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校对)第285部分在线阅读
钱荒乃是宋代最为头疼的问题,就是世面上铜钱不够用了,不管是铸造多少出来,就好像是倒进井里面一般,根本没有一点水花。
大明宝钞在朱祁镇看来,就好像是一场大规模信用货币的实验,然后搞砸了。
之前大家都知道大明宝钞已经不行了,都还想办法挽救一二,但是到了正统年间,朝野上下一致认为,宝钞已经无药可救了。
周忱的意见,不仅仅是他自己的意见,是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看法。
由宝钞缺位,而带来的财政混乱,已经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他们的选择,自然是最简单办法,就是将民间已经占据绝对规模的白银,代替宝钞的位置就行了。
但是在朱祁镇看来,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根本就是一个极大的倒退。用银不是不可以,最少要铸造成银币吧。
这种因陋就简的货币政策,居然能持续了六百年。朱祁镇怎么都想不明白。
但是朱祁镇却不想再继续下去了,朱祁镇说道:“既然要废除宝钞,朝廷通用银,不是不行,只是却用银两,实在太过麻烦了。特别是火耗一事,更是麻烦之极。”
“陛下的意思是?”周忱一时间摸不着头脑。
不得不说,周忱纵然是当时第一流的财政专家,对火耗的影响力,还没有太大的感触,毕竟折银之事,从他这里才盛行。至于之后火耗的各种发展,实在是周忱不能想到的。
朱祁镇说道:“用银钱如何?”
周忱心中心思一转,暗道:“陛下大概是想得钱息。”他自然没有反对的意思,立即说道:“陛下之意,臣明白了,只要陛下赐下钱样,户部宝泉局,定然将户部所收之银,全部铸造成银钱。”
朱祁镇说道:“那铜钱铸造如何?”
周忱说道:“铜材缺乏,这也是从洪武以来,朝廷铸钱不多的原因之一。故而朝廷从洪武之后,就很少铸造铜钱。只是民间乏钱,多有私铸,是时候大加整顿了。”
朱祁镇也知道这一点,真正上好的铜料,都是很缺乏的,就看宣德炉就行了。
宣德炉为什么这么闻名,就是因为宣德炉乃是用南洋上好的铜料,经过十二炼,明代之后,很少有这样的铜料,也很少有这样的败家了。
这才让宣德炉成为绝唱。
不过,与周忱说话,就是舒服,几乎朱祁镇还没有将话挑明,周忱就有所领悟了。
朱祁镇说道:“周卿下去之后,就将这两件事情,写成题本呈给朕看。”
周忱说道:“臣明白。”
随即周忱很有眼色的告辞了。
朱祁镇一时间推掉了之后所有召见。一个个默默的思考。
对于打仗,有土木堡之变在先。朱祁镇自然没有想要御驾亲征的想法。所以,他为与瓦刺做的准备,一个在粮,整个河北水利计划,几乎都是为这一件事情服务的。一个在将,孟瑛,蒋贵,任礼,曹义,杨洪,郭登,方瑾,这都是有过考验的将领,而且是朱祁镇登基之后,才冒出头来的将领。
总体来说,朱祁镇更亲近一点,至于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以及他们为代表老勋贵势力,也没有到了一点仗都不能打的。
实际上,朱祁镇甚至有时候都有一种错觉。
这种错觉的是,他明明知道大明军队之中,其实有很多问题。但是偏偏在对外征战之上,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弱势。
不管是西北之战,还是麓川之战。不管是阿岱汗还是思任礼,他们只要敢与大明主力阵战,那么结局已经注定。
总体来说,朱祁镇并不觉得大明军队弱于瓦刺。只是在骑兵上有些被动而已。
只要解决钱的问题,有足够的战争经费。有足够的后勤支援,他都不信还打不过。
所以,他一时间连河北水利的情况也放下来了,对开中法,盐法,钱法,等一些规章制度,以及之前朝廷关于这些制度的奏折,一一翻看。
第一百二十二章
周忱办事之道
第一百二十二章周忱办事之道
纸上得来终觉浅,很多东西,并不是能通过一张故纸看出来的。
朱祁镇终究是要问杨溥。
而周忱的动作也很快,在户部理事不过三五日功夫。就已经将新盐法的草案,搞出来了。
周忱以为政务简的原则。省去了各种繁琐的手续,直接废除了盐引。而是在盐场直接以县为单位扑卖。
每三年一换。
而卖食盐也要扑卖。
朝廷规定最低价格。也给出最高价格。
最低价格,就是朝廷从灶火收上来的价格,翻上两倍。这个数量是周忱为朱祁镇保证的最低财政收入。
任何扑卖就不能低于这个价格。
至于最高价格,却是朝廷规定各地盐价最高价,毕竟朝廷不能不顾百姓死活。盐是生活必须品,真要弄得百姓淡食,朝廷也没有好处。
虽然各地商人都必须要当地县衙作保,比如你要扑卖北京的盐区,必须让顺天府给你开局保单,证明你这个人资产。
当然这个最高价是零售价。
还有一点,那就是周忱将原来灶户的定额给免除了,给出了灶户固定的价格,不再有定额。只有有盐朝廷就收。
并建议派重臣坐镇各地盐场,清理各地情弊,并严查私盐。
朱祁镇看了之后,觉得极好。
看起来盐商必须出两次价,一次乃是某地卖盐资格,然后就是食盐本身。
确定了食盐收购价,想来灶火并不会无偿生产。都以扑卖,想来大规模压低了食盐的利润,将这些利润都归到了朝廷手中。
而且并不复杂。因为朱祁镇也明白,太过复杂的计划,以大明官员的执行能力,恐怕也执行不下去。
甚至朱祁镇都一种将扑卖改为定价的想法。
因为他当心,这种扑卖,也就是类似现代拍卖的办法,会产生情弊。
但是朱祁镇想了想,因为他太需要钱了。心中暗道:“姑且行之,等将来出了事,再改也不迟。”
想来任何新法,在执行之前。一般来说,是不会出什么问题的。暂且就这么办吧。
朱祁镇就请杨溥过来,让他看周忱的题本。
杨溥拿过来一看,说道:“陛下欲废开中法乎?”
朱祁镇将周忱的说辞一五一十的说了,说道:“朕也想过,开中之法,虽然有利,但是而今驰道之利,胜过开中,朕意等河北大工完工之后,就修建从北京出居庸关到宣府,通大同房的驰道。”
杨溥说道:“燕山难越,可不比门头沟到京师,从京师到通州这么平缓,老臣数次随驾过居庸关,而今依然觉得山道难行,驰道可否翻越大山?臣以为此事,还是从长计议的好。”
朱祁镇沉吟片刻,说道:“不管如何,这驰道总是要修的。朝廷不管有多少粮食,在九边粮食总是不足,这事情一定要解决的。”
张家口而今还是宣府一个不知名的小村落。
朱祁镇所言这一条路线,其实就与北京到张家口的路线,有相当部分的重合。
所以杨溥的担心,并非不是没有道理的。
毕竟詹天佑修张家口铁路的人字路口的故事,就说明了,在动力不发达的情况之下,火车翻越都有技术问题,更不要说这种简单的驰道了。
说实话,朱祁镇对于驰道能不能翻越山体,心中也是没底的。
但是两相其害取其轻。
如果仅仅是一两个山口难以翻越,大不了换马车,或者换独轮车翻越就行了。
毕竟这都是通过大军的路线,决计不可能连独轮车都不能过,担心的不过是坡度问题。大明又不是没有火药,能炸开就炸开,炸不开,就换车。
反正大运河还有船闸层层抬高,才能过山东。
这一点麻烦,比之前一路人抗马驮,要简单多了。
杨溥的见识其实也不差。从杨士奇到杨溥其实都并没有竭力阻止朱祁镇的驰道计划。他们都能看出其中利弊。
只是杨士奇不喜欢有剧烈的变化,想将徐徐图之。
其实就杨溥本意来说,他也不想这样一件事情赶着一件事情,毕竟老人都希望能稳一点。但是杨溥是怎么打败了杨士奇的,就是找准了杨士奇与朱祁镇彼此的矛盾中心。
一个急一个缓。
杨溥还想坐稳这个位置,就不能重蹈杨士奇的覆辙。他心中暗道:“罢罢,陛下之意,无人能挡,此事由我做,要比别人做好。”说道:“既然如此,臣还是要缓一缓的,除非户部愿意为九边额外拨粮。”
朱祁镇想了想,说道:“此事让周忱来说吧,朕想知道是,先生对周忱的新盐法有什么看法?”
杨溥看了之后,说道:“周忱还是如之前滑不溜秋。”
朱祁镇说道:“此话怎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