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1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2/483

  “哎呀,原来厉云学弟还是复合型人才啊,你就是我们最需要的啊!这样,你看我们西南科工如何,毕业后直接到我们这边来工作可好。”
  这就是赤裸裸的招揽,撕掉表面的伪装,杨辉直接发出邀请,就看这厉云对西南科工有没有兴趣了,得之我幸失之……
  不可能,绝对不能失去了,没看到现在厉云也有些意动了吗?这完全说明有戏啊!
  不过现在学业还没完,厉云也不好当着导师直接就说自己要到西南科工,师傅师傅,这种师道还是要遵守的,这个时候的厉云还是把目光又投向了教授。
  对于厉云现在的表现,教授本人非常满意,至少自己这个导师在厉云的心里还是占有很重的比例,当然,自己也会不阻止厉云的意愿。
  “去吧,你愿意到西南科工,也是不错的选择,我是不会反对的,现在愿意投巨资研制数字式电传飞控的单位没有几家。”
  听到这话,杨辉和厉云都放心了,厉云留在西南科工的可能有至少会八成,剩下的两成就要看天意,有的时候各种因素都会出现,在没有完全定下之前任何可能都有。
  现在的厉云得到首肯,也不再啰嗦:“那好,我以后就在西南科工这边工作,我觉得这地方挺不错,人杰地灵,是个好地方。”
  第一次听到有人说西南科工所在的这地方好,杨辉也是乐到了心坎里,这难道是因为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可能是因为这几年公司在国内航空系统比较出风头吧。
  “那真是太好,我们欢迎所有的有志之士加入,我们就是需要更多的人才,才能有更强地科研实力,现在我们去看看其他单位的同志。”
  ……
  安排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单位同志,杨辉终于腾出手来,现在就带着红旗厂来人一起回二所。
  大冬天的坐在小吉普上,杨辉表示这确实有些太冷,但基地那几架普桑还是宝贝疙瘩,现在是留在那里撑场面的,毕竟现在基地的外籍专家规模应该是国内航空系统最多的。
  “马上就快到所里了,我先介绍一下情况吧。现在我们的高温涡轮叶片也比较成熟,虽然涡扇10发动机还没有定型生产,但由于高温涡轮的叶片生产周期比较长,所以我们已经预生产了一批叶片。”
  涡轮叶片的生产周期长这一点还真就不是说着玩儿的,一般航空发动机生产周期都是一年左右,这里面最慢的就是高温涡轮叶片。
  甚至在二十一世纪,西方主流的三大航空发动机提供商,生产一台发动机所用的高温涡轮叶片,周期也都是好几个月,更不要说现在的西南科工。
  这一点红旗厂早就有心里准备,不就是生产周期长吗?大家早就有了准备。
  “这没问题,我们早就有了准备,就是不知道现在的成品率有没有上升,这才是我们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不知道这方面杨秘书长是不是知道一些?”
  高温涡轮叶片的制造成平率,这就比较难以拿出手了,杨辉想想就觉得比较坑,不过好在也有了小幅度的改进。
  “关于成品率的问题,我知道的也不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的叶片成品率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现在进过不断的改进、优化,虽然成平率没有增加,不过在材料的损耗、生产周期上有了很多的进步,整体成本倒是有了些下降。”
  说到这里,杨辉也觉得还有待加强,和国外至少超过百分之五十成品率相比确实相差比较多,这次回去还需要好好和所里建议一下,在涡轮叶片的成品率上下一番狠功夫。
  听到杨辉的消息,这边红旗厂也有些底了,成品率相比国外还比较低,不过和国内高温涡轮成品率相比还是差不了太多,也算是可以接受。
  红旗厂、杨辉的不同想法,完全就可以看出双方单位的差距,虽然现在的红旗厂眼界也拓宽了一些,不过和西南科工相比还就显得有些落后。
  飞机终于停在了二所,一队人走下车,在杨辉的带领下往所里走去,白所长已经先期得到了杨辉的消息,对于红旗厂的想法,白所长思考一番之后得出的结论也如同杨辉一样。
  “哎呀,红旗厂的同志终于到了,我可是等了好久,高温涡轮叶片制造的事我们待会儿再说,放心,我们肯定不能亏待了曾经帮助过我们的兄弟单位。”
  白所长顺利的接待了红旗厂来客,杨辉也就不再多留,径直往钟建设所在齿轮传动技术国产化组而去,上次从西飞回来的时候钟建设就开始了国产化齿轮传动。
  “建设,你前几天不是说已经制作出了首批齿轮传动系统?在哪里,我去看看,这东西可是我们以后进军民用航空发动机领域致胜之法宝,必须要重视。”
  杨辉刚走进办公司就这么迫不及待,钟建设也是惊讶了,马上站起来就带杨辉往一边去。
  “杨组,我们的齿轮传动系统确实按照加雷特公司给出的技术资料制造出来了,现在正在做测试,加雷特也提供了一台发动机,用于测试我们的齿轮传动系统,不过……”
  说了好消息,但钟建设后面的欲言又止明显是一个坏消息,这到底又是什么呢?杨辉的心也随着钟建设的停顿悬了起来。
  “有问题?说来听听,实在没法解决,那就找加雷特提供技术支持,他们在合同中明确说过要协助我们完成齿轮传动系统的国产化。”
  杨辉说的这一点,钟建设又何尝不知道,问题是现在的问题并非是TFE731发动机的齿轮传动系统,问题出在了齿轮传动系统的改进上面。
  挠挠头,钟建设每次想到这里绝觉得头疼,现在都没有想出来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倒不是我们的TFE731发动机的齿轮传动系统上的出了问题,我们给TFE731发动机国产化的齿轮传动系统很顺利,现在的测试结果很不。按计划,再有几个月的测试,我们就可以将技术冻结。”
  停顿一下,又再次思考,终于算是找到了点头绪,开始给杨辉解说着。
  “现在我们和MTU合作中,按照TFE731发动机的技术路线继续下去。发现我们在初始设计阶段就进行不下去了,要承受新发动机八吨的推力,我们的齿轮要设计的相当大,相当厚尺寸、重量都要超标。”
  听到这里杨辉也明白了什么,TFE731的技术路线,在新发动机上行不通,若还是准备在新发动机上采用齿轮传动、搞不好就要重新设计齿轮传动系统。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辉这么久还真就没有去看到过TFE731发动机的齿轮传动系统具体情况,或许看一下能有些新的发现。
第307章
这东西没前途
  还没有走到测试中心,发动机的咆哮声就一直没有断过,甚至杨辉还听出了两种噪音频率有些不同的发动机,看得出现在测试中心应该是在满负荷运转。
  一路上本来两人都是闷头赶路,但杨辉开口了,他有些事要问一下。
  “建设,现在所里的涡扇10发动机测试进度你知道吗?这都年底了,再有十多天就八六年了,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杨辉担心这边的涡扇10发动机测试,钟建设倒是没有什么担心,这家伙一直都在二所没有乱跑,不像杨辉这家伙到处去当糊裱匠。
  自然也就对这边的涡扇10发动机测试进度比较清楚:“这倒是不用担心,现在的涡扇不仅仅在地面测试,轰六086试验平台上也飞行了好多个小时。据说现在都在开始准备将发动机装上歼教七A测试,大概明年中旬就要准备装机起飞测试。”
  听到钟建设的介绍,杨辉倒是明白了,原来新发动机的测试这么快,看来挺有效率,现在的涡扇10应该是共和国投资最大的一款自主研制的发动机,实际上看来也确实很有效果。
  不过这次到测试中心,要关注的不是涡扇10发动,而是TFE731发动机的齿轮传动系统,这台发动机也在这里做测试,不过仅仅只是测试传动系统,占用的资源也不多。
  走到正在测试中的TFE731发动机旁,这台发动机刚好停止运转,一台发动机的连续工作时长都是有严格测试后得出的要求,这边的测试中心做测试也不能乱来,时间到了还是的要老老实实的停下。
  发动机停止了运转,噪音小了很多,钟建设借这机会,给杨辉解释一番。
  “杨组,我们的齿轮减速系统在这里是看不到了,这已经是把传动系统装上了发动机,在测试中心里面的才有单个的传动系统。”
  杨辉看了两眼在测试台架上的TFE731发动机之后,才随着钟建根据指引,在钟建设的引导之下,一起往测试中心而去。
  走到测试中心里面,杨辉看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和自己第一次来测试中心测试航模用的小涡喷的时候相比,现在绝对是忙的鸡飞狗跳。
  “这就是我们制造的第一批五套传动系统中的一套,这东西看起来挺不错,技术上我们也没有问题,不过由于这套系统的设计局限,我们很难再把他用到新的八吨级涡扇上面。”
  钟建设再次重复这套齿轮传动技术没有了升级潜力,这让杨辉非常惊讶,齿轮传动技术绝对是可以用在八吨级的涡扇上,后世普惠的齿轮传动发动机都已经用到了A320这一级别的客机上。
  需知A320这一级别的客机所使用的发动机,那都已经是十吨往上说,这说明齿轮传动发动机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
  带着深深的不解,杨辉仔细的观察着放在工作台上的TFE731发动机齿轮传动系统,这一看不要紧,看了之后,杨辉感到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加雷特公司还真是有些能力啊,搞个齿轮传动技术,在压气机和风扇之间居然是采用了定轴齿轮系,看到这里,杨辉感觉自己就像是吃了苍蝇一样的难受。
  能够将定轴齿轮系缩小到这个级别,并装上风扇和压气机之间,杨辉觉得这也是一种能力。
  同时感慨:也难怪不得,加雷特公司的设计TFE731发动机齿轮箱的时候,遇到了很棘手的齿轮发热问题。
  要说定轴齿轮这东西,其实在航空发动机中使用还真就不少,最常见的就是涡浆发动机的齿轮变速箱、这些通常使用的就是定轴齿轮。
  定轴齿轮这东西好处很多,可以实现多级变速,但也不是没有缺点:体积比较大,还不太对称,用在涡浆发动机上的时候,由于是直接放在发动机和螺旋桨之间,还有很大的空间,用起来自然没问题。
  而用在比较紧凑的涡扇发动机中,就有些困难,这绝对是一条不归路,TFE731发动机推力比较小,传递的功率不大,暂时还可以用用。
  但要用在八吨左右推力的发动机上,这绝对是不可能的,必须要纠正这一条弯路,根据后世的见识,杨辉知道什么才是正途。
  拍拍手,一脸的鄙视,这东西购回来显得有些亏了,好歹这也是八百万美元啊,就得到个这东西,杨辉无比的后悔,自己当时怎么就没有再仔细了解一下这套齿轮传动系统的具体情况在引进呢?
  “不用再纠结了,TFE731上面使用的齿轮传动没有多大的发展潜力了,加雷特公司居然在这上面使用定轴齿轮,能做出来说明他们在定轴齿轮上的造诣却实很不错,但明显是走了弯路。”
  杨辉这话一出,把钟建设倒是震的不轻,加雷特公司现在使用的定轴齿轮技术没有什么前途?那什么才有前途?既然是这样,杨辉当时为什么又要力主引进这款发动机的齿轮传动技术?
  一连串的问题,将钟建设搞的彻底摸不着头脑,甚至连问都不知道该问那一点,问题实在太多,解决起来就更加困难。
  只能是由杨辉慢慢的说下去:“在我看来,涡扇发动机的风扇和压气机之间的齿轮减速器只能采用行星齿轮,这才是唯一的出路。”
  行星齿轮,这是一种制造、设计起来都比较复杂的齿轮减速器,在八十年代能用上行星齿轮的地方实在太少,这东西的造价实在太高。
  当然行星齿轮的好处也相当的诱人:不仅体积小;其传动精度还相当之高,一般间隙都能做到十弧分以下(一转360度,一度60弧分);传动效率也远超其它的齿轮传动系统,行星齿轮普遍的传动效率都是百分之九十五往上算;还具备相当高的输出扭矩;运转也相当的平顺,其震动低噪音也控制在65分贝以下。
  这东西几乎都把好处占完了,唯一的缺点就是设计麻烦,造价高,对材料、加工工艺等等都有比较高的要求,这也是为什么有着诸多好处的行星齿轮没有完全占据齿轮传动系统市场的原因。
  在八十年代,一般的定轴齿轮系也能完成人们所需要的要求,对于高精密的传动要求还不太多,以至加雷特公司在TFE731发动机的研制中都没有用上行星齿轮。
  但现在,杨提出了这样大胆的设想,将行星齿轮装上齿轮传动的涡轮风扇发动机中,行星齿轮的优点就会在这个时候体现的淋漓尽致,简直就是天作之合。
  至于造价高、设计麻烦、对材料、加工工艺要求高这些问题,杨辉觉得这完全不是问题,有MTU公司的加入,这些都可以克服。
  后世开玩笑说德国人的脑袋里全是机油和齿轮,这是用来讽刺德国的古板,同时也是用来赞扬德国人的严谨。
  但为什么要用齿轮来做比喻?这里面肯定是有原因的……
第308章
这才是正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2/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