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校对)第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1130

  顺便还可以打击一下正在崛起中的普鲁士王国,以奥地利为核心的商业圈建成,德意志关税同盟就名存实亡了。
  因为交通的关系,就算是让普鲁士人加入新的经济体,意大利地区他们也够不着,在铁路没有贯通前,光运输成本就能让他们的产品丧失竞争力。
  新市场够不着,原本德意志地区的市场却将要面临奥地利商品的冲击,现在的普鲁士王国可不是二十年后的普鲁士王国,制造业对上奥地利并不具备优势。
  计划虽然不错,可是要具体实施起来并不容易。首先就是靠什么让大家相信,共同的经济体对他们有利。
  无论是任何同盟,利益都是最好的纽带。以奥地利为主导的经济圈,显然是符合奥地利利益的,可是对这些加盟国就不一定了。
  奥地利工业革命需要从外界吸血,至少在初级阶段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谁也不能够否认。
  只有到了后期才可以打着贸易平衡的幌子,利用产品的高附加值牟利,让吃相变得好看一些。
  梅特涅反对道:“卡尔先生,你的计划确实很不错,但遗憾的是这项计划成功率太低了。
  无论是意大利邦国,还是南德意志邦国,一旦盘剥过头了,他们都会跳槽,奥地利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这些小国跟着奥地利混是为了利益,如果奥地利不能够保障他们的利益了,那么换一个老大也未尝不可。
  国与国之间不要谈忠心,那是不存在的。没有背叛,那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
  财政大臣卡尔胸有成竹的解释道:“但奥地利是他们最好的选择!共同经济体,的确是我们获得的利益最大,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完全没有好处了。
  至少和我们合作的一部分人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如果把统治阶级变成这个利益集团,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了。
  只要我们还可以控制好这个度,底层民众是感受不到的,比如说德意志地区的关税同盟,民众不就没有抵制普鲁士王国么?
  一旦工业革命完成,凭借技术上的优势,我们还可以推动商业平衡贸易,进一步隐藏这种财富掠夺。”
  弗朗茨的心中一惊,这是要扶持买办阶层了。
  意大利地区的工业萌芽在北边,中南部地区是一片空白,资本主义经济还没有发展起来;南德意志地区也好不了多少,同样是经济发展缓慢,市场上充斥着来自普鲁士王国的商品。
  现在奥地利要建立经济圈,对这些邦国的统治阶级来说,并没有损害他们的利益,相反大家还可以通过合作实现共赢。
  “其他列强的态度呢?如果我们推动这项计划,会不会造成不可控的外交局面?”费利克斯首相关心的问道
  梅特涅起身,在室内徘徊了几步,才给出了答案。
  “问题不大。上述地区都是我们的传统势力范围,我们并没有捞过界,列强的反应不会太激烈。
  前不久英国外交大臣帕麦斯顿访问维也纳,我们还重新确定了大家在意大利地区的势力范围,英国人就算是不满,也没有干涉的理由。
  俄国人那边,我们还可以获得支持,沙皇政府是不会在意这些小问题的。
  法国人自顾不暇,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为了当选总统,采用了不光彩的手段,共和派是不会服他的。
  有共和派主导的内阁和议会和总统对着干,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法国人什么也干不了。
  估计普鲁士人会强烈反对,不过他们的意见可有可无,无力阻止我们的行动。”
  “英国人没有干涉的理由”,这是一个笑话,弗朗茨宁愿相信英国人没有干涉的实力,或者是说没有让他们不顾一切采取行动的利益。
  这个年代大英帝国不缺市场,作为唯一的工业国,加上最广阔的殖民地市场,他们的日子过的实在是太舒服了。
  英国人在意大利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撒丁王国,还有就是伦巴第和威尼斯,没有几个商人会傻不拉几的投资要什么、就没有什么的南意大利。
  意大利邦国都还是封建王朝,商业市场对约翰牛来说可有可无,并不值得为此和奥地利翻脸。
  加上俄国人的支持,英国人就算是反对也无效。在克里米亚战争前,英国人还没有获得大家公认的霸主地位,至少奥地利就不承认。
  普鲁士王国的态度现在还不足以令奥地利忌惮,现在他们还没有统一德国,还不是后世那个牛逼哄哄的第二帝国。
  1848年的普鲁士王国,人口不过1300万,不足奥地利的百分之四十,经济总量大约是奥地利的一半左右。(备注:经济总量不等于工业)
  “西班牙呢?”弗朗茨关心的问道
  别的欧洲国家可以无视,但是西班牙的态度不可以不考虑,在那不勒斯王国西班牙的影响力丝毫不弱,甚至还要更大。
  西班牙已经不是哈布斯堡王朝时代了,现在是波旁王朝伊莎贝尔二世时代,他们的态度也必须要考虑到。
  梅特涅解释道:“陛下,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西班牙王国内部矛盾严重,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革命。
  我们只是建立商业同盟,并没有损害到他们的利益,西班牙政府干涉的可能性不大。”
  弗朗茨点了点头,不就是最常规的操作捏软柿子嘛,只要奥地利没有吞并那不勒斯王国,西班牙人就可以接受。
  再说了,就西班牙现在的工业水平,出口到那不勒斯王国的工业制品还真的不多。
  “卡尔先生,我们这么扩张市场,国内的工商业能够跟的上么?如果不能够第一时间抢占市场,要是培养一帮竞争对手出来,我们就丢人现眼了。”费利克斯首相皱着眉头问道
  不要笑话别人,这个年代的奥地利工业也发达不到哪里去。在东南欧那是发达水平,和英国人比就差的远了,就是和法国人比都要差一点儿。
  “首相阁下,这一点你可以放心,我们工业部可以保证击败任何竞争对手!”工业大臣卡斯钦-屈贝克信心十足的说
  他的自信是建立国企制度初步成功的前提下的,和私人企业追求利益相比,国有企业现在的战略目标是尽快完成工业革命,利润都是浮云。
  奥地利政府没有从企业抽血,现在这些企业所产生的利润,自然是全部投入到了技术革新,和扩大生产当中。
  因为战争对工商业的造成的伤害,现在已经恢复了过后,奥地利的制造业正在快速攀升中。
  这个速度还不是极限,只要政府肯往这上面砸钱,还可以继续提升下去。
  这在弗朗茨的意料之中,不管后世如何抨击国有体制,但是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国有经济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只要企业的管理层还没有烂掉,拥有众多优势的国企,绝对比私企更加有战斗力。
  苏联就是最好的例子,短时间内就跨越式的发展,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至于后期衰落的问题,弗朗茨完全是不屑一顾。想要衰落,也得要先崛起再说。都还没有出现问题呢,想那么远干嘛?
  大不了等国有经济不行了,再进行经济转型好了。反正奥地利又不是光国有经济,私有企业同样在发展中。
  等工业革命完成后,再陆续把不赚钱的轻功业企业甩卖出去,政府控制住关系到国际民生的行业就行了。
  见大家没有了疑问,弗朗茨说道:“如果大家没有疑问,那么建立以奥地利为核心的商业圈计划,现在就开始表决,赞同的请举手。”
  民主表决,这不是弗朗茨的创新,在欧洲早就有了,他不过是学习了一下前人的先进经验。
  奥地利有资格参与决策的都是部长以上高官,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权利制衡。
  弗朗茨不是爱揽权的人,大部分的政务都被他丢给了内阁,为了避免被架空,他在政府扩大会议上又增加了一项民主表决。
  部长级以上官员,都是国王亲自任免的,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被收买的。他们都是内阁大臣的候选人,在接受内阁领导的同时,又分了内阁的权利。
第十二章、神圣罗马同盟
  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打造奥地利经济圈的计划,自然是高票通过了。
  具体怎么实施,老实说弗朗茨还真的不知道,时代不同、国情不同,很多东西是不能够生搬硬套的。
  包括拉小弟,都要一个一个去做思想工作,可能给每一个邦国许诺的利益,都不一样。
  这一点弗朗茨还是相信梅特涅的,毕竟这位“欧洲宰相”经验丰富,平衡各方利益是他的拿手绝技。
  在弗朗茨看来,这个经济同盟,在未来还可以变成政治同盟、军事同盟,伴随着经济发展,大家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是早晚的问题。
  未雨绸缪,就很重要了。
  比如说:联盟的名字就必须要有代表性,弗朗茨觉得神圣罗马同盟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陛下,如果以神圣罗马命名的话,恐怕意大利邦国在感情上难以接受。”费利克斯首相想了想说
  “如果我们把联盟的总部放在罗马呢?甚至还可以放在圣地梵蒂冈隔壁,既有了神圣,又有了罗马,这么称呼没有问题吧?”弗朗茨反问道
  梅特涅劝阻道:“陛下,将联盟总部放在罗马,这有损帝国在联盟中的声誉啊。”
  弗朗茨想了想说:“这并不重要,经济同盟本质上就是围绕着奥地利展开的,我们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声誉上的影响微乎其微。
  我们还可以给外界释放一个信号,这仅仅只是经济上的联合,降低各国的警惕性。
  这个名号我们可以不用直接提出来,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会决定总部设立在什么地方,只要奥地利不参与竞争,什么地方能够比得上罗马更加有竞争力?
  等总部确定了,在让教皇陛下提出这个名字好了,能够扩大影响力的事情,庇护九世是不会拒绝的。”
  虚名神马的,他是最不看重的。如果将经济同盟总部放在维也纳,就算是大家都同意,弗朗茨也不敢打出神圣罗马的旗号。
  不要以为神圣罗马帝国灭亡了这么多年,大家就不记得了。欧洲各国可是非常警惕的,奥地利敢流露出重建神罗的意思,在外交上就不要想有好日子过。
  现在这样打个擦边球还可以,总部在基督世界的圣地梵蒂冈隔壁,既有神圣又有罗马,这么叫也说的过去。
  “陛下,这么做对我们有什么利益呢?”梅特涅疑惑的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11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