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剑说(校对)第13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5/1943

  这一次的任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已经完成了一大半,她需要尽快赶回国内继续跟进,保证任务目标安全抵达。
  作为协助者之一,尼娅将返回肯尼亚,从摩加迪沙的港口带走一批预定好的华夏货物,除了有时候要参与安全局的外勤任务以外,她的公开身份是一个商人,跑到索马里来接货,再一路带回去,虽然是公私两便,但是完全无可厚非。
  原计划就是打算利用她的这批货物作为掩护,戴安娜和佐罗暗中跟进保护,保证任务目标能够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送回国内。
  以采风名义来到索马里的佐罗则会转道去埃及,研究几天埃及绘画后,再返回意大利,这是当前的新计划,原本他是要跟着一起去肯尼亚采风的,只不过这一次计划赶不上变化,又有了新的调整。
  化整为零的行动说不定能够带走一些注意力。
  尽管知道李小白这个家伙注定老实不了多久,但戴安娜依然还是会这么说,毕竟干她这一行实在是太不容易了,难得有一个合适的对象,别自己把自己给弄死了才好。
  “在这里要注意安全,要老老实实的,看到危险要躲远一点,不要瞎逞能!”
  事实上,这些话注定都要白说。
  “放心放心,我一定会乖乖的听话!”
  李大魔头口是心非。
  “乖!MUMA!”
  戴安娜抱着李白用力的亲了一下,转身上了来时的丰田皮卡车。
  发动了车辆后,往车外的李白挥了挥手,便一脚油门,驾车而去。
  “女朋友走了啊?”
  栾政委有些酸溜溜的声音从李白身后传来。
  活到这么大的年纪,他还是头一次看见国家竟然给人发女朋友的。
  栾政委还能说什么?
  大概就只有羡慕嫉妒恨了吧!
  “政委,有事吗?”
  李白回过头来。
  属于个人的福利,当然不会对外人多说。
  “和当地人合作的事情,考虑的怎么样了?”
  昨天突如其来的暴雨,同样也让栾政委开始担心起来。
  华夏人一诺千金,与当地人在祈雨活动中达成的协议一定要想办法执行。
  最适合负责这个项目的人,在整个华夏维和部队的军营里面,就只有李白一个人。
  理由至少有三个,第一是有钱,那辆豪华房车就是经济实力的最佳保证,其定制成本都足以在华夏一线城市买上一套真正的房子。
  第二是有足够的时间,医疗队里面的精神科最为清闲,从早到晚连鬼影子都没一个,要不是崔团长为了维和部队的事情而导致睡眠障碍,恐怕李白这边连一个“常客”都没有。
  第三是有海外关系,都能找到人发射催雨火箭,说明即便到了距离本土万里之外的非洲大陆,李白依然能够找到人帮忙,更何况在索马里本地,也的确有能够说得上话的人,比如索马里政府军的沙丘巨人旅炮兵营营长卡莫·奥萨卡,只要钱到位,基本上就没什么不能办的,和索马里本地的政府官员一个德行,都是认钱不认人,不过这样也好,干脆利落又方便,有钱就可以耍流氓,不用讲什么人情关系。
  “雨季已经来了呀!”
  李白指了指白云朵朵的天空,耸耸肩膀说道:“催雨火箭肯定是做不来了,只能等下一季!其他生意还可以谈一谈。”
  对方一开口,他就知道是想要将约定好的事情尽快落实下去。
  “这天气晴不了多久,其他的你得抓紧了,在资金上虽然帮不了你多少,但是人手和物资有需要的,尽管开口。”
  栾政委知道这一场大雨只不过是姗姗来迟的雨季给所有人的一个下马威,接下来的雨水会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集。
  雨季会带来很多麻烦,有些事情却不能耽误,借着这一次合作树立起来的信誉,对华夏维和部队的话语权与影响力有极大的好处。
  至于挣不挣钱,又是另外一回事,有时候为了维持存在感,哪怕是倒贴钱也依然会硬着头皮去做。
  ……
第1239节
酒馆和学校
  “已经跟这里的镇长联系好了,很快就会动工,大概还需要一些粮食,钢材和水泥。”
  李白和镇长约定的是一停雨就开工,他的5000美元定金可不是那么好拿的。
  要是光拿钱不干事,恐怕第一个跳起来的就是那些老百姓。
  在这个贫困落后的地方,想要找到一份能够吃饱饭的工作,就算是求爷爷告奶奶也不一定找得到。
  镇长要是为了一己之私,砸了那么多人的饭碗,那可就不是要被人拼命那么简单了。
  “物资好说,营地里还有许多,你随便拿去用,公账报销!”
  维和部队的经费每一笔钱都是经过预算的,有指定的使用去向,栾政委抠留下来的那一点点机动费用,每一个大子儿都得省着用,根本经不起像李白这样的折腾。
  但是物资就不一样了,背后依靠着那么大一个国家,各种物资可劲儿的往军营里面塞,比计划量只多不少。
  索马里地区哪怕再怎么闹饥荒,也不可能饿到维和部队的战士们。
  更何况有一些物资的保质期本来就不长,眼看着快要临期,往往会拿出去送人情。
  仅以水泥这一项,当然不会留在仓库里等着失效和受潮变质。
  所以李白一开口,栾政委当即满口答应白送,反正营地里已经该用的都用了,国内还会不断的送过来,闲着也是闲着。
  “我打算先盖一个酒馆,再搞点儿娱乐活动,我看这里天一黑,当地人除了造人以外,就没有其他事情了。”
  衣食住行,李白打算先从饮食上着手,毕竟这是华夏的特长,也容易在当地站稳脚跟。
  顺便再加上一些唱唱跳跳的,算是给当地增加一些就业。
  一个连吃带喝的小酒馆,提供三四十个直接就业岗位和上百个相关的间接就业岗位应该没什么问题。
  用人来源除了给当地小镇的一部分指标以外,大部分还是要优先照顾达成合作约定的那些土著部落。
  镇上的人与那些部落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想来不会有也不敢有什么抱怨。
  毕竟这是靠实力争取来的就业机会,如果是没什么话语权的小部落,恐怕华夏人也不会把他们当回事。
  “记得再加上一个学校,不用太高级,小学就可以了!”
  栾政委Wei做了补充,他去过帕帕加娜部落,那里最好的建筑就是部落小学,甚至比部落首领的房子还要好,足见当地人对教育的重视。
  想来给小镇上建一座小学,一定会得到本地人的热烈欢迎。
  李白想了想,便答应了下来。
  只是一座小学而已,费不了多少工料,建一座彩钢瓦大棚和平整一块土地当做操场就足够了。
  往大棚里面放上几张长条桌和数量对应的长板凳,竖一块木板当做黑板,装上几盏电灯,就是一间可以容纳多个年级同时上课的大教室。
  有条件的话,再在操场上建几个篮球架或足球门框,在当地已经是非常不错的小学。
  粉笔、纸笔、课本、作业本、足球和篮球等教学与体育用品都有现成的,可以向索马里政府和国际组织打申请报告,很容易就能得到,而且不用花钱。
  老师倒也好解决,有的是国际志愿者,只要能够包食宿,最好再像征性的给点儿学费,就更容易找到人。
  栾政委前脚刚催完,后脚本地镇长就带着一伙人找上门来。
  天气刚放晴,他们就嗷嗷叫着打算开工。
  不然下一场雨袭来,又是一片泥泞,反而不好弄。
  拿着栾政委给的鸡毛令箭,李白在军营里面点兵点将拉了壮丁,用两辆卡车带着一些物资前往规划好的地点。
  一事不劳二主,栾政委提出的镇小学干脆就放在酒馆的边上。
  趁着人多,两边一起开工,这样可以不耽误时间。
  一听说华夏人要开工,不仅管饭,还给工钱,居然有这样的好事,几乎小半个镇上的人,不分男女老幼的倾巢而出。
  以至于工地上的人密密麻麻,被李白拉了壮丁的维和部队战士们全部成了工头,指挥这些黑人搞基建。
  对于这种情况,镇长搓着手一直在陪笑。
  这里的居民们也是要恰饭。
  他根本没有办法拦着。
  老人和女人倒也罢了,多多少少能干一些正经活。
  但是那些孩子们却怎么赶也赶不走,只好让他们去拔草捡石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轻活儿,工钱是没有的,原本是打算给一点儿的,但是怕孩子人小力弱,容易被抢,以至于发生危险和纠纷,所以只给管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5/19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