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剑说(校对)第10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3/1943

  毕竟没收钱就给看了病,而且效果立竿见影,怎么也得在口头上有所表示。
  啪啪啪啪!
  “李医生果然是好医术,厉害,厉害!”
  一直拿着单反相机抓拍的折楼县干事朱豪春放下相机,用力鼓着掌。
  李白给小姑娘看病的那一幕,让他开了眼。
  世间竟然有这等神奇的治疗手段,就像魔术一样,放到古代,被称为法术也不为过。
  正巧拍下了整个治疗过程,完全可以拿来当作典型来宣传,一想到这里,朱干事心里就兴奋的不行。
  “呵呵呵,过奖,过奖,雕虫小技,不值一提。”
  李白谦虚着,他说的是大实话。
  “哪里是什么雕虫小技,李医生,你太谦虚了。”
  朱干事最佩服有本事的人,尤其是还有一手绝活儿。
  这一次来的外省医生个个都是医术高超,折楼县的人民群众算是有福了。
  拿到中药方子的那一家三口回转身,再次向李白道谢,这才开开心心的离开了大礼堂。
  “医生,你能帮我看一下吗?”
  一个顶着满脸红痘的患者凑了过来,他还在排队,看到李白这里有空,立刻转移阵地,凑了过来。
  “看什么?”
  李白上下打量着对方,明显是内分泌失调,内火上升,脸上油脂分泌过旺,造成的毛孔阻塞炎症。
  “我这脸上全是痘痘,可以治吗?”
  看上去三十来岁的中年男子指了指自己的脸,明明脸形还可以,但是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痘包,实在是有碍观瞻。
  “你应该继续排队看内科,我这里只看心理疾病,嗯,你有这方面的问题吗?”
  李白一摊双手,他治不了内分泌,也看不了皮肤科,对方很明显是想多了,欲将死马当活马医。
  答案肯定是没有,满脸痘子的中年男子狼狈败退。
  精神科走的是专业专科的路子,自然没有办法与内科、中医科、耳鼻喉科等全能科室相提并论,哪怕稍稍偏科一点儿都不行,要是敢乱看病乱开药的话,怕不得要挨上一顿打。
  原本即将有点儿起色的精神科业务被这么一闹,又凉了……
  李白表示淡定。
  尽管没有人愿意主动看精神科,医疗队的其他医生却并没有让他闲着,时不时推荐一两个病人过来,有完全没病的,有睡眠障碍的,有心理创伤应激障碍(PTSD)的。
  许多患者往往并没有注意到自己的问题,但是专业的医生总能够看出一些来,正好转手到李白这里对症下方。
  明明没病也要来看病的,这叫作强迫症,也是一种心理疾病,只不过严重性并不大,与洁癖半斤八两,会在生活中造成一些困扰,其他的并没有太多的影响。
  造成睡眠障碍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心理性的,也有生理性的,对于李白来说,临时缓解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一个响指就能让人迅速陷入深度睡眠,持续两个小时的深度睡眠足以让人恢复全部的精神。
  没一会儿功夫,礼堂一角便躺下了好几个,身下垫着席子,呼噜声打着正香。
  有男有女,都是最近一段时间,睡眠严重不足,失眠,易醒等各种睡眠问题,这会儿全部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优质睡眠。
  得了PTSD的人处理起来相对麻烦一些,少不了多种心理暗示,将铭刻于心的那段记忆一点点的消磨淡化,或者扭曲,这更是一种技术活儿,每看完一例,至少要花费十五分钟的时间,才能将副作用降低到最小。
  毕竟PTSD的基础是各种记忆片段,对记忆下手,总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临时诱导一下很简单,下个暗示就行了,但是要了不多久,就会被翻出旧帐,最后还是老方一贴,心理创伤性应激障碍复发。
  因此李白的催眠术主要用在了让治疗效果维持时间更久的方面,待到记忆自然而然的淡化后,这才真正的痊愈了。
  下午,前来乡政府大礼堂求医问诊的患者越来越多。
  除了听说乡里来了外省专家医生,慕名而来的患者以外,更多的是平时就有一些小毛小病,却又舍不得花医药费的患者,想要借着这个机会,让外省来的专家们给仔细看看。
  如此一来,患者们很快将队伍排到了大礼堂门外,看病热潮一发不可收拾。
  医疗队与打下手的乡卫生院医生护士们很快忙得不可开交,即使是乏人问津的李白这边,也能时不时自行开张,不必等着其他九位医生推荐患者。
  直到晚上八点多钏,看病人潮这才渐渐消退,人数越来越少,终于不用在大礼堂门口排出长龙。
  原本以为要挑灯夜战的医生们终于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一整个下午到现在,他们诊治过的患者人数远远超过在单位里的接诊量。
  连帮忙的乡卫生院医生与护士们都累的东倒西歪,他们从未遇到过如此可怕的患者人群,这么多人平时都是本乡本土,现在光是想想都能惊出一声冷汗。
  ……
第971节
加班
  “今天的人可真多啊!”
  下午可真是把中医卫锦给累坏了,一边说着,一边甩着手。
  他的工作可不止要望闻切问,还得按摩指压,针灸拔罐等一系列操作,光是插针和搓针都把手指头给插酸搓肿了,劳动强度可不低。
  被称为十项全能范畴的中医就不是一件轻松的行当,如果以为当医生只是坐在空调房里,敲敲电脑开药方,那才是想多了。
  放在一百年前,中医往往得练武强身,学习徒手攀岩,与虎豹豺狼搏斗,好进山采摘草药,炮制加工,配伍成方,再往后,不会打抢造反闹革命,恐怕都不容易活下去,这都是被当时紧张的就业形势给逼的。
  “药品消耗快三分之一,得及时补充,不然明天恐怕会不够。”
  儿科医生孙书辉稍稍得空,却并没有闲下来缓口气,开始统计携带物资的消耗量。
  幸亏李白额外携带了无线激光打印机,4G无线路由器、16口交换机和一台小型迷你主机,通过组建局域网和医院管理软件统筹药品管理、开方和划价等功能,大大减轻了许多工作量,这才可以即时得到想要的数据。
  医疗队就地从乡卫生院补充了一批药品,划出清单由县卫生局负责补充,其他不足之数,依然需要县里送过来,不然很快就会入不敷出。
  折楼县干事朱豪春在拿到需要补充的药品清单后,第一时间通过电子邮箱发送了出去,联系县里卫生站备货打包,通过明天早上第一班县乡际中巴车送过来。
  趁着临时收摊,医疗队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将大礼堂重新消了一遍毒,再往角落里撒了些石灰,最后点上几根当地老百姓自制的艾草绳,袅袅散开的青烟驱散附近的蚊虫,效果与蚊香相差无几。
  乡政府食堂终于将晚饭送了过来,三盘四碟八大碗,荤素堆到尖,再来一桶柴火大锅隔水蒸的白米饭,这是大灶师傅的手艺,比不上外面的高档馆子,但是管饱。
  百口乡的领导生怕钱江省来的同志们吃不惯西南山区的伙食,额外的加菜是一瓶红曲豆腐乳,饭桌上没有酒,只有苦涩浓酽的茶水,但是所有人依然吃的津津有味。
  劳累了一整天,几乎吃什么都是香的,哪怕没有其他菜,光是那一瓶红曲豆腐乳也能相当下饭。
  不消半小时,碗净桶光,一粒米一片菜都没剩下,连紫菜蛋花汤都分的干干净净,所有人真的是饿狠了,平时饭量一般的,今天都超常发挥,变得格外能吃。
  领队儿科医生孙书辉在吃饭的时候,看到大礼堂门外的灯光下有人影在徘徊,心下登时了然,放下碗筷后,第一时间说道:“同志们,再坚持一下,还有群众需要我们。”
  时间已经快到九点钟,依然有患者陆续找上门来。
  为了让赶过来的患者满意而归,医疗队只能发扬风格,继续义务加班。
  “没事,再加加班,我还能干的动。”
  中医卫锦给自己的手指抹上秘制的消肿膏药,第一时间响应领队的号召。
  在这个年头,想要往上爬的人只多不少,个个都削尖脑袋在领导面前卖萌,靠走关系都不好使,送礼还容易被举报,成为别人的外快奖金,走攒资历一途就没有轻松便宜的事情,还是那句老话,不吃得苦中苦,怎能有资格成为人上人。
  不论是医疗系统,还是政务系统,争着想要吃这份苦的人多了,穷乡僻壤的苦寒之地打破头都要抢着去,累点儿苦点儿算什么,吃得一时苦,享福下半生,这才是重点。
  “没问题,我能继续!”
  “开张吧!加夜场!”
  其他人纷纷表态,没人愿意在这个时候退缩。
  进步人员自然有典型,退步偷懒的人也逃不了被立作靶子,成为业界的笑柄,再无上升空间,这才叫作偷鸡不成蚀把米,弄巧成拙。
  “……”
  李白医生竟然无言以对。
  他这边本来患者的数量就少,所以谈不上什么辛苦不辛苦,只不过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罢了。
  换成儿科、内科、耳鼻喉科和中医科,彼此间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的重叠性,可以互相帮忙,但是李白这里却无人能够替代,别看就诊的患者不多,却不能少了他。
  晚饭一结束,医疗队不顾疲惫,继续开张。
  不过与白天相比,前来就诊的患者数量少了许多,更多的是发热急诊,还有一例胆结石患者。
  因为条件有限,没办法做切胆手术,只能挂上抗生素消炎止疼,待天亮后,送到县医院再做进一步处理。
  直到晚上十二点钟,医疗队才送走了最后一位患者,结束了一天的就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3/19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