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校对)第1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4/427


而第二军剩余的部队也能够收复吉林和黑龙江二地。
可是如此一来,汉军的兵力将会更加分散,一旦洋人出兵干涉,王思锐将会在一夜之间丢掉数省之地。
毕竟守城的都是预备役,真正的精锐全在盛京,京师,山陕甘,以及南边的第四军第五军。
洋人不会无缘无故的提出干涉,与王思锐正处于蜜月期的德国人,也绝对不会在会议上一言不发。
德国人的异常举动,让王思锐猜测到了,七国很有可能已经达成了一致,所以才会在自己兵力最分散,且又有些强弩之末的时候来出面干涉。
但是不管怎样,现在的王思锐,的确是陷入到了一股危机当中,处理稍有不当,便会引来一场新的战争。
“大人,洋人送来了公函,他们要求十二月底之前,必须支付当期的赔款。”一名参谋拿着洋人的公函,小心翼翼的走了进来,看着地上被摔碎的茶杯,更是有些心惊胆战的。
“催!催!催!催个鸟啊催!他妈的,无能的满清,老子带着弟兄们辛辛苦苦的打了一场胜仗,却让你们这帮龟儿子一句话就给打成了战败国,还他娘的签这种辱国条约。”王思锐愤怒的怒骂道。
他的确有些失去理智了已经,尽管王思锐很努力的在控制着自己。
可是一想到自己的弟兄们牺牲了那么多,可最后的结果却还是那样,这让王思锐很是不甘,也是王思锐彻底决定反清的目的之一。
“去告诉乔致庸,这次一分钱也不准给洋人。”王思锐对着那名参谋说道。
洋人还真把华夏当他们自己的家了,想怎样就怎样?
“大人,这不理智,我们现在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去抗衡洋人,一旦彻底的与洋人撕破脸面,我们将会彻底的失去沿海地区,无论是战略还是经济上,这对于我们都是很不利的。”王士珍急忙劝阻道。
没有海军,这是汉军永远的痛,陆军在强大又能怎样?难不成陆军还敢游过大海去攻打敌人的本土?
一旦彻底与洋人交恶,那么洋人只需要派出军舰封锁港口就行了,或者时不时的对准沿海地区轰上几炮,损失的可都是他们华夏自己的东西。
“数千年来,华夏民族从未向异族低过头,以前是,现在也是。”王思锐双目通红道。
……
“你已经有了决定,还来问我做什么?再说了,我的意见未必比你的高明多少,要不然的话,现在我也不会沦落到这里。”一栋别院内,袁世凯正躺在院子里的摇椅上晒着太阳,美美的喝了口茶,对着身旁的王思锐说道。
尽管历史上对于袁世凯的评价并不怎么好,但却不得不否认,袁世凯的确是一代枭雄,他的许多决定,都具有着长远的战略目光,这种目光,在这之前,是王思锐所不具备的。
所以,在刚开始的一年里,王思锐时常来寻求袁世凯的意见。
而袁世凯也并没有藏计,反而是根据王思锐的描述,将自己的见解彻彻底底的告诉了王思锐。
听着这个回答,王思锐一脸的苦笑,“要是有海军就好了,这样也不用看洋人脸色了。”
“海军不是一日能够建成的,以你目前的国力,还支撑不起一支庞大的海军舰队。而且,以你目前的处境,那些列强也不可能卖给你军舰。海军之路,还是要任重而道远呐。”袁世凯叹了口气,旋即继续说道:
“你是我见过最有才华,最有魄力的人,在你的领导下,华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已经完成了蜕变。虽然还不及巅峰,但也比三年前强大了许多。而如今的这一切,都来自于你,来自于你的智慧,来自于你的冒险。
既然以前你可以做到,那么现在你拥有的部队更多了,为什么要担心?既然决定了,那就破釜沉舟的去做,只要心中始终保持一丝理智,以你现在的地位,就不会失败。”
王思锐忽然一愣,是啊,袁世凯说的对,自己以前敢于去拼,敢于去赌,现在实力强大了,又为什么不敢呢?
洋人之所以敢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不还是因为他们有海军吗?至于陆军,俄国人在远东只有不足十万军队,日本人虽然多一些,但他们短时间内也支撑不起更大规模的战斗。
即便与洋人撕破脸面,他也有绝对的把握在短时间内击溃俄国人和日本人。
至于海军,我没有,我不跟你玩还不行吗?我就不信你敢去挨个轰炸华夏沿海地区。
“宫保,我想请你出山做总理。”许久之后,王思锐缓缓的开口道。
现在放袁世凯出来,王思锐已经不怕了,袁世凯手中没有军队,而他原先的军队也早就被王思锐给同化了,所以,即便大权在握的袁世凯,也依旧无法对王思锐产生威胁。
不过,袁世凯却是微微一愣,旋即摇了摇头,拒绝了王思锐的邀请:“我已经归隐三年了,这里的生活挺好的,什么事情都不用发愁,已经不习惯外面那尔虞我诈的生活了,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袁世凯其实不是不想出山,可是他却很清楚,王思锐既然早就看出了他的野心,那么现在王思锐大势已成,他出山也无法在完成自己的理想,与其白忙活一场,还不如就在这里舒舒服服的过完下半辈子。
最重要的是,一旦他出去了,王思锐会很不放心的,甚至是他的那些老朋友们,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所以,袁世凯选择了牺牲他自己,以换取那些朋友,部下的仕途。
第259章
影响华夏历史的决定
袁世凯毫无犹豫的拒绝了王思锐的邀请,王思锐只是稍稍的一愣,旋即便明白了袁世凯的用心。
旋即暗自嘲笑了自己一番,便离开了这座位于军营当中稍显别致的院落。
其实这正是袁世凯的高明之处,王思锐既然早在几年之前便想尽了办法的去将他囚禁于此,虽说好吃好喝的招待着,对待他的家人也并未有任何过激的行为。
但毕竟是身不由己。
而通过这几年的沉淀,也更是让袁世凯看到了一些之前所未曾看到的东西。
袁世凯自认自己是一代枭雄,这是他从未跟任何人透漏过的事情。
可是随着这几年的时间,袁世凯在王思锐的身上,看到了那股自己所不具备的能力。
在这几年里,袁世凯更是颇有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触。
所以,在王思锐发出邀请的时候,袁世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的邀请。
不是因为袁世凯不想出山,也不是他不想与自己的家人团聚,更不是不想去施展心中的抱负。
可是袁世凯很清楚,在王思锐成事之前,他还不能出去。
王思锐对于他的提防,要远远的超出了任何人,甚至那些列强,也不及袁世凯。
袁世凯很清楚,等清朝灭亡的那一刻,便是他与家人团聚的那一刻。
甚至这一辈子,袁世凯一家人都会不愁吃喝,过上超人一等的生活。可是权利,袁世凯是永远也拿不到了。
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要拿自己一家人的性命来下赌注呢?
……
皇宫内!
光绪皇帝神情落魄的坐在那里,面色有些苍白,似是有些营养不良的样子。
在他的身边,是光绪皇帝最宠爱的珍妃,至于他的皇后,则是依旧没有能够得到光绪皇帝的宠幸。
最是无情帝王家,古往今来,但凡不是皇帝亲自选定的皇后,下场只有一个,孤独终老,无宠无幸。
光绪皇帝的皇后,隆裕皇后也自然是如此。
作为早就想搬倒慈禧的光绪,又怎会去宠幸慈禧亲自为他选择的皇后呢?况且,这个皇后还是慈禧之弟叶赫那拉桂详之女?
关于皇帝想去宠幸哪一个嫔妃,王思锐自然没有心思去管,而早已习惯了高贵奢华生活的皇室,在过了几年清贫如洗的日子之后,也终于开始渐渐的习惯了这种生活。
当然,不适应的人大有人在,因为前后生活差异巨大,疯掉的皇族就有好几个,死了的也有不少。
不过今日,王思锐却是亲自来到了皇宫,他要干一件大事,一件足以影响华夏历史的大事。
“这样的生活还习惯吗?”王思锐轻轻的抿了口茶,看也不看坐在对面的光绪皇帝以及站在其身后的珍妃。
“宁做一百姓,也不愿再居于深宫。”光绪皇帝直接说道。
反正他是受够了这样的生活,虽说吃穿不愁,可是光绪皇帝却觉得自己就像是个小白鼠似的。
昔日虽然他被慈禧囚禁在瀛台数年之久,但是在那里,光绪依旧可以掌控他在外界的势力,只要不是太过份,慈禧都不会去干涉的。
可是现在,别说是外界的势力了,就是他身边的宫女太监,他都指挥不了,身边更是连个贴心人也都没有。
这让过了几十年的帝王生活的光绪皇帝,又如何能够适应的了?
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现在光绪皇帝倒是彻底的体会到了普通百姓艰难的生活。
可是他又是很无奈的那个,他有心想要改革,但是却遭到了慈禧的强力干涉,不仅制止了他的改革,甚至还将他给囚禁到了瀛台。
结果便遭遇了国难,而国难刚刚离去,王思锐这个伪君子便趁虚而入,一举控制了整个朝廷。
在刚开始的那段日子里,光绪皇帝可谓是每天都是以泪洗面。
可泪水打湿了枕头,泪水感动了上苍,但却依旧没有能够感动王思锐,光绪皇帝,依旧也只能过着同样的生活,与世无争,与吾无关!
“那就做个普通的老百姓吧!”王思锐轻轻的瞥了眼光绪,语气平淡无奇的回应道,旋即说道:“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在好好看一看这里吧,一个月之后,我会替你宣布退位诏书。”
“什……什么?”光绪猛然一愣,满脑子的震惊。
先前他只不过是因为绝望而说的一句气话,谁知道王思锐竟然直接让他退位。
退位,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统治了华夏两百六十七年(1636——1903)的大清将会不复存在。
光绪哭过,骂过,恼怒过,绝望过,可是他却从来都没有想过要退位。
那可是祖宗的基业啊,如果就这么毁在了自己手中,光绪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下去见老祖宗。
虽然他这个光杆皇帝真正掌权的时间那是一天也没有,就是慈禧还权给他的日子也不长,而且还要备受慈禧的节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4/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