  “没问题,只要军队有这个需求,我们就能够安心地开展研发工作,想必这种级别的精确制导弹药,国家也不会禁止我们以后的出口订单吧?具体这款弹药的精度上面,我们估计散布区域会在15米左右。”
  相比起杨辉给出的估计在15米左右精度,它是真心的数据不好看,看看人家宝石路这些激光制导弹药,在七十年代的时候精度就直接是达到了6米的范围之内,这差别可是一点儿也不小了。
  卫星制导这样的弹药虽然挂着精确制导名头,但就这精度,共和国可没有任何的理由要求禁止出口。
  对于这种问题,刘副主席站出来做着保证:“这就放心好了,只要你们能够把这东西做出来,国家是绝对不会阻止你们的出口,这本来也不是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随你们出口就行。那美国不也在吹嘘精确制导弹药的时候说了嘛,这弹药它越精确,在战斗中就能够更大幅度地减少无辜平民的伤亡,所以这是一种人道的炸弹。”
  说到最后,就连刘副主席也感觉有些脸红,真不知道美国人怎么就那么能够吹,把杀人的武器给说成人道的炸弹,这真是够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4/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