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剑说(校对)第10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4/1943

  这个时间点肯定没有办法返回县城,所以百口乡安排好了住宿的地方,是很简陋的干部宿舍,一个房间左右靠墙两张棕帮大木床,近门口两个连在一起的三合板衣柜,两张面对面的书桌顶着窗台,完全是八九十年代的设计,事实上这座两层宿舍楼正是始建于这个年代。
  石灰外墙挂着黑灰的雨水印,就像一幅山水画,墙角处的爬山虎藤萝探头探脑,不知是第几代,原本墨绿漆窗户的漆色泛白,变成了粉草青,封住玻璃边的石膏条所剩无几,甚至能够看到细钉子。
  门框和立柱涂刷的紫红油漆早已经斑驳不堪,露出补刷过的痕迹,一层,两层,三层……足足能够分辨出七八层的样子,屋顶铺着大红方瓦,因为已经是深夜,只能隐约看到瓦片缝隙间顽强的生长着一些野草和弱小的树苗,越临近热带地区,植被的生长就越旺盛,如果两三年不打理,这里的房子很快就会被大自然吞没。
  老式的宿舍房自然无法与现在的标间客房相比,卫生间和沐浴都在外面,因为有太阳能的缘故,倒是不缺热水供应。
  黔南省的位置靠近北回归线,气温还没有降到冻死狗的程度,架在屋脊上的太阳能热水器采集到的热能足以将贮存的水变成烫手的热水,稍微掺点儿凉水就能痛痛快快的享受热水澡,洗去一身疲倦。
  将自己换下来的衣物草草搓洗一遍,挂在宿舍房间门口的走廊外,一个晚上的功夫就能够干透大半。
  再等到中午,就可以收下来,一点儿也不会耽误行程。
  次日清晨,李白设了闹钟,七点钟就开始吱吱吱的叫了起来。
  当他起床的时候,对面另一张床上的中医卫锦早已经不在床上,披着衣服推门而出,来到走廊上,才看到对方正在楼下慢条斯理的打着太极拳,有几个当地人正好奇的瞅着热闹。
  无论是练武也好,养生也罢,并不能保证长寿,该得癌症还是照样会得癌症,该早死还是会早点死,只不过讲究那么多,仅仅比普通人的生存质量高一些罢了。
  想要从后天练到先天,再突破生命层次,平空增加寿数,在这个灵气稀薄凝滞的世界,纯属是想多了。
  “李医生,早啊!”
  领队儿科医生孙书辉的声音从走廊另一头传来。
  显然将闹钟时间设在七点的,并不止李白一个人。
  “孙医生早啊!去洗脸刷牙吗?”
  李白和孙书辉一样,一手拿着牙杯牙刷,一手拿着毛巾,脚下还踩着拖鞋,准备前往走廊一端的卫生间进行洗漱。
  “是啊!一起去吧!七点半吃早饭,八点半又要开工了。”
  孙书辉医生摇了摇手中的杯子和毛巾,他一直盯着时间点儿,怕有人不自觉,耽误了工作,让这里的乡政人员给看轻。
  毕竟他是领队,医疗队代表着钱江省卫生系统的脸面,这方面的责任无可推卸。
  就在李白和孙书辉前往卫生间的时候,其他人也陆续起床,洗漱完毕后,就开始整理个人物品。
  ……
第972节
行程变化
  乡政府食堂准备的早饭很简单,开花馒头,炒米粉,再来一大碗糙米粥,就着几样小菜,很快就能将肚子浑得溜圆。
  八点半刚到大礼堂,门开没开,外面就排起了长队,而且长度还在不断增加。
  来看病的人已经不止是乡政府所在地的百姓,还有下面村里的人,听说有外省的专家过来坐诊,当即赶了一个大早,有些人天还没亮就出发了。
  “这样可不行啊!”
  孙书辉望着排出三四十米长的人龙,皱起了眉头。
  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不成了赶集吗?
  如果像这样集中就诊,不仅排队排的心急火燎,而且会给医疗队带来极大的压力。
  人的精气神在短时间内总是有限的,如果不能及时休息恢复,医疗队里面的医生尽早会被累垮。
  一直紧跟着孙医生的黔南省卫生厅工作人员陆力疑惑地问道:“什么不行?”
  他敏锐的察觉到这位医疗队领队似乎在担心什么。
  “人太多了,十里八乡全都集中在一起,医疗队会应付不过来。”
  孙书辉并没有隐瞒,直言自己的顾虑。
  昨天从下午开始,一直到晚上十二天才收工,要是天天这样搞,铁打的汉子也吃不消。
  像眼前这样的患者数量,起码得是小型医院才能看的过来,连乡卫生院都吃不消这样的工作强度。
  况且医疗队的医生们是按照专家号来看的,不是普通门诊的流水线方式,务必一次性确认,尽可能让患者们少跑几趟冤枉路,在每一位患者身上会花费相当大的精力,工作强度可想而知。
  “这,这可怎么办?”
  陆力着急起来。
  他原本以为在乡政府所在地看一天,然后再下到村子里挨个儿跑,这样就能把所有患者都能照顾到。
  却没有想到,下面村子里的患者竟然也跑上来了,无形中给医疗队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一不小心就全乱套了。
  “这里最多待半天,然后下到村里,每个村子半天,全部走完后,再回到这里,差不多可以做个复诊。”
  到底是经验丰富,孙书辉很快想到了办法,既能够把工作做深入细致,也不会有遗漏,同时还可以保证医疗队的工作强度,不致于忙到忙死,闲到闲死,就这样依然还有漏网之“鱼”,若是出现这种情况的话,他们千里迢迢从钱江省来到这里,岂不是白跑。
  工作没有落实到位,这个脸可就丢大了。
  “行,我和朱干事商量商量,咱们重新调整一下行程。”
  作为黔南省的高层接待人员,陆力当即接受了建议,抬脚正要去找折楼县的本地接待人员朱豪春干事,却再次被孙书辉叫住。
  “等等,商量好行程后,用告示通知出去。”
  如何走这个行程,孙书辉自然是交给地头蛇陆力和朱干事来办,两人正合适,他又提示了一个细节性建议。
  “啊!是是是,我都差点儿忘了。”
  陆力一拍脑袋,庆幸孙医生及时提醒了自己,这个可真的不能忘。
  细节决定成败,老百姓才不会管你当官的有没有提前考虑到,只要自己不爽了,就直接炸锅。
  没一会儿功夫,在折楼县干事朱豪春的张罗下,新的行程重新制定出来,吃完中饭就出发,前往最远的一个村子,然后一路迂回,重新回到乡政府。
  同时在大礼堂门口摆出大字报告示,用电喇叭不断重复宣读,来乡政府大礼堂看病的人太多,现场拥挤,不利于治疗,有可能会造成传染,建议病症不太重的人可以先回村里,等候医疗队上门服务。
  而且医疗队下午就要离开,直接下到村里,三天后才会回来,所以今天上午不一定排的到,所以希望前来看病的人自行做出选择。
  这一下子,乡派出所警察维持秩序的大礼堂门口排队长龙立刻走了不少人。
  有些人也就是小毛小病,并不急着看,只听说乡里来了外省的专家医生,这才赶过来凑个热闹,可是现场一听到有可能会被别的病传染,这就犯不着了,随即听话纷纷散去。
  四五十米长的队伍登时少了一半,效果立竿见影。
  确认了就诊人群变化的领队孙书辉医生这才终于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总算不必忙的要死要活,还喘不上一口气来。
  乡办公室的人开始忙碌起来,不断拨出电话,将医疗队抵达的时间通知给各个村子,安排好接应准备。
  比如说食宿、茶水和场地,总不可能人一来,什么都没有,白白耽误医疗队的时间。
  “不好意思,您这是上火,没其他毛病。”
  李白刚刚接待了一位坐立不安的患者,很快确诊并不是精神病,而是饮食作息不当,引发了上火反应。
  无论换成谁,口舌生疮加便秘,都会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我就说嘛,不可能有精神病的!”
  那个大腹便便的患者抓耳挠腮,除了有点儿上火以外,似乎还并发了过敏反应。
  区区普通的过敏反应只不过是皮肤瘙痒,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身上不断冒出一些疙瘩肿块,都是短时间内的症状,连吃药都不用,多喝水多休息就能自然而然的不药而愈。
  这一次并不是患者自己误判了,而是内科医生沈依江误判了,早上他接诊的人数最多,焦头烂额之下,难免忙中出错,以为又是一个癔症患者,直接推到了李白这边。
  领队孙书辉医生最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
  人不是机器,一旦过于忙碌或者紧张,很容易出错。
  不过这点儿小症状,并不需要再重新打回去,李白顺手给看了。
  他接着说道:“平时注意清淡饮食,要多喝水。”
  “啊,清淡饮食?哎哟,我是无肉不欢啊!”
  患者撩开自己的上衣,露出一肚皮的肥油,指甲划过,留下一连串越来越大的红印。
  “你是不是对清淡饮食有什么误解?”
  李白望着对方。
  “什么,什么误解?不是不能吃肉吗?”
  患者一脸惊疑不定,难不成连饭都不给吃了。
  “忌刺激性的调料,大蒜,辣椒,胡椒之类的,清淡饮食并不是说不能吃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4/19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