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佳闲王(校对)第2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2/579

李元吉虽然对此有些厌倦,但还是在礼部官员的指引下完成了这一整套流程。
好在李元吉并不喜欢浪费时间,这一点倒是让所有官员都表示极力的支持,原本大半天的内容,硬是被压缩至一个半时辰。
散朝以后,也就正式的进入了假期。
大唐的假期只有两个,很少,也很单调,一个是正常的假期,被称之为休沐日,做十休一。
另一个就是新年,每年正月初一开完朝会开始,全国放十五天的假期,直到上元节以后才算是结束。
“哎,明年还会不会如此轻松,可就不一定喽……”离开宫门,房玄龄看了眼身边的众人,不由得叹了口气,但脸上却尽是无穷的笑意。
开疆拓土,这是每一个臣子都想做的事情,虽然那些事情主要是武将们在做的,但也与他们这些在朝中紧密支持的文臣们脱不开关系。
“你这老匹夫不就是想名垂青史吗?虚伪!”程知节忍不住埋汰了句。
“喝!说的就跟你这个老匹夫不想似的,若是不想,你近期为何阅览群书,行为举止也不再荒唐无知了呢?”房玄龄倒也不在意,直接硬生生怼了回去。
“哈哈……”房玄龄的话引起了其余大臣们的一阵哄笑。
程知节老脸一红,伸手指着房玄龄:“老匹夫,老夫要与你决斗……”
“敬德,看来有人还是欠收拾啊……哈哈……”房玄龄不动声色的瞥了眼尉迟敬德,哈哈大笑着。
尉迟敬德则很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要说这事也不怪自己,几个月前程知节这货做的实在过份,皇上便让自己去找程知节练了练,然后这事就成了大臣们的饭后闲谈,着实让程知节好好掉了面子。
这还不是最过份的,更过份的是,李元吉特意命人开始撰写官史。
官史,顾名思义,官员的历史。
从大唐初立开始,每一个职位,是谁在负责的,做了多久,接任者是谁?有何功绩或过错,因何原因离任都要记载上去。
之前是有些时间了,所以也没要求的那么详细,但是从神元年间开始,这个记载就要更加详细了,不说记载他们的一举一动,但也差不太多。
这么做有好处,但也有坏处,不过很明显,好处大于坏处。
一匹战马,上面骑着一个骑兵,在长安城中疯狂的疾驰着。
如今长安是禁马的,也就是说,除了禁军巡逻以及皇帝特许的人员以外,任何人不准在长安城内骑马疾驰。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人也不在这个限制范围之内,甚至他的特权要比禁军和特许人员更大一些。
那就是背后插着小红旗的骑兵,不管骑兵是谁,不管级别如何,不管来自哪里,只要背后插着小红旗,所有城门,必须大老远的就开门迎接,并且清理通道,确保不会受到影响。
所有百姓,必须要提前退让,凡是因为没有退让而阻碍骑兵速度的,一律治罪,凡是直接发生车祸的,那就是重罪,发配什么的都是轻的。
而这些骑兵的特权还不仅仅只有这么点,不仅可以在长安纵马疾驰,就算是皇宫里,他们也有这个权利。
见到这一幕,几人不由的让开了一条通道。
饶是他们掌控了整个大唐的绝大部分权力,在这个时候也没人敢阻碍军情的传递,在军情面前,任何人都要低人一等,这是没的商量的。
只是,让所有人惊讶的是,那骑兵并没有直接进入皇宫,而是在房玄龄等人面前停了下来。
然后气喘吁吁,甚至顾不上疲惫的直接翻身下马,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了李靖。
而这一幕,则是让不少人都不由得紧皱眉头。
三面红旗,意味着三百里加急,日行三百里,途径各处换马不换人,可以说一日能够休息的时间只有很短一点点,甚至连吃饭都必须要在马背上解决。
一个精壮的汉子,一路上从雅州跑来,现在都已经吃不消了,这也意味着,雅州那边是不是出事了?
李靖倒是面不改色的接过那封信,直接当众打开瞅了一眼。
“诸位,看来今日咱们是休息不了了。”朝着众人说了句,又转身看向禁军监门将军:“劳烦将军先将这位将士安顿一番,等老夫从宫里出来便亲自安排。”
“无妨,这等小事就交给卑职了,将军请……”知道是大事,监门将军也不敢大意,直接接了下来。
假期?人人都想要,但是在这种事情面前,假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况且这事能占用他们多久?一天?还是两天?
对于这些大佬们来说,假期多一天少一天已经无所谓了,如果能够确保他们的权力,哪怕是没有假期,他们也不会有任何的怨言。
他们这些人因为站位比较靠前,所以离开的也比较晚,后面几乎已经没人了,所以这时候再返回宫中也没什么阻碍。
享受人伦之乐,这或许是每一个老人都希望过的日子。
已经很久没有与李渊聚在一起的李元吉,下了朝之后便直接跟着李渊回了后宫,同时早就让皇后和玉儿也带着孩子在那里等着。
如今的后宫早已今非昔比,虽然装修的还跟以前差不太多,但是随着暖气的开放,这里的冬天已经显得不是那么的阴冷潮湿。
但或许是在太平坊住习惯了,直到昨天,李渊这才兴趣未止的回了宫里,当然,之前的齐王府,现在已经彻底的成为了李渊的行宫。
不过对此李元吉倒也毫不在意,只是派人在那里修建了几座玻璃房子,另外就是加派了一些禁军。
太平坊不是皇宫,安全性自然不如皇宫,李元吉可不放心李渊一个人待在那里。
当然,这不是为了软禁或者监视,而是纯粹的作为一个儿子,为父亲的安全而考虑。
吃着宫廷糕点,品尝着宫廷美味,皇后和玉儿怀中各自抱着一个刚满半岁的幼儿,两个五岁的儿子不断的嬉闹着,追着太上皇李渊讨要喜钱。
这一幕,让李元吉想起了后世自己小的时候,也总是喜欢在爷爷奶奶面前晃悠。
那时候因为脸皮薄,所以不好意思开口要红包,只要不给钱,然后就是一趟又一趟的刷存在感,什么时候给了钱,就瞬间欢天喜地的跑个没影。
幼时的一幕幕还深深的刻在自己的脑子里,可惜那已经是过去了,再也回不来了。
或许是时间冲淡了李渊的伤感,或许是两个皇子的活泼逗乐了李渊,李渊一边命人去取钱来,一边挑趣着两位皇孙,脸上尽是笑容,似乎很享受现在的日子。
不由得,李元吉想起了另外一人,当初收了观音婢,也仅仅不过是为了报复,只是现在看来,自己做的好像有些过份了,但既然事以成舟,反悔是没有用的。
只是如今大过年的,自己一家子在这里其乐融融,却唯独留下了观音婢一人独处深宫,带着一个刚刚满月不久的儿子,想到这里,李元吉又有些于心不忍。
“把这些糕点送些到思丽殿去,另外说声,朕晚些时候过去。”
思丽殿,后宫本没有此殿,是后来改的,现在是观音婢的住所,事实上自打观音婢怀孕之后,自己就已经很少去那边了,不是因为欲望无法得到满足,而是心中总感觉过意不去。
话音刚落,李元吉的视线便看到了去而复返的一众大臣,不由的皱了皱眉。
第三四四章: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
“这么说,这件事情是你有意安排的?”听完李靖的详细描述,李元吉紧皱着的眉头终于是放了下来。
原本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但现在看来,事情倒是有,只是并不算大。
李靖前来汇报的,自然是吐蕃人越境偷袭辎重队的事情,那封信件上写的很清楚,李元吉也亲自看过了那封信。
除了看到吐蕃人来了以外,还看到了唐军改制后的战斗力,改变的不仅仅只是建制,还有战斗方式。
当然,这一战表现出来的,并不是全部,炮兵还没有出现,骑兵也仅仅只是收尾,参与战斗的,就是最普通的步兵,甚至连重甲步兵都算不上。
以步兵对抗骑兵,能够二打一取得胜利,不得不说,这个成绩足以令人骄傲。
不要觉得大唐很强,大唐的军队很强,就算是步兵打他们的骑兵,少说也能一打二,那些都是扯淡,步兵在面对骑兵的时候那是占据着绝对劣势的,能二打一打赢了,就足够偷着乐了。
“是,臣下半年就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臣觉得这次回朝述职,肯定会让对方有所松懈,便提前将此事交代给了副将高杨。”李靖点头承认道。
之前不说,那是因为什么事情也没有,而且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辎重队被偷袭,的确不是什么大事,况且也没有什么损失。
但是现在事情真的发生了,大唐没有吃亏,但是同样的,也得到了一个正当的出兵理由,而这个理由,可比李元吉说的那个不知道什么年代的反击靠谱多了。
出师有名,这才是中原王朝的核心所在。
若是想打谁就打谁,那就尽情的打吧,保准过不了多久,内部就会迅速的瓦解,这时候打下再多的领土也没用。
李元吉则是在仔细的想着这件事情,后世的战争片自己没少看,虽然当时看来那上面演的都是吹牛皮的东西,可放在现在来看,倒也给了自己一个很好的参考意义。
有时候,腹黑是通用的。
而有时候,先发未必就能治人。
大唐要打仗,打吐蕃那个很多人都没听说过的国家,民众并不会有太大的反应,但不管他们如何想,理由还是要给一个的。
毕竟没人希望自己的孩子,丈夫,或者亲人朋友死在战场上,特别是那种为了满足高层欲望而战死。
尽管现在他们拿着大唐最丰厚的待遇,而一个不会找借口的皇帝,时间久了,也自然不会让将士们一直忠心耿耿。
不动声色的看了眼李靖,却发现这货冷静的一笔,让人觉得有些不太正常。
但满肚子腹黑的李元吉,却是看明白了李靖的意图。
打仗这事,真真实实,虚虚假假的,谁又能说的明白?而真正优秀的将领,自然也是最牛掰的阴谋家,能够将假的变成真的,真的变成假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2/5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